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说话瓣膜佩戴护理在慢性意识障碍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陈伟虹 贾璐笛 +2 位作者 张春花 李美霞 钟满娥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2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说话瓣膜佩戴护理在慢性意识障碍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40例慢性意识障碍气管切开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 目的探讨说话瓣膜佩戴护理在慢性意识障碍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40例慢性意识障碍气管切开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说话瓣膜佩戴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日均吸痰次数、Rosenbek渗漏-误吸分级(PAS)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每日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AS分级1级误吸风险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CP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说话瓣膜佩戴护理干预可改善慢性意识障碍气管切开患者排痰能力,降低误吸、渗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话瓣膜佩戴护理 慢性意识障碍 气管切开 吞咽功能 呼吸功能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社区居家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兰敏灵 贾璐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9期144-146,共3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采用居家康复护理模式进行社区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医院出院的7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接受居家康复护理分成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干预;观察组实施居家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采用居家康复护理模式进行社区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医院出院的7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接受居家康复护理分成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干预;观察组实施居家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NIHSS评分和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水平、对居家干预模式的满意度、并发症情况、干预计划实施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NIHSS评分和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居家干预模式的满意度达到94.3%,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1例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计划实施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用居家康复护理模式进行社区干预,可以大幅度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缩短干预计划实施时间,使干预模式满意度水平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综合康复 社区干预 并发症 脑神经 满意度
下载PDF
分析社区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肢体残疾的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兰敏灵 贾璐笛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6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肢体残疾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脑卒中后遗症肢体残疾患者,采用黄绿双色球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社区康复治疗,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肢体残疾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脑卒中后遗症肢体残疾患者,采用黄绿双色球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社区康复治疗,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简式Fugl-Meyer(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MA评分(11.46±2.19)分、ADL评分(75.51±12.37)分高于对照组的(9.82±3.74)分、(68.49±11.07)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70.42±13.51)分高于对照组的(65.37±7.16)分(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肢体残疾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康复治疗 脑卒中 后遗症 生活质量 日常生活能力 运动功能
下载PDF
PDCA循环在社区残疾人心理康复中的应用分析
4
作者 兰敏灵 贾璐笛 《中外医疗》 2020年第30期145-147,共3页
目的研究社区范围内采用PDCA循环模式对残疾人实施心理康复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17年3月-2019年3月方便选择该社区管辖范围内的残疾人患者50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干预;观察组在... 目的研究社区范围内采用PDCA循环模式对残疾人实施心理康复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17年3月-2019年3月方便选择该社区管辖范围内的残疾人患者50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干预;观察组在常规社区干预模式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模式实施心理康复干预。比较两组出现不良心理状态例数、干预前后HAMA和HAMD心理状态评分水平、干预计划实施总时间、对社区干预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仅有1例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少于对照组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P<0.05);干预前后HAMA和HAMD心理状态评分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计划实施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社区干预模式的满意度达到96.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P<0.05)。结论社区范围内采用PDCA循环模式对残疾人实施心理康复干预,可以大幅度改善其心理状态,防止不良心理状态的出现,缩短干预计划实施时间,使患者对社区干预模式的满意度水平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PDCA 残疾人 心理康复 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