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血栓四项联合常规凝血指标预测抗磷脂综合征患者血栓形成的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洪丽荣 陈雨佳 +3 位作者 江庆来 贾汝琳 李春 冯亮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3-1038,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血栓四项联合常规凝血指标在预测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患者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APS患者1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血... 目的:探讨新型血栓四项联合常规凝血指标在预测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患者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APS患者1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血栓将患者分为血栓组(50例)和非血栓组(71例)。比较血栓组和非血栓组患者包括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在内的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其静脉血浆中新型血栓四项[包括凝血酶调节蛋白抗原(thrombomodulin,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血浆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lasmin-α2 plasmin inhibitor complex,PIC)、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complex,t-PAIC)]水平。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PS患者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评估各指标预测血栓风险的效能。结果:血栓组APS患者年龄显著高于非血栓组APS患者[49(32,64)岁vs.36(32,39)岁,P<0.05],血栓组APS患者中男性、吸烟、高血压、全面抗磷脂综合征评分(global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score,GAPSS)≥10分的比例均高于非血栓组APS患者(P均<0.05)。血栓组APS患者中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cdy,aCL)、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阳性率更高(P均<0.05),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FDP)水平更高(P均<0.05)。血栓组静脉血栓19例(38.00%),其中深静脉血栓16例(84.21%),肺栓塞5例(26.32%);动脉血栓35例(70.00%),其中心肌梗死6例(17.14%),脑梗死30例(85.71%)。血栓组患者的TM水平明显大于非血栓组(P<0.05),两组间TAT(Z=-1.420,P=0.156)、PIC(Z=-0.064,P=0.949)和t-PAIC(Z=-1.487,P=0.137)血浆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OR=1.126,P=0.002]、TM升高[OR=1.325,P=0.048]、PT延长[OR=4.127,P=0.008]是APS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上述3个独立危险因素进行ROC曲线分析,发现年龄、PT、TM三项联合检测对APS血栓形成的诊断性能最佳[AUC为0.916(0.862,0.969)],具有最高的约登(Youden)指数(0.727)和敏感性(83.0%),特异性为89.7%。结论:TAT、PIC、TM和t-PAIC可以从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和内皮系统反映血栓形成。TM、PT联合年龄优于单一标志物的应用,对APS血栓形成的早期识别具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抗原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血浆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 抗磷脂综合征
下载PDF
抗内皮细胞抗体检测在早期流产中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罗靓 李云 +6 位作者 王红彦 相晓红 赵静 孙峰 张晓盈 贾汝琳 李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9-1044,共6页
目的:探讨抗内皮细胞抗体(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ies,AECA)预测早期流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产检并完善AECA的无自身免疫病史孕妇122例。根据早期流产史(流产时孕周<12周),将... 目的:探讨抗内皮细胞抗体(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ies,AECA)预测早期流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产检并完善AECA的无自身免疫病史孕妇122例。根据早期流产史(流产时孕周<12周),将研究对象分为早期流产组和对照组,采用t检验、非参数Wilcoxon检验、Chi-square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期流产的相关因素。随访孕妇的自然流产情况,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AECA阳性和AECA阴性孕妇的自然流产率。结果:(1)共纳入122例孕妇,其中早期流产组35例(28.7%),平均年龄(32.1±6.1)岁;对照组87例(71.3%),平均年龄(30.7±5.1)岁。早期流产组有更多的妊娠次数[3(2,4)vs.1(1,2),Z=-6.402,P<0.001]和高血压合并症(11.4%vs.1.1%,P=0.024)。早期流产组AECA的阳性率(34.3%vs.8.0%,χ^(2)=13.070,P<0.001)和免疫球蛋白G升高的比例(17.1%vs.4.6%,P=0.032)显著高于对照组。(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次数增加(OR=4.149,95%CI:2.287~7.529,P<0.001)、AECA阳性(OR=4.288,95%CI:1.157~15.893,P=0.029)、免疫球蛋白G升高(OR=6.177,95%CI:1.156~33.015,P=0.033)是早期流产的危险因素。(3)将122例孕妇分为AECA阳性组(19例)和AECA阴性组(103例),生存分析显示,孕12周时AECA阳性组的胎儿生存率显著低于AECA阴性组(84.2%vs.96.1%,P=0.035)。结论:妊娠次数增加、AECA阳性及免疫球蛋白G升高是导致早期流产的显著危险因素;AECA的检测有助于预测早期流产,可以为改善妊娠结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内皮细胞抗体 早期流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EUROPattern全自动免疫核型及滴度判读系统检测抗核抗体的评价与合理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贾汝琳 李云 +4 位作者 赵静 朱雷 杨冬月 何菁 栗占国 《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1143-1147,共5页
目的评价EUROPattern全自动免疫核型及滴度判读系统(EPA)判读抗核抗体(ANA)荧光片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以HEp-2细胞及猴肝细胞为基质的生物薄片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836例疑似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的血清ANA,并用EPA和人工判读方... 目的评价EUROPattern全自动免疫核型及滴度判读系统(EPA)判读抗核抗体(ANA)荧光片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以HEp-2细胞及猴肝细胞为基质的生物薄片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836例疑似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的血清ANA,并用EPA和人工判读方法平行判读荧光片,比较判读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EPA判读ANA荧光片的阴/阳性结果与人工判读方法判读结果的整体符合率为96.29%(K=0.92,P<0.05),以人工判读方法的判读结果为标准,EPA判读的敏感性为99.70%,特异性为94.02%,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2个组判读结果呈正相关(r=0.93,P<0.05)。单一核型荧光模式的符合率为93.46%,复合核型荧光模式主核型的符合率为91.78%;单一核型荧光模式抗体滴度的符合率为90.95%,复合核型荧光模式主核型抗体滴度的符合率为94.03%。实验结果批间差异小,阴性质控变异系数为0.00%,弱阳性质控变异系数为2.44%,阳性质控变异系数为1.78%。结论 EPA判读ANA荧光片的结果在阴/阳性、荧光模式、抗体滴度方面都与人工判读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同时EPA判读相较于人工判读有自动、标准、节约人力资源等优势,对提高AID的实验诊断水平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ROPattern全自动免疫核型及滴度判读系统 抗核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下载PDF
抗染色质抗体检测在SLE诊断及病情发展中的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贾汝琳 朱雷 +6 位作者 李云 杨冬月 张霞 李珊珊 马晓旭 何菁 栗占国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检测SLE患者血清中抗染色质抗体(anti-chromatin antibody,AchA)水平,评价其在SLE诊断和病情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SLE患者154例,疾病对照组155例(类风湿关节炎46例,干燥综合征49例,骨关节炎10例,系统性硬化症20例,肾病综合征30例)... 目的检测SLE患者血清中抗染色质抗体(anti-chromatin antibody,AchA)水平,评价其在SLE诊断和病情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SLE患者154例,疾病对照组155例(类风湿关节炎46例,干燥综合征49例,骨关节炎10例,系统性硬化症20例,肾病综合征30例),健康人对照107名。用ELISA检测AchA水平,并探讨其与SLE患者发病年龄、病程、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其他自身抗体、补体、免疫球蛋白(IgG)、ESR、24 h尿蛋白、肾功能指标等的关系。结果 SLE患者血清中AchA的阳性率为63.6%(98/154),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5.8%(9/155)及健康人对照组0%(P均<0.01)。AchA诊断SLE的特异性为96.6%,敏感性为63.6%,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6%和81.9%。SLE患者血清中AchA水平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人对照组(P均<0.000 1)。与AchA阴性SLE患者比较,AchA阳性SLE患者SLEDAI评分、24 h尿蛋白水平、ESR升高,C3、C4、WBC降低,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dsDNA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水平升高(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chA水平与ESR(r=0.218,P=0.01)、C3(r=0.451,P<0.000 1)、Alb(r=0.295,P<0.000 1)、AnuA(r=0.349,P<0.000 1)、抗dsDNA抗体(r=0.311,P<0.000 1)、24 h尿蛋白(r=0.243,P=0.003)、SLEDAI评分(r=0.202,P=0.015)均具有相关性。结论 AchA对SLE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与疾病活动及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与狼疮肾损害强相关,提示其在狼疮肾发病及病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染色质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肾炎
下载PDF
血清学阴性类风湿关节炎关节液中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曲世晶 叶华 +1 位作者 贾汝琳 栗占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3-936,共4页
目的:检测血清学阴性类风湿关节炎(serum nega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SNRA)患者的关节液中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utated citrullinated vimentin,MCV)抗体水平,了解关节液... 目的:检测血清学阴性类风湿关节炎(serum nega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SNRA)患者的关节液中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utated citrullinated vimentin,MCV)抗体水平,了解关节液中这两种抗体对诊断SNRA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膝关节液中抗CCP抗体和抗MCV抗体,实验组为SNRA患者,共29例,对照组为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共28例,并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结果:实验组29例SNRA患者膝关节液中抗CCP抗体阳性者10例(34.5%),测定值为(114.5±62.6)U/m L;抗MCV抗体阳性者6例(20.7%),测定值为(32.0±11.3)U/m L;对照组28例OA患者膝关节液中3例抗CCP抗体阳性(10.7%),测定值为(20.6±0.1)U/m L,2例抗MCV抗体阳性(7.1%),测定值为(22.1±1.7)U/m L。SNRA组关节液抗CCP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4.5%vs.10.7%,χ2=4.571,P<0.05);SNRA组关节液抗MCV抗体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20.7%vs.7.1%,χ2=2.167,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CCP抗体在SNRA中的敏感性为34.5%,特异性为89.3%,阳性预测值为76.9%,阴性预测值为56.8%;抗MCV抗体敏感性为20.7%,特异性为92.9%,阳性预测值为75.0%,阴性预测值为53.1%;膝关节液中抗CCP抗体和抗MCV抗体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48.0%,特异性为82.8%,SNRA关节液抗CCP抗体阳性组、抗MCV抗体阳性组与各自阴性组相比较,在年龄、病程和晨僵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膝关节液抗CCP抗体阳性组和抗MCV抗体阳性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评分(the 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 joints,DAS28)均比各自阴性组高(P均<0.01)。抗CCP抗体与ESR和CRP之间呈正相关(r=0.567,P<0.01;r=0.664,P<0.01);抗MCV抗体与ESR和CRP之间呈正相关(r=0.344,P<0.01;r=0.749,P<0.01)。结论:SNRA关节液抗CCP抗体和抗MCV抗体联合检测有助于SNRA诊断和疾病活动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血清 类风湿因子 抗体 抗环瓜氨酸肽 抗体 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 滑液
下载PDF
抗核糖体P蛋白及亚型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晶 沈滢 +6 位作者 贾汝琳 王秀杰 陈小三 王大海 朱雷 迟晓峰 栗占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11-812,815,共3页
目的:探讨抗核糖体P蛋白(Rib-P)及亚型(Rib-P0、P1和P2)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375例SLE患者血清中的抗Rib-P、P0、P1和P2抗体,分析抗Rib-P系列抗体在SLE诊断中的意义。结果:(1)抗Rib-P、P0、P1和P2抗体... 目的:探讨抗核糖体P蛋白(Rib-P)及亚型(Rib-P0、P1和P2)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375例SLE患者血清中的抗Rib-P、P0、P1和P2抗体,分析抗Rib-P系列抗体在SLE诊断中的意义。结果:(1)抗Rib-P、P0、P1和P2抗体的敏感性分别为:32.8%、39.4%、55.1%和37.4%,特异性分别97.7%、97.7%、95.5%和94.9%。SLE患者血清中抗Rib系列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2)抗Rib-P0、P1、P2抗体在133例抗Rib-P抗体阴性的SLE中阳性率分别为18.0%、36.1%和15.8%。抗dsDNA抗体或抗Sm抗体阴性的SLE中有20.3%~44.6%的抗Rib-P系列抗体呈阳性。(3)抗Rib-P0,P1,P2蛋白抗体中阳性组狼疮精神损害的发生率均高于阴性组(P<0.05)。其中抗Rib-P和P2抗体阳性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抗Rib-P蛋白及亚型抗体均为SLE特异性的自身抗体,该系列抗体对抗dsDNA抗体或抗Sm抗体阴性的SLE患者诊断有参考意义,并且与狼疮精神损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Rib-P P0 P1 P2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精神损害
下载PDF
抗类瓜氨酸化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英妮 相晓红 +5 位作者 赵静 李云 孙峰 王红彦 贾汝琳 胡凡磊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9-1024,共6页
目的:探讨抗类瓜氨酸化抗体(anti-carbamylated fibrinogen antibodies,抗CarP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的意义,SLE是否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一样,存在大量针对类瓜氨酸的自身抗体... 目的:探讨抗类瓜氨酸化抗体(anti-carbamylated fibrinogen antibodies,抗CarP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的意义,SLE是否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一样,存在大量针对类瓜氨酸的自身抗体,抗CarP抗体与关节损伤及疾病活动度高度相关。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105例确诊的SLE患者和73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抗CarP抗体水平,收集其他SLE相关临床和实验室数据,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相应统计学分析。结果:SLE中存在抗CarP抗体,且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抗CarP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SLE患者相比,在以下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程、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抗心磷脂抗体、抗dsDNA抗体、D-二聚体、IgA、IgG、补体C3、补体C4、外周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P<0.05)。与SLE其他自身抗体相比,抗CarP抗体的阳性率(21.9%)高于抗Sm抗体(15.24%),与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22.86%)阳性率相似;在SLE特异性抗体阴性的患者中可检测到抗CarP抗体,其阳性率分别为:抗Sm(-)组20.2%(18/89),抗dsDNA(-)组9.3%(4/43),抗核小体抗体(-)组12.5%(6/48)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组20.9%(17/81)。而且,抗CarP抗体水平与病程、补体C3、补体C4、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ESR、CRP、IgA、IgG、RF、抗心磷脂抗体、抗dsDNA抗体及D-二聚体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中抗CarP抗体水平升高,抗CarP抗体与SLE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抗体 类瓜氨酸化抗体(抗CarP抗体)
下载PDF
抗dsDNA-NcX抗体测定对SLE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晶 贾汝琳 +2 位作者 李春 何菁 栗占国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6-457,共2页
目的评价抗dsDNA-NcX抗体对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了解其与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SLE患者、疾病对照组(包括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硬化症)和健康人对照组血清抗dsDNA-NcX抗体,并与抗dsDNA抗体和抗核小体抗体比... 目的评价抗dsDNA-NcX抗体对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了解其与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SLE患者、疾病对照组(包括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硬化症)和健康人对照组血清抗dsDNA-NcX抗体,并与抗dsDNA抗体和抗核小体抗体比较。结果抗dsDNA-NcX抗体对SLE的敏感性(69.2%,63/91)显著高于抗dsDNA抗体(52.7%,48/91),P<0.05,与抗核小体抗体(60.4%,55/91)相当,P>0.05。三种抗体特异性分别为95.8%(114/119)、96.6%(115/119)和98.3%(117/119),P>0.05。抗dsDNA-NcX抗体滴度与SLE患者的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260,P<0.05)。结论抗dsDNA-NcX抗体对SLE诊断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与SLE活动性相关,有助于提高SLE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dsDNA-NcX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抗核糖体抗体测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林小军 蔡小燕 +2 位作者 郑伟毅 贾汝琳 栗占国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11-612,共2页
目的 探讨抗核糖体抗体 (ribosomeRNPantibody ,rRNP抗体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 sus ,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比较 94例SLE患者与 3 42例其他非SLE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中rRNP抗体的阳性率 ,以及对照分析SLE患者... 目的 探讨抗核糖体抗体 (ribosomeRNPantibody ,rRNP抗体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 sus ,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比较 94例SLE患者与 3 42例其他非SLE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中rRNP抗体的阳性率 ,以及对照分析SLE患者中rRNP抗体阳性者与阴性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SLE患者rRNP抗体阳性率为 2 1 3 % ( 2 0 /94) ,明显高于其他结缔组织病的总阳性率 3 5 % ( 12 /3 42 ) (P <0 0 1)。SLE患者中 ,rRNP抗体阳性患者中有 5 5 0 % ( 11/2 0 )出现神经精神系统损害 ,明显高于阴性组的 2 3 4% ( 2 2 /94) (P <0 0 1) ,且rRNP抗体阳性组神经系统损害临床表现明显重于阴性组。尿蛋白阳性率在rRNP抗体阳性组为 80 0 % ,明显高于阴性组的 41 9% (P <0 0 5 )。结论 rRNP抗体不仅对SLE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而且与患者的中枢神经病变及肾损害有一定关系 ,可能提示病情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糖体抗体 测定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意义 阳性率
下载PDF
抗α-胞衬蛋白多肽IgA抗体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何菁 郭嘉隆 +4 位作者 李英妮 丁艳 韩蕾 贾汝琳 栗占国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0年第2期91-96,共6页
目的以α-胞衬蛋白(α-Fodrin)多肽为抗原,采用ELISA检测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患者血清抗α-Fodrin多肽IgA抗体(α-Fodrin-derived polypeptide antibody,αF5-IgA),并分析其与SS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 目的以α-胞衬蛋白(α-Fodrin)多肽为抗原,采用ELISA检测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患者血清抗α-Fodrin多肽IgA抗体(α-Fodrin-derived polypeptide antibody,αF5-IgA),并分析其与SS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以固相法合成的α-Fodrin 37-59多肽(αF5)为包被抗原,ELISA定量检测169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31例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econdary Sjgren syndrome,sSS)、221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及88名健康对照者血清抗α-Fodrin37-59多肽IgA(αF5-IgA)抗体水平,并分析其与SS患者临床表现及自身抗体、IgG、IgA、血沉及血常规等的相关性。结果 ELISA定量检测抗αF5-IgA抗体,pSS和sSS组的阳性率分别为73.4%和64.5%,而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健康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是27.3%、17.8%和2.3%,抗αF5-IgA抗体在SS患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χ2=114.5~234.1,P<0.01)。抗αF5-IgA抗体对SS诊断的特异性为86.1%,在抗SSA、抗SSB抗体和ANA阴性的pSS患者中,抗αF5-Ig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48.9%、46.6%和57.1%。抗αF5-IgA抗体阳性pSS患者的肾脏受累率高于抗αF5-IgA抗体阴性患者(χ2=3.0,P<0.05)。抗αF5-IgA抗体阳性pSS患者IgG、IgA升高,血沉增快,白细胞与血小板下降的概率明显高于抗体阴性的患者(χ2=17.9~73.5,P<0.05)。结论 ELISA法可用于检测SS患者血清抗αF5-IgA抗体,该抗体为诊断SS较为特异的自身抗体之一,且抗αF5-IgA抗体对其他自身抗体阴性的SS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抗α-胞衬蛋白多肽IgA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肺间质病变患者血清特异性标志物的筛选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玉慧 孙晓麟 +4 位作者 何菁 贾汝琳 杨冬月 张学武 栗占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0-243,共4页
目的:用纳米磁珠与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检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合并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者血清蛋白质组,筛选候选蛋白标志物并建立诊断模型,... 目的:用纳米磁珠与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检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合并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者血清蛋白质组,筛选候选蛋白标志物并建立诊断模型,初步探讨所建立的诊断模型在pSS-ILD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弱阳离子(WCX)纳米磁性微球捕获69例pSS患者血清中的蛋白质,所获蛋白质经PBSⅡ-C蛋白质芯片阅读仪绘制蛋白指纹图谱,经Ciphergen ProteinChip和Biomarker Wizard软件分析之后,再用Biomarker Patterns软件识别,最终筛选出pSS-ILD的特异性蛋白标志物,并优化组合建立诊断模型。结果:在pSS-ILD患者和对照组之间共找到7个差异蛋白峰(P<0.05),其中质荷比(m/z)为3 778.3、3 318.3和2 236.6的3个蛋白峰用于建立pSS-ILD诊断模型,该模型对pSS-ILD诊断的敏感性为93.1%,特异性为87.5%。经双盲实验验证,该模型对pSS-ILD诊断的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85.7%。结论:应用WCX纳米磁性微球联合MALDI-TOF-MS技术可检出pSS-ILD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蛋白标志物,并建立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的pSS-ILD诊断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肺疾病 间质性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瓜氨酸化人乳头状瘤病毒47E_2^(345-362)抗原肽抗体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桂叶 孙晓麟 +3 位作者 李云 贾汝琳 贾园 栗占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8-463,共6页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中存在高滴度的特异性针对瓜氨酸化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47型E2蛋白的345-362多肽(human papilloma virus peptide,HPVP)抗原的抗体,探讨该抗体在早期RA临...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中存在高滴度的特异性针对瓜氨酸化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47型E2蛋白的345-362多肽(human papilloma virus peptide,HPVP)抗原的抗体,探讨该抗体在早期RA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HPVP及瓜氨酸化HPVP为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101例病程小于1年的早期RA(early RA,E-RA)患者,149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以及40名正常对照血清中相关抗体的水平。并与RA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和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E-RA患者组血清中IgG、IgM型抗瓜氨酸化HPVP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2.4%和66.3%)均高于其他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E-RA患者组及其他对照组血清的抗HPVP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抗瓜氨酸化HPVP的IgG型和IgM型抗体在E-RA诊断中的敏感性分别为62.4%和66.3%,特异性分别为89.4%和86.6%;(3)抗瓜氨酸化HPVP的IgG型和IgM型抗体在IgM-RF阴性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是59.4%和71.9%,在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anti-CCP)抗体阴性的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39.4%和51.5%,在IgM型类风湿因子(IgM-rheuwatord factor,IgM-RF)、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y,AKA)、抗核周因子(antiperinuclear factor,APF)三者皆阴性的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54.5%和72.7%;(4)与E-RA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比较显示,抗瓜氨酸化HPVP抗体的阳性组较阴性组疾病活动度DAS28高[IgG(6.3±1.0)vs.(5.6±0.9),P=0.002;IgM(6.2±1.1)vs.(5.6±0.8),P=0.008]、X线Ⅲ期以上改变比例高(IgG 56.1%vs.21.2%,P=0.001;IgM 50.9%vs.29.4%,P=0.036)、抗CCP抗体阳性率高(IgG 96.8%vs.55.3%,P=0.001;IgM 89.6%vs.64.7%,P=0.023)。另外,抗瓜氨酸化HPVP抗体阳性组ESR水平高于阴性组[IgG(70.3±32.4)vs.(51.9±27.8),P=0.004;IgM(67.4±31.5)vs.(53.8±27.7),P=0.035]。结论:抗瓜氨酸化HPVP的IgG型和IgM型抗体在E-RA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对血清阴性患者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抗体的产生与E-RA患者疾病活动度与关节破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乳头状瘤病毒 人瓜 氨酸
下载PDF
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16的感染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敏 孙晓麟 +3 位作者 赵静 郭建萍 贾汝琳 栗占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0-322,共3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女性多发,男女患者比例约为1∶3,病理表现为滑膜炎并出现关节的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可导致关节畸形与功能丧失,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女性多发,男女患者比例约为1∶3,病理表现为滑膜炎并出现关节的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可导致关节畸形与功能丧失,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乳头瘤状病毒 女性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系统性硬化症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向波 张学武 +4 位作者 贾汝琳 高颖 刘洪江 刘玉芳 李英妮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1-727,共7页
目的:检测免疫抑制剂治疗中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SSc治疗中的意... 目的:检测免疫抑制剂治疗中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SSc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使用免疫抑制剂的32例SSc患者(SSc组)和30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外周血T、CD4^(+)T、CD8^(+)T、B、NK细胞数量及比例,比较SSc组与HC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SSc其他实验室及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HC组相比,SSc组中T、CD4^(+)T、CD8^(+)T、B、NK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P<0.05),同时,NK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也明显降低(P=0.004);此外,使用免疫抑制剂的SSc患者中65%以上外周血存在各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数量减少。CD4^(+)T淋巴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其出现雷诺现象的比例明显升高(P=0.024),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也明显升高(P<0.001,P=0.018);CD8^(+)T淋巴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升高(P=0.022);B淋巴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发生指尖溃疡的风险明显增高(P=0.019);NK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发生指尖溃疡的风险明显增高(P=0.033),而体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M水平明显降低(P=0.049)。相关性分析可见,红细胞沉降率与总T淋巴细胞(r=-0.455,P=0.009)、CD4^(+)T淋巴细胞(r=-0.416,P=0.018)、CD8^(+)T淋巴细胞(r=-0.430,P=0.014)、B细胞(r=-0.366,P=0.039)数量呈负相关。结论:使用免疫抑制剂的SSc患者外周血中T、CD4^(+)T、CD8^(+)T、B及NK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某些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能与雷诺现象、指尖溃疡的发生有关,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呈明显负相关,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SSc中应定期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细胞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症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下载PDF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α链的检测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评估 被引量:3
15
作者 胥佳佳 王燕 +5 位作者 孙贺 贾汝琳 张学武 孟洋 任丽丽 孙晓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75-980,共6页
目的:评价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α链(s IL-2Rα、sCD25)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活动度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RA患者血清108例,RA关节液标本40例,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血清39例,健康人血清50例,采... 目的:评价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α链(s IL-2Rα、sCD25)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活动度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RA患者血清108例,RA关节液标本40例,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血清39例,健康人血清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各组血清、以及RA患者关节液中sCD25浓度,并记录RA患者的各项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分析其与血清sCD25浓度水平的相关性。结果:RA组血清sCD25(质量)浓度为(2 886±1 333) ng/L,OA组血清sCD25浓度为(2 090±718) ng/L,健康对照组血清sCD25浓度为(1 768±753) ng/L; RA患者的血清sCD25水平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 <0. 001);血清中sCD25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r=0. 321,P=0. 001)、C-反应蛋白(r=0. 446,P <0. 001)、DAS28评分(r=0. 324,P <0. 001)、关节压痛计数(r=0. 203,P=0. 024)、D-二聚体(D-dimer)水平(r=0. 383,P <0. 001)、年龄(r=0. 24,P=0. 007)、总Ig G(r=0. 207,P=0. 028)、类风湿因子Ig G(r=0. 345,P=0. 034)呈正相关,与病程呈负相关(r=-0. 206,P=0. 021);在RA患者中,低疾病活动度组血清ESR、CRP和sCD25阳性率分别为14. 3%(2例),14. 3%(2例),71. 4%(10例);中疾病活动度组血清ESR、CRP和sCD25阳性率分别为94. 2%(49例)、82. 7%(43例)和86. 5%(45例);高疾病活动度组血清ESR、CRP和sCD25阳性率分别为100%(42例)、95. 2%(40例)和90. 5%(38例);有36例ESR和/或CRP为阴性(约33. 3%),在这36例中有17例(约47. 2%)血清s CD5水平升高,并且其中14例(约82. 4%) DAS28评分高于3. 2。结论:血清sCD25水平与RA活动性密切相关,表明sCD25可能参与了RA的炎症过程,并有望成为RA患者的一种新的炎症指标;血清sCD25的检测在RA处于病情活动期,但ESR和/或CRP为阴性时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活动性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α链 血清sCD25 血沉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诱骗受体3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贾汝琳 赵静 +3 位作者 孙晓麟 孙凌云 栗占国 李霞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诱骗受体3(DcR3)的水平,分析其在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RA患者血清180例,健康对照者100名,骨关节炎患者2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患者60例,干燥综合征(SS)患者3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诱骗受体3(DcR3)的水平,分析其在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RA患者血清180例,健康对照者100名,骨关节炎患者2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患者60例,干燥综合征(SS)患者3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的DCR3水平,并分析血清DcR3水平与RA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r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RA患者血清DcR3水平为(202±261)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2±31)ng/ml,t=5.33,P〈0.01],0A患者[(90±33)ng/ml,t=1.998,P〈0.01],SLE患者[(41±56)ng/ml,t=3.19,P〈0.01]和SS患者[(25±31)ng/ml,t=2.50,P〈0.01];根据健康人和其他疾病对照确定DcR3的诊断浓度为45.86ng/ml,敏感性为0.991,特异性为0.765。血清DCR3水平与类风湿因子(RF)IgM、RF.IgG、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0.54,0.411,P〈0.05),与补体c3(c3)呈负相关(r=0.226,P〈0.05)。结论DCR3在RA患者血清中表达增高,并与疾病免疫指标密切相关(包括RF-IgM、RF—IgG、C3和抗CCP抗体),可能是RA预后不良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成员6b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原文传递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内皮细胞抗体在白塞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汝琳 李茹 +3 位作者 李永哲 卢靓 贾园 栗占国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688-690,730,共4页
目的探讨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在白塞病(BD)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并分析该抗体与BD患者临床特点及与其他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底物抗原,检测73例白塞病患者、60例系统性... 目的探讨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在白塞病(BD)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并分析该抗体与BD患者临床特点及与其他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底物抗原,检测73例白塞病患者、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35例系统性硬化症(SSe)患者、3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62例系统性血管炎患者和40名健康献血员血清中的AECA,并评价其与BD患者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①AECA在BD患者中的敏感性为54.8%,特异性为87.2%。与SLE患者(8%)、SSc患者(9%)、RA患者(10%)、系统性血管炎患者(27%)及正常对照(2%)相比,BD患者血清AECA的阳性率(54.8%)明显增高(均P〈0.01)。②在BD患者中,ANA及其他常见自身抗体、低补体血症、蛋白尿等发生率分别为(5.5%、1.4%、11.0%、6.8%),明显低于疾病对照组(P<0.01)。③AECA阳性BD患者红细胞沉降率明显高于AECA阴性患者(P〈0.01)。结论AECA在BD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诊断该病的血清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赫切特综合征 荧光抗体技术 间接 抗内皮细胞抗体
原文传递
抗淋巴细胞抗体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贾汝琳 李晶 +2 位作者 何菁 李春 栗占国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2-235,I0001,共5页
目的 了解抗淋巴细胞抗体(ALA)与pSS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指标的关系,并探讨ALA和淋巴细胞减少在pS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不重复)选取143例pSS患者以及45名健康体检者,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LA水平.收集pSS患者临床及实验... 目的 了解抗淋巴细胞抗体(ALA)与pSS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指标的关系,并探讨ALA和淋巴细胞减少在pS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不重复)选取143例pSS患者以及45名健康体检者,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LA水平.收集pSS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采用x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在143例pSS患者中,ALA总阳性率为25.2%(36/143),其中ALA在淋巴细胞减少组的阳性率43.9%(29/66)明显高于淋巴细胞正常组的6.5%(5/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496,P<0.01).②ALA阳性组pSS的白细胞减少(55.6%,20/36)、淋巴细胞减少(77.8%,28/36)、ANA阳性(80.5%,29/36)、补体C3降低(50.0%,18/36)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L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296,25.348,3.929,3.866,P均<0.05).③在143例pSS患者中,淋巴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46.2%(66/143).ALA阳性、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抗SSB抗体阳性、补体C3降低在淋巴细胞减少组中更为常见(x2=27.496,51.344,5.320,8.950,7.782; P<0.05).结论 ALA可能是pSS患者中淋巴细胞减少的重要血清标志物,在SS的临床诊治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淋巴细胞血清 干燥综合征 淋巴细胞减少
原文传递
抗核小体抗体测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83
19
作者 苏茵 韩蕾 +2 位作者 栗占国 陈书萍 贾汝琳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74-477,共4页
目的 评价抗核小体抗体 (Anu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并了解其与SLE活动性的关系及与其他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测定方法检测SLE患者、疾病对照组 (包括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 目的 评价抗核小体抗体 (Anu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并了解其与SLE活动性的关系及与其他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测定方法检测SLE患者、疾病对照组 (包括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 )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AnuA ,并记录SLE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 ,分析其与AnuA的关系。结果  10 3例SLE患者中 6 9 9%血清AnuA阳性 ,6 6例疾病对照组仅 3 0 %阳性 ,30名正常对照组全部阴性 ;SLE组患者AnuA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1) ,AnuA在SLE中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6 9 9%和 97 9%。AnuA阳性组的SLE患者肾损害、皮肤损害的发生率(6 1 1%、70 8% )明显高于AnuA阴性组 (2 9 0 %、32 3% ) (P <0 0 5 ) ;AnuA阳性组与AnuA阴性组相比 ,在年龄、性别、病程上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AnuA滴度的高低与SLE患者的SLEDAI评分有明显相关性 (r=0 2 82 ,P <0 0 5 )。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快速狼疮因子 (DNP)、抗组蛋白抗体 (AHA)阴性的SLE患者AnuA的阳性率分别为 6 5 6 %、6 8 0 %、6 3 9%、6 4 1%。结论 AnuA对SLE诊断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它与SLE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 ,对抗dsDNA抗体、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小体抗体 测定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 ELISA
原文传递
rhTNFR:Fc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致炎及抗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孙晓云 苏茵 +2 位作者 任丽敏 贾汝琳 栗占国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益赛普(etaner-cept)]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免疫学机制,了解rhTNFR:Fc对RA患者血清中致炎及抗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比较rhTNFR:Fc和甲氨蝶呤(MTX)对这些细胞因子作用的不同... 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益赛普(etaner-cept)]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免疫学机制,了解rhTNFR:Fc对RA患者血清中致炎及抗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比较rhTNFR:Fc和甲氨蝶呤(MTX)对这些细胞因子作用的不同,为rhTNFR:Fc治疗RA提供进一步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RA患者rhTNFR:Fc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INF)-#浓度。观察rhTNFR:Fc对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RA患者血清中的炎性细胞因子TNF-!、INF-#、IL-1"、IL-6的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IL-6、INF-#、TNF-!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但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TNFR:Fc治疗RA后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TNF-!、INF-#、IL-1"、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而Th2型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明显提高(P<0.01)。&(RA患者血清中TNF-!水平与肿胀关节数及肿胀关节指数呈正相关(P<0.05)。&)对临床指标的分析表明,rhTNFR:Fc治疗RA疗效确切。结论rhTNFR:Fc可以降低RA患者血清中TNF-!、INF-#、IL-1"、IL-6的水平,同时升高IL-10水平;在抑制了Th1型细胞因子的同时,增强了Th2型细胞因子的效应,从而改善RA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Ⅱ型 细胞因子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