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药师对妇科腔镜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方法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赖异彩 熊锋 刘惠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21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妇科腔镜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700例行妇科腔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抗菌药物治疗,研究组由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干预,...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妇科腔镜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700例行妇科腔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抗菌药物治疗,研究组由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干预,干预范围包括抗菌药物的选择、药物使用的时机及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预防给药时机与疗程、住院期间人均医疗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16.00%与对照组的16.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疗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人均抗菌药物费用为(645.76±87.76)元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56.17±180.3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7.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妇科腔镜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干预是必要的,且具有较好的改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腔镜手术 抗菌药物 干预方法
下载PDF
2012年我院处方点评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赖异彩 熊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8期78-79,共2页
目的对处方进行抽样点评,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运用该院处方评价系统,对2012年处方进行统计点评和综合分析,主要结合《处方管理办法》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抽取的处方进行点评。结果 2012年处方总计21 200张,处... 目的对处方进行抽样点评,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运用该院处方评价系统,对2012年处方进行统计点评和综合分析,主要结合《处方管理办法》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抽取的处方进行点评。结果 2012年处方总计21 200张,处方合格率96.2%。其中常规处方主要用法用量不合理占38.5%,抗菌药物处方中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占27.9%。结论该院2012年的处方合格率有所上升,但仍存在有不合理规范的情况,医师和药师需要为改进处方质量继续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质量
下载PDF
34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其抗感染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赖异彩 熊锋 《抗感染药学》 2017年第6期1123-1125,共3页
目的:分析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细菌的分布及其抗感染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86例临床资料,按尿液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或调整抗菌药物治疗,分析抗菌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 目的:分析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细菌的分布及其抗感染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86例临床资料,按尿液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或调整抗菌药物治疗,分析抗菌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86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中,经尿液标本细菌培养结果示阳性者34例,其阳性率为39.53%,其中大肠埃希菌所占61.76%;经药敏试验结果示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第3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较敏感,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性较高;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40%;其中7例患者用药疗程为3月的复发率为22.58%,经随访2年,复发者11例总复发率为14.28%。结论: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应根据其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并确保治疗时间在3~6月内,以保证其发挥最大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复发性尿路感染 复发性
下载PDF
药学管理服务对门诊药房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廖晗 赖异彩 熊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7期176-178,共3页
目的 探讨药学管理服务对门诊药房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影响。方法 300例在门诊就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150例,每组各分配25名门诊工作人员。观察组实行药学管理服务,参照组实行常规管理。对比两组用药不合理情况、满意度、... 目的 探讨药学管理服务对门诊药房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影响。方法 300例在门诊就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150例,每组各分配25名门诊工作人员。观察组实行药学管理服务,参照组实行常规管理。对比两组用药不合理情况、满意度、工作人员用药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用法用量不合理占比1.33%、联合用药不合理占比0.67%、适应证不适宜占比0.67%、未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占比2.00%,均低于参照组的12.00%、6.67%、10.67%、1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67%,高于参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门诊工作人员药品专用标识掌握率为96.00%、配伍禁忌掌握率为92.00%、给药途径掌握率为96.00%、高警示药品种类掌握率为92.00%,均高于参照组门诊工作人员的76.00%、68.00%、68.00%、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药房处方用药中,药学管理服务可以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并且利于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用药知识掌握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药房 处方 用药不合理 药学管理服务 临床应用 满意度
下载PDF
加强药学管理对提高全程化药学服务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熊锋 赖异彩 +1 位作者 沙志勇 庄见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16期159-162,共4页
目的观察加强药学管理对提高全程化药学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进行常规药学管理的处方220张作为参照组,2019年8月—2020年8月实施强化药物管理干预的处方220张作为试验组。比较2组取药等待... 目的观察加强药学管理对提高全程化药学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进行常规药学管理的处方220张作为参照组,2019年8月—2020年8月实施强化药物管理干预的处方220张作为试验组。比较2组取药等待时间、药房服务质量评分、全程化药学服务质量评分、处方开具不达标率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取药等待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药房服务质量评分及全程化药学服务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处方不达标率为12.73%,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63,P<0.001);试验组诊断用药透明度满意度评分和药物疗效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提高全程化药学服务质量时,加强药学管理可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效果,缩短取药时间,提高药房服务质量,降低处方不达标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管理 全程化药学 处方 服务质量
下载PDF
药师参与医联体内慢病患者药物治疗管理的方法与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廖晗 熊锋 +1 位作者 赖异彩 周秀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11期159-161,164,共4页
目的观察药师参与医联体内慢病患者药物治疗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医联体成员单位就诊的112例慢性病确诊患者。以2018年10月—2019年4月无药师参与管理的慢性病患者为对照组,以2019年5—12月有药师参与管理的慢性病患者为观察组,... 目的观察药师参与医联体内慢病患者药物治疗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医联体成员单位就诊的112例慢性病确诊患者。以2018年10月—2019年4月无药师参与管理的慢性病患者为对照组,以2019年5—12月有药师参与管理的慢性病患者为观察组,各56例。比较2组慢性病患者知识掌握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依从性评分。结果管理后,2组慢性病知识掌握情况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依从性评分均较管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0.72%,低于对照组的26.79%(χ^(2)=4.747,P=0.029)。结论药师通过医联体参与药物治疗管理为慢病用药提供更专业的药学知识,临床可更精准调配药物,保障药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实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医联体 药师 药物治疗管理 不良事件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干预性护理联合术前非那雄胺治疗对前列腺电切术围术期大出血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叶家乐 吴妙锋 赖异彩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33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干预性护理联合术前非那雄胺治疗对前列腺电切术围术期大出血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50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前服用非那雄胺治疗,试验... 目的:探讨干预性护理联合术前非那雄胺治疗对前列腺电切术围术期大出血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50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前服用非那雄胺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干预性护理预防电切术围术期大出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冲洗液量、术后冲洗时间、出血指数及出血强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62.9±9.3)min,术中出血量(120.2±16.3)ml,术中冲洗液量(17.3±4.2)L,术后冲洗液量(15.9±3.8)L,术后冲洗时间(30.1±6.8)h,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出血指数、出血强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性护理联合术前非那雄胺治疗对前列腺电切术围术期大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电切术 干预性护理 非那雄胺 围术期 大出血
下载PDF
急性肾盂肾炎患者感染致病菌的特点与分布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对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惠霞 熊锋 赖异彩 《抗感染药学》 2020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探究急性肾盂肾炎(APN)患者感染致病菌的特点与分布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对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9年2月间医院收治的APN患者200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致病菌的药敏试验结果,以及分析... 目的:探究急性肾盂肾炎(APN)患者感染致病菌的特点与分布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对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9年2月间医院收治的APN患者200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致病菌的药敏试验结果,以及分析其患者在院期间感染致病菌的种类与分布;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PN患者用药合理性的因素。结果:200例APN患者的标本中,检出感染菌株122株,其中大肠埃希菌40株占32.78%,克雷伯菌26株占21.31%;产ESBLs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及头孢呋辛的耐药率为100.00%;肠球菌属对红霉素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100.00%及96.00%,显著高于其他药物;注射剂药物中左氧氟沙星、头孢地嗪及氨曲南的DUI均>1;APN患者病原菌感染种类、产ESBLs菌依照药敏结果用药及使用药物种类因素均是影响APN患者用药合理性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结论:APN患者感染致病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治疗应依照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确保患者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盂肾炎 致病菌特点 抗菌药物 药敏试验
下载PDF
新医改下医联体药师团队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用药安全评估新型管理模式的要点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熊锋 廖晗 +1 位作者 周秀红 赖异彩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10期78-79,共2页
目的分析新医改下医联体药师团队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长期用药安全评估新型管理模式的要点。方法选取医联体成员单位2019年1月~2020年10月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纳入研究,由某院临床药师带领并引导医联体成员单位药师... 目的分析新医改下医联体药师团队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长期用药安全评估新型管理模式的要点。方法选取医联体成员单位2019年1月~2020年10月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纳入研究,由某院临床药师带领并引导医联体成员单位药师开展安全用药干预管理。结果干预后,两组的用药依从性、安全用药认知能力以及CAT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相比于工作模式运行前,运行后药师团队的有效辨别不合理处方以及有效干预并纠正不合理用药处方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医联体药师团队参与COPD患者长期用药安全评估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治疗成效,其能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对于促进药师团队专业服务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改 医联体药师团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用药安全评估 新型管理模式
下载PDF
非那雄胺联合TUPKP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功能及血清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妙锋 周锡环 +1 位作者 陈康 赖异彩 《甘肃医药》 2018年第12期1076-1078,共3页
目的:探究非那雄胺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TUPKP)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功能及血清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5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接受TUPKP治疗... 目的:探究非那雄胺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TUPKP)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功能及血清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5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接受TUPK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前予非那雄胺10mg/d口服,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前列腺功能变化、血清EGF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IP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IP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max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Qmax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EGF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GF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那雄胺联合TUPKP较单一TUPKP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能明显降低血清EG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那雄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 前列腺增生 血清EGF 前列腺功能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妙锋 周锡环 +1 位作者 陈康 赖异彩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8期8-10,共3页
目的:讨论分析对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患者运用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安全性。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惠东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确诊为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患者共139例,依据手术术式分为三组,其中A组采用耻骨... 目的:讨论分析对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患者运用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安全性。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惠东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确诊为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患者共139例,依据手术术式分为三组,其中A组采用耻骨上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术结合普通电切镜前列腺剜除术48例、B组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术结合普通电切镜前列腺剜除术52例、C组采用电切镜电切环将结石钩出结合普通电切镜前列腺剜除术39例,治疗结束后分析其手术效果以及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统计相关结果。手术效果方面,C组与A组和B组在取石时长、导尿管留置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均优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IPSS评分,三组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患者运用同期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以及临床疗效,安全性肯定,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膀胱结石 气压弹道碎石术
下载PDF
糖尿病足溃疡感染给予全身抗菌药物治疗的效果
12
作者 熊锋 练祝平 +2 位作者 赖异彩 张宝清 杨新顺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25期132-134,共3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溃疡感染全身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7年1月-2020年9月本院接收的220例糖尿病足溃疡感染患者,按照系统抽样法分组,各11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于中、重度感染的患者增加全身...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溃疡感染全身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7年1月-2020年9月本院接收的220例糖尿病足溃疡感染患者,按照系统抽样法分组,各11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于中、重度感染的患者增加全身抗菌药物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溃疡面积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感染临床治疗过程中,全身抗菌药物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小溃疡范围,改善空腹血糖及C反应蛋白,而且有助于患者治疗效果提高,减少住院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纳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溃疡感染 全身抗菌药物 溃疡面积 C反应蛋白 空腹血糖
下载PDF
我院2014年与2015年门急诊输液处方情况调查对比分析
13
作者 刘惠霞 熊锋 赖异彩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20期77-78,共2页
目的考察医院门急诊静脉输液的使用情况,为促进门急诊更合理使用静脉输液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4年全年的处方为非干预组,2015年全年的处方为干预组,分别从性别、年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男性较女性输液比例高,儿童在各年... 目的考察医院门急诊静脉输液的使用情况,为促进门急诊更合理使用静脉输液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4年全年的处方为非干预组,2015年全年的处方为干预组,分别从性别、年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男性较女性输液比例高,儿童在各年龄段输液比例最高,通过干预,2015年的输液比例比2014年明显降低。结论通过制定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可减少门急诊静脉输液的不合理使用,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急诊处方 静脉输液 干预 合理使用
下载PDF
优化动态监测项目及超常预警对于医院合理用药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邓树强 熊锋 +1 位作者 刘惠霞 赖异彩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10期58-59,共2页
目的分析在用药过程中采用优化动态监测项目与超常预警对用药合理性的影响。方法搜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医院实施优化动态监测项目与超常预警前后开具的药物处方与相关药品销售信息,对应用优化动态监测项目与超常预警管理后患者... 目的分析在用药过程中采用优化动态监测项目与超常预警对用药合理性的影响。方法搜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医院实施优化动态监测项目与超常预警前后开具的药物处方与相关药品销售信息,对应用优化动态监测项目与超常预警管理后患者药费、药占比、处方合格率以及辅助药品使用剂量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应用优化动态监测项目与超常预警管理后,患者药费与药占比明显降低,处方合格率增加,辅助药品剂量减少,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日常工作中,合理应用优化动态监测项目与超常预警,有利于推动医院药品管理效果的优化,提高患者合理用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管理 超常预警 动态监测 优化方法
下载PDF
非那雄胺联合TUPKP对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VEGF及HS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赖异彩 吴妙锋 +2 位作者 郑敏纯 熊锋 周秀红 《今日药学》 CAS 2019年第7期476-479,共4页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PKP)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对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热休克蛋白(HS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8月某院收治的1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PKP)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对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热休克蛋白(HS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8月某院收治的1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各60例。3组均实施TUPKP,术前A组、B组分别口服10 mg·d^-1、5 mg·d^-1非那雄胺,连续口服7 d,C组不使用非那雄胺。比较3组手术疗效、血清VEGF及HSP水平。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出血指数和出血强度方面A组0.05)。手术后12周,3组血清VEGF及HS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A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非那雄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热休克蛋白
原文传递
经皮肾镜碎石术术中与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妙锋 周锡环 +1 位作者 陈康 赖异彩 《临床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6-17,21,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术中及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PCNL治疗的肾结石患者150例,对可能造成术中及术后出血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如患者自身生理因素、病理因素、结石因素和手术相关因素,设定...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术中及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PCNL治疗的肾结石患者150例,对可能造成术中及术后出血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如患者自身生理因素、病理因素、结石因素和手术相关因素,设定自变量与因变量,分析PCNL术中以及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15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一例术中大出血。在术中或术后给予输血治疗50例(26. 7%),手术时间为(158. 2±10. 3) min。2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和鹿角形结石患者的输血率均> 50%,手术时间过长可增加患者术中和术后输血率。经单因素分析,患者生理因素(年龄、性别和BMI)对术中及术后出血的影响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鹿角形结石、手术时间>180 min为患者术中和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 2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鹿角形结石及手术时间为影响术中和术后出血的主要因素,控制患者术前血糖、血肌酐水平,对鹿角形结石采用分期碎石术及缩短手术时间,有助于减少PCNL术中及术后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术 术后出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