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薛宝钗话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贾玉嘉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礼貌原则是语用学中为保证交际顺利进行所采用的一种策略。通过运用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对中国文学巨著《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薛宝钗的话语交际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她在善夸赞、爱谦虚、常慷慨和会同情这四方面中运用礼貌原则的表现... 礼貌原则是语用学中为保证交际顺利进行所采用的一种策略。通过运用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对中国文学巨著《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薛宝钗的话语交际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她在善夸赞、爱谦虚、常慷慨和会同情这四方面中运用礼貌原则的表现,以此得出她在贾府中落得好名声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学 礼貌原则 话语交际 薛宝钗
下载PDF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比较研究——以电影《蝴蝶君》和《刮痧》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贾玉嘉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97-100,共4页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持续纵深发展,各国间的交往日益频繁,由此所产生的异质文化间的矛盾冲突也不断增多,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化移情(culturalempathy)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持续纵深发展,各国间的交往日益频繁,由此所产生的异质文化间的矛盾冲突也不断增多,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化移情(culturalempathy)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跨文化交际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文化移情要遵守适度原则,即移情既不能“缺失”,也不能“过度”。本文通过对比电影《蝴蝶君》和《刮痧》中不同的文化移情现象,发现只有克服文化定势和偏见,坚持适度的文化移情,才能有效完成跨文化交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移情 适度原则 《蝴蝶君》 《刮痧》
下载PDF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阈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贾玉嘉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32-135,共4页
"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纵深发展,大大增加了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面对这样的现状,各高校要重视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言是社会符号系统并体现社会文化等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 "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纵深发展,大大增加了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面对这样的现状,各高校要重视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言是社会符号系统并体现社会文化等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现阶段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跨文化交际意识不强;英语语言能力较弱;相关文化知识欠缺。以期从学科整体规划、课内文化导入模式及课外实践辅助活动等方面提出将跨文化知识有效地融入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大学生 跨文化交际
下载PDF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贾玉嘉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279-280,共2页
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的关键因素。因此,高校英语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移情意识和能力。影响文化移情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定势。若要提升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移情能... 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的关键因素。因此,高校英语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移情意识和能力。影响文化移情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定势。若要提升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移情能力,一方面要克服文化偏见,尊重异族文化,实现文化共识;另一方面要提高文化敏感性,多进行文化对比,坚持适度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文化移情能力 文化价值观 文化共识 文化定势
下载PDF
《红楼梦》英译:基于模因论的系统观照
5
作者 贾玉嘉 贾正传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54-60,共7页
本文顺应汉英文学翻译实践和教学的需要,针对已有研究中理论视角局限的问题,以辩证系统观为指导,以模因论为基础,采用演绎推理与案例分析的方法,对《红楼梦》英译的本质和特性予以系统探讨。研究获知,《红楼梦》英译在总体上是特定的中... 本文顺应汉英文学翻译实践和教学的需要,针对已有研究中理论视角局限的问题,以辩证系统观为指导,以模因论为基础,采用演绎推理与案例分析的方法,对《红楼梦》英译的本质和特性予以系统探讨。研究获知,《红楼梦》英译在总体上是特定的中国文化模因传播行为及中国文化演化现象,具有模因语际传播性和文化异域进化性;在环境上受中英文化模因库的双重制约并对英语文化适应,具有双重文化选择性和异质环境适应性;在本体上由《红楼梦》模因、其汉语原文和英语译文等介质、其各个译者等宿主及其他成分按文化传播关系构成,具有语际复制模仿性和语际变异模仿性;在时间上体现为由汉语同化和记忆、英语表达和传递等阶段构成的模因语际传播过程,具有同化传递多产性和记忆表达长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英译 汉英文学翻译 翻译学 模因论 辩证系统观
下载PDF
从功能语言角度探讨中文广告的英译策略
6
作者 贾玉嘉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90-92,共3页
以Halliday的功能语言观为理论基础,将商业广告分为以概念功能为主要倾向和以人际功能为主要倾向的两种广告文本,探讨这两种中文广告文本的英译策略。
关键词 语言元功能 源广告 概念功能为主要倾向的广告 人际功能为主要倾向的广告
下载PDF
英语学术语篇中评论附加语的对比研究
7
作者 贾玉嘉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326-327,共2页
评论附加语(Comment Adjunct)是学术语篇作者用来评论整个或部分命题的重要词汇语法手段之一。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评论附加语理论,本文通过对自建语料库中书评、述评论文和研究论文这三类学术语篇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这三类学术语篇都... 评论附加语(Comment Adjunct)是学术语篇作者用来评论整个或部分命题的重要词汇语法手段之一。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评论附加语理论,本文通过对自建语料库中书评、述评论文和研究论文这三类学术语篇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这三类学术语篇都使用了大量的评论附加语,但在评论附加语使用的数量和类型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论附加语 研究论文 述评论文 书评
下载PDF
MTI专业课程案例库建设和应用系统模式探讨 被引量:9
8
作者 贾正传 贾玉嘉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80-85,共6页
本文针对MTI(翻译硕士)专业课程案例库建设和应用及相关研究的系统性不足问题,以系统观和系统工程三维结构模式为指导,以案例库建设和应用理论和方法为参照,以翻译课程案例编写和使用研究成果为资源,通过演绎与归纳的方法,探讨一种MTI... 本文针对MTI(翻译硕士)专业课程案例库建设和应用及相关研究的系统性不足问题,以系统观和系统工程三维结构模式为指导,以案例库建设和应用理论和方法为参照,以翻译课程案例编写和使用研究成果为资源,通过演绎与归纳的方法,探讨一种MTI专业课程案例库建设和应用系统模式。本文提出,我们应将MTI专业课程案例库及其建设和应用作为一种系统和系统工程来把握和开展,确保案例库在总体上的关联性(联结所有方面和成分,贯通所有阶段和步骤),在本体上的综合型(综合大量和多种案例,整合大量和多种信息),在环境上的开放式(适应多种课程和任务,面向多种编者和用户),在过程上的动态化(有机统一编写和使用,实现不断扩展和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I(翻译硕士)专业课程 案例库 系统观 系统工程三维结构模式
下载PDF
汉诗英译的审美感应与主体性介入的对应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贾玉嘉 刘华文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9-74,112,共7页
诗歌翻译过程是一个审美感应过程,对于这一过程的理论观照可以借助阐释学、接受美学以及感应美学进行。本文以唐朝诗人王维的诗歌《鹿柴》英译为例,对中国山水诗英译中的审美感应方式、主体性介入方式及其产生原因和审美效果进行了考察... 诗歌翻译过程是一个审美感应过程,对于这一过程的理论观照可以借助阐释学、接受美学以及感应美学进行。本文以唐朝诗人王维的诗歌《鹿柴》英译为例,对中国山水诗英译中的审美感应方式、主体性介入方式及其产生原因和审美效果进行了考察,在其中发现了译者作为审美主体的“他”本感应、“我”本感应、“他我”融合感应三种审美感应方式,以及相对应的弱势介入、强势介入、适度介入三种主体性介入方式。它们之间的对应主要是因为带不同“偏见”的不同译者在进行视域融合时或偏向原语文化视域,或偏向译语文化视域,抑或将上述两种视域加以融合,以及相应的译入语读者对译诗风格的不同预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干扰,因此产生了译诗弱于原诗美感、偏离原诗美感、等同甚或超越原诗美感的审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翻译 王维诗歌《鹿柴》 审美感应 译者主体性介入
下载PDF
中国山水诗英译中的“以物观物”与“以我观物”——以王维《鹿柴》英译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贾玉嘉 刘华文 《外国语文研究》 2018年第6期61-69,共9页
本文以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中关于"以物观物"与"以我观物"方式的区分为依据,以已有的对中国山水诗创作和翻译中的观物方式的认识为参照,以王维《鹿柴》的各种英译为实例,对中国山水诗英译中的不同的观物方式及其审... 本文以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中关于"以物观物"与"以我观物"方式的区分为依据,以已有的对中国山水诗创作和翻译中的观物方式的认识为参照,以王维《鹿柴》的各种英译为实例,对中国山水诗英译中的不同的观物方式及其审美效果予以探讨。认为,中国山水诗英译中,有些译者主要采用或强或弱的"以物观物"的方式理解和转换原诗,使译诗保留甚至超越了原诗的诗性和神韵,能对拥有东方文化情怀的读者产生理想的审美效果;有些译者则主要采用或强或弱的"以我观物"的方式翻译原诗,使译诗偏离甚至破坏了原诗的诗性和神韵,能对一般西方读者产生较好的审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翻译 中国山水诗英译 观物方式 以物观物 以我观物
下载PDF
及物、作格模式下杜甫《春夜喜雨》之生态话语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玉嘉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82-85,共4页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采用及物和作格两个分析模式,探讨中国古代诗歌《春雨喜雨》及其英译的生态属性。通过对原诗及其译文表层语义中小句参与者与动作过程进行生态解读发现:原诗前四句与后四句在表层语义上动静结合,交替出现...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采用及物和作格两个分析模式,探讨中国古代诗歌《春雨喜雨》及其英译的生态属性。通过对原诗及其译文表层语义中小句参与者与动作过程进行生态解读发现:原诗前四句与后四句在表层语义上动静结合,交替出现物理性场所施事、社会性场所施事、人外生命体施事、群体施事及个人施事。这些参与者角色地位平等,在深层语义上体现了人与非人生命体及所属场所的和谐交融;此外,非作格小句的反复出现,也凸显了各类非人元素动作的自发性,反映出其在深层语义上的主体地位。因此,该诗及其译文都传递了积极正面的生态意义,属于生态保护型语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话语分析 及物分析 作格分析 《春夜喜雨》
下载PDF
翻译诗学论文批注中的学术呼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玉嘉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27-30,共4页
从张柏然教授给刘华文《中西比较视阈各汉诗英译的主体性审美介入》的批注所涉及的学科、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内容的来源、功能四个角度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在翻译研究中存在学术呼应,后者对前者的翻译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尤其反映在批... 从张柏然教授给刘华文《中西比较视阈各汉诗英译的主体性审美介入》的批注所涉及的学科、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内容的来源、功能四个角度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在翻译研究中存在学术呼应,后者对前者的翻译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尤其反映在批注中对“言、象、意”的关系及其在诗歌翻译中的运用等问题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注 翻译理论 学术呼应 中国译学
下载PDF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生态语篇之生态话语分析
13
作者 贾玉嘉 《长治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28-132,共5页
综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和第二卷中的生态语篇,不难发现:语料中的及物性多以动作、关系和心理过程类型为主;语气情态多将国家权威机关与表征命令的祈使语气相结合,高情态值与生态保护型信息相结合;主位、信息系统方面将非人因... 综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和第二卷中的生态语篇,不难发现:语料中的及物性多以动作、关系和心理过程类型为主;语气情态多将国家权威机关与表征命令的祈使语气相结合,高情态值与生态保护型信息相结合;主位、信息系统方面将非人因素置于小句主位,将生态保护内容置于新信息即核心话语位置。这些话语特点都极大地凸显了中国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定的立场和积极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生态话语分析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下载PDF
胶东民居的璀璨明珠——李氏庄园
14
作者 解焕新 贾玉嘉 《走向世界》 2015年第40期84-87,共4页
立夏时节,温度升高,草木茂盛,漫山遍野,生气勃勃,绿意盎然。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曰:"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在我们胶东各地,很早就有"立夏赶牛"的习俗。
关键词 文化古迹 冰盘沿 门枕石 门簪 墀头 蕙草 丘处机 OFFICIAL village 挑檐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