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导航辅助下联合3D-C型臂微创手术治疗手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1
作者 任京天 李世昌 +3 位作者 王中宇 张谦 安明 贾红伟 《骨科》 CAS 2024年第5期417-420,共4页
目的研究机器人导航辅助下联合3D-C型臂微创手术治疗手舟骨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20年5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11例手舟骨骨折病人,其中男9例,女2例,平均年龄为33.8岁(20~65岁),对病人行机器人导航辅... 目的研究机器人导航辅助下联合3D-C型臂微创手术治疗手舟骨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20年5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11例手舟骨骨折病人,其中男9例,女2例,平均年龄为33.8岁(20~65岁),对病人行机器人导航辅助下联合3D-C型臂双头螺纹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记录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炎性指标的变化,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Mayo腕关节评分及腕关节活动度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机器人导航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64.1 min(50~100 min),微创手术出血均少量,平均随访时间5.5个月(3~14个月),所有病人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病人术后X线片及CT扫描显示手舟骨内固定螺钉位置良好,骨折位置良好。病人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的炎性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Mayo腕关节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末次随访时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复查X线片及CT扫描见骨折均愈合良好,病人伤侧腕关节平均主动活动度为:屈曲71.2°、背伸67.5°、尺偏42.6°、桡偏21.8°,功能活动良好。结论机器人导航辅助下联合3D-C型臂微创手术治疗手舟骨骨折安全有效,该手术精度高,创伤小,术后反应小,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舟骨骨折 机器人导航 3D-C型臂 腕关节
下载PDF
宣发膜原法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贾红伟 吕爱平 +7 位作者 徐世杰 鞠大宏 赵宁 滕静如 李艳 王少君 王安民 魏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宣发膜原法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的治疗机理,为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病和损伤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CIA作为RA的动物模型,给以宣发膜原方治疗,检测CIA大鼠免疫指标和病理变化。结果:治疗组大鼠病理损伤减轻,TNF... 目的:探讨宣发膜原法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的治疗机理,为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病和损伤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CIA作为RA的动物模型,给以宣发膜原方治疗,检测CIA大鼠免疫指标和病理变化。结果:治疗组大鼠病理损伤减轻,TNF-α降低,IFN-γ升高,抗CⅡ抗体降低。结论:宣发膜原法能够减轻CIA病理损伤,调节CIA大鼠免疫功能,可以用于RA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类风湿性关节炎 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宣发膜原方 治疗
下载PDF
胫骨皮瓣修复小腿感染性骨皮缺损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贾红伟 程春生 +5 位作者 吕松峰 赵作恭 单海民 杜志军 汤金城 任飞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胫骨皮瓣在修复小腿感染性骨皮缺损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00年2月~2005年3月,收治因外伤致小腿开放性骨折68例。男47例,女21例,年龄8~59岁。按Gustilo分型均为型。其中4例一期行胫骨皮瓣游离移植术,64例急诊术后形成小腿感染... 目的探讨胫骨皮瓣在修复小腿感染性骨皮缺损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00年2月~2005年3月,收治因外伤致小腿开放性骨折68例。男47例,女21例,年龄8~59岁。按Gustilo分型均为型。其中4例一期行胫骨皮瓣游离移植术,64例急诊术后形成小腿感染性骨皮缺损。胫骨缺损长度4~18cm,皮肤缺损范围8cm×3cm^22cm×11cm,创面均有脓性渗出物。经中药薰洗湿敷后,利用胫骨皮瓣通过游离移植、交腿移位和同侧移位方法,重建患肢胫骨支架连续性并修复创面。切取皮瓣范围9cm×4cm^25cm×12cm,骨瓣长度为6~21cm。结果术后1例因血管危象经探查再吻合血管失败,改用腓骨皮瓣修复。1例切取胫骨皮瓣21cm,因近端为延长血管蒂,骨膜与骨瓣剥离过长,随访6个月近端仍延迟愈合;余患者3~5个月骨瓣与受区胫骨愈合。68例均获随访6个月~5年,43例随访2年以上者均能负重行走,步态无明显异常,能从事原工作。结论在充分抗感染的基础上,根据患肢具体情况采用胫骨皮瓣游离移植、交腿移位和同侧移位一期重建胫骨支架连续性及修复皮肤缺损创面,适用于小腿多种类型骨皮缺损创面,成功率高,能保留患肢,为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皮缺损 胫骨皮瓣 修复 小腿
下载PDF
宣发膜原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FN-γ、IL-6和IL-10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贾红伟 赵宁 +12 位作者 张皖东 鞠大宏 徐世杰 赵宏艳 吕诚 赵林华 魏来 铃木聪 李艳 王少君 滕静如 王安民 吕爱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18-820,共3页
目的:探讨宣发膜原方对CIA大鼠血清中TNF-α、IFN-γI、L-6和IL-10影响。方法:以CIA作为RA的动物模型,给予宣发膜原方治疗,用ELISA及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IFN-γ、IL-6和IL-10的含量。结果:宣发膜原方可以降低大鼠血清中IFN-γ... 目的:探讨宣发膜原方对CIA大鼠血清中TNF-α、IFN-γI、L-6和IL-10影响。方法:以CIA作为RA的动物模型,给予宣发膜原方治疗,用ELISA及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IFN-γ、IL-6和IL-10的含量。结果:宣发膜原方可以降低大鼠血清中IFN-γ、TNF-α和IL-6(P<0.01),升高IL-10(P<0.01)。结论:宣发膜原方能够调节CIA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发膜原方 细胞因子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痹证
下载PDF
伏邪致痹初探 被引量:13
5
作者 贾红伟 徐世杰 +3 位作者 吴萍 鞠大宏 赵宁 吕爱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伏邪 痹证 病机 中医病理学
下载PDF
宣发膜原法治疗痹证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11
6
作者 贾红伟 鞠大宏 +3 位作者 吴萍 徐世杰 赵宁 吕爱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7期1-2,共2页
关键词 宣发膜原法 中医药疗法 痹证
下载PDF
宣发膜原方和雷公藤制剂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贾红伟 吕爱平 +7 位作者 赵宁 鞠大宏 徐世杰 王少君 李艳 滕静如 王安民 魏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1-24,共4页
探讨宣发膜原方对CIA的治疗机理 ,为研究RA的发病和损伤机理提供实验依据。以CIA作为RA的动物模型 ,对比研究宣发膜原方和雷公藤制剂对CIA大鼠免疫指标的影响。宣发膜原方和雷公藤制剂都可以减轻CIA大鼠病理损伤 ,增加血清中IFN γ ,降... 探讨宣发膜原方对CIA的治疗机理 ,为研究RA的发病和损伤机理提供实验依据。以CIA作为RA的动物模型 ,对比研究宣发膜原方和雷公藤制剂对CIA大鼠免疫指标的影响。宣发膜原方和雷公藤制剂都可以减轻CIA大鼠病理损伤 ,增加血清中IFN γ ,降低TNF α和抗CII抗体 ,并且雷公藤制剂对CIA的治疗效果不如宣发膜原方作用快。宣发膜原法能够减轻CIA病理损伤 ,调节CIA大鼠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制剂 痹证 类风湿性关节炎 RA 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CIA 宣发膜原方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演化元胞自动机函数优化算法案例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贾红伟 何炎祥 郑波尽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54-57,共4页
BUMP是一个超多维,超多峰,超非线性的问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演化算法的性能比较。但最好解是未知的。基于元胞自动机的遗传算法报告了BUMP曾经发表过的最好解。该文设计了基于演化元胞自动机的新算法(ECAA)并获得了更好的结果。文中详... BUMP是一个超多维,超多峰,超非线性的问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演化算法的性能比较。但最好解是未知的。基于元胞自动机的遗传算法报告了BUMP曾经发表过的最好解。该文设计了基于演化元胞自动机的新算法(ECAA)并获得了更好的结果。文中详细讨论了算法中各算子的设计方法及其在算法中扮演的角色,分析了该算法的极度并行,天然局部搜索等重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计算 细胞自动机 函数优化 双算术交叉算子 自适应delta 变异算子
下载PDF
宣发膜原方对胶原免疫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滑膜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贾红伟 赵宁 +7 位作者 李艳 张皖东 吕诚 赵宏艳 铃木聪 王少君 滕静如 吕爱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1-302,共2页
目的:探讨宣发膜原方对胶原免疫性关节炎(CIA)的治疗机理,为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发病和损伤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CIA作为RA的动物模型,以达原饮加减方作为宣发膜原法代表方,检测CIA大鼠踝关节病理改变及膝关节滑膜组织超微结... 目的:探讨宣发膜原方对胶原免疫性关节炎(CIA)的治疗机理,为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发病和损伤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CIA作为RA的动物模型,以达原饮加减方作为宣发膜原法代表方,检测CIA大鼠踝关节病理改变及膝关节滑膜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宣发膜原方可以有效地减轻CIA大鼠病理损伤,提高滑膜细胞中B型滑膜细胞的比例,减少滑膜细胞中的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结论:宣发膜原方能够减轻CIA病理损伤,改善滑膜细胞超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免疫学滑膜 超微结构 宣发膜原方
下载PDF
基于C/S结构的低压配电智能监控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贾红伟 迟岩 叶文来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76-79,共4页
针对当前市场对中小型配电监控系统的迫切需要,利用工业采集技术、采用OEM开发模式、结合现场总线控制理论、智能控制原理和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开发了基于C/S结构的中小型低压配电智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LVMS2002.该系统结合了现场总... 针对当前市场对中小型配电监控系统的迫切需要,利用工业采集技术、采用OEM开发模式、结合现场总线控制理论、智能控制原理和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开发了基于C/S结构的中小型低压配电智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LVMS2002.该系统结合了现场总线数字控制和制卡采集模拟控制两种控制方法于一身,采用集中数据管理,分层、分布监测控制,既具有数字控制的先进性、高可靠性,又具有模拟控制的灵活性和低成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结构 低压配电 智能监控系统 配电监控系统 网络编程技术 能量管理系统 现场总线 模拟控制 数字控制 采集技术 开发模式 控制理论 控制原理 控制方法 数据管理 监测控制 高可靠性 OEM 计算机 先进性 灵活性
下载PDF
胫骨皮瓣游离移植治疗肱骨骨不连骨缺损 被引量:5
11
作者 贾红伟 吕松峰 任飞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5期334-335,共2页
关键词 外科皮瓣 皮瓣移植 肱骨 骨不连 骨缺损
下载PDF
静脉移植延长血管蒂的腓骨皮瓣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贾红伟 吕松峰 +1 位作者 任飞 程春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8-319,共2页
目的探讨双侧小腿严重创伤的感染性骨骼与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2000年3月~2004年6月,收治3例双侧小腿严重创伤患者,年龄22~38岁,均为男性。一侧小腿为主干血管长段损伤致感染性皮肤骨骼缺损,另一侧为胫骨粉碎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 目的探讨双侧小腿严重创伤的感染性骨骼与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2000年3月~2004年6月,收治3例双侧小腿严重创伤患者,年龄22~38岁,均为男性。一侧小腿为主干血管长段损伤致感染性皮肤骨骼缺损,另一侧为胫骨粉碎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骨折已愈合,局部贴骨瘢痕形成。皮肤缺损范围9cm×6cm^13cm×9cm,骨骼缺损6~10cm。3例均采用静脉移植延长血管蒂的腓骨皮瓣并腿移位修复。结果1例于术后第2天出现血管危象,经探查排除血栓,重新吻合血管后危象解除。另2例骨皮瓣均完全成活。3例均于术后6周断蒂,术后3~5个月,腓骨瓣与受区胫骨达骨性愈合。随访2年,双下肢均可负重行走,步态正常,膝、踝关节屈伸活动可,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结论应用延长血管蒂的腓骨皮瓣并腿移位治疗双侧肢体血管损伤,或胫骨骨折的小腿感染性骨骼皮肤缺损,能使患肢避免截肢并恢复一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 腓骨皮瓣 静脉移植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痹证概况 被引量:2
13
作者 贾红伟 赵宁 +5 位作者 张皖东 赵林华 赵宏艳 吕诚 刘梅洁 吕爱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F0003-F0004,共2页
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对痹证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中医对痹证的治疗可分为辨证论治、经方及验方的运用、固定成方或中成药的应用、单方、外用等方面。但这些方法不能满足所有的痹证患者,应当进一步从... 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对痹证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中医对痹证的治疗可分为辨证论治、经方及验方的运用、固定成方或中成药的应用、单方、外用等方面。但这些方法不能满足所有的痹证患者,应当进一步从新的角度,用中医理论来探讨痹证的发病途径,对痹证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药 综述
下载PDF
组织瓣组合游离移植修复跟骨及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红伟 程春生 赵祚恭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2-122,共1页
关键词 跟骨软组织缺损 软组织缺损 组织瓣组合游离移植 修复
下载PDF
机器人导航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贾红伟 马文海 +6 位作者 龙玉斌 韩宝军 韩哲 刘虎 李永旺 安明 祁辉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3期445-447,共3页
目的研究机器人导航辅助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5例短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在采用体位复位后,利用机器人导航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治疗。术前和术后采用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目的研究机器人导航辅助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5例短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在采用体位复位后,利用机器人导航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治疗。术前和术后采用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疗效评价,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85 min,平均失血量80 mL,平均住院时间11 d;平均随访4.6个月(3~8个月)。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获显著改善(P<0.05),且末次随访时的改善效果优于术后1周(P<0.05);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周的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均获显著的矫正(P<0.05),且末次随访未见明显的矫正丢失现象。所有患者术后CT扫描证实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均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无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下肢肌间静脉血栓,经抗凝治疗痊愈。结论体位复位结合机器人导航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短节段胸腰椎骨折,可提高骨折的复位率和置钉准确性。该技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机器人导航 体位复位
下载PDF
移动Agent在分布式数据库访问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贾红伟 余元辉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8-342,共5页
首先介绍了起源于分布式人工智能领域的MA(Mobile Agent)技术的特点,说明MA技术适合于访问分布式数据库.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MA技术的分布式数据库访问的体系结构(DDACMA),并详细论述了该体系结构的核心机制.最后在模拟MA技术的环境下给... 首先介绍了起源于分布式人工智能领域的MA(Mobile Agent)技术的特点,说明MA技术适合于访问分布式数据库.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MA技术的分布式数据库访问的体系结构(DDACMA),并详细论述了该体系结构的核心机制.最后在模拟MA技术的环境下给出了实现该体系结构的算法框图和代码(采用JDBC编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AGENT 分布式数据库 管理中心 管理节点 数据库访问
下载PDF
氨甲环酸对腰椎后路手术后减少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贾红伟 马文海 +2 位作者 安明 李艳军 韩哲 《颈腰痛杂志》 2016年第6期519-521,共3页
目的评估氨甲环酸减少腰椎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6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及对照组,氨甲环酸组术前静脉应用氨甲环酸15 mg/kg,对照组术前应用0.9%氯化钠,所有的患者均行椎弓根螺钉固定... 目的评估氨甲环酸减少腰椎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6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及对照组,氨甲环酸组术前静脉应用氨甲环酸15 mg/kg,对照组术前应用0.9%氯化钠,所有的患者均行椎弓根螺钉固定,然后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比较术中及术后两组的出血量,观察应用氨甲环酸的并发症。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及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氨甲环酸组术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特别是在术后12 h内,两组无静脉血栓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前应用单剂量氨甲环酸能显著减少腰椎后路手术术后失血,并且无明显的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失血 退变性腰椎疾病
下载PDF
四肢大血管损伤的临床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红伟 赵祚塨 +4 位作者 胡沛 李勇军 杜志军 李晓峰 许海燕 《中医正骨》 2001年第8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血管损伤 显微外科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微创后路椎间融合治疗退行性变腰椎疾患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贾红伟 马文海 程增银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2期2292-2294,共3页
目的评估微创后路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关节突螺钉固定椎间融合治疗退行性变腰椎疾患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应用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关节突螺钉固定椎间融合治疗的12例腰椎节段性不稳... 目的评估微创后路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关节突螺钉固定椎间融合治疗退行性变腰椎疾患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应用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关节突螺钉固定椎间融合治疗的12例腰椎节段性不稳和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模拟视觉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结果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腰腿痛VAS及JOA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167,161.332,P<0.05),随术后时间的延长患者VAS逐渐减低,术后12个月时最低,JOA评分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术后3个月与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例患者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83%)。结论微创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关节突螺钉固定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退行性变腰椎疾患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椎弓根螺钉 关节突螺钉固定 微创融合 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肘管综合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红伟 赵祚恭 +1 位作者 胡沛 单海民 《中医正骨》 2003年第3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肘管综合征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