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比伐芦定抗凝方案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包恩泽 皮林 +3 位作者 贾衍尧 徐世莹 周立辉 齐冰洋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5期503-506,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时应用优化比伐芦定抗凝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时应用优化比伐芦定抗凝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肝素组和优化比伐芦定组,每组42例。普通肝素组围术期予以普通肝素抗凝方案,优化比伐芦定组予以优化比伐芦定抗凝方案,比较两组凝血功能、主要终点事件及次要终点事件的差异。结果两组术前、术后24h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院内及出院后30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优化比伐芦定组院内及出院后30d的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普通肝素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普通肝素与优化比伐芦定抗凝方案均可有效预防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但优化比伐芦定抗凝方案出血事件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肝素 比伐芦定 抗凝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 辅助治疗
下载PDF
优化后适应术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包恩泽 皮林 +3 位作者 徐世莹 齐冰洋 周立辉 贾衍尧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7期786-788,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后的术式联合冠脉内注射硝普钠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急性胸痛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目的探讨优化后的术式联合冠脉内注射硝普钠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急性胸痛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诊断为STEMI并在发病12h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球囊扩张治疗方式分为两组,46例采用常规球囊扩张的患者作为常规治疗组,52例采用优化球囊扩张联合冠脉内注射硝普钠治疗的患者作为优化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肌损伤指标及超声指标、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优化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08%)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84.78%),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24h,优化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6.85±5.22)%、(43.54±4.85)%,而术后7d或出院前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9.87±2.16)%、(50.32±2.55)%,均明显高于术后24h,且优化治疗组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7d或出院前优化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心肌损伤指标均低于术后24h,且优化治疗组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优化治疗组术后12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4.62%(18/52),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的91.30%(42/46),其中优化治疗组心力衰竭分级≥Ⅱ级的例数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优化后的术式联合冠脉内注射硝普钠对STEMI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无复流风险,改善心肌灌注和血管功能,保护心肌组织结构,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后适应术式 硝普钠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 心肌损伤
下载PDF
吸烟对氯吡格雷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3
作者 贾衍尧 胡桃红 丁力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9期773-775,共3页
吸烟是公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然而,国外很多研究表明,吸烟能增强氯吡格雷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吸烟者比非吸烟者更能显著地从氯吡格雷中获益.但这一有悖于常识的结论一直存在争议,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另外,如果吸烟能增强氯吡格雷抗血... 吸烟是公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然而,国外很多研究表明,吸烟能增强氯吡格雷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吸烟者比非吸烟者更能显著地从氯吡格雷中获益.但这一有悖于常识的结论一直存在争议,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另外,如果吸烟能增强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那伴随的脑血管、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是否也会相应增加呢?如何权衡其中的获益与风险,是心内科临床医师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氯吡格雷的作用机制出发,对其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以期找到吸烟对氯吡格雷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吸烟 血小板活性 P2Y12 氯吡格雷
下载PDF
吸烟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4
作者 贾衍尧 胡桃红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第6期433-436,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吸烟组和非吸烟组患者应用氯吡格雷后的血小板抑制率,探讨吸烟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10月在火箭军总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且应用血栓弹力图(TEG)监测抗血小板疗效的... 目的通过检测吸烟组和非吸烟组患者应用氯吡格雷后的血小板抑制率,探讨吸烟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10月在火箭军总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且应用血栓弹力图(TEG)监测抗血小板疗效的患者151例。依据是否吸烟分为两组:吸烟组(n=72)和非吸烟组(n=79)。随访住院期间及术后6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结果 PCI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吸烟组患者的ADP抑制率均显著高于非吸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0.94±22.57 vs 66.65±26.25,81.64±20.37 vs 69.15±22.89;P<0.05)。随访6个月,吸烟组患者发生MACE 7例,轻微出血事件3例;非吸烟组患者发生MACE 9例,轻微出血事件4例;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两组患者的MACE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可增强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吸烟 抗血小板聚集 氯吡格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