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贾长琪 郝蓬 +3 位作者 吴学思 杜昕 张崟 马长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13-315,共3页
目的 评价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10 0例临床疑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 ,将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的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 6 3.8% ,特... 目的 评价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10 0例临床疑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 ,将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的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 6 3.8% ,特异性为 79.2 % ,阳性预测值为 73.2 % ,阴性预测值为 71.2 % ,准确性为 72 %。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于 3支及左主干病变敏感性高达 10 0 % ,而对于前降支、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病变敏感性没有区别。结论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诊断老年冠心病方面敏感性及特异性不高 ,但对左主干及 3支病变的敏感性很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导联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老年人 冠状动脉造影 诊断
下载PDF
肥厚性心肌病3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贾长琪 吴学思 +3 位作者 张英川 裴金凤 陶红 张成立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199-201,共3页
本文对37例肥厚性心肌病(HCM)作了分析,结果发现HCM误诊漏诊率高达64.9%,尤易误诊误治为冠心病(占误诊的70.8%)。指出提高超声心动图(UCG)诊断水平,加强与冠心病的鉴别十分重要。本文对HCM的晕厥原因作了分析,提出作动态... 本文对37例肥厚性心肌病(HCM)作了分析,结果发现HCM误诊漏诊率高达64.9%,尤易误诊误治为冠心病(占误诊的70.8%)。指出提高超声心动图(UCG)诊断水平,加强与冠心病的鉴别十分重要。本文对HCM的晕厥原因作了分析,提出作动态心电图(Holier)检查以发现严重心律失常。本文对8例HCM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了分析,还对回例起搏器治疗HCM的流出道梗阻,结合国外文献作了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型 超声心动图 起搏器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肌钙蛋白T在不稳定心绞痛及非Q波心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贾长琪 吴学思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2年第5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cTnT)在不稳定心绞痛(UAP)和非Q波心梗(NQM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4例UAP及23例MQMI患者分别进行cTnT定量、肌酸激酶(CK)及MB同功敏(CK-MB)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发现高危患者,观察比较cTnT阳性组...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cTnT)在不稳定心绞痛(UAP)和非Q波心梗(NQM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4例UAP及23例MQMI患者分别进行cTnT定量、肌酸激酶(CK)及MB同功敏(CK-MB)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发现高危患者,观察比较cTnT阳性组和阴性组住院期间心性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心性事件发生率在UAP中cTnT阳性组为40%(10/25),明显高于cTnT阴性组6.1%(3/49)(P<0.01);UAP中Braunwald III级者cTnT阳性16例占64%,cTnT阴性16例占32.7%(P=0.01)。本组UAP中cTnT阳性组定量测定值为0.56±0.86ng/ml,NQMI中cTnT阳性组定量测定值为1.20±1.12ng/ml,后者明显高于前者。本组NQMI患者的cTnT阳性率91.3%(21/23),而CK-MB阳性率43.5%(10/23)(P<0.01);cTnT呈现阳性的时间窗为发病后2小时至11天,超过3天后CK-MB阳性率为零。结论:cTnT测定对不稳定心绞痛预后判断及非Q波心梗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心绞痛 UAP NQMI 预后判断 诊断 肌钙蛋白T 非Q波心肌梗死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肌钙蛋白T床旁快速检测在不稳定心绞痛中的应用体会(附93例分析)
4
作者 贾长琪 胡荣 +3 位作者 吴学思 张 吕强 马长生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84-86,共3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肌钙蛋白 T (c Tn T)床旁快速检测方法对不稳定心绞痛 (U AP)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93例 UAP患者分别进行 c Tn T床旁快速定量、肌酸激酶 (CK)及 MB同功酶 (CK- MB)检测 ,并进行冠脉造影检查 ,根据 c Tn T...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肌钙蛋白 T (c Tn T)床旁快速检测方法对不稳定心绞痛 (U AP)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93例 UAP患者分别进行 c Tn T床旁快速定量、肌酸激酶 (CK)及 MB同功酶 (CK- MB)检测 ,并进行冠脉造影检查 ,根据 c Tn T检测结果将患者分成 c Tn T阳性组和阴性组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性事件发生率及血运重建等情况。结果  93例 UAP患者中 ,2 8例 c Tn T阳性 (30 .1% ) ,c Tn T阳性组定量测定值为 0 .5 3±0 .84 ng/ ml。住院期间总心性事件 (包括心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顽固性心绞痛 )发生率 c Tn T阳性组为 35 .7% (10 / 2 8) ,明显高于 c Tn T阴性组 4 .6 % (3/ 6 5 ) (P<0 .0 1) ;UAP危险分层 Braunwald 级于 c Tn T阳性组占 2 1例 (75 % ) ,于 c Tn T阴性组占 16例 (2 3.1% ) ,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P<0 .0 1) 结论  c Tn T床旁快速检测方便快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T 床旁快速检测 不稳定心绞痛 应用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血流临床相关因素和冠状动脉解剖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耿丽丽 李军 +6 位作者 刘百球 王晓 刘新民 乔岩 罗太阳 贾长琪 聂绍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3631-3634,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临床因素和冠状动脉解剖因素。方法入选2008年3月—2009年9月因怀疑冠心病于我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示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且存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患者95例为慢血流组,同期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 目的探讨影响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临床因素和冠状动脉解剖因素。方法入选2008年3月—2009年9月因怀疑冠心病于我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示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且存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患者95例为慢血流组,同期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且血流正常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校正的TIMI血流计帧法(correctedTI-MIframecount,CTFC)检测,其中CTFC值>27诊断为冠状动脉慢血流。记录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平均血流帧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男性比例及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介素-6(IL-6)和B型钠尿肽(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状动脉扭曲系数和冠状动脉远端主要血管分支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男性、BMI、IL-6、冠状动脉扭曲系数和冠状动脉远端分支数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P<0.05)。结论炎性因子和冠状动脉解剖因素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其可能参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炎症 冠状动脉 解剖
下载PDF
心电图ST-T改变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心肌活检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吕树铮 白逸秋 +4 位作者 张维东 马宏 朱小玲 王福 贾长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45-447,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冠状动脉正常者的心肌病理改变。方法:静息持续或负荷心电图ST-T改变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32例患者取右心室心肌活检分析。结果:高血压、糖尿病、肥厚型心肌病的11例患者心肌病理与临床诊断一致... 目的: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冠状动脉正常者的心肌病理改变。方法:静息持续或负荷心电图ST-T改变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32例患者取右心室心肌活检分析。结果:高血压、糖尿病、肥厚型心肌病的11例患者心肌病理与临床诊断一致。临床上没有以上3种病及心脏瓣膜病、电解质紊乱、洋地黄影响的21例患者中(含心律失常6例),有程度不等的心肌病变10例,微血管病变6例,心肌炎4例及代谢障碍1例。结论:临床上不明原因的ST-T改变者,不一定是微血管病变的X综合征,有必要进一步心肌活检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活检 心电图 冠状动脉 ST-T改变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运重建后影响预后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27
7
作者 罗太阳 刘小慧 +8 位作者 董建增 康俊萍 张崟 胡荣 刘新民 聂绍平 乔岩 贾长琪 马长生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3期348-352,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65岁)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接受血运重建后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3 457例接受了血运重建,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移植术(CABG)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压情况分为两组,高血压组[BP≥140/90mmHg(1... 目的:分析老年(≥65岁)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接受血运重建后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3 457例接受了血运重建,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移植术(CABG)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压情况分为两组,高血压组[BP≥140/90mmHg(1 mmHg=0.133 kPa),n=2 002]和对照组(即血压正常组,BP< 140/90mmHg,n=1 455),对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随访的中位数为555d,比较两组间临床情况和预后的差异.结果:两组间总病死率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总病死率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为(3.5%vs.1.2%,P <0.001),MACCE为(14.2% vs.10.5%,P=0.001).高血压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间在如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吸烟史(35.6% vs.55.4%,P<0.001),脑血管病史(13.2% vs.8.8%,P<0.001),周围血管病史(2.9%vs.1.6%,P =0.012);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为(15.3% vs.11.1%,P=0.004),不稳定性心绞痛(66.1% vs.61.2%,P=0.004);多支病变(43.8% vs.35.5%,P<0.001),左主干病变(9.4%vs.6.4%,P=0.001),支架内再狭窄(ISR)为(3.5%vs.2.2%,P=0.028);完全血运重建率(70.9% vs.77.7%,P<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多支病变(HR=2.077,95% CI:1.129~3.819,P=0.019)是影响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总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脑血管病史(HR=1.550,95%CI:1.092 ~2.200,P=0.014)、左主干病变(HR=1.890,95% CI:1.198 ~2.982,P=0.006)、多支病变(HR=1.505,95% CI:1.248~1.814,P<0.001)是影响其MACCE的危险因素.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总病死率和MACCE发生率高.多支血管病变是老年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后总病死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脑血管病史、左主干病变、多支血管病变是其MACCE发生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血压 血运重建 老年
下载PDF
吸烟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罗太阳 聂绍平 +11 位作者 康俊萍 吕强 杜昕 胡荣 刘新民 张崟 贾长琪 刘小慧 董建增 陈方 吕树铮 吴学思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8年第6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吸烟与冠心病的发病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将DESIRE-plus(Drug-E-luting Stent Impact on Revascularization plus)研究中符合本研究的3186例患者分为三组,无吸烟组1714例,已戒烟组462例,在吸烟组1010例。通过分析三组间一般... 目的探讨吸烟与冠心病的发病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将DESIRE-plus(Drug-E-luting Stent Impact on Revascularization plus)研究中符合本研究的3186例患者分为三组,无吸烟组1714例,已戒烟组462例,在吸烟组1010例。通过分析三组间一般临床情况、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情况以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方面的异同,探讨吸烟与冠心病的发病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无吸烟组、已戒烟组、在吸烟组三组间年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分别为62.5±9.8岁、60.5±9.9岁和55.3±10.3岁(P<0.001);在吸烟组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分别为23.0%、5.7%,明显高于无吸烟组(13.1%、4.9%)、已戒烟组(12.3%、3.0%),P<0.001。冠状动脉造影情况也有明显差别,已戒烟组中三支病变及左主干病变分别占45.4%、10.6%,明显高于无吸烟组(39.2%、8.5%)和在吸烟组(35.2%、6.5%),P值分别为0.006和0.024。已戒烟组CABG率(33.8%)明显高于无吸烟组(29.0%)和在吸烟组(24.5%),P=0.001。三组间随访死亡率及总死亡率有明显差别,无吸烟组、已戒烟组、在吸烟组随访死亡率分别为1.6%、3.9%、1.3%(P=0.001),总死亡率分别为1.6%、3.9%、1.3%(P=0.001)。结论吸烟能使冠心病患者发病年龄提前,能促发血脂异常、炎性反应,从而引发冠心病,并有增加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随访死亡率、总死亡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冠状动脉疾病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置入术后对糖尿病患者远期死亡、心肌梗死和支架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乔岩 马长生 +6 位作者 聂绍平 刘小慧 杜昕 康俊萍 吕强 贾长琪 张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37-445,共9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糖尿病患者置入金属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s,BMS)vs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s,DES)后发生死亡、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再次血运重建和支架血栓的情况,以评价糖尿病患者置入DES后的远期安全...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糖尿病患者置入金属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s,BMS)vs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s,DES)后发生死亡、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再次血运重建和支架血栓的情况,以评价糖尿病患者置入DES后的远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于2003年7月~2005年12月连续入选了834例因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患者,按置入支架类型将患者分为DES组(n=583)和BMS组(n=251)。主要终点事件为24个月时全因病死率;次要终点事件为24个月时非致死性MI、再次血运重建以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发生率。结果本研究结果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DES组明显降低了24个月时死亡[3.2%vs 5.1%,危险比(hazard ratio,HR)0.34,95%可信区间(confidential interval,CI)0.12~0.94,P=0.038]和心性死亡的风险(2.2%vs 4.4%,HR=0.29,95%CI:0.13~0.87,P=0.027),非致死性MI和心性死亡与非致死性MI复合终点发生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明确和可能的支架血栓的发生风险比较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1.9%vs 2.0%,HR=0.96,95%CI:0.51~2.17,P=0.351)。DES明显降低了再次血运重建的风险(10.5%vs 20.7%,HR=0.24,95%CI:0.11~0.78,P<0.001)和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的风险(8.9%vs 17.1%,HR=0.33,95%CI:0.16~0.87,P<0.001);与BMS组比较DES组的MACE的风险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8%vs 27.9%,HR=0.19,95%CI:0.09~0.85,P<0.001);其主要与DES组患者的死亡和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的风险降低有关。结论与BMS相比,DES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24个月时死亡、再次血运重建和MACE的风险,而未增加非致死性MI和支架血栓的风险。置入DES后死亡风险的降低原因,主要与DES降低再狭窄后的死亡和MI风险,获得更高的完全血运重建率以及未增加支架血栓的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金属裸支架 糖尿病 支架血栓
下载PDF
642例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维东 吕树铮 +3 位作者 吴学思 张金荣 贾长琪 陈韵岱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78-79,共2页
目的 :对冠造及临床证实有冠心病者的冠造结果及与年龄、性别、病史等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 ,以有全面认识 ,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 642例冠造证实病变≥ 5 0 %直径狭窄者 ,依年龄、性别、病变程度、病变累及冠脉数量、有无心... 目的 :对冠造及临床证实有冠心病者的冠造结果及与年龄、性别、病史等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 ,以有全面认识 ,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 642例冠造证实病变≥ 5 0 %直径狭窄者 ,依年龄、性别、病变程度、病变累及冠脉数量、有无心梗病史及冠脉优势性状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42例中男性 5 2 6例 ,占 81 9% ,女性 116例 ,占 18 1% ;年龄 2 7~ 83岁 ,平均 5 5 3± 9 7岁 ;有心梗病史者 3 63例 ,占 5 6 5 % ,无心梗史者 2 79例 ,占 4 3 5 % ;冠脉为右优势分布者 5 4 0例 ,占 84 1% ,左优势分布者 4 3例 ,占 6 7% ,均衡型分布者 5 9例 ,占 9 2 %。单支冠脉病变 2 5 3例 ,占 3 9 4 % ,二支病变者 191例 ,占2 9 8% ,三支病变 198例 ,占 3 0 8%。受累冠脉数为 12 2 9支 ,其中LAD 5 3 1支 ,占 4 3 2 % ,RCA受累 3 81支 ,占 3 1 0 % ,LCX受累 3 17支 ,占 2 5 8% ;病变直径狭窄在 5 0 %~ 69%之间者 2 12支冠脉 ,占 17 2 % ,在70 %~ 89%者 3 62支冠脉 ,占 2 9 5 % ,≥ 90 %者 65 5支冠脉 ,占 5 3 3 % ,即半数以上病变为严重的狭窄性病变。统计分析显示 ,单支、二支和三支病变患者的平均年龄逐渐增高 ,相互间有显著差异 (均P <0 0 5 )。结论 :本组冠心病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 ,冠脉分布多数为右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造影 冠状动脉硬化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后影响预后的因素 被引量:14
11
作者 罗太阳 刘小慧 +7 位作者 康俊萍 吕强 聂绍平 胡荣 刘新民 张崟 贾长琪 马长生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0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65岁)冠心病患者接受血运重建后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6005例接受了血运重建,包括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搭桥(CABG)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两组,老年组(≥65岁,3728例)和对照组(<65岁,2277例),对患者进... 目的分析老年(≥65岁)冠心病患者接受血运重建后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6005例接受了血运重建,包括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搭桥(CABG)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两组,老年组(≥65岁,3728例)和对照组(<65岁,2277例),对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随访的中位数为555d,比较两组间临床情况和预后。结果两组间血运重建总死亡率和MACCE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总死亡率(老年组与对照组)为3.5%与1.6%(P=0.001),MACCE为12%与3.9%(P=0.001)。与对照组相比,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脑血管病史、陈旧心梗史的发生率明显要高,而ST段抬高心梗、三支病变、左主干病变、CTO发生率也明显高,内生肌酐清除率、完全血运重建率却低。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HR2.011,95%CI1.093~3.697,P=0.027)、三支血管病变(HR2.036,95%CI1.123~3.813,P=0.017)、老年(≥65岁,HR5.605,95%CI2.001~15.705,P<0.001)是总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内生肌酐清除率(HR1.923,95%CI1.107~3.203,P=0.013)、左主干病变(HR1.877,95%CI1.193~2.978,P=0.001)、三支血管病变(HR1.515,95%CI1.243~1.806,P=0.007)是MACCE发生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三支血管病变、老年(≥65岁)是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后总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内生肌酐清除率、左主干病变、三支血管病变是MACCE发生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冠心病 血运重建 预后
下载PDF
经皮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长期随访结果 被引量:5
12
作者 吕强 张崟 +2 位作者 吴学思 姜腾勇 贾长琪 《中国医刊》 CAS 2005年第7期29-30,共2页
目的评价经皮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长期疗效。方法对于药物治疗仍有症状、心功能(NYHA)Ⅲ-Ⅳ级、静息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30mmHg的HOCM患者施行心肌声学造影指导下的PTSMA,长期随访观察血流动... 目的评价经皮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长期疗效。方法对于药物治疗仍有症状、心功能(NYHA)Ⅲ-Ⅳ级、静息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30mmHg的HOCM患者施行心肌声学造影指导下的PTSMA,长期随访观察血流动力学、运动耐量及心脏形态学变化的情况。结果共入选23例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48.0±14.5岁。本组无死亡病例,无非靶域心肌梗死。28.4±4.0个月(24~36月)后随访,NYHA心功能分级由3.4±0.5改善到1.3±0.5(P<0.001)。超声心动图检查示LVOTG从81.6±25.6mmHg降到27.9±26.5mmHg(P<0.001),73.9%(17/23)的病人LVOTG下降超过50%;室间隔厚度变薄,由术前的23.9±3.7mm降至16.1±3.0mm(P<0.001);左室舒张末内径和收缩末内径分别从术前的39.6±6.4mm,21.8±6.9mm增加到44.3±4.4mm,27.8±4.6mm(P<0.01);左房内径和左室后壁厚度无明显变化。2例(8.7%)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持续不恢复而安装永久起搏器。结论PTSMA能有效降低HOCM患者的LVOTG,改善活动耐量,安全性高。PTSMA可能导致房室传导阻滞而需安装永久起搏器,通过心肌声学造影指导和减缓乙醇注入速度可能会减少危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性心肌病 导管消融术 心肌声学造影 随访研究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死亡率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顺华 刘小慧 +12 位作者 康俊萍 吕强 刘新民 聂绍平 吴嘉惠 张崟 贾长琪 陈方 吕树铮 顾承雄 黄方炯 马长生 吴学思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7年第6期325-328,共4页
目的确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死亡率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以及女性是否是影响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1日至2005年9月30日北京安贞医院行单纯PCI治疗的2 493名患者(男性1 860例,女性633例),并进行随访... 目的确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死亡率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以及女性是否是影响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1日至2005年9月30日北京安贞医院行单纯PCI治疗的2 493名患者(男性1 860例,女性633例),并进行随访,记录临床特征及随访数据。按照性别分组比较两组之间住院死亡率和总死亡率的差异。结果女性年龄较大,术前合并主要疾病的比例较男性高,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男性好,既往心肌梗死病史及血运重建史较男性少。女性患者术后住院死亡率约是男性的10倍(女性1.1%,男性0.1%,P〈0.001);中位数随访时间555 d,随访率93.4%,女性总死亡率高于男性(5%比2%,P=0.003),总死亡风险是男性的2.6倍(HR2.631,95%CI1.217-5.687,P=0.014)。结论女性PCI术后住院死亡率及总死亡率均高于男性。女性是总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性别因素 死亡率
下载PDF
老年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近远期临床结果 被引量:6
14
作者 乔岩 聂绍平 +7 位作者 杜昕 刘小慧 康俊萍 吕强 贾长琪 张崟 罗太阳 马长生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老年(年龄≥75岁)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近远期临床结果。方法:本研究于2003年7月至2006年12月,连续入选年龄≥75岁稳定...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老年(年龄≥75岁)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近远期临床结果。方法:本研究于2003年7月至2006年12月,连续入选年龄≥75岁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363例,在我院行PCI置入DES(n=269)或CABG(n=94)治疗。主要终点为24个月时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次要终点为24个月时全因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脑血管事件和再次血运重建以及全因死亡、非致死性MI和脑血管事件复合终点事件。结果:住院期间,CABG组的病死率(7.4%vs.1.9%,P=0.023)和非致死性MI的发生率(3.2%vs.0,P=0.023),明显高于DES组,CABG组的MACCE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DES组(10.6%vs.1.9%,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个月时,CABG组和DES组的主要终点事件的风险未见明显差异[22.3%vs.15.2%,风险比(HR)=1.62,95%CI 0.63~3.31,P=0.379],两组的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MI、脑血管事件和再次血运重建的风险也没有明显差异;CABG组全因死亡、非致死性MI和脑血管事件复合终点事件的风险明显高于DES组(19.1%vs.8.2%,HR 3.87,95%CI:1.24~12.37,P=0.009)。结论:本研究提示,与DES相比,CABG可能会增加75岁以上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远期全因死亡、非致死性MI和脑血管事件复合终点事件的风险,而未降低再次血运重建和MAC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多支血管病变 老年
下载PDF
早发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及经皮冠脉介入术后预后的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罗太阳 刘小慧 +7 位作者 康俊萍 吕强 聂绍平 胡荣 刘新民 张崟 贾长琪 马长生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0年第4期360-361,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脉介入 预后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强 马长生 +10 位作者 聂绍平 吕强 康俊萍 杜昕 张崟 贾长琪 胡荣 刘新民 刘小慧 董建增 吴学思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8-331,共4页
目的:了解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各期支架血栓(ST)的发生情况,并与置入金属裸支架(BMS)患者进行比较,探讨影响支架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01-07至2002-06和2003-07至2005-06期... 目的:了解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各期支架血栓(ST)的发生情况,并与置入金属裸支架(BMS)患者进行比较,探讨影响支架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01-07至2002-06和2003-07至2005-06期间接受PCI并置入支架的所有患者,共入选3893例。随访至少2年。根据所使用支架分为DES组(n=2930,至少置入1枚DES)和BMS组(n=963,单纯置入BMS)。记录所有患者住院期和随访期内临床资料,并根据美国和欧洲学者组成的学术研究联盟(ARC)正式发表的支架血栓定义判定支架血栓事件。结果:与BMS组相比,DES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较大,而白细胞数、甘油三脂水平和空腹血糖水平较低,既往有冠脉血运重建病史者较多,但吸烟、糖尿病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发生率较低;在DES组患者的冠脉病变中,多支病变、开口病变、前降支(LAD)近段病变和左主干(LM)病变发生率较高,但慢性完全闭塞性(CTO)病变所占的发生率较低,造影成功率及完全血运重建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0.001)。两组患者PCI术后无论在住院期还是之后的随访期内,所有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而支架血栓发生率在急性期、亚急性期、晚期和晚晚期均无差异(P均>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DES组患者发生支架血栓的危险因素为:氯吡格雷疗程短和冠脉多支病变(P均<0.001);而BMS组患者发生支架血栓的危险因素为:血清肌酐值升高和合并高血压(P均<0.05)。结论:尽管DES时代患者的病变更为复杂,所置入的DES数更多,但支架血栓的发生率并不比BMS时代更高。但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疗程过短和冠脉多支病变是支架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冠心病 冠脉血运重建 支架血栓
下载PDF
股动脉血管闭合器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百球 聂绍平 +6 位作者 贾长琪 张崟 吕强 刘新民 董建增 刘小慧 马长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98-600,共3页
目的评价股动脉血管闭合器(VCDs)的围手术期及中长期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08年6月~2009年10月接受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和(或)血管成形术的患者107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压迫止血组(369例)和VCDs组(709例),比较2组围手术期血管并... 目的评价股动脉血管闭合器(VCDs)的围手术期及中长期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08年6月~2009年10月接受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和(或)血管成形术的患者107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压迫止血组(369例)和VCDs组(709例),比较2组围手术期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另选2004年3月~2009年10月行髂动脉造影并使用VCDs、术后3个月后再次穿刺同侧股动脉并行髂动脉造影的患者92例,评价VCDs的中长期安全性。结果股动脉穿刺术围手术期血管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7%。与压迫止血组比较,VCDs组围手术期血管并发症明显减少(1.6%vs 0.3%,P=0.039)。logistic回归分析,血管并发症与性别、血压、体重指数使用VCDs和积极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等无关。92例患者中,2次髂动脉造影间隔中位数为232 d,使用VCDs后复查髂动脉造影,狭窄发生率为3.3%,但均无下肢缺血症状。结论 VCDs的围手术期及中长期安全性较高。造影随访发现,使用VCDs后存在一定的狭窄率,但其发生率较低;且无下肢缺血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 血管成形术 血管造影术 手术中并发症 止血 穿刺术 血管闭合器
下载PDF
股动脉分叉解剖位置的造影评价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百球 聂绍平 +10 位作者 贾长琪 张崟 吕强 刘新民 吴佳慧 乔岩 李军 罗太阳 董建增 刘小慧 马长生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0年第6期303-305,共3页
目的以股骨头和耻骨联合为参照,对股总动脉和股动脉分叉解剖位置进行造影评价,为介入诊疗股总动脉穿刺以及止血装置的应用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对822例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血管成形术并拟使用血管闭合装置的患者,术后常规行穿刺... 目的以股骨头和耻骨联合为参照,对股总动脉和股动脉分叉解剖位置进行造影评价,为介入诊疗股总动脉穿刺以及止血装置的应用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对822例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血管成形术并拟使用血管闭合装置的患者,术后常规行穿刺侧髂动脉造影。以股骨头和耻骨联合为参照,造影下在股骨头上缘和耻骨联合中点之间连线,再沿股骨头下缘、上下缘的中点作两条平行线,由上到下将腹股沟分为A、B1、B2和C4个区,对股总动脉和股动脉分叉解剖位置进行造影评价。结果入选患者平均年龄(60±10)岁,其中男性占64.2%(528/822),汉族占97.7%(801/822)。股动脉分叉位于A、B1、B2、C区分别占0.2%(2/822)、4.6%(38/822)、43.1%(354/822)和52.1%(428/822),分叉位于股骨头中点以下(B2和C区)占95.2%。当穿刺点位于B区、B1区、B2区和C区时,股总动脉穿刺率分别为83.9%(668/796)、91.6%(271/296)、79.4%(397/500)和40%(8/20)。结论我们提出的腹股沟区血管分区新方法简单可靠,能更好地反映股动脉与腹股沟韧带的关系。造影分析发现,股动脉分叉多位于股骨头中点以下,血管穿刺在股骨头上下缘之间,尤其在股骨头上缘和中点之间,穿刺股总动脉的概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 穿刺术 主动脉造影术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他汀类药物应用对住院和随访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嘉慧 聂绍平 +7 位作者 康俊萍 吕强 杜昕 贾长琪 刘小慧 吴学思 董建增 马长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年第7期483-485,共3页
目的:观察接受血运重建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应用他汀类药物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本院接受血管重建治疗并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100mg/dL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21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应用他汀类药物分为... 目的:观察接受血运重建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应用他汀类药物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本院接受血管重建治疗并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100mg/dL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21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应用他汀类药物分为他汀组(668例)与非他汀组(453例)。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定义为死亡、新发心肌梗死、卒中和再次血管重建。结果:他汀组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随访病死率均明显降低(P〈0.05,P〈0.01),他汀组血管重建后累计病死率(院内及随访死亡)明显低于非他汀组(P〈0.01)。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住院期间是否应用他汀类药物与累计病死率显著相关(HR,0,471;95CI,0.245~0.906;P〈0.05),并且与随访病死率显著相关(HR,0.328;95CI,0.143~0.753;P〈0.01)。结论:住院期间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重建术后的住院不良心血管事件,降低累计病死率及随访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他汀 血管重建
下载PDF
达比加群与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的临床监测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冯莉 贾长琪 李新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212-1215,1220,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应用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s)的心房颤动患者进行抗凝血监测,可望明确不同DOACs对临床监测指标影响特点。方法:连续选取于我院心房颤动门诊就诊心房颤动患者575例(CHA2DS2-VASc评分≥2),给予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测定...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应用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s)的心房颤动患者进行抗凝血监测,可望明确不同DOACs对临床监测指标影响特点。方法:连续选取于我院心房颤动门诊就诊心房颤动患者575例(CHA2DS2-VASc评分≥2),给予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测定相关临床凝血指标。比较不同DOACs间抗凝指标差异,综合分析结果特点;进一步亚组分析不同DOAC剂量与抗凝指标间相关性。结果:所入选575例心房颤动患者中261例服用达比加群,314例服用利伐沙班。利伐沙班组凝血酶厚时间(PT)值显著高于达比加群组[(14.41±4.21)vs.(12.80±2.16)Sec,P<0.001];达比加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高于利伐沙班组[(39.38±9.41)vs.(35.03±6.02)Sec,P<0.001];达比加群组凝血酶时间(TT)值显著高于利伐沙班组[(153.47±44.98)vs.(30.16±46.45),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达比加群和利伐沙班组服用剂量与PT,APTT值无相关性。结论:达比加群和利伐沙班对凝血监测指标影响各不相同,对DOACs凝血监测特点的掌握有助于临床明确治疗患者抗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达比加群 利伐沙班 直接口服抗凝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