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塑头肩模与头颈肩真空垫在肺癌脑转移大分割立体定向放疗中固定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安 刘佳 +6 位作者 赖佳璐 王强 徐庆丰 钟仁明 何垠波 柏森 周麟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2-597,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热塑头肩模单用或联合使用头颈肩真空垫在脑转移瘤大分割立体定向放疗(HFSRT)中的固定效果。方法纳入2017—2019年间54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并行HFSRT患者,热塑头肩模固定24例(单模组),热塑头肩模+真空垫固定30例(联合组... 目的回顾性分析热塑头肩模单用或联合使用头颈肩真空垫在脑转移瘤大分割立体定向放疗(HFSRT)中的固定效果。方法纳入2017—2019年间54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并行HFSRT患者,热塑头肩模固定24例(单模组),热塑头肩模+真空垫固定30例(联合组)。治疗前后分别行在线图像配准,记录疗前分次间误差及疗后分次内误差,治疗过程中应用光学表面监测分次内误差,成组t检验分析两组各方向误差差异。结果全组患者分次间7.0%~15.4%的水平误差≥3mm,7.0%~12.6%旋转误差≥2°;单模组比联合组前后方向水平误差小[(1.035±1.180)mm∶(1.512±0.955)mm,P=0.009],矢状位旋转误差也小(0.665°±0.582°∶0.921°±0.682°,P=0.021)。全组患者分次内误差为0%~0.7%的水平误差>1mm,无旋转误差≥1°;联合组比单模组左右和前后方向水平误差小[(0.047±0.212)mm∶(0.246±0.474)mm,P=0.004和(0.023±0.152)mm∶(0.140±0.350)mm,P=0.020],矢状位旋转误差也小(0.091°±0.090°∶0.181°±0.210°,P=0.001)。光学表面监测数据印证了上述结果。结论热塑头肩模±头颈肩真空垫固定可达到脑转移瘤HFSRT的精度要求,但需配合在线图像配准及六维床体位校正,联合组的分次内固定效果更好。光学表面监测分次内运动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头肩模 真空垫 光学表面监测 摆位误差 脑转移 肺肿瘤/大分割立体定向放疗
原文传递
胸下段食管鳞状细胞癌弓上吻合根治术后辅助放射治疗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孟蜜 刘佳 +6 位作者 赖佳璐 张英杰 邓中华 李安 宫友陵 薛建新 周麟 《华西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246-251,共6页
目的 分析胸下段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行主动脉弓上吻合根治术后辅助放射治疗(放疗)的疗效及复发转移模式。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1年2月-2019年2月63例接受弓上吻合R0根治性术后辅助放疗的胸下段食管鳞癌患者,放疗靶区为吻合口、全纵隔及... 目的 分析胸下段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行主动脉弓上吻合根治术后辅助放射治疗(放疗)的疗效及复发转移模式。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1年2月-2019年2月63例接受弓上吻合R0根治性术后辅助放疗的胸下段食管鳞癌患者,放疗靶区为吻合口、全纵隔及上腹部淋巴结引流区,分析其生存情况、肿瘤复发转移情况及各临床因素对生存的影响。结果 全组患者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3%、83.3%、63.7%;中位无病生存期为33个月[95%置信区间(23.2,42.8)个月],1、2、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6.3%、58.5%、41.7%,N0~1期较N2~3期患者无病生存期更长(中位时间:中位时间未达到vs. 15个月,P=0.045);吻合口复发率7.9%,锁骨上区、中上纵隔及上腹部淋巴结引流区复发转移率分别为4.8%、15.9%、1.6%,远处转移率为17.5%;2~3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4.8%,3级吻合口狭窄发生率3.2%,3级气管瘘发生率1.6%。结论 N2~3期是该类患者辅助放疗后的预后不良因素,区域淋巴结复发主要集中于中上纵隔,放疗靶区是否需包含吻合口、下纵隔及上腹部淋巴结引流区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胸下段 弓上吻合 辅助放射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