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DP治疗AMI泵衰竭3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贾银明 申娟 《临床荟萃》 CAS 1993年第9期474-475,共2页
我院自1989年来静滴FDP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36例,获较好疗效,观察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与治疗方法 以心电图及血清酶学标准诊断在一周内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2组,用FDP治疗组36例,男27例,女9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6.3岁。... 我院自1989年来静滴FDP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36例,获较好疗效,观察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与治疗方法 以心电图及血清酶学标准诊断在一周内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2组,用FDP治疗组36例,男27例,女9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6.3岁。心功能Ⅲ级30例,Ⅳ级6例(NYHA分级)。末用FDP对照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8岁。心功能Ⅲ级15例,Ⅳ级5例。FDP系意大利cnemisal pharuaceuticalIndstry S、P、A产品,批号1036。每瓶含FDP 5.0g,配有50ml生理盐水稀释后1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入,每日2次,疗程7~10天。 2 观察结果 2.1 心功能改善2级为显效,改善1级为有效,无改变为无效。见表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急性 泵衰竭
下载PDF
心肌梗塞患者时域法24h和1h心率变异分析及意义
2
作者 贾银明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了解心肌梗塞(MI)后心变异(HRV)规律及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AECG)时域分析方法对急性心肌梗塞(AMI)、阵旧性心肌梗塞(OMI)进行观察并与正常人对照。结果AMI患者多项HRV时域指标显著减低,OMI患者HR... 目的了解心肌梗塞(MI)后心变异(HRV)规律及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AECG)时域分析方法对急性心肌梗塞(AMI)、阵旧性心肌梗塞(OMI)进行观察并与正常人对照。结果AMI患者多项HRV时域指标显著减低,OMI患者HRV减低程度减轻,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者与未发生严重心律失常者比较,HRV明显减低。结论MI后心律失常的发生与HHV减低密切相关,MI后检测HRV具有预后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率变异性 动态心电图 生理昼夜节律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可海霞 张金盈 +3 位作者 贾银明 王会玖 张海柱 刘谨春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0-432,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100例老年AMI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100例老年AMI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浓度。老年AMI患者被随机分为丹参川芎嗪治疗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50例。测定治疗前、治疗2周后外周血清hs-CRP、WBC、IL-6、NO和ET-1浓度。结果 AMI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WBC、IL-6和ET-1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NO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血清hs-CRP、WBC、IL-6和ET-1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但丹参川芎嗪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血清NO浓度则较治疗前升高(P<0.01),但丹参川芎嗪组较常规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炎症因子明显升高,存在严重的内皮功能障碍。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降低老年AMI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浓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hs-CRP、WBC和IL-6可作为观察老年AMI患者病情预后及疗效评价的指标。 NO和ET-1可作为观察老年AMI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灵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AMI)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血管内皮功能 炎症因子 老年
下载PDF
托拉塞米对重度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BNP及胱抑素C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可海霞 张金盈 +2 位作者 刘瑾春 王会玖 贾银明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134-3136,共3页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对重度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BNP)及胱抑素C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度顽固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的患者16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托拉塞米,n=80)和对照组(呋塞米,n=80),测定治疗前、治疗后7d血浆BNP及胱抑素C水平。结果...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对重度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BNP)及胱抑素C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度顽固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的患者16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托拉塞米,n=80)和对照组(呋塞米,n=80),测定治疗前、治疗后7d血浆BNP及胱抑素C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BNP及胱抑素C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托拉塞米能降低重度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BNP及胱抑素C水平,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肾功能,但其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磺胺类 胱抑素C 托拉塞米 重度顽固性心力衰竭 脑钠肽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对比观察 被引量:13
5
作者 韩勤甫 王淑红 +5 位作者 贾银明 申娟 金培印 张海柱 陈悦 吕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0-372,376,共4页
目的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评价多排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在1周内分别进行多排螺旋CT检查和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冠脉狭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30例患者冠脉造影显示内径≥2mm的312个... 目的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评价多排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在1周内分别进行多排螺旋CT检查和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冠脉狭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30例患者冠脉造影显示内径≥2mm的312个冠状动脉节段中,冠状动脉CT图像质量能满足影像学评价为260节段,占83.3%;不能满足影像学评价为52节段,占16.7%。冠脉造影显示有42节段血管直径狭窄≥50%,冠脉CT显像显示有35节段血管直径狭窄≥50%。与冠脉造影比较,冠脉CT显像的敏感性83.3%,特异性96.3%,阳性预测价值81.4%,阴性预测价值96.8%。冠脉造影和冠脉CT显像均可较好地显示冠状动脉支架的位置和形态结构。结论MSCT冠脉显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显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通过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较好地显示冠状动脉支架的位置和形态结构,MSCT冠脉显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多排螺旋CT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妊娠相关蛋白A及C-反应蛋白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15
6
作者 可海霞 贾银明 +4 位作者 韩勤甫 王淑红 金培印 申娟 张海柱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蛋白A(PAPP-A)、C-反应蛋白(CRP)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50例MS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PAPP-A的水平;常规检测CRP、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蛋白A(PAPP-A)、C-反应蛋白(CRP)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50例MS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PAPP-A的水平;常规检测CRP、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ApoA-I/ApoB、血压(BP)、腰围(WC),并将PAPP-A的水平与CRP的水平及MS各特征参数作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CRP、PAPP-A浓度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PAPP-A与CRP、WC、TG、TC、SBP、DBP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2,0.396,0.296,0.564,0.289,均P<0.05),与LDL-C、ApoA-I/ApoB呈负相关(r=-0.450,r=-0.355,P<0.05)。结论PAPP-A、CRP在MS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C反应蛋白 妊娠相关蛋白A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金培印 韩勤甫 +3 位作者 王淑红 申娟 贾银明 马业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758-1760,共3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方法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出6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应用酶联免...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方法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出6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脑钠肽(BNP)的浓度;将心衰患者随即分为30例常规治疗组和34例加用辛伐他汀组,1个月和6个月时再测定上述指标。结果心衰患者在治疗1个月LVEDd、LVEF及LVFS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时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辛伐他汀组LVEF较常规治疗组LVEF升高更明显(P<0.05)。心衰患者在治疗前血浆BN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1个月和6个月血浆BNP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辛伐他汀组与常规治疗组同期比较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长期应用辛伐他汀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降低血浆BNP水平;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的改变早于心脏结构的变化,血浆BNP水平可作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一个灵敏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心力衰竭 脑钠肽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被引量:11
8
作者 甘亚玮 贾银明 +1 位作者 王淑红 张嘉宁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428-430,共3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由冠状动脉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诱发血栓形成所致,预防其破裂对控制冠心病的进展与恶化有极重要的意义。近年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存在的一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关系...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由冠状动脉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诱发血栓形成所致,预防其破裂对控制冠心病的进展与恶化有极重要的意义。近年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存在的一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关系密切,作者就此方面的研究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综述
下载PDF
辛伐他汀和血脂康联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淑红 赵国安 +3 位作者 金培印 韩勤甫 申娟 贾银明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血脂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72例ACS患者平均分为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20 mg.d-1)、血脂康组(血脂康1.2 g.d-1)、联合治疗组(辛伐他汀20 mg.d-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血脂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72例ACS患者平均分为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20 mg.d-1)、血脂康组(血脂康1.2 g.d-1)、联合治疗组(辛伐他汀20 mg.d-1+血脂康1.2 g.d-1),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同时观察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3组治疗1个月、2个月时TC、TG、LDL-C、CRP、ET水平均降低(P<0.05),血清NO水平增高(P<0.05),HDL-C水平有不同程度增高,其中血脂康组和联合治疗组在治疗1个月、2个月时HDL-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辛伐他汀组HDL-C水平仅在治疗2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1个月、2个月时血清TC、TG、LDL-C、CRP、ET水平较辛伐他汀组和血脂康组显著下降(P<0.05),血清HDL-C及NO水平增高(P<0.05)。与辛伐他汀组相比,治疗1个月、2个月时血脂康组TC、LDL-C、NO、CRP和E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G显著降低(P<0.05),HDL-C明显增高(P<0.05)。结论联合辛伐他汀和血脂康治疗可以更全面地改善ACS患者的血脂异常,改善内皮功能和降低炎症因子的作用较单药治疗更有效。联合辛伐他汀和血脂康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血脂康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下载PDF
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培印 韩勤甫 +3 位作者 王淑红 申娟 贾银明 马业新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30-732,共3页
目的:观察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出80例AMI患者以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应用酶联免疫... 目的:观察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出80例AMI患者以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组脑钠肽(BNP)的浓度;将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8例)和螺内酯组(42例),3周和3个月时再测定上述指标。结果:AMI患者在治疗后3周LVEDd、LVEF及LVF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时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螺内酯组LVEF较常规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AMI患者在梗死后24h血浆BN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3周和3个月时血浆BNP水平均明显下降,而螺内酯组与常规治疗组同期比较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长期应用螺内酯可以改善AMI患者心功能和降低血浆BNP水平,而后者的改变早于心脏结构的变化,提示血浆BNP水平可作为治疗AMI的一个灵敏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内酯 心肌梗死 利钠肽 心室功能 收缩
下载PDF
康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金培印 韩勤甫 +3 位作者 王淑红 陈悦 申娟 贾银明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23-525,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以超声心动图检测80例AMI患者以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应用酶联免...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以超声心动图检测80例AMI患者以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脑钠肽(BNP)的浓度;AMI患者被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38例)和早期康复组(42例),3周和3月时再测定上述指标。结果:AMI患者在治疗后3周LVEDd、LVEF及LVFS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个月时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显著(P<0.01),但早期康复治疗组LVEF水平较传统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AMI患者在梗塞后24h血浆BN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3周和3月时血浆BN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但早期康复组较传统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改善AMI患者心功能和降低血浆BNP水平;AMI患者血浆BNP水平的改变早于心脏结构的变化,可作为观察AMI病情的一个灵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康复 利钠肽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左心室主动舒张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勤甫 贾银明 申娟 《临床荟萃》 CAS 1993年第7期335-336,共2页
近年来,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研究愈来愈多,已证明在冠心病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早于收缩功能受损,而且有人认为伴有左心室肥厚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发生心衰的90%为舒张障碍性心衰。本文利用心阻抗血流图观察AMI患者左心室主动舒张... 近年来,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研究愈来愈多,已证明在冠心病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早于收缩功能受损,而且有人认为伴有左心室肥厚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发生心衰的90%为舒张障碍性心衰。本文利用心阻抗血流图观察AMI患者左心室主动舒张期的改变,旨在更深入地了解AMI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1)AMI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43~66岁(平均53岁)。均有AMI典型症状、血清酶谱变化及心电图诊断依据。急性发作后2—3周。(2)心绞痛(CHD)组:按WHO标准选择冠心病劳累型心绞痛患者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44~65岁(平均54岁)。均经病史、体检、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项检查排除MI、心肌病及心瓣膜病等。(3)对照组: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42~65岁(平均55岁)。经询问病史、体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急性 心室功能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减低与动态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韩勤甫 姚森 +2 位作者 贾银明 刘建敏 余景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7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旨在探讨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减低与动态血压的关系。方法:按照1978年WHO 标准选取高血压病患者48例及正常人36例。所有受试者在一周内分别作动态血压监测及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分析。结果:高血压病患者 HRV 明显低于正常人,血压昼... 目的:旨在探讨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减低与动态血压的关系。方法:按照1978年WHO 标准选取高血压病患者48例及正常人36例。所有受试者在一周内分别作动态血压监测及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分析。结果:高血压病患者 HRV 明显低于正常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在高血压Ⅰ期患者中占21.4%、Ⅱ期患者中占50%、Ⅲ期患者中占81.3%,高血压病患者平均动脉压与 HRV 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升高与 HRV 减低及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具有内在联系。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自主功能损害程度与高血压病病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率变异 动态血压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浆脑钠肽水平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培印 马业新 +4 位作者 韩勤甫 王淑红 申娟 陈悦 贾银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7-319,共3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经超声心动图检测80例AMI患者以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经超声心动图检测80例AMI患者以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脑钠肽(BNP)的水平。将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8例)和加用辛伐他汀组(42例),3周和3个月时再测定上述指标。结果AMI患者在治疗3周时LVEDd、LVEF及LVF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在治疗3个月时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治疗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组LVEF较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升高明显。两组AMI患者在梗死后24h血浆BN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AMI患者在治疗3周和3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血浆BNP水平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辛伐他汀组BNP水平下降明显。两组AMI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长期应用辛伐他汀可以改善AMI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AMI患者血浆BNP水平的改变早于心脏结构的变化,血浆BNP水平可作为治疗AMI的一个灵敏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脑钠肽 心肌梗死
下载PDF
易损斑块标志物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可海霞 贾银明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632-635,共4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已经证实易损斑块的破裂、血小板聚集和继发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急性严重狭窄或闭塞是ACS的主要发病机制。易损斑块的存在是发生ACS的病理基础,而易损斑块的...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已经证实易损斑块的破裂、血小板聚集和继发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急性严重狭窄或闭塞是ACS的主要发病机制。易损斑块的存在是发生ACS的病理基础,而易损斑块的破裂则是ACS发生的始动环节。早期发现易损斑块,及时进行干预,对降低AC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血清中一些标记物如C反应蛋白、妊娠相关蛋白A等对易损斑块具有早期诊断价值,有助于早期发现ACS高危人群及将来发生的急性心血管事件。作者就检测易损斑块的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损斑块 血清标记物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水平对代谢综合征患者预后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淑红 金培印 +5 位作者 可海霞 张海柱 刘建敏 申娟 韩勤甫 贾银明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605-60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水平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测定120例MS患者血清PAPP-A水平,根据检测的血清PAPP-A水平,以PAPP-A水平的75%百分位数值作为分界点,分为高PAPP-A水平组和低PAPP-A水平... 目的探讨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水平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测定120例MS患者血清PAPP-A水平,根据检测的血清PAPP-A水平,以PAPP-A水平的75%百分位数值作为分界点,分为高PAPP-A水平组和低PAPP-A水平组,各组随访6个月,报告主要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及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 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进行血运重建及死亡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高PAPP-A水平组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8例,其中7例行PC I治疗,1例行CABG治疗,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6.7%(8/30);低PAPP-A水平组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3例,其中2例行PC I治疗,无CABG治疗者,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33%(3/90),高PAPP-A水平组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低PAPP-A水平组(P〈0.05)。随着血清PAPP-A水平的升高,6个月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病危险性随之上升,2组之间存在正向中等强度联系(OR=3.62,95%CI=1.83~6.21,P〈0.05)。结论血清PAPP-A水平可作为MS患者有价值的预测指标,对筛选MS患者中高危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妊娠相关蛋白-A 预后
下载PDF
“白大衣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勤甫 申娟 贾银明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2年第3期105-106,共2页
目的了解“白大衣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情况。方法对 32例“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分析 ,并与 40例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 2 4h长程指标中 SDNN减低〔(10 4.3± 2 3.6 ) ms vs(118.2±2 4.1) ms,P... 目的了解“白大衣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情况。方法对 32例“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分析 ,并与 40例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 2 4h长程指标中 SDNN减低〔(10 4.3± 2 3.6 ) ms vs(118.2±2 4.1) ms,P<0 .0 1〕、SDANN减低〔(90 .2± 9.8) ms vs(96 .4± 2 0 .7) ms,P<0 .0 5〕、SDANN指数减低〔(49.3± 12 .9) msvs(5 1.2± 13.5 ) ms,P<0 .0 5〕、RMSSD减低〔(32 .6± 8.9) ms vs(2 9.1± 8.2 ) ms,P<0 .0 5〕。 SDANN昼夜节律消失〔(43.3± 15 .2 ) ms vs(5 5 .2± 17.2 ) ms,P>0 .0 5〕。结论“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存在 HRV异常 ,心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能是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率变异性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建设诚信体系 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石 阮美丽 贾银明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第4期76-77,79,共3页
培养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离不开医务人员的诚信态度与诚信行为;打造医院诚信品牌,是医院和谐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积极构建医院诚信体系,把诚信为本理念融入医院文化之中,使之真正成为广大医务人员的自觉行动,用诚信文化引领医院和谐发... 培养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离不开医务人员的诚信态度与诚信行为;打造医院诚信品牌,是医院和谐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积极构建医院诚信体系,把诚信为本理念融入医院文化之中,使之真正成为广大医务人员的自觉行动,用诚信文化引领医院和谐发展,使医院管理实现最高目标和达到最高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体系 和谐医院 理念 发展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可海霞 贾银明 +3 位作者 王淑红 金培印 韩勤甫 唐兆斌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ACS患者80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40例,常规治疗加辛伐他汀)和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分别测定2组治...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ACS患者80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40例,常规治疗加辛伐他汀)和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分别测定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PAPP-A、hs-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APP-A,散射比浊法检测hs-CRP。结果治疗前2组ACS患者血清PAPF-A、hs-CRP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PAPP-A和hs-CRP水平降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辛伐他汀组患者血清PAPP-A和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清PAPP-A、hs-CRP水平,其稳定斑块的作用可能与抑制这些炎症因子的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妊娠相关蛋白-A 辛伐他汀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辛伐他汀并非诺贝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淑红 韩勤甫 +4 位作者 申娟 贾银明 何庚山 张海柱 金培印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99-502,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参数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共入选5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20mg/d,18例);非诺贝特组(200mg/d,18例);联合治疗组(辛伐他汀20mg/d+非诺贝特200mg/d,22例),...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参数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共入选5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20mg/d,18例);非诺贝特组(200mg/d,18例);联合治疗组(辛伐他汀20mg/d+非诺贝特200mg/d,22例),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各组治疗后血清TC、LDL-C、TG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血清HDL-C水平有不同程度增高,其中以联合治疗组最为明显(P均<0.05)。和辛伐他汀组相比,非诺贝特组TC和LD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而TG水平显著降低,HDL-C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血清NO水平增高,CRP和ET水平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较辛伐他汀组、非诺贝特组更显著(P均<0.05),三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联合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治疗可以更全面地改善ACS患者的血脂异常,其改善内皮功能和降低炎症因子的作用较单药治疗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非诺贝特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