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口北支平面改善方案对咸潮倒灌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贾雅兰 施勇 +1 位作者 陈黎明 卓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共7页
为了分析长江口北支外顾园沙3种不同围圈方案对咸潮倒灌的控制效果,基于EFDC二维水盐模型,模拟出方案实施前后南北支流场、盐度场分布以及重要水源地盐度变化。结果表明:(1)工程后北支口连兴港处潮流量减小,且单独圈围方案(方案一)进潮... 为了分析长江口北支外顾园沙3种不同围圈方案对咸潮倒灌的控制效果,基于EFDC二维水盐模型,模拟出方案实施前后南北支流场、盐度场分布以及重要水源地盐度变化。结果表明:(1)工程后北支口连兴港处潮流量减小,且单独圈围方案(方案一)进潮总量最小;(2)方案一流场变化最小,并北岸方案(方案二)、并南岸方案(方案三)导堤内侧深槽流速明显增大;(3)方案三北支高盐水上溯范围最大,而南支水源地盐度下降,陈行水库、青草沙水库、东风西沙盐度值分别下降32.16%,27.90%和13.38%;(4)方案二北支盐度通量与现状最接近,方案三盐度通量减幅最大;(5)南支盐度的整体变幅明显小于北支。3种方案下北支口潮动力有所减弱,且潮流量越大减弱效果越明显,但该削弱作用很有限,故对北支咸潮倒灌控制效果并不显著,还需结合其他工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潮倒灌 二维水盐模型 北支平面改善方案 控制工程 南北支盐度 长江口
下载PDF
基于MLP方法的长江-洞庭湖江湖水沙交换演变规律研究
2
作者 贾雅兰 施勇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4-32,共9页
基于多层感知机MLP(Multi-layers Perceptrons)方法建立了长江和洞庭湖水沙交换关键节点间的回归关系,计算并分析江湖水沙交换各节点的联动变化。研究结果如下:(1)城汉河段(城陵矶-汉口)的河床冲淤及水情变化是江湖水沙通量演变的重要环... 基于多层感知机MLP(Multi-layers Perceptrons)方法建立了长江和洞庭湖水沙交换关键节点间的回归关系,计算并分析江湖水沙交换各节点的联动变化。研究结果如下:(1)城汉河段(城陵矶-汉口)的河床冲淤及水情变化是江湖水沙通量演变的重要环节,分析下荆江裁弯后三口和干流水沙通量的变化可知,城汉河段淤积严重导致荆江水沙下泄受阻;(2)三峡水库运用后,荆江河段上下游间、主支汊间的水沙联系减弱明显;(3)当汉口水位高于26 m时,汉口水位每抬升1 m对应的螺山流量增量基本稳定,该值在调弦口建闸前后、裁弯后、葛洲坝截流后和三峡水库运用后分别为4400,4300,4500~4700和4000 m^3/s;(4)荆江三口水沙分泄能力对宜昌站来水量的响应程度逐渐减弱,在三峡水库运用前各时段内,三口水沙分泄能力对来水量的响应程度在汛期宜昌站流量站流量为35000 m^3/s时最强,三峡水库运用后,则是在汛前和汛后宜昌站流量为25000 m^3/s时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湖水沙通量 水沙关系 荆江口 分流分沙 三峡工程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三口分流能力变化原因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阎云杰 施勇 +2 位作者 贾雅兰 栾震宇 胡腾飞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2-107,共6页
荆江三口分流分沙是驱动江湖关系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荆江三口分流能力变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系列水文资料分析,探究了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前后荆江三口口门附近干流及三口进口段水面比降、口门水位变化与三... 荆江三口分流分沙是驱动江湖关系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荆江三口分流能力变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系列水文资料分析,探究了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前后荆江三口口门附近干流及三口进口段水面比降、口门水位变化与三口分流能力变化之间的驱动-响应机制。研究表明,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荆江三口口门附近干流水面比降以增大为主;同流量下三口口门水位均有所下降,太平口水位降幅最大;松滋口、太平口洪道进口段水面比降均有所下降,但藕池口有所增加;太平口附近干、支流水面比降变化相反,对分流比的影响一致;藕池口附近干、支流水面比降同增或同减,对分流比的作用相互抵消,分流比主要朝干支流水面比降中变化幅度相对较大的方向变化;影响松滋口分流能力的因素众多,调整机制更为复杂,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江三口 分流能力 驱动-响应机制 水面比降 三峡工程
下载PDF
分布式数据监测与上传系统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卓鹏 刘九夫 +4 位作者 张建云 贾雅兰 刘宏伟 蔡钊 廖敏涵 《水利信息化》 2018年第2期36-38,共3页
实验数据大多是由不同地点、仪器采集并储存在各自仪器上的,由于不同数据的存储地点不同给后期数据的处理、分析与调用带来不便,数据的安全性也无法充分保证。因此,结合日常业务操作的需求,将C++语言与My SQL开源数据库结合,利用Qt设计... 实验数据大多是由不同地点、仪器采集并储存在各自仪器上的,由于不同数据的存储地点不同给后期数据的处理、分析与调用带来不便,数据的安全性也无法充分保证。因此,结合日常业务操作的需求,将C++语言与My SQL开源数据库结合,利用Qt设计友好界面,开发分布式数据监测与上传系统,既满足各地数据实时上传、统一存储管理的目标,还实现断点续传,数据异常警报,甄别赘余数据等功能,且具有操作界面交互性强,操作简单,可扩展性强等特点,特别适合在基础数据采集工作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数据库 监测 自动上传 MYSQL
下载PDF
含缓倾软弱夹层矿山高边坡滑动面位置与空间形态反演 被引量:5
5
作者 胡斌 刘杨 +2 位作者 常书祥 李京 贾雅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0-49,共10页
滑动面确定是边坡治理中的关键问题,传统的勘探技术在滑动面勘测识别确定过程中往往存在耗时、耗力、对坡体造成损伤、具有安全隐患等问题。为克服传统滑动面确定方法的局限性,以四川黄山含缓倾软弱夹层石灰石矿山高边坡为例,在边坡应... 滑动面确定是边坡治理中的关键问题,传统的勘探技术在滑动面勘测识别确定过程中往往存在耗时、耗力、对坡体造成损伤、具有安全隐患等问题。为克服传统滑动面确定方法的局限性,以四川黄山含缓倾软弱夹层石灰石矿山高边坡为例,在边坡应急治理条件下,基于工程地质分析法、空间解析几何法、极限平衡法及强度折减法的综合应用,提出了一种以工程地质分析法为前提判断,空间解析几何法与极限平衡法为计算分析手段,强度折减法为检验保证的滑动面反演方法。首先根据工程地质分析判断出边坡整体及局部的破坏模式,其次利用空间解析几何法确定了滑坡体前后缘位置滑动面的空间形态,最后采用极限平衡法对边坡稳定性系数反复试算,进而反演出滑动面的具体位置,并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滑动面反演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边坡整体沿软弱夹层滑动,前后缘位置为圆弧滑动破坏,滑动面位于775 m平台到软弱夹层垂直距离为26 m的位置;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的边坡稳定性系数为1.00,与滑动面反演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为边坡滑动面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对于类似边坡滑动面快速识别与确定及危岩体的应急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夹层 工程地质分析 空间解析几何法 极限平衡法 滑动面反演 强度折减法
下载PDF
矿山滑坡危岩体定向拆除抛掷爆破应急排险方法
6
作者 胡斌 贾雅兰 +2 位作者 李京 魏二剑 马利遥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9-96,共8页
矿山滑坡危岩体在极限状态下极易发生二次滑坡灾害,如何实现应急排险以及排险方法的安全有效性验证一直是困扰矿山企业的实际难题。以磨环凼西侧滑坡危岩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城市高层建筑定向拆除爆破的技术思路,提出一种定向拆除抛掷爆... 矿山滑坡危岩体在极限状态下极易发生二次滑坡灾害,如何实现应急排险以及排险方法的安全有效性验证一直是困扰矿山企业的实际难题。以磨环凼西侧滑坡危岩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城市高层建筑定向拆除爆破的技术思路,提出一种定向拆除抛掷爆破应急排险方法,采用自下而上、由坡面向内逐孔毫秒微差爆破的方式,将滑坡危岩体定向抛掷到指定位置,以达到应急排险治理和方便采装运输的目的。考虑现场排险试验的不可逆性,采用离散元方法,建立等比例矿山危岩体爆破动力分析模型,利用炸点颗粒膨胀法模拟爆破作用,设置无反射边界,并对最终爆破排险效果进行分析,以提前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以50 ms的起爆时差,由740 m—760 m—780 m平台、自坡面向内依次起爆时,大块率小,无根底,可将滑坡危岩体全部清除;危岩体最远抛掷距离为186 m,符合《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14)的飞石安全距离规定,最大爆堆高度为22 m,主要堆积在坡脚685 m平台,可实现危岩体的安全快速采装运输。研究成果为该类“摇摇欲坠”的滑坡危岩体的安全快速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滑坡危岩体 定向抛掷爆破 应急爆破排险 离散元颗粒流软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软弱夹层剪切流变损伤模型 被引量:3
7
作者 胡斌 杨为 +3 位作者 祝鑫 方庆红 刘杨 贾雅兰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0-86,共7页
软弱夹层的剪切流变力学特性研究对于保证边坡长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建立能够描述软弱夹层剪切流变特性的本构模型是研究的关键。通过分析不同剪切应力水平下的软弱夹层剪切流变试验结果,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采用Abel黏壶元件代替... 软弱夹层的剪切流变力学特性研究对于保证边坡长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建立能够描述软弱夹层剪切流变特性的本构模型是研究的关键。通过分析不同剪切应力水平下的软弱夹层剪切流变试验结果,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采用Abel黏壶元件代替传统模型中Kelvin体,并从概率论和统计学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引入服从加载时间t的Weibull概率密度分布函数,该函数能够表征软弱夹层统计损伤变量D,从而建立了一个能够全面描述软弱夹层衰减流变、稳定流变和加速流变3个阶段的非线性分数阶剪切流变损伤本构模型。以此为基础,依据FLAC3D所提供的二次开发程序接口,采用VC++编程方法实现了损伤本构模型的二次开发,并对开发的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自定义非线性分数阶剪切流变损伤本构模型的FLAC3D数值试验结果与室内剪切流变试验结果较吻合,验证了所建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可为含软弱夹层边坡长期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夹层 剪切流变 分数阶 统计损伤变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