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绒螯蟹水瘪子病不同发病阶段的病理变化特点 被引量:8
1
作者 陆宏达 田全全 +2 位作者 贾相相 张小俊 任芳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42-1250,共9页
为了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水瘪子"病发生发展的过程,揭示疾病的本质,对病蟹进行了较全面的病理特点分析研究。根据病蟹肝胰腺颜色,将病蟹划分为浅黄、浅粉、乳白和灰白4个发病阶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病情的发展... 为了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水瘪子"病发生发展的过程,揭示疾病的本质,对病蟹进行了较全面的病理特点分析研究。根据病蟹肝胰腺颜色,将病蟹划分为浅黄、浅粉、乳白和灰白4个发病阶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病情的发展,病蟹肝胰腺与蟹重比逐渐减少,腔液与蟹重比逐渐增加,肝胰腺管直径逐渐缩小,各发病阶段病蟹的这些指标都与健康蟹有极显著差异(P<0.01),病蟹肝胰腺与蟹重比除乳白阶段与灰白阶段之间和腔液与蟹重比除浅粉阶段与乳白阶段和乳白阶段与灰白阶段之间以及肝胰腺管直径除乳白阶段与灰白阶段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和浅粉阶段与乳白阶段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外,其他各发病阶段之间这些指标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4个发病阶段病蟹6种组织器官中肝胰腺、鳃、肌肉组织和心脏组织病理变化具有相似性,浅黄阶段主要是以组织器官水肿和萎缩为主,是一种可逆的组织病理过程,但在浅粉阶段肝胰腺和肌肉组织出现细胞坏死,以后发病阶段更为严重,鳃和心脏组织在乳白阶段出现细胞坏死,坏死是一种不可逆的组织病理过程,神经团和肠道组织病理变化不明显。根据不同发病阶段的病理特点,在未来确定病因后通过消除病因等方法,只有在病理变化处于可逆状态的浅黄阶段,病蟹才有恢复的可能,才有防控和挽救价值,而浅粉阶段以后的病蟹由于主要器官组织细胞崩解坏死处于不可逆的病理过程,即使病因消除病蟹已不可能恢复,这样的病蟹应及时清除,减少继续养殖造成进一步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水瘪子病 病理变化 组织病理变化
下载PDF
正常和低品质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结构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陆宏达 赵欢 +2 位作者 张小俊 贾相相 吴铭轩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0期170-178,共9页
为探讨正常与低品质中华绒螯蟹的肠道菌群结构差异,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细菌16S rDNA V3 V5区基因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比较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以及可培养菌群结构的特点。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正常组(NG)肠道中绝对优势... 为探讨正常与低品质中华绒螯蟹的肠道菌群结构差异,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细菌16S rDNA V3 V5区基因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比较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以及可培养菌群结构的特点。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正常组(NG)肠道中绝对优势菌群为厚壁菌门(93.54%),而其他门的丰度均很低(2.81%以下),其中以厚壁菌门的乳球菌属丰度最高(86.00%);低品质组(LG)以厚壁菌门(62.60%)、变形菌门(22.42%)、拟杆菌门(5.74%)和软壁菌门(5.69%)为主,其中以厚壁菌门的尚无属名的ZOR0006(46.20%)和变形菌门的Caedibacteraceae uncultured(21.33%)丰度最为优势,厚壁菌门的乳卵属(5.81%)和乳球菌属(4.63%)以及软壁菌门的Candidatus Bacilloplasma属(5.26%)丰度较高。低品质组肠道中与营养代谢和生长相关的厚壁菌门显著降低和拟杆菌门显著增加,通过提高肠道中厚壁菌门和减少拟杆菌门丰度从而降低两门间的丰度比,有望减少低品质河蟹的出现。可培养菌群的分析,正常培养组(NCG)绝对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95.86%),其中以变形菌门的柠檬酸杆菌属(61.40%)和气单胞菌属(31.67%)为主,同样低品质培养组(LCG)类似于正常培养组,绝对优势菌群也为变形菌门(99.91%),以柠檬酸杆菌属(50.02%)和气单胞菌属(36.16%)为主,但这2属在正常组和低品质组肠道中丰度很低,分别在0.01%~0.19%范围内,表明这2属在培养基上极易培养,生长繁殖快,但在肠道中生长繁殖可能受到高丰度其他菌群的抑制作用,而处于低丰度状态。研究结果可为调节低品质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结构和制定减少低品质中华绒螯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低品质 肠道 菌群结构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异育银鲫武汉单极虫病发生、发展、消退和消失的病理变化与PCR分析
3
作者 陆宏达 任芳芳 +2 位作者 贾相相 张小俊 田全全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17-1828,共12页
为探究武汉单极虫病疾病过程和病理变化等特点,根据患病异育银鲫体表孢囊内有无成熟孢子和成熟孢子的崩溶解程度,将该病划分为发生、发展、消退和消失4个疾病时期,并分别进行病理变化观察和巢式PCR分析。结果发现,发生期的病鱼体表刚形... 为探究武汉单极虫病疾病过程和病理变化等特点,根据患病异育银鲫体表孢囊内有无成熟孢子和成熟孢子的崩溶解程度,将该病划分为发生、发展、消退和消失4个疾病时期,并分别进行病理变化观察和巢式PCR分析。结果发现,发生期的病鱼体表刚形成的孢囊使鳞片和皮肤微微隆起,孢囊乳白色,孢囊内分布着正在繁育逐渐增多的营养体,尚未出现成熟孢子;发展期的病鱼孢囊内已出现成熟孢子,孢囊逐渐增多增大,其表面黑色素细胞增加而呈灰黑色,感染强度高的病鱼出现死亡或畸形;消退期的成熟孢子通过破裂孢囊流入水体或不同步地崩溶解而减少直至全部溶解,孢囊随之逐渐缩小,使得黑色素细胞更为密集,此时期病鱼病情减轻不再出现死亡现象;消失期的病鱼孢囊平坦,内已无成熟孢子,只残留逐渐减少的成熟孢子崩溶解物质,黑色素细胞逐渐减少,最后原孢囊部位被结缔组织取代。巢式PCR分析结果表明,巢式第一轮和第二轮PCR在4个疾病时期都分别能扩增出1 584和853 bp的武汉单极虫目的条带,但在消失期的后期只有巢式第二轮PCR扩增出853 bp目的条带,说明残留的核酸物质含量逐渐减少,10月下旬后原孢囊部位巢式PCR扩增已无条带出现。本研究不仅揭示了武汉单极虫寄生部位在4个疾病时期的病理变化特点,而且明确了疾病消退和消失的2种方式,孢囊内成熟孢子通过破裂孢囊进入水体的方式和首次发现的孢囊内成熟孢子通过崩溶解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武汉单极虫 病理变化 组织病理 PCR
下载PDF
寄生于两种湖泊淡水鱼的伊格诺图斯胃瘤线虫Ⅳ期幼虫PCR分析、形态结构和组织病理
4
作者 贾相相 陆宏达 +1 位作者 张小俊 赵欢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71-983,共13页
为探明寄生于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和花?(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腹腔内线虫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及其寄生部位的组织损伤作用,进行了18S rDNA和ITS rDNA序列的PCR分析以及虫体和组织病理的显微观察。结果表明该... 为探明寄生于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和花?(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腹腔内线虫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及其寄生部位的组织损伤作用,进行了18S rDNA和ITS rDNA序列的PCR分析以及虫体和组织病理的显微观察。结果表明该线虫为伊格诺图斯胃瘤线虫(Eustrongylides ignotus)的IV期幼虫,明确了其ITS rDNA的基因序列。虫体除头部具有6个棘状突起和6个乳头状突起以及尾部具有尾斑突外,还发现其具有凹纹的体侧斑突等一些新的形态结构特征,补充了一些主要形态结构数据。根据体肌肌细胞数量和其一端伸入体腔的特点判定线虫体肌属于多肌型。食道由背侧腺和下腹腺组成,食道腔横切面呈三放射形。依据组成肠道的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数量,判定该线虫肠道属于多胞型。卵巢、输卵管、精巢和输精管外层均由以纤维细胞为主要成分的结缔组织构成。病理观察显示部分线虫以包囊形式寄生于肝脏、肠系膜和脾脏的腹腔组织器官,形成由纤维细胞和血管组成的包囊和大量嗜酸性白细胞浸润的主要炎症反应,包囊经历了形成、增大、壁增厚和后期包囊壁中细胞坏死而破裂的过程,严重感染的个体出现肝脏充血、细胞坏死和含铁血黄素沉着,脾脏缺血和含铁血黄素沉着以及肠系膜中的胰腺细胞分泌颗粒增多等病理变化。结果表明,该IV期幼虫对寄主内脏组织器官具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病理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格诺图斯胃瘤线虫 幼虫 PCR分析 形态结构 组织病理
下载PDF
溴氰菊酯对中华绒螯蟹的毒性作用和组织病理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小俊 陆宏达 +2 位作者 田全全 贾相相 任芳芳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42-351,共10页
为探讨溴氰菊酯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毒性影响,采用换水式渔药毒性试验的方法进行了溴氰菊酯对河蟹急性毒性实验和慢性毒性作用下组织病理的研究。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对河蟹24 h、48 h、72 h和96 h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 为探讨溴氰菊酯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毒性影响,采用换水式渔药毒性试验的方法进行了溴氰菊酯对河蟹急性毒性实验和慢性毒性作用下组织病理的研究。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对河蟹24 h、48 h、72 h和96 h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2.127μg·L^(-1)、1.380μg·L^(-1)、1.153μg·L^(-1)和0.905μg·L^(-1),安全浓度(SC)为0.0905μg·L^(-1),溴氰菊酯对河蟹的毒性为剧毒;河蟹在溴氰菊酯浓度为0.005~0.32μg·L^(-1)的慢性毒性作用下,分别于第7、14和21天进行鳃、肝胰腺、心脏、肠、肌肉组织和神经团的组织病理观察,鳃出现鳃小叶水肿、渗出物增加、萎缩到鳃腔闭合出现细胞坏死,肝胰腺的部分肝胰腺管中肝胰腺细胞空泡变性、坏死和肝胰腺管基膜崩解,心脏出现水肿,部分心肌纤维横纹模糊和消失到局部心肌纤维坏死,肠黏膜层柱状上皮细胞从空泡变性、部分坏死到较多上皮细胞坏死崩解脱落入肠腔,肌肉组织和神经团无组织病理变化现象。最早出现不可逆的坏死组织病理变化是在第14天的0.005μg·L^(-1)浓度组,肝胰腺细胞坏死,此时即使去除溴氰菊酯的毒性作用,坏死已不能恢复。通过与河蟹水瘪子病组织病理的比较分析,溴氰菊酯毒性作用下的河蟹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变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氰菊酯 中华绒螯蟹 毒性 组织病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