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默PKCδ表达对L02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赖姝婕 王军 +6 位作者 王斌 魏艳玲 熊吉 李青 李砚 樊丽琳 陈东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50-654,共5页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δ亚型(protein kinase Cδ,PKCδ)与肝细胞脂肪变性、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探讨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混合脂肪酸构建人正常肝细胞L02脂肪变性模型,油红...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δ亚型(protein kinase Cδ,PKCδ)与肝细胞脂肪变性、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探讨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混合脂肪酸构建人正常肝细胞L02脂肪变性模型,油红O染色和甘油三酯(TG)试剂盒检测细胞脂变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KCδ、Bip、XBP-1s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通过siRNA瞬时转染技术沉默PKCδ在L02细胞中的表达后观察上述指标表达变化。结果油酸和棕榈酸酯2∶1混合比例能够成功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性,与对照组单个细胞脂变面积(14.47±9.28)和TG含量(2.30±0.62)μg/mg相比,脂肪酸16 h组脂变面积(333.06±42.36)和TG含量(30.86±6.24)μg/mg均显著增加(P<0.05)。脂肪酸组肝细胞PKCδ、Bip、XBP-1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具有时间依赖性。在相同脂肪酸诱导液处理的条件下,PKCδsiRNA转染组细胞脂变程度(30.92±1.29)%较对照组(55.32±6.58)%明显减轻(P<0.05),且PKCδsiRNA转染组Bip、XBP-1s的表达较对照siRNA转染组明显降低。结论 PKCδ在NASH形成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沉默PKCδ能够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蛋白激酶C 肝细胞脂肪变性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中消化道恶性肿瘤
2
作者 赖姝婕 匡怡 +1 位作者 王军 陈东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299-1302,共4页
中消化道恶性肿瘤少见,但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其临床表现多样,无明显特异性。本文对中消化道恶性肿瘤病理学特点、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检查作一概述,旨在为中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治提供更多的临床信息和帮助。
关键词 中消化道 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
下载PDF
PKCδ及相关信号通路在NASH发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赖姝婕 陈东风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82-85,共4页
蛋白激酶Cδ(PKCδ)是非典型PKC家族成员,广泛参与细胞功能的调节。作为信息分子,PKCδ在多种细胞外刺激因素诱导的胞内信号转导通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了常见的诱导细胞凋亡作用之外,PKCδ还参与胰岛素敏感性、内质网应激的调节过程... 蛋白激酶Cδ(PKCδ)是非典型PKC家族成员,广泛参与细胞功能的调节。作为信息分子,PKCδ在多种细胞外刺激因素诱导的胞内信号转导通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了常见的诱导细胞凋亡作用之外,PKCδ还参与胰岛素敏感性、内质网应激的调节过程,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CΔ 胰岛素抵抗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中Sec61α的表达及可能作用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军 黄殿静 +7 位作者 赖姝婕 熊吉 魏艳玲 李青 李砚 陈潇迪 王斌 陈东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55-758,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中Sec61α的表达及可能机制。方法用软脂酸与油酸混合物诱导L02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细胞体外模型,按0、2、4、8、12 h及16 h收获细胞;随后应用Sec61抑制剂EeyarestatinⅠ处理肝细胞... 目的探讨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中Sec61α的表达及可能机制。方法用软脂酸与油酸混合物诱导L02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细胞体外模型,按0、2、4、8、12 h及16 h收获细胞;随后应用Sec61抑制剂EeyarestatinⅠ处理肝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脂肪变性组、DMSO组及抑制剂组,通过油红O染色、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Sec61α、GRP78、GRP94、及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软脂酸与油酸混合物成功诱导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与对照细胞相比,脂肪变肝细胞Sec61αmRNA相对表达量在脂肪变早期下降(2、4 h,P>0.05),晚期升高(8、12 h,P<0.05);GRP78在8 h开始升高,16 h达峰(P<0.01)。Sec61α与GRP78的蛋白水平与mRNA水平表达在时间梯度上变化一致。EeyarestatinⅠ处理显著减轻肝细胞脂肪变程度;与脂肪变性组相比,抑制剂组肝细胞Sec61α、GRP78明显降低(P<0.01),GRP94、Bcl-2则显著升高(P<0.01)。结论 Sec61α可能通过调节肝细胞内质网应激,参与肝细胞脂肪变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变性 内质网应激 Sec61α GRP78 GRP94 BCL-2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崔红利 杨均 +10 位作者 肖潇 颜綦先 尹昕茹 杨洋 刘卉 张艳梅 赖姝婕 魏艳玲 刘念 王军 陈东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经肝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014年临床诊断的无手术指征或拒绝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2例,分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和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 Ad-p53)联... 目的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经肝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014年临床诊断的无手术指征或拒绝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2例,分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和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 Ad-p53)联合栓塞化疗治疗,每组36例。两组均每隔28天进行一次治疗,4次为1疗程。于完成疗程后1月,根据临床表现、肝脏CT及肝功能检查等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TACE组患者病情缓解(CR+PR)18例(50%),肝脏肿瘤病灶无完全消失(CR),明显缩小或病灶数量减少(PR)18例(50%),病情稳定(SD)2例(5.6%),病情进展(PD)16例(44.4%);联合治疗组患者病情缓解(CR+PR)25例(69.4%),症状好转,一般状况改善,Karuafsky评分明显提高(P〈0.05)。CR 2例(5.6%),PR 23例(63.8%),SD 2例(5.6%),PD 9例(25%);使用重组人p53腺病毒灌注治疗后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应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肝癌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单纯TACE治疗,值得在合适的肝癌患者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基因治疗 P53 腺病毒 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下载PDF
ZCWCC1蛋白在L02肝细胞脂肪变性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涛 雷增杰 +6 位作者 王斌 李青 王春华 熊吉 赖姝婕 刘琴 陈东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9-94,共6页
目的研究ZCWCC1蛋白在人L02肝细胞脂肪变性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培养中加用500μmol/L的油酸处理L02肝细胞,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体外模型,采用油红染色评价脂质蓄积程度,采用免疫荧光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ZCWCC1蛋白在L02肝... 目的研究ZCWCC1蛋白在人L02肝细胞脂肪变性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培养中加用500μmol/L的油酸处理L02肝细胞,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体外模型,采用油红染色评价脂质蓄积程度,采用免疫荧光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ZCWCC1蛋白在L02肝细胞脂肪变性时的表达改变,以Western blot对其进行半定量评价,并使用赖氨酸蛋白酶抑制剂N-乙基马来酰亚胺(N-Ethylmaleimide,NEM)及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ZCWCC1蛋白表达变化的相关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油红染色及细胞甘油三酯含量测定证明L02肝细胞脂肪变性体外模型成功建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ZCWCC1蛋白主要定位在胞核内,其荧光信号随油酸诱导时间延长而减弱,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ZCWCC1表达水平也随油酸诱导时间延长(0、3、6、12、24、48 h)而降低[(56 283±303)、(56 753±539)、(55 561±996)、(56 257±326)、(48 339±712)、(43 022±2 198),P<0.01]。NEM处理可使ZCWCC1降解增加,MG132处理可逆转ZCWCC1在L02肝细胞脂肪变性中的下降趋势。结论 ZCWCC1蛋白在L02肝细胞的脂肪变性过程中表达下降,可能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肪变性 L02肝细胞 ZCWCC1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下载PDF
口腔癌过表达蛋白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周期、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吉 刘琴 +2 位作者 刘磊 赖姝婕 陈东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60-1165,共6页
目的研究口腔癌过表达蛋白1(oral cancer overexpressed protein 1,ORAOV1)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及早期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人结肠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分别以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ORA... 目的研究口腔癌过表达蛋白1(oral cancer overexpressed protein 1,ORAOV1)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及早期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人结肠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分别以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ORAOV1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情况;采用RNAi技术获得ORAOV1低表达的Lo Vo及SW480细胞株,并使用Western blot对干扰结果进行鉴定;采用CCK-8检测干扰ORAOV1表达后两种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干扰ORAOV1表达对结肠癌细胞周期及早期凋亡的影响。结果 q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分别显示结肠癌组织中的ORAOV1 mRNA及蛋白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Western blot检测证实Lo Vo及SW480细胞中ORAOV1干扰成功;在这两种结肠癌细胞株中,CCK-8检测结果显示,干扰ORAOV1可抑制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干扰ORAOV1可使处于S期比例增加(P<0.05)、早期凋亡比例增加(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的ORAOV1表达增加,干扰ORAOV1可降低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可能与S期阻滞及细胞早期凋亡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口腔癌过表达蛋白1 S期阻滞 凋亡
下载PDF
118例小肠出血临床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匡怡 汤琴 +3 位作者 刘念 崔红利 陈东风 赖姝婕 《胃肠病学》 2017年第9期534-538,共5页
背景:小肠出血病因复杂,检查方法各有局限,因此难以及时确诊并治疗。目的:分析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治方法和转归。方法:连续纳入2006年10月—2016年10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确诊的小肠出血患者11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背景:小肠出血病因复杂,检查方法各有局限,因此难以及时确诊并治疗。目的:分析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治方法和转归。方法:连续纳入2006年10月—2016年10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确诊的小肠出血患者11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的小肠出血患者临床表现以黑便最为常见(41.5%),其次为暗红色血便、粪隐血阳性、鲜红色血便和不明原因贫血。良恶性肿瘤(43.2%)、血管病变(28.0%)和炎症性病变(15.3%)是小肠出血的主要病因。经胶囊内镜、结肠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全消化道钡餐、多层螺旋CT(MSCT)、CT小肠造影(CTE)明确出血部位和病因后,41例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7例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栓塞治疗,2例行内镜治疗,56例行内科保守治疗,均成功止血;11例患者放弃治疗,1例因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小肠出血的首要病因是肿瘤,其次是血管病变和炎症性病变。胶囊内镜检查的病变检出率最高,MSCT临床应用最广。除常规治疗外,外科手术、介入和内镜治疗亦为小肠出血的重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出血 胃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肝损伤 被引量:2
9
作者 赖姝婕 崔红利 +1 位作者 陈东风 匡怡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04-1007,共4页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在我国及全球70余国家迅速蔓延,成为全世界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2019-nCoV感染后除发热和呼吸道症状外,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伤。综述了COVID-19相关肝损伤的...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在我国及全球70余国家迅速蔓延,成为全世界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2019-nCoV感染后除发热和呼吸道症状外,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伤。综述了COVID-19相关肝损伤的临床特征、病理、致病机制及治疗策略,以期为COVID-19的防治提供临床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肝功能不全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下载PDF
系统性硬化症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10例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赖姝婕 陈东风 +1 位作者 崔红利 匡怡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3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 SSc)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的10例SSc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均首诊误诊,误诊时间2周~5年,误诊为反流性... 目的探讨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 SSc)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的10例SSc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均首诊误诊,误诊时间2周~5年,误诊为反流性食管炎3例,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各2例,食管癌、慢性肠炎、药物性肝损伤各1例,均予相应处理,症状稍好转或病情反复发作或未见好转。后进一步完善相关医技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SSc,予糖皮质激素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随访2年,其中2例失访,1例因严重肺部感染去世,7例病情较稳定。结论 SSc早期起病隐匿,常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及忽略系统查体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症 系统性 误诊 食管炎 消化性 胃炎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罕见并发症及其防治
11
作者 赖姝婕 匡怡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229-233,共5页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s,TIPS)已成为治疗门脉高压症相关并发症的常规方法,特别是药物、内镜、外科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所致反复大出血,以及Budd-Chiari综合征、顽固...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s,TIPS)已成为治疗门脉高压症相关并发症的常规方法,特别是药物、内镜、外科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所致反复大出血,以及Budd-Chiari综合征、顽固性胸腹水、肝肾综合征等。尽管如此,TIPS术后多种并发症仍难以避免,特别是那些特罕见、极隐匿、不易处理的并发症,是造成患者预后差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TIPS术后少见并发症的成功防治已成为提高门脉高压症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条件。本文旨在阐述TIPS所导致的罕见且严重并发症,并讨论其治疗及预防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手术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