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心内三维超声指导下经皮心内膜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晕厥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贾玉和 林瑶 +16 位作者 刘俊 赵洋 程敏 曹思敏 李晓枫 刘晓宁 申玉静 彭超 王凤娟 蔡迟 王靖 张竞涛 唐闽 楚建民 方丕华 华伟 张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38-644,共7页
目的:探讨在心内超声联合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经皮心内膜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晕厥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12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晕厥发作患者在局麻下完成在心内三维超声指导下的经皮左心室心内... 目的:探讨在心内超声联合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经皮心内膜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晕厥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12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晕厥发作患者在局麻下完成在心内三维超声指导下的经皮左心室心内膜室间隔射频消融治疗。术中记录消融相关参数与病损参数。术前、术后住院期间与术后3个月随访期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7±15)岁,男性6例,5例合并高血压,4例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心房颤动,1例曾行冠状动脉间隔支酒精消融。肥厚心室肌累及范围:6例单纯累及室间隔,1例累及室间隔和前壁,1例累及室间隔和后乳头肌肥大、4例累及室间隔+前壁+下壁。7例经主动脉逆行途径消融成功(其中2例经房间隔途径失败),5例经房间隔穿刺途径消融成功(其中3例经主动脉途径失败)。平均消融功率(37±3)W,平均消融累计时间(916±728)s,平均消融表面积(1.14±1.16)cm^2,平均消融深度(4.5±3.7)mm。1例患者消融术中发生心肌组织气爆现象,1例患者发生股动脉穿刺并发症。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平均左心室流出道压差下降(中位数)23.5(第5和第95百分位数:1.0,84.0)mmHg(1 mmHg=0.133 kPa),术后3个月继续下降14(1,59)mmHg,较入院时总体下降37(2,78)mmHg,平均降幅36.4%(2.8%,80.4%)。随访期间11例患者无晕厥发作,1例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发作;所有患者均无心脏传导系统受损的心电图表现。结论:在心内超声联合三维电标测系统指导下进行经皮心内膜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晕厥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心内超声 射频消融 晕厥
下载PDF
体表心电图两步法快速判定流出道室性早搏的起源 被引量:13
2
作者 贾玉和 马坚 +6 位作者 李贤 聂玲 方丕华 姚焰 张奎俊 楚建民 张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本文通过回顾既往消融成功的室性早搏(室早)病例,将其体表心电图与成功消融靶点部位比对,得出用两步法快速判定室早起源的心腔,以期在以后的室早射频消融治疗前能帮助确定消融策略。方法:66例成功消融的室早或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男3... 目的:本文通过回顾既往消融成功的室性早搏(室早)病例,将其体表心电图与成功消融靶点部位比对,得出用两步法快速判定室早起源的心腔,以期在以后的室早射频消融治疗前能帮助确定消融策略。方法:66例成功消融的室早或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男30例,平均年龄(36.9±13.9)岁。其中经股静脉途径在右心室消融成功32例(右心室消融组),经股动脉途径在左心室消融成功34例(左心室消融组)。结合文献,对明确了起源点的室早患者的四个心电图特征利用SPSS10.0软件进行分析。特征1:肢体导联Ⅰ、aVR、aVL和Ⅱ、Ⅲ、aVF导联及胸前导联V1的形态;特征2:V1导联r或R波时程;特征3:V1导联r或R波时程占总QRS时程的百分比(Dr/DQRS);特征4:R/S移行的胸前导联(即出现R/S≥1时的胸前导联)。结果:R/S移行的胸前导联和Dr/DQRS两项体表心电图特征性指标对预测室早起源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其中R/S移行导联在V4~6导联判定起源点在右心室侧的敏感度只有37.5%,但是其判定室早起源点不在左心室侧(即在右心室侧)的特异度却达100%,相应地其判定起源点在右心室侧的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63%。进一步对余下的54例R/S移行在V1、V2、V3导联的病例采用Dr/DQRS进行分析,发现将这些患者以Dr/DQRS<0.5(n=19)和Dr/DQRS≥0.5(n=35)分为两部分。其中以Dr/DQRS<0.5来判别消融靶点在右心室侧的敏感度是90.0%,特异度为97.1%,阳性预测值为94.7%,阴性预测值为94.3%;而用Dr/DQRS≥0.5来判定消融靶点在左心室侧的敏感度为97.1%,特异度为90.0%,阳性预测值为94.3%,阴性预测值为94.7%。结论:本研究提示在室早射频消融手术前可依据R/S移行的胸前导联和Dr/DQRS两项体表心电图指标,只用两步即可对室早起源得到初步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射频消融 心电图
下载PDF
自体骨髓间叶干细胞诱导分化移植重建窦房结起搏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任晓庆 浦介麟 +4 位作者 张澍 贾玉和 赵欣然 孟亮 王方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2-465,共4页
目的 :探索应用骨髓干细胞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生物介入方法。  方法 :选取犬 6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3只。抽取犬自体骨髓 ,分离培养扩增骨髓间叶干细胞 ,并在体外应用 5 氮胞苷进行诱导分化。应用射频技术损伤犬窦... 目的 :探索应用骨髓干细胞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生物介入方法。  方法 :选取犬 6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3只。抽取犬自体骨髓 ,分离培养扩增骨髓间叶干细胞 ,并在体外应用 5 氮胞苷进行诱导分化。应用射频技术损伤犬窦房结 ,建立动物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模型。将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BrdU)标记的且诱导分化的骨髓间叶干细胞自体移植到窦房结区 ,应用心电图、组织病理、免疫组化等技术观察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  结果 :在动物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模型 ,自体移植骨髓干细胞后 ,心电图示窦房结功能明显改善 ;病理与免疫组化示移植的骨髓干细胞在窦房结区分化为拟窦房结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 ,并与宿主细胞建立缝隙连接。  结论 :自体移植诱导分化的骨髓间叶干细胞可改善窦房结自律起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房结 间叶干细胞 诱导分化 心电图 起搏 自体移植 自体骨髓 用心 生物 结论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肺功能评估和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胡小莹 乔树宾 +10 位作者 孙兴国 胡奉环 杨伟宪 贾玉和 袁建松 高晓津 罗晓亮 刘方 翟文轩 杨洁 张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2-378,共7页
目的:探究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心肺功能评估和相关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功能检测中心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HCM患者129例为HCM组,另选择与HCM组性别、年龄、体重匹配的健康者113... 目的:探究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心肺功能评估和相关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功能检测中心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HCM患者129例为HCM组,另选择与HCM组性别、年龄、体重匹配的健康者113例为正常对照组。HCM组和正常对照组均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症状限制性极量CPET。收集记录HCM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血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一般情况及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CM组的峰值摄氧量[peak VO_(2),(19.2±4.3)ml/(min·kg)vs.(26.1±5.8)ml/(min·kg),P=0.000]、无氧阈[(11.2±1.9)ml/(min·kg)vs.(13.9±2.9)ml/(min·kg),P=0.000]及氧脉搏[(10.9±2.9)ml/次vs.(12.1±2.6)ml/次,P=0.001]均减低;而HCM组的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30.5±5.6 vs.27.7±5.4,P=0.000)明显升高。HCM组的峰值收缩压[(164.4±31.1)mmHg vs.(175.3±21.6)mmHg,P=0.002,1 mmHg=0.133 kPa)、峰值舒张压[(83.5±23.13)mmHg vs.(89.5±21.8)mmHg,P=0.040]以及静息心率[(73.4±14.6)次/min vs.(79.1±11.9)次/min,P=0.001]、峰值心率[(132.4±24.7)次/min vs.(153.6±18.3)次/min,P=0.000]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eak VO_(2)与NYHA心功能分级(R=-0.310,P=0.004)及NT-proBNP(R=-0.297,P=0.015)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B=-0.129,P=0.000)、女性(B=-3.152,P=0.000)、左心室高电压(B=1.820,P=0.003)、最大左心室室壁厚度(B=-0.144,P=0.029)及合并肺动脉高压(B=-3.581,P=0.002)是peak VO_(2)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CPET可客观、准确地评估HCM患者心肺运动功能。性别、年龄、最大左心室室壁厚度、左心室高电压及肺动脉高压是HCM患者Peak VO_(2)的独立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心肺运动功能 心肺运动试验 峰值摄氧量
下载PDF
犬骨髓间叶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心肌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任晓庆 浦介麟 +6 位作者 张澍 张明伟 贾玉和 吴国玫 孟亮 毛宁 王方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旨在建立骨髓间叶干细胞 (MSCs)体外定向诱导分化心肌细胞的方法 ,为心肌疾患的移值修复治疗提供成体干细胞来源。方法 :利用Percoll密度梯度法及MSCs黏附贴壁生长特性进行分离培养与扩增骨髓MSCs ,并予以鉴定证实。应用5 氮胞... 目的 :旨在建立骨髓间叶干细胞 (MSCs)体外定向诱导分化心肌细胞的方法 ,为心肌疾患的移值修复治疗提供成体干细胞来源。方法 :利用Percoll密度梯度法及MSCs黏附贴壁生长特性进行分离培养与扩增骨髓MSCs ,并予以鉴定证实。应用5 氮胞苷对培养早期的骨髓MSCs进行定向诱导分化心肌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学、细胞免疫组化、透射电镜等技术观察分化细胞的肌管 ,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与细胞特异性超微结构以鉴定诱导分化的效果。结果 :利用Percoll密度梯度法与细胞黏附贴壁生长特性 ,可分离培养与扩增足量骨髓MSCs。应用化学诱导剂 5 氮胞苷 10~ 2 0 μmol/L孵育早期培养的骨髓MSCs 4~ 5周 ,可见细胞形成肌管 ;肌细胞特异性蛋白α 肌动蛋白 ,肌球蛋白以及心肌细胞特异性分子标志肌钙蛋白I免疫组化染色阳性 ;透射电镜可见肌丝与房性颗粒。结论 :骨髓MSCs可在体外 5 氮胞苷的诱导下定向转化为具有典型结构的心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叶干细胞 体外定向 诱导分化 心肌细胞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症状与运动病理生理学指标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胡小莹 乔树宾 +11 位作者 孙兴国 刘方 张也 郝璐 宋雅 胡奉环 贾玉和 杨伟宪 袁建松 翟文轩 杨洁 张天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44-749,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心肺运动试验(CPET)结合病史、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指标,探究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症状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功能检测中心行CPET的HC...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心肺运动试验(CPET)结合病史、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指标,探究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症状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功能检测中心行CPET的HCM患者129例。所有患者均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症状限制性极量CPET。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129例HCM患者中,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心悸症状者分别有81例(62.8%)、27例(20.9%)、26例(20.2%),有晕厥史者18例(14.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M患者呼吸困难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左心房内径(B=0.089,P=0.018)、吸烟(B=-1.877,P=0.000)、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类型(B=0.710,P=0.015)。HCM患者胸痛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合并冠心病(B=1.433,P=0.024)、吸烟(B=1.251,P=0.012)。HCM患者心悸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合并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B=1.430,P=0.011)、心率储备百分比(B=-0.026,P=0.027)。HCM患者晕厥的独立相关因素为峰值收缩压(B=-0.020,P=0.031)。结论:HCM患者的劳力性呼吸困难症状与左心房增大、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不吸烟独立相关;胸痛症状与合并冠心病、吸烟独立相关;心悸与合并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心率储备降低独立相关;晕厥症状与运动峰值收缩压降低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运动病理生理学指标 临床症状 相关性
下载PDF
房颤冷冻消融中右侧膈神经稳定起搏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8
7
作者 刘铮 贺嘉 +8 位作者 方丕华 陈雄彪 周公哺 李崇强 唐闽 张竟涛 贾玉和 任岚 张澍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6期429-433,共5页
目的右侧膈神经麻痹是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时最常见并发症。消融时监测膈神经活动是预防该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本研究通过测量上腔静脉区域起搏阈值和不同部位起搏的膈肌复合运动动作电位的方法,探讨膈神经的影像学的最佳起搏部位。方... 目的右侧膈神经麻痹是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时最常见并发症。消融时监测膈神经活动是预防该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本研究通过测量上腔静脉区域起搏阈值和不同部位起搏的膈肌复合运动动作电位的方法,探讨膈神经的影像学的最佳起搏部位。方法前瞻性入选了32例接受冷冻球囊治疗的房颤患者。将可调弯标测电极导管以倒"U"字形放置到上腔静脉区域,使导管头端指向上腔静脉游离壁侧,右前斜造影判断上腔静脉形态,以及前壁、游离壁和后壁三个位点,将胸锁关节下第一、第二和第三椎间隙分别定义为上腔静脉区域的上、中、下三段。在各部位予以膈神经起搏(固定脉宽2 ms、起搏周长1 000 ms),通过改良的Ⅰ导联监测起搏膈神经时膈肌复合运动动作电位。检测各部位起搏阈值和各部位起搏输出5 m A时,膈肌复合运动动作电位的大小。结果采用倒"U"字形放置膈神经起搏导管可以达到稳定起搏。在32例患者中没有患者出现持续性膈神经麻痹。起搏位点共285个。可以发生膈神经夺获的位点占61.4%(175/285)。游离壁、后壁能够发生膈神经夺获的起搏位点显著多于前壁[游离壁为80.0%(76/95)、后壁为84.2%(80/95)、前壁为20.0%(19/95),P<0.001]。改良Ⅰ导联记录的后壁和游离壁起搏能够记录到膈肌复合运动动作电位的起搏点显著多于前壁起搏点(P<0.001)。膈神经起搏阈值和膈肌复合运动动作电位存在负相关性(r=-0.267,P=0.005)。结论通过倒"U"字形放置起搏导管于上腔静脉的后壁和游离壁,可以达到稳定的膈神经起搏。在起搏阈值最低的部位进行起搏可以展现更加清晰的膈肌复合运动动作电位,有助于冷冻消融时监测膈神经麻痹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膈神经麻痹 膈神经起搏 起搏阈值 复合运动动作电位
下载PDF
射频消融左后分支治疗维拉帕米敏感性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晓星 马坚 +5 位作者 麻付胜 贾玉和 方丕华 楚建民 浦介麟 张澍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第6期504-508,共5页
目的报道消融左后分支治疗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方法对57例维拉帕米敏感性左室特发性室速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以窦性心律时产生左后分支阻滞和/或室速不再被诱发作为消融成功终点。结果57例中41例室速诱发条件... 目的报道消融左后分支治疗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方法对57例维拉帕米敏感性左室特发性室速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以窦性心律时产生左后分支阻滞和/或室速不再被诱发作为消融成功终点。结果57例中41例室速诱发条件稳定(71.9%),9例诱发条件不稳定(15.8%),7例不能被诱发(12.3%),所有患者均达消融成功终点。术后全部患者体表心电图Ⅰ导联出现R波降低,S波加深,呈rS形态或RS形态,Ⅱ、Ⅲ、aVF导联出现小q波,或在原有q波基础上加深,R波振幅明显增高,呈qR形态,额面电轴度数显著增加(54.06°±38.24°vs 90.55°±7.88°,P<0.001)。27例出现完全性左后分支阻滞改变(47.4%),30例为不完全性左后分支阻滞(52.6%)。1例1年后室速再发,左后分支阻滞消失,重复消融直至再次出现左后分支阻滞,术后室速未有再发。结论射频消融产生左后分支阻滞可作为左室特发性室速的消融成功终点,尤其适用于不易被常规电生理检查诱发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心电图 左后分支
下载PDF
自体骨髓间叶干细胞诱导分化移植治疗房室阻滞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7
9
作者 任晓庆 浦介麟 +4 位作者 张澍 贾玉和 吴国玫 孟亮 王方正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5年第1期48-52,共5页
利用诱导分化的骨髓间叶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房室阻滞,探讨生物介入方法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新途径。11只实验犬随机分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5)。应用射频技术消融His束,制备永久Ⅲ度房室阻滞动物模型;每只犬抽取10ml犬骨髓液,... 利用诱导分化的骨髓间叶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房室阻滞,探讨生物介入方法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新途径。11只实验犬随机分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5)。应用射频技术消融His束,制备永久Ⅲ度房室阻滞动物模型;每只犬抽取10ml犬骨髓液,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和扩增骨髓间叶干细胞,5=氮胞苷对骨髓间叶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房室阻滞4周后,开胸心脏直视下将BrdU标记的分化干细胞(1ml,1.5×10^7细胞)多点注射至该犬消融的His束部位,而对照组仅将1ml DMEM培养液替代干细胞悬液多点注射至相同部位。术后1—12周,应用心电图观察两组活体动物房室功能恢复情况,应用组织病理、免疫组化等技术对移植干细胞的存活、增殖、分化与缝隙连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在动物房室阻滞模型中,实验组犬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12周,2/6只犬的房室传导功能得以改善;病理与免疫组化示诱导分化的骨髓干细胞在His束区存活、增殖和分化为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并与宿主细胞建立缝隙连接;而对照组5只犬未见上述变化。结论:自体移植诱导分化的骨髓间叶干细胞有可能改善His束传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间叶干细胞 希氏束 细胞移植 诱导分化 5-氮胞苷
下载PDF
经左上腔静脉、冠状静脉窦途径植入永久性起搏器1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明宽 梁柳丹 +5 位作者 贾玉和 刘志敏 华伟 张澍 刘浩 唐梅艳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446-2446,共1页
患者,女,70岁。因反复心悸3年,加重2个月,于2012年11月17日入院。体格检查:脉搏60次/min,血压125/75 mmHg,体温36.8℃。双肺(-),心界稍大,心率60次/min,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动态心电图:心率28~130次/min,平均63次/min,大于2.0 ... 患者,女,70岁。因反复心悸3年,加重2个月,于2012年11月17日入院。体格检查:脉搏60次/min,血压125/75 mmHg,体温36.8℃。双肺(-),心界稍大,心率60次/min,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动态心电图:心率28~130次/min,平均63次/min,大于2.0 s的长R-R间期195次,二度窦房阻滞、窦性停搏、窦性心动过缓。行心脏彩超提示:LA 43 mm,LV 56 mmLVEF 55%,左房增大,左室壁增厚,主动脉瓣少量反流。植入永久性起搏器ST.JUDE SSIR 5620 AAI。植入过程:穿刺右锁骨下静脉置入指引钢丝,由于右上腔静脉缺如(图1),无法置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起搏器 左上腔静脉 冠状静脉窦 植入 右上腔静脉缺如 长R-R间期 窦性心动过缓 右锁骨下静脉
下载PDF
盐酸安他唑啉片治疗室性早搏的随机、双盲、阳性药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靖 楚建民 +5 位作者 贾玉和 毛克修 陈旭华 陶燕 华伟 张澍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281-284,共4页
目的治疗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期前收缩(室早)的意义目前尚不清楚,但因室早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在临床上很常见,此时减少早搏数量成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治疗方法。盐酸安他唑啉(安他唑啉)是一种治疗多种心律失常的药物,本研究目的... 目的治疗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期前收缩(室早)的意义目前尚不清楚,但因室早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在临床上很常见,此时减少早搏数量成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治疗方法。盐酸安他唑啉(安他唑啉)是一种治疗多种心律失常的药物,本研究目的就是观察安他唑啉治疗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双盲、随机、阳性药对照研究,对照药物为稳心颗粒。在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期间入选60例不伴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患者,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2周后随机分为安他唑啉治疗组和稳心颗粒治疗组。服药治疗第2周进行随访记录不良反应等临床资料,满4周后复查Holter。疗效结果为对比治疗前后24小时室早的数目,安全性指标为治疗前后患者生化检查结果。结果共入选72例患者,男性37例(51.39%),平均年龄(45.06±12.33)岁,实际完成随访67例(研究组34例)。两组间基本临床资料匹配。研究组与对照组服药治疗4周后24小时室早数目均有明显降低,分别为70.11%和67.80%,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35)。研究组有88.24%(30/34)的患者24小时室早减少超过75%,对照组为78.79%(26/33),但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别(P=0.61)。两组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安他唑啉在临床上治疗一些不合并严重心脏疾病的室早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安他唑啉 室性期前收缩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缝隙连接重构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卫泽 王方正 +3 位作者 张澍 张奎俊 贾玉和 姚焰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年第5期364-366,共3页
探讨心房颤动 (AF)患者心房肌细胞间缝隙连接 (GJ)中通道蛋白 (Cx)含量和分布变化与AF发生并维持的意义和机理。收集风湿性瓣膜病 2 2例 ,在建立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前取少量心房组织。将心房组织制成组织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标记 ,在激光共... 探讨心房颤动 (AF)患者心房肌细胞间缝隙连接 (GJ)中通道蛋白 (Cx)含量和分布变化与AF发生并维持的意义和机理。收集风湿性瓣膜病 2 2例 ,在建立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前取少量心房组织。将心房组织制成组织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标记 ,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获取荧光图像 ,通过分析软件对获取的信号进行分析。显示单位面积GJ斑数 (Cells) ,面积 (Area) ,GJ斑荧光强度及GJ分布 ,在无AF(NAF)和持续性AF(AF)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①GJ中Cx4 0斑较细小且荧光较Cx4 3淡 ,荧光强度有明显差异 (P =0 .0 13)。②Cx4 3斑数目、面积及荧光强度在NAF和AF组间无差异 (P =NS)。③Cx4 0斑面积在NAF和AF组间无差异 (P =0 .5 96 ) ,但Cx4 0斑荧光强度在NAF和AF组间有显著差别 (P =0 .0 5 )。④纵切面与横切面GJ斑数之比、纵切面与横切面GJ斑面积之比 ,Cx4 0在NAF和AF组间有明显差异 (分别为P <0 .0 5 ,P <0 .0 1)。结论 :Cx4 3在慢性AF患者中变化不明显 ,可能不参与AF的重构。Cx4 0密度减低 ,并向侧边分布 ,增加各向异比率 ,可能有利于AF的产生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 心房肌缝隙连接 连接蛋白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左室中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尖部室壁瘤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明宽 梁柳丹 +3 位作者 贾玉和 汪英男 刘浩 孔令兴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3719-3720,共2页
关于肥厚性心肌病的报道很多。到目前为止有关左室中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左室心尖部室壁瘤报道罕见。现报道左室中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左室心尖部室壁瘤1例。
关键词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心尖部室壁瘤 左室 肥厚性心肌病
下载PDF
内脏异位综合征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前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慧 贾玉和 +4 位作者 孟红 李慕子 王强 逄坤静 王剑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00-90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前的诊断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行TCPC的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32例,其中左心房异构(多脾综合征)20例,右心房异构(无脾综合征...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前的诊断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行TCPC的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32例,其中左心房异构(多脾综合征)20例,右心房异构(无脾综合征)12例。收集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以及手术和临床资料。结果: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心脏位置异常比例为50.0%,多脾综合征及无脾综合征患者单心室分别为12例(60.0%)和9例(75.0%);2例(10.0%)多脾综合征患者存在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4例(33.3%)无脾综合征患者发生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经常合并体静脉异位引流,8例(40.0%)多脾综合征患者下腔静脉肝段缺如;10例(50.0%)多脾综合征及5例(41.7%)无脾综合征患者存在肝静脉异位引流。12例患者行分期手术,全部患者均行TCPC。结论: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心内畸形及体静脉、肺静脉连接复杂,TCPC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对指导治疗作用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异位综合征 多脾综合征 无脾综合征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谭琛 贾玉和 +3 位作者 王方正 张澍 樊朝美 袁晋青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5年第2期107-109,共3页
分析胺碘酮在控制冠心病并发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的临床特点。选择冠心病合并持续性室速患者30例,年龄59.78±10.2岁,给与静脉和口服胺碘酮负荷量后计算室速控制率;分析胺碘酮总负荷量与患者的左室舒张期末径(LVEDV)、左... 分析胺碘酮在控制冠心病并发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的临床特点。选择冠心病合并持续性室速患者30例,年龄59.78±10.2岁,给与静脉和口服胺碘酮负荷量后计算室速控制率;分析胺碘酮总负荷量与患者的左室舒张期末径(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有无室壁瘤的关系;观察血药浓度、用药前后(包括合并用药)心率、血压、QTc等的变化及副作用。结果:①胺碘酮对冠心病持续性室速的控制率为90%;②胺碘酮总负荷量14.81±8.89(4.14~48.79)g,静脉负荷时间158±155.79(26~648)h;③胺碘酮负荷用量与LVEF和有无室壁瘤相关,与LVEDV无关;④胺碘酮的有效血药浓度个体差异性大;⑤在治疗期间总副作用发生率16.67%。结论:胺碘酮控制冠心病室速安全有效,胺碘酮负荷总量及有效血药浓度个体差异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胺碘酮 冠心病 室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Ebstain畸形合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16
作者 韦伟 丁立刚 +4 位作者 赵英杰 王靖 贾玉和 楚建民 张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4-234,共1页
关键词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宽QRS波心动过速 发作性心悸 室上性心动过速 形合 临床资料 心悸不适
下载PDF
犬骨髓间叶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力
17
作者 任晓庆 王方正 +4 位作者 浦介麟 张澍 张明伟 贾玉和 吴国玫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259-264,共6页
目的观察犬骨髓间叶干细胞的体外多向分化潜力,为损伤组织的干细胞移植修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梯度-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与扩增骨髓间叶干细胞。利用化学诱导剂5-氮胞苷(20滋mol/L),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10ng/ml),成骨细胞诱... 目的观察犬骨髓间叶干细胞的体外多向分化潜力,为损伤组织的干细胞移植修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梯度-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与扩增骨髓间叶干细胞。利用化学诱导剂5-氮胞苷(20滋mol/L),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10ng/ml),成骨细胞诱导剂(地塞米松10nMol/L,抗坏血酸0.05mMol,茁甘油磷酸钠10mMol/L)以及成脂肪细胞诱导剂(1-甲基3-异丁基黄嘌呤0.5mmol/L,地塞米松1滋mol/L,胰岛素10mg/L,消炎痛100mmol/L),分别定向诱导骨髓间叶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骨细胞与脂肪细胞。再应用细胞形态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电镜对分化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利用梯度-贴壁筛选法可以分离培养与扩增骨髓间叶干细胞。5-氮胞苷可诱导干细胞呈现肌管、肌丝、心房颗粒,且肌细胞特异性蛋白琢-actinin,Myosin,琢-Actin,TroponinI免疫染色阳性;VEGF可诱导骨髓间叶干细胞出现管网状、血管样及鹅卵石样结构,vWF免疫染色阳性;成骨细胞诱导剂可诱导分化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成脂肪细胞诱导剂使分化细胞内出现脂肪滴,油红O染色示脂滴为橙红色。结论成年犬骨髓间叶干细胞在体外具备多向分化潜力。在化学或生物诱导剂的作用下,犬骨髓间叶干细胞能够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骨细胞、脂肪细胞等多种间叶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叶干细胞 骨髓 细胞培养 心肌细胞 内皮细胞 成骨细胞 脂肪细胞 分化
下载PDF
犬骨髓成年多能祖细胞诱导分化血管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任晓庆 王方正 +4 位作者 张澍 浦介麟 贾玉和 赵欣然 孟亮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4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目的 内皮细胞移植对损伤组织的修复治疗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骨髓成年多能干细胞(MAPCs)体内外诱导分化血管内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法分离培养MAPCs。应用 10ng ml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对骨髓MAPCs... 目的 内皮细胞移植对损伤组织的修复治疗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骨髓成年多能干细胞(MAPCs)体内外诱导分化血管内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法分离培养MAPCs。应用 10ng ml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对骨髓MAPCs进行体外诱导分化 2~ 3周 ,使其定向分化成为血管内皮细胞。采用细胞形态学、细胞免疫组化以确定诱导分化的效果。将标记BrdU的MAPCs自体移植于犬心肌内 ,观察局部微环境对于骨髓MAPCs的分化能力。结果 应用 10ng mlVEGF孵育骨髓MAPCs 2~ 3周 ,可见MAPCs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形态呈鹅卵石样 ;形成血管样结构 ;细胞vWF免疫染色阳性。移植于心肌内的MAPCs在体内形成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BrdU染色与vWF染色均阳性。结论 骨髓MAPCs可在体外VEGF诱导下或在体内微环境作用下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骨髓MAPCs可为损伤组织的移植修复治疗提供内皮细胞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成年多能祖细胞 诱导分化 血管内皮细胞 实验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心腔内三维超声辅助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伴造影剂不相容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孙丽娜 杨亚兵 +9 位作者 常苹 贾玉和 程敏 陈良川 马岩 田俊萍 刘俊 李晓枫 方丕华 张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心腔内三维超声辅助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伴造影剂不相容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收治的16例心房颤动伴造影剂不相容的患者。患者均未行左心房、肺静脉CT和... 目的:探讨心腔内三维超声辅助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伴造影剂不相容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收治的16例心房颤动伴造影剂不相容的患者。患者均未行左心房、肺静脉CT和造影,在心腔内三维超声辅助下建立左心房及肺静脉三维模型,并指导穿刺房间隔和消融导管在心脏内的操作。结果:15例患者顺利完成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平均手术时间(96.0±14.3)min,透视时间(6.1±1.2)min,X线透视剂量(115.8±49.3)mGy,未发生心脏压塞、脑栓塞、左心房-食道瘘、肺静脉狭窄及动脉瘤等并发症及死亡。1年随访结果显示,9例患者维持窦性心律,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7例,持续性心房颤动2例。结论:对于心房颤动伴造影剂不相容的患者,心腔内三维超声可以替代经食道超声心动图,避免左心房造影及增强CT检查;心腔内三维超声不延长手术时间,显著减少X线曝光时间及剂量,可避免穿刺房间隔的并发症,提高穿刺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心腔内三维超声 造影剂 三维图像
下载PDF
心腔内三维超声辅助下经导管射频消融心房颤动的初步体验
20
作者 刘俊 贾玉和 +6 位作者 王志民 田瑞国 唐闽 张竞涛 方丕华 姚焰 张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1期-,共1页
目的:报道我国首次采用心腔内三维超声导管(SoundStar)联合专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Sound)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初步经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