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联合运动对老年血瘀症大鼠模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贾景景 毛鑫 +5 位作者 陈影 付英杰 韩淑娴 王智民 廖福龙 游云 《中国药物警戒》 2016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研究丹参联合运动对老年血瘀症大鼠模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交互作用。方法 D-半乳糖皮下注射,建立老年血瘀大鼠模型。采用3×3析因设计分组,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9组,分别给予丹参(0、1.5、3 g·kg^(-1))及游泳(0、20、40 min)... 目的研究丹参联合运动对老年血瘀症大鼠模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交互作用。方法 D-半乳糖皮下注射,建立老年血瘀大鼠模型。采用3×3析因设计分组,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9组,分别给予丹参(0、1.5、3 g·kg^(-1))及游泳(0、20、40 min)处理。持续7周后,采用激光散斑血流监测视频系统检测大鼠下肢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测定下肢压力后反应性充血(PORH)。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取血清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结果丹参与运动均可提高模型大鼠下肢微循环灌注量(P<0.01,P<0.05),且二者有交互作用(P<0.05)。丹参可显著提高模型大鼠下肢充血速率(P<0.01)。丹参与运动均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率(P<0.05,P<0.05),且均可降低模型大鼠FIB含量(P<0.01,P<0.01),且二者有交互作用(P<0.01)。运动可显著提高模型大鼠血清中SOD的含量(P<0.05)。丹参和运动均可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MDA含量(P<0.05,P<0.01)。结论丹参联合适当运动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FIB、MDA,并提高SOD,从而提高老年血瘀大鼠微循环灌注量,改善微循环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运动 微循环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2,2-二苯基-2-羟基乙酸-1-甲基-4-哌啶醇酯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2
作者 刘倩 吴桂叶 +4 位作者 陈金萍 张静 贾景景 于奕峰 付德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6-648,共3页
研究了盐酸丙哌维林重要中间体及代谢产物2,2-二苯基-2-羟基乙酸-1-甲基-4-哌啶醇酯(4)的合成方法.2,2-二苯基-2-羟基乙酸与足量甲醇经酯化反应,以95%的收率得到2,2-二苯基-2-羟基乙酸甲酯,在金属钠的存在下,以甲苯和甲醇混合物为溶剂,... 研究了盐酸丙哌维林重要中间体及代谢产物2,2-二苯基-2-羟基乙酸-1-甲基-4-哌啶醇酯(4)的合成方法.2,2-二苯基-2-羟基乙酸与足量甲醇经酯化反应,以95%的收率得到2,2-二苯基-2-羟基乙酸甲酯,在金属钠的存在下,以甲苯和甲醇混合物为溶剂,与1-甲基-4-哌啶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化合物4,高效液相色谱测得其质量分数>99.0%,收率达84.6%.产品经1H NMR表征,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二苯基-2-羟基乙酸-1-甲基-4-哌啶醇酯 盐酸丙哌维林 合成 晶体结构
下载PDF
槲皮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贾景景 郭中原 +2 位作者 梁曜华 游云 王智民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013-2017,共5页
目的设计合成以槲皮素为母核,引入基团为烯丙基或异戊烯基的系列槲皮素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以槲皮素(化合物1)为起始物,通过成醚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2、3、4、5、6、7、8。分别以人肺癌细胞A549、人乳腺癌细胞MDA-... 目的设计合成以槲皮素为母核,引入基团为烯丙基或异戊烯基的系列槲皮素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以槲皮素(化合物1)为起始物,通过成醚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2、3、4、5、6、7、8。分别以人肺癌细胞A549、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人肝癌细胞Hep G2为靶细胞,采用MTT法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合成了两个烯丙基取代、5个异戊烯基取代的槲皮素衍生物,其中5个为新化合物(4,5,6,7,8),其结构经~1H-NMR、^(13)C-NMR表征。部分化合物对所选肿瘤细胞的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6对肿瘤细胞A549、MDA-MB-231和Hep G2均具有较显著的抗增殖活性,IC50值分别为15.23、16.56、12.32μmol·L^(-1);化合物7对肿瘤细胞A549、MDA-MB-231具有较显著的抗增殖活性,IC50值分别为8.92、2.90μmol·L^(-1)。结论槲皮素引入异戊烯基合成的化合物6和7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烯丙基 异戊烯基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烯丙基槲皮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郭中原 贾景景 +3 位作者 梁曜华 高慧敏 朱晶晶 王智民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2-448,共7页
目的设计合成两种烯丙基槲皮素类化合物,并考察其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方法以槲皮素为起始物,通过羟基保护,烯丙基化,Claisen重排,脱保护基等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1(8-烯丙基槲皮素)和2(6-烯丙基槲皮素)。分别采用DPPH法和MTT法测定目标... 目的设计合成两种烯丙基槲皮素类化合物,并考察其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方法以槲皮素为起始物,通过羟基保护,烯丙基化,Claisen重排,脱保护基等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1(8-烯丙基槲皮素)和2(6-烯丙基槲皮素)。分别采用DPPH法和MTT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及中间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对肺癌细胞A549和肝癌细胞Hep G2增殖的影响。结果合成了8个以槲皮素为母核的中间产物及终产物,其中4个(1,6,8,9)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LC-MS表征。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2、5、6、8和9具有抗氧化活性;化合物9具有显著的抑制肺癌细胞A549及肝癌细胞Hep G2增殖的作用,化合物5具有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化合物因存在给电子基团而抗氧化活性明显;以乙酰基和甲醚基为保护基时,烯丙基的引入位置对其抗肿瘤活性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基槲皮素 CLAISEN重排 抗氧化 肺癌细胞A549 肝癌细胞Hep G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