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慢性胃炎患者的诊断和随访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6
1
作者 樊宇靖 蓝宇 贾纯增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4期596-598,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类型慢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水平,探讨其在慢性胃炎患者诊断和随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入组患者于胃镜前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的水平并计算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然后接受...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类型慢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水平,探讨其在慢性胃炎患者诊断和随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入组患者于胃镜前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的水平并计算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然后接受胃镜检查,并通过黏膜活检组织的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慢性胃炎的类型。根据胃镜及胃镜病理的结果分三组:A组(浅表性胃炎组)、B组(单纯萎缩性胃炎组)、C组(萎缩性胃炎合并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结果共16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血清胃蛋白酶原比值在A组(72.8±5.7ng/ml)、B组(68.9±6.4ng/ml)、C组(62.7±7.8ng/ml)中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三组经方差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两两比较经SNK法分析,任意组间也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A组、B组、C组三组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水平、血清胃蛋白酶原比值均低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患者的水平,而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Ⅱ水平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向萎缩性胃炎进展的过程中,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血清胃蛋白酶原比值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且该检查相对于胃镜检查简便、安全,对慢性胃炎的随访和监测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 萎缩性胃炎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下载PDF
简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上皮来源性肿瘤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岩 孙希珍 +1 位作者 蓝宇 贾纯增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比较经典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简化ESD在治疗结直肠上皮来源性肿瘤中的临床效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ESD的患者41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典ESD组和简化ESD组,研究指标包括病变的整块切除... 目的比较经典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简化ESD在治疗结直肠上皮来源性肿瘤中的临床效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ESD的患者41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典ESD组和简化ESD组,研究指标包括病变的整块切除率和完全切除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方差齐的正态分布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方差不齐或非正态分布的数据使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进行分析。分类数据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得出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简化ESD组与经典ESD组相比,整块切除率[89.4%(84/94)比87.0%(194/223),χ^(2)=0.34,P=0.558]和完全切除率[85.1%(80/94)比82.1%(183/223),χ^(2)=0.33,P=0.5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简化ESD手术时间更短[22(7,213)比47(12,680)min,Z=0.23,P<0.001],剥离速度更快[0.14(0.02,0.32)比0.10(0.02,0.41)cm2/min,Z=0.08,P<0.001],穿孔率更高[9.6%(9/94)比2.2%(5/223),χ^(2)=2.67,P=0.006]。侧向发育型肿瘤中的结节混合型、假凹陷型、平坦隆起型(OR=2.826,P=0.012)及肿瘤是否跨越组织边界(OR=6.970,P=0.005)是简化ESD组能否完全切除的影响因素。结论简化ESD与经典ESD相比,治疗结直肠上皮来源性肿瘤的完全切除和整块切除率相似,但手术时间较短。简化ESD完全切除失败的影响因素包括病变大体类型和跨越组织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整块切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简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原文传递
早期结直肠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技术难度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高岩 王叶 +1 位作者 贾纯增 蓝宇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15-616,620,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结直肠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技术难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287例行ESD的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完成整块切除,将患者分为A组(完... 目的探讨早期结直肠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技术难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287例行ESD的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完成整块切除,将患者分为A组(完成整块切除,n=253)与B组(未完成整块切除,n=34)。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与手术结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检验ESD技术难度的影响因素。结果A组患者肿瘤直径及肿瘤横跨皱襞、位于回盲瓣/齿状线、溃疡性结肠炎、黏膜下纤维化和抬举征不良比例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完全切除比例高于B组,穿孔比例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溃疡性结肠炎、肿瘤横跨皱襞、位于回盲瓣/齿状线、抬举征不佳和黏膜下纤维化均为ESD技术难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肿瘤横跨皱襞、位于回盲瓣/齿状线、抬举征不佳和黏膜下纤维化均可影响ESD的技术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技术难度
下载PDF
脊柱源性腹痛9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贾纯增 贾绮宾 +1 位作者 程远 蓝宇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6-338,共3页
各种脊柱或脊髓疾病引发腹痛症状的并不少见,但若以腹痛为主要或首发表现,往往延误诊断甚至误诊误治。我科在2009年8月至2010年5月共收治13例脊柱源性腹痛患者,其中9例存在延误诊断或误诊误治情况。现就9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 各种脊柱或脊髓疾病引发腹痛症状的并不少见,但若以腹痛为主要或首发表现,往往延误诊断甚至误诊误治。我科在2009年8月至2010年5月共收治13例脊柱源性腹痛患者,其中9例存在延误诊断或误诊误治情况。现就9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做一总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源性腹痛 误诊分析 误诊误治 延误诊断 2009年 脊髓疾病 首发表现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康复新液联合铝镁加混悬液对预防慢性胃炎胃镜活检后并发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贾纯增 陈锐 +1 位作者 刘宝岳 蓝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35-141,共7页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铝镁加混悬液预防慢性胃炎胃镜检查活检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行胃镜活检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康复新液联合铝镁加混悬液口服治疗,对照组不采取预防药物措施。1周...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铝镁加混悬液预防慢性胃炎胃镜检查活检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行胃镜活检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康复新液联合铝镁加混悬液口服治疗,对照组不采取预防药物措施。1周后进行腹部症状评分及粪便隐血试验。结果:干预组胃镜活检后一周的腹痛、腹部烧灼感、大便潜血阳性患者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胃镜活检后一周对照组腹部症状评分高于胃镜活检前,干预组腹部症状评分低于胃镜活检前,且两组之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镜活检后,对照组患者的腹部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两组中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亚组胃镜活检后一周,存在腹胀和早饱的患者干预组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HP阳性患者胃镜活检后腹部症状评分显著高于活检前及干预组评分(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铝镁加混悬液对预防胃镜活检后并发症安全有效,可避免胃镜活检所致的临床症状加重,尤其是在HP阳性人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新液 铝镁加混悬液 慢性胃炎 胃镜活检 并发症
原文传递
^(13)C-尿素呼气试验数值与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贾纯增 陈锐 +1 位作者 王玘 蓝宇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03-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13)C-尿素呼气试验超基准值(DOB)的高低与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率及用药选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13)C-尿素呼气试验确诊为Hp感染,接受规范Hp根除治疗,并于1~2个月后复查... 目的探讨^(13)C-尿素呼气试验超基准值(DOB)的高低与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率及用药选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13)C-尿素呼气试验确诊为Hp感染,接受规范Hp根除治疗,并于1~2个月后复查的5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确诊时测得的DOB数据将其分为低数值组(n=169)、中数值组(n=180)及高数值组(n=175)。根据患者的患病及治疗情况,将其分为初治组(n=410,既往未接受过Hp根治的患者,以质子泵抑制剂+铋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复治组(n=61,既往接受过治疗但未成功的患者,以质子泵抑制剂+铋剂+阿莫西林+米诺环素治疗)、过敏组(n=53,对于复治组中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以质子泵抑制剂+铋剂+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初治组、复治组、过敏组中不同DOB数值分级的Hp根除率,分析DOB数值高低与Hp根除率及用药选择的相关性。结果初治组的根除率分别与复治组、过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初始DOB级别组的Hp根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组中,低数值组、中数值组、高数值组的Hp根除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earson趋势性χ^(2)检验提示,初治组对Hp的根除率与初始DOB数值呈负相关(r=-0.111)。结论米诺环素联合阿莫西林可作为北京地区的首选Hp根除方案,四联杀菌方案对不同DOB数值的Hp根除率无差异,但阿莫西林和(或)克拉霉素对Hp的根除率可能与DOB数值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试验数值 幽门螺旋杆菌 根除率
下载PDF
卡培他滨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对食管癌术后VEGF表达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思杰 陈应泰 +3 位作者 贾纯增 边建伟 吴迅 辛兴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24期4783-4786,共4页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对食管癌术后患者VEGF表达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以常规化疗,实验组化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对食管癌术后患者VEGF表达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以常规化疗,实验组化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治疗后副反应发生率、肝肾功损害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躯体、社会及QOL评分、疲乏评分及睡眠水平均降低(P<0.05),QOL评分、尿素氮及肌酐均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躯体、社会、睡眠及疲乏评分、生活质量、血象较高(P<0.05),实验组消化道反应、脱发时间较短,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及VEGF水平较低(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可减轻化疗对患者体质、睡眠、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等水平的影响,保护肝肾功能,减轻脱发、恶心呕吐等副反应症状,降低VEGF水平,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方案,可作为临床有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卡培他滨 参芪扶正注射液 VEGF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8
作者 高岩 蓝宇 贾纯增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68-671,675,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因早期结直肠癌或癌前病变行结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3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病变特征...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因早期结直肠癌或癌前病变行结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3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病变特征、手术过程、手术结局、并发症、病理学结果等。结果304例患者共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317例。整块切除278例(87.7%),完全切除263例(83.0%),治愈性切除252例(79.5%);术中穿孔14例(4.4%),迟发穿孔2例(0.6%),迟发出血6例(1.9%),电凝综合征12例(3.8%),术后发热22例(6.9%)。317例中,隆起型病变77例(隆起组),侧向发育肿瘤型病变240例(侧向发育肿瘤组)。两组患者整块切除、完全切除、治愈性切除比例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穿孔、迟发穿孔、迟发出血、电凝综合征、术后发热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治愈性切除的65例中,22例接受补救外科手术;43例选择随访观察,其中,失访8例,其余35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2.8个月,2例发现结肠癌远处复发,其余未见局部残留或复发。治愈性切除252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8.4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局部残留或复发。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方面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相对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结直肠癌 癌前病变
下载PDF
CA19-9、CA72-4、CEA、PGⅠ和PGⅡ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效能的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健 蓝宇 +4 位作者 王旭 毋睿涵 陈维娜 贾纯增 贾绮宾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88-394,共7页
目的探讨糖链抗原19-9(CA19-9)、CA72-4和癌胚抗原(CEA)与胃蛋白酶原(PG)Ⅰ和Ⅱ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收集北京积水潭医院消化科收治的50例胃癌(GC)和50例胃良性病变(NGD)患者的血清标本。应用胃癌生物标志物抗... 目的探讨糖链抗原19-9(CA19-9)、CA72-4和癌胚抗原(CEA)与胃蛋白酶原(PG)Ⅰ和Ⅱ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收集北京积水潭医院消化科收治的50例胃癌(GC)和50例胃良性病变(NGD)患者的血清标本。应用胃癌生物标志物抗体芯片定量检测患者血清中CA19-9、CA72-4、CEA、PGⅠ和PGⅡ的浓度。计算其单独及联合检测用于胃癌诊断的效能。结果上述五项指标在GC组中的浓度均显著高于NGD组(P<0.05)。其单独检测用于胃癌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在0.586(95%CI:0.471~0.701)至0.811(95%CI:0.719~0.902)范围内波动, 即CA72-4最低, PGⅡ最高。CA19-9、CA72-4和CEA三者联合检测的AUC略低于PGⅠ和PGⅡ两者联合检测, 分别为0.797(95%CI:0.710~0.885)和0.814(95%CI:0.724~0.905), 而上述所有指标联合检测的AUC最高, 可进一步升至0.875(95%CI:0.800~0.943)。结论应用抗体芯片法联合检测传统血清学肿瘤标志物和胃蛋白酶原对辅助胃癌诊断具有潜在价值, 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生物标志物 诊断技术和方法 微点阵分析 蛋白质组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