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自动乳腺超声诊断系统测量乳腺癌大小及预估乳腺癌T分期
被引量:
8
1
作者
袁娜
赵巧玲
+2 位作者
王斐倩
贾钰丽
阮骊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5-468,共4页
目的比较常用的超声影像学方法常规超声检查及乳腺全容积自动扫描系统ABUS测量乳腺癌大小的准确性,并评估两种方法对乳腺癌T分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地筛选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同时行常规超声(US)和自动乳腺超声诊断系统(ABUS)...
目的比较常用的超声影像学方法常规超声检查及乳腺全容积自动扫描系统ABUS测量乳腺癌大小的准确性,并评估两种方法对乳腺癌T分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地筛选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同时行常规超声(US)和自动乳腺超声诊断系统(ABUS)检查的患者共60例。肿瘤最大直径为肿瘤大小的测量指标。以术后所测肿瘤实际大小为标准,采用Bland-Altman法及组内一致性相关系数(ICC)比较常规US及ABUS对相同病灶的测值,并初步探究这两种方法预测乳腺癌T分期的准确率。结果 US和ABUS在测量肿瘤大小方面有很好的一致性,但ABUS比US更接近术后病理[(差值平均值(-1.09±3.61)mm vs.(-1.57±4.99)mm],ABUS与术后所测的病灶实际大小的一致性相关系数ICC高于US(0.93 vs. 0.86),尤其对于>2 cm的病灶。US和ABUS对乳腺癌的T分期预测都有较高的准确率(82.1%vs. 87.5%)。结论 ABUS和US对肿瘤大小的测量均与术后病理有较好的一致性,尤其对于>2 cm的病灶,ABUS测量肿瘤大小的准确性相对更高;ABUS可以代替US进行临床乳腺癌的T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自动乳腺超声诊断系统(ABUS)
常规超声(US)
肿瘤大小
T分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膈肌功能障碍
2
作者
肖祎
李军军
+4 位作者
何亚娟
贾钰丽
宋艳
杨锦茹
阮骊韬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46-1052,共7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估膈肌功能的应用价值,比较2D-STI与传统膈肌超声诊断膈肌功能障碍和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优劣。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估膈肌功能的应用价值,比较2D-STI与传统膈肌超声诊断膈肌功能障碍和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优劣。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58例AECOPD患者作为AECOPD组,选取同期34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并进行膈肌2D-STI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重复性检验。AECOPD组根据改良型呼吸困难严重程度评分(mMRC)及COPD症状评估表(CAT),mMRC 0~1且CAT<10为A组,mMRC≥2且CAT≥10为B组。比较AECOPD组与对照组间基线特征、传统膈肌超声参数(膈肌增厚率及膈肌移动度)及膈肌2D-STI参数(长轴应变及短轴应变)的差异,分析AECOPD组各参数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Spearman相关性,比较各参数在A、B两组间的差异,绘制传统膈肌超声参数与2D-STI参数鉴别A组与B组的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结果:膈肌2D-STI的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重复性较好,组内相关系数(ICC)均≥0.80。AECOPD组与对照组间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吸烟史、肺功能参数、膈肌增厚率、移动度、长轴及短轴应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A组膈肌厚度明显增厚(P<0.05),而B组膈肌厚度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膈肌长轴应变、短轴应变和膈肌增厚率均与FEV1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右侧rs分别为0.828、0.794、0.843,均P<0.001;左侧rs分别为0.757、0.704、0.752,均P<0.001),而膈肌移动度与FEV1无显著相关性(右侧r_(s)=0.247,左侧r_(s)=0.253;均P>0.05)。膈肌增厚率、长轴及短轴应变在A、B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膈肌移动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长轴和短轴应变区分A、B分组比膈肌增厚率及移动度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右侧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0.84、0.78、0.62,左侧AUC分别为0.85、0.83、0.77、0.62]。结论:2D-STI可以实时无创评估膈肌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与传统膈肌超声相比,2D-STI能更准确、更有效地诊断AECOPD患者膈肌功能障碍和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
膈肌
膈肌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题名
自动乳腺超声诊断系统测量乳腺癌大小及预估乳腺癌T分期
被引量:
8
1
作者
袁娜
赵巧玲
王斐倩
贾钰丽
阮骊韬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5-468,共4页
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No.2017SF-132)~~
文摘
目的比较常用的超声影像学方法常规超声检查及乳腺全容积自动扫描系统ABUS测量乳腺癌大小的准确性,并评估两种方法对乳腺癌T分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地筛选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同时行常规超声(US)和自动乳腺超声诊断系统(ABUS)检查的患者共60例。肿瘤最大直径为肿瘤大小的测量指标。以术后所测肿瘤实际大小为标准,采用Bland-Altman法及组内一致性相关系数(ICC)比较常规US及ABUS对相同病灶的测值,并初步探究这两种方法预测乳腺癌T分期的准确率。结果 US和ABUS在测量肿瘤大小方面有很好的一致性,但ABUS比US更接近术后病理[(差值平均值(-1.09±3.61)mm vs.(-1.57±4.99)mm],ABUS与术后所测的病灶实际大小的一致性相关系数ICC高于US(0.93 vs. 0.86),尤其对于>2 cm的病灶。US和ABUS对乳腺癌的T分期预测都有较高的准确率(82.1%vs. 87.5%)。结论 ABUS和US对肿瘤大小的测量均与术后病理有较好的一致性,尤其对于>2 cm的病灶,ABUS测量肿瘤大小的准确性相对更高;ABUS可以代替US进行临床乳腺癌的T分期。
关键词
乳腺癌
自动乳腺超声诊断系统(ABUS)
常规超声(US)
肿瘤大小
T分期
Keywords
breast cancer
ABUS
US
tumor size
T stage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膈肌功能障碍
2
作者
肖祎
李军军
何亚娟
贾钰丽
宋艳
杨锦茹
阮骊韬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
出处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46-1052,共7页
文摘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估膈肌功能的应用价值,比较2D-STI与传统膈肌超声诊断膈肌功能障碍和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优劣。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58例AECOPD患者作为AECOPD组,选取同期34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并进行膈肌2D-STI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重复性检验。AECOPD组根据改良型呼吸困难严重程度评分(mMRC)及COPD症状评估表(CAT),mMRC 0~1且CAT<10为A组,mMRC≥2且CAT≥10为B组。比较AECOPD组与对照组间基线特征、传统膈肌超声参数(膈肌增厚率及膈肌移动度)及膈肌2D-STI参数(长轴应变及短轴应变)的差异,分析AECOPD组各参数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Spearman相关性,比较各参数在A、B两组间的差异,绘制传统膈肌超声参数与2D-STI参数鉴别A组与B组的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结果:膈肌2D-STI的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重复性较好,组内相关系数(ICC)均≥0.80。AECOPD组与对照组间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吸烟史、肺功能参数、膈肌增厚率、移动度、长轴及短轴应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A组膈肌厚度明显增厚(P<0.05),而B组膈肌厚度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膈肌长轴应变、短轴应变和膈肌增厚率均与FEV1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右侧rs分别为0.828、0.794、0.843,均P<0.001;左侧rs分别为0.757、0.704、0.752,均P<0.001),而膈肌移动度与FEV1无显著相关性(右侧r_(s)=0.247,左侧r_(s)=0.253;均P>0.05)。膈肌增厚率、长轴及短轴应变在A、B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膈肌移动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长轴和短轴应变区分A、B分组比膈肌增厚率及移动度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右侧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0.84、0.78、0.62,左侧AUC分别为0.85、0.83、0.77、0.62]。结论:2D-STI可以实时无创评估膈肌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与传统膈肌超声相比,2D-STI能更准确、更有效地诊断AECOPD患者膈肌功能障碍和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
膈肌
膈肌功能障碍
Keywords
Ultrasonography
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Diaphragm
Diaphragmatic dysfunction
分类号
R563.9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自动乳腺超声诊断系统测量乳腺癌大小及预估乳腺癌T分期
袁娜
赵巧玲
王斐倩
贾钰丽
阮骊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膈肌功能障碍
肖祎
李军军
何亚娟
贾钰丽
宋艳
杨锦茹
阮骊韬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