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3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坐式八段锦锻炼护理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晓璇 陈名桂 +3 位作者 孔丽丽 赖惠梅 王晶晶 黄惠姨 《护理学报》 2019年第19期63-65,共3页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坐式八段锦康复锻炼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在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43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坐式八段锦安全性评估、心理评估,制定坐式八段锦康复方...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坐式八段锦康复锻炼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在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43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坐式八段锦安全性评估、心理评估,制定坐式八段锦康复方案,术后第1天观看坐式八段锦视频,由护士在床边进行指导训练。训练时间为每天9:00:-9:40,16:00-16:40,每式做8次,每套坐式八段锦12 min,间隔6 min后再做1套,准备活动与运动后整理活动各5 min,共40 min,连续3 d。结果 43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38例患者自觉康复锻炼过程微微出汗,效果满意;2例患者自觉疲倦中途暂停康复,3例患者出现焦虑,经过安全评估及健康宣教后,次日均可恢复坐式八段锦锻炼;所有患者未发生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最终康复出院。结论坐式八段锦是较安全早期锻炼方法,适合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PCI 坐式八段锦 安全性评估 护理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中医证型与心室率和左房内径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胡志亮 赖惠梅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7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中医证候与心室率和左房内径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29例在本院诊断为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分别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并根据临床症状及舌脉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本研究纳入的患者以气...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中医证候与心室率和左房内径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29例在本院诊断为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分别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并根据临床症状及舌脉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本研究纳入的患者以气滞血瘀证和痰浊阻滞证居多,分别为65例(28.38%)和64例(27.95%)。虚证组快速型心室率发生率为34.67%,实证组快速型心室率发生率为59.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虚证组左房内径(36.63±1.84)mm,实证组左房内径(28.35±2.17)mm,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脾两虚证与水饮凌心证、气滞血瘀证、痰浊阻滞证患者的左房内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阳不振证与肝肾亏虚证、水饮凌心证、气滞血瘀证、痰浊阻滞证患者的左房内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肝肾亏虚证与水饮凌心证、气滞血瘀证、痰浊阻滞证患者的左房内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水饮凌心证与气滞血瘀证、痰浊阻滞证患者的左房内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中医证候主要以气滞血瘀证及痰浊阻滞证为主,虚证患者的左房内径长于实证患者。各证型中,肝肾亏虚证患者左房内径最长,气滞血瘀证患者左房内径最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房颤 中医证候 心室率 左房内径
下载PDF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中医证候要素分析
3
作者 谢平畅 胡志亮 赖惠梅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总结广东省中医院芳村ICU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系统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芳村ICU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白色念珠菌组和非白色念珠菌组的中医... 目的:总结广东省中医院芳村ICU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系统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芳村ICU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白色念珠菌组和非白色念珠菌组的中医证候要素进行比较,总结两组证候要素的区别。结果:与白色念珠菌组相比,非白色念珠菌组虚证中的阳虚证、实证中的血瘀证和水湿证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念珠菌感染患者中,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患者大多表现为阳虚证、血瘀证、水湿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白色念珠菌 非白色念珠菌 证候要素
下载PDF
六西格玛管理在预防中医诊疗操作针刺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迎梅 田碧文 +4 位作者 孙蕾 韩晓东 李俊 李娅斐 赖惠梅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2年第5期395-398,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法预防中医诊疗操作针刺伤的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12月以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诊疗科的医务人员60人为研究对象,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通过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5个阶段,找出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 目的探讨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法预防中医诊疗操作针刺伤的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12月以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诊疗科的医务人员60人为研究对象,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通过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5个阶段,找出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控制和改进措施。比较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前后中医诊疗科医务人员针刺伤发生率。结果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后中医诊疗科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2020年:拔针10.0%、收集利器5.0%、分离洗消5.0%、穿刺3.3%、其他1.7%)低于实施前(2019年:拔针25.0%、收集利器31.7%、分离洗消18.3%、穿刺15.0%、其他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六西格玛管理法能有效降低中医诊疗科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减少职业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管理 中医诊疗操作 针刺伤 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