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价值取向看中国传统思维的缺憾 被引量:2
1
作者 贾行宪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思维 传统思维方式 执两用中 价值目标 价值系统 价值观念 辩证思维 伦理性 价值判断
下载PDF
文学题材可证伪性探析
2
作者 贾行宪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17-19,共3页
本文以有较高审美价值的题材为出发点来探讨文学题材的可证伪性问题,认为文学题材越具有可证伪性,它就越蕴含着更多的信息量,它的审美价值也就越高。
关键词 文学题材 可证伪性 信息量 独创性 辩证分析 审美价值 信息论美学 思想信息
下载PDF
略论《史记》历史观的二律背反现象
3
作者 贾行宪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27-30,共4页
本文从司马迁在《史记》写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丰富、复杂的历史观这一现象出发,经过爬梳与分析,指出《史记》存在着既否定“天命”又颂扬“天命”
关键词 《史记》 历史观“天命” 人学 二律背反
下载PDF
司马迁的人性思想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贾行宪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28-34,48,共8页
人性思想是司马迁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和他的哲学、政治思想是交织在一起的.他对人性问题虽然没有系统的专著论述。
关键词 司马迁 人性思想 社会属性 人性论 自然属性 人性平等 唯物主义 正统思想 董仲舒 封建社会
下载PDF
高考作文快速构思三步法:角度—观点—联想 被引量:1
5
作者 贾行宪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52-55,共4页
高考作文是语文答卷成绩优劣的决定因素,所以,高考作文指导就成为中学语文教师最为重视也最为头痛的问题。问题之一:讲述作文基本原则和基本知识,对学生实际操作根本无济于事,教、学双方皆感空泛。问题之二:误解写作要多练的古训,盲目... 高考作文是语文答卷成绩优劣的决定因素,所以,高考作文指导就成为中学语文教师最为重视也最为头痛的问题。问题之一:讲述作文基本原则和基本知识,对学生实际操作根本无济于事,教、学双方皆感空泛。问题之二:误解写作要多练的古训,盲目地搞大量各类题型训练,学生无力完成亦无多少收获。那么,寻求既“经济实惠”又符合“长远利益”,也就是既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作文能力又能掌握较好应考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作文 三步法 中学语文教师 作文命题 作文能力 辅导者 构思过程 材料作文 快速作文 生活材料
下载PDF
本富为上 奸富为下——《史记》义利观论略
6
作者 贾行宪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31-34,共4页
义利观,即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物质利益的看法,这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正视的问题,它能决定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价值取向,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因而能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义利观有深... 义利观,即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物质利益的看法,这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正视的问题,它能决定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价值取向,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因而能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义利观有深刻独到的阐述,并从人性的角度加以总结提炼,使之成为《史记》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条件下,研究《史记》义利观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利观 司马迁 《史记》 物质利益 本富为上 伦理道德 道德观念 人的自然属性 孟子 人性论
下载PDF
谢朝华于已披 启夕秀于未振——《史记》写人独创性探析
7
作者 贾行宪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26-30,共5页
司马迁是一个对人有着深刻独特认识的人,这一点最能体现他富有创造性和坚定性的人格精神.以写人为中心的《史记》,
关键词 《史记》 人物性格 司马迁 独创性 先秦历史散文 议论抒情 人物形象 社会矛盾 人物传记 人物之间
下载PDF
好奇之人 传奇之美——《史记》选材艺术一见
8
作者 贾行宪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28-31,共4页
聚材取事,最能体现一个写作者的眼力和见地,任何写实性作品乃至吏传文学都不可能有闻必录、据实直书,都有一个筛选材料的构思过程。《史记》的人物传记历来被认为是“考信”、“实录”的典范。其实,这只是司马迁取事的一个方面,甚至可... 聚材取事,最能体现一个写作者的眼力和见地,任何写实性作品乃至吏传文学都不可能有闻必录、据实直书,都有一个筛选材料的构思过程。《史记》的人物传记历来被认为是“考信”、“实录”的典范。其实,这只是司马迁取事的一个方面,甚至可以说这一点并不是他的独到之处,并不是《史记》的根本的特色。“考信”、“实录”作为一种选材的标准是先素历史著作的传统,所谓董狐直笔就说的是这回事。《史记》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大写特写充满奇异性的人物和事件,并使“奇”和“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狐直笔 人物传记 构思过程 写实性 陈涉 考信 历史著作 刺客列传 奇异性 太史公
下载PDF
在人学与神学的环行道上徘徊——略论《史记》创作倾向的矛盾现象
9
作者 贾行宪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17-21,共5页
《史记》作为一部“实录”和创作高度统一的历史文学巨著,它的思想倾向是极其复杂的,作者贯穿在其中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道德思想、文学思想等等可谓洋洋大观。本文对这些不进行分门别类的引证,因为各种教科书、专著都作... 《史记》作为一部“实录”和创作高度统一的历史文学巨著,它的思想倾向是极其复杂的,作者贯穿在其中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道德思想、文学思想等等可谓洋洋大观。本文对这些不进行分门别类的引证,因为各种教科书、专著都作过系统阐述。本文只想从作者创作倾向中的历史观这一特定角度,触摸其纵横交错的思想体系的脉膊。用一个比喻来说,《史记》好象一架历史的天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倾向 文学巨著 思想倾向 矛盾现象 环行道 汉武帝时代 特定角度 人物传记 儒家正统 《项羽本纪》
下载PDF
试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价值取向
10
作者 贾行宪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6-12,共7页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系统。从价值系统着眼研究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深入考察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从根本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反省和扬弃,从而促进现代文化的重建。为此,本文拟就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价值取向问题,阐述一些看法,具体论述它...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系统。从价值系统着眼研究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深入考察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从根本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反省和扬弃,从而促进现代文化的重建。为此,本文拟就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价值取向问题,阐述一些看法,具体论述它的主要特点及其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取向 传统思维方式 价值系统 执两用中 研究传统 思维科学 思维主体 现实生活 辩证思维 科学思维方式
下载PDF
豪壮而苍凉 婉约而激昂——略论辛词风格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11
作者 贾行宪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22-24,共3页
辛弃疾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其词作所体现的巨大人格力量和艺术成就,不仅显示了词人善于兼牧并蓄追求多样性风格的艺术功力,而且显示了词人善于创造的独特个性。辛弃疾之为辛弃疾,辛弃疾之不同于与他同时代的其他作家,主要是他苦心... 辛弃疾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其词作所体现的巨大人格力量和艺术成就,不仅显示了词人善于兼牧并蓄追求多样性风格的艺术功力,而且显示了词人善于创造的独特个性。辛弃疾之为辛弃疾,辛弃疾之不同于与他同时代的其他作家,主要是他苦心经营而又匠心独具的创作风格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词 艺术成就 创作风格 爱国主义者 稼轩 婉约派 刘克庄 创作个性 苏词 南宋词人
下载PDF
题材可证伪性及其思想信息量
12
作者 贾行宪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19-22,共4页
对一部写实主义的文学作品,读者总要首先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观察结果去检验它的真伪:“生活中真有其事吗?”莫言的《红高粱》写了“活剥人皮”,就曾被人指责为“虚假”,原因是“历史上究竟有多少中国人被中国人剥了皮”?这就是作品题材... 对一部写实主义的文学作品,读者总要首先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观察结果去检验它的真伪:“生活中真有其事吗?”莫言的《红高粱》写了“活剥人皮”,就曾被人指责为“虚假”,原因是“历史上究竟有多少中国人被中国人剥了皮”?这就是作品题材的可证伪性,即题材能被人们已有的经验和观察所否证。或许有人说,这是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问题,“活剥人皮”之类可以理解为比生活真实更集中的艺术真实、本质真实。这样解释当然是很省力的。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证伪性 本质真实 生活真实 《红高粱》 思想信息 艺术真实 莫言 人说 否证 审美价值
下载PDF
写作方法论的多元互补性——对写作学的反思和构想
13
作者 贾行宪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13-16,共4页
本世纪初发生的物理学革命,以及风靡当代的系统科学潮流,从整体上导致了机械观的衰落,人们已经无法用单一的、严格决定性的观念模式去把握复杂客体,一种动态的、用多元互补的观念研究客体运动的方法,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和运用。 写作作... 本世纪初发生的物理学革命,以及风靡当代的系统科学潮流,从整体上导致了机械观的衰落,人们已经无法用单一的、严格决定性的观念模式去把握复杂客体,一种动态的、用多元互补的观念研究客体运动的方法,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和运用。 写作作为人脑思维的直接实现,它在方法论上应该具有特别突出的多元互补性,它和其他学科相比,可塑性更强,变革更快。长期以来,在写作方法论的研究上,我们习惯于使用一种静态的单一的思维模式,片面强调所谓典范型的某种方法。例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学 写作理论 人脑思维 复杂客体 研究客体 文章学 多元互补 观念模式 物理学革命 写作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