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序贯性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姚豫桐 向光明 +7 位作者 薛华 罗兰云 骆乐 邹海波 王冠 赖春友 邓绍平 黄孝伦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第6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序贯性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将4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序贯肠内营养支持(SEN)组(n=24)及全肠外营养(TPN)组(n=21)。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和前清蛋白...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序贯性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将4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序贯肠内营养支持(SEN)组(n=24)及全肠外营养(TPN)组(n=21)。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和前清蛋白(PA)水平以及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营养支持费用。结果术后第7天,SEN组患者PA明显升高,术后第10天TP、ALB、PA均明显高于TPN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TPN组,术后营养支持费用也明显少于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采用SEN支持更有利于改善营养状况,促进术后恢复,降低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肠内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
下载PDF
常规器械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脑室腹腔分流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邹海波 费帆 +5 位作者 罗兰云 王琦 王冠 赖春友 张宇 黄孝伦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9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规器械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脑室腹腔分流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38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孔腹腔镜组(66例)与传统开腹组(72例),单孔腹腔镜... 目的探讨常规器械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脑室腹腔分流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38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孔腹腔镜组(66例)与传统开腹组(72例),单孔腹腔镜组采用常规器械单孔腹腔镜辅助方法 ,传统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方法。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堵管率、切口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单孔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传统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开腹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传统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传统开腹组,术后分流管堵塞率低于传统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 h及24 h的疼痛评分、止痛药物使用率、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症的情况下,常规器械单孔腹腔镜技术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是安全、有效、易行的,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传统器械 脑室腹腔分流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治疗中晚期泡型包虫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3
作者 冯天航 赖春友 +6 位作者 罗兰云 骆乐 向光明 姚豫桐 邹海波 黄孝伦 王冠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年第6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围术期管理方案在中晚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间我科收治的中晚期泡型包虫病患者37例,按照是否采取ERAS方式进行围术期管理分为ERAS组(18例)与传统组(19例),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围术期管理方案在中晚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间我科收治的中晚期泡型包虫病患者37例,按照是否采取ERAS方式进行围术期管理分为ERAS组(18例)与传统组(1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RAS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短于传统组,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少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总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应用ERAS管理方案能够减少术中失血及输血量,提高中晚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手术安全,并加快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中晚期泡型包虫病
下载PDF
乙肝相关性肝癌术前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关系 被引量:14
4
作者 姚豫桐 安志明 +9 位作者 罗兰云 薛华 骆乐 邹海波 王冠 向光明 赖春友 魏玲玲 杨卯竹 黄孝伦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探讨乙肝相关性肝癌(HCC)患者术前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HCC患者共374例资料,按照术前HBV DNA载量分为低载量组(<1.0 E+04 IU/m L)和高载量组... 目的:探讨乙肝相关性肝癌(HCC)患者术前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HCC患者共374例资料,按照术前HBV DNA载量分为低载量组(<1.0 E+04 IU/m L)和高载量组(≥1.0E+04 IU/m L)。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变化情况、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并分析并发症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各项血清肝功能指标术后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高载量组各项指标上升的幅度及峰值均大于低载量组(部分P<0.05)。与低载量组比较,高载量组术后肺部感染(18.9%vs.5.2%)、胆汁漏(15.4%vs.2.3%)、总并发症发生率(19.9%vs.10.6%)增高、术后住院时间(13.70 d vs.10.09 d)延长低(均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前HBV DNA载量(OR=0.865)、肝功能Child-Pugh分级(OR=0.731)及肿瘤大小(OR=0.535)是引起手术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术前高HBV DNA载量的HCC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增加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术前HBV DNA载量是引起手术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 肝切除术 手术中并发症
原文传递
海德堡三角清扫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孝伦 邹海波 +9 位作者 赖春友 姚豫桐 向光明 罗兰云 骆乐 王冠 冯天航 谢坪 曹磊 李娟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0-506,共7页
目的:探讨海德堡三角清扫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3例,女18例;中位年龄为56岁,年龄... 目的:探讨海德堡三角清扫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3例,女18例;中位年龄为56岁,年龄范围为42~74岁。51例患者中,24例行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清扫第12、13、17组淋巴结)联合介入动脉灌注化疗(TAI),设为标准组;27例行海德堡三角清扫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清扫第7、8、9、12、13、16、17组淋巴结)联合TAI,设为海德堡组。观察指标:(1)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2)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3)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术后每3个月随访1次,了解患者肿瘤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7月或患者死亡。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并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标准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分别为(501±61)min、(563±278)mL、4例;海德堡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556±46)min、(489±234)mL、6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3,χ^(2)=0.25,P>0.05)。(2)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51例患者中,30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共50例次)。50例次总并发症中,Clavien-DindoⅠ级、Ⅱ级、Ⅲa级、Ⅲb级并发症分别为18、29、2、1例次。标准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例数,胃排空障碍,胰瘘(无、A级、B级),胆瘘,出血,腹泻分别为15例,4例,13、7、4例,4例,2例,2例;海德堡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5例,6例,14、10、3例,4例,1例,3例;两组患者并发症总例数、胃排空障碍、胰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6,0.02,Z=-0.04,P>0.05);两组患者胆瘘、出血、腹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组和海德堡组患者Clavien‐DindoⅠ级、Ⅱ级、Ⅲ级并发症分别为10、11、2例和8、18、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7,P>0.05)。标准组和海德堡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均为(23±8)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P>0.05)。(3)随访和生存情况。5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7(6~54)个月。标准组和海德堡组患者术后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5.0%和81.5%;术后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2.5%和22.2%。标准组和海德堡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00个月(95%可信区间为12.63~17.37个月)和21.00个月(95%可信区间为15.91~19.62个月),两组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P<0.05)。标准组患者1年和3年肿瘤复发例数分别为9例和20例;海德堡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6例和15例;两组患者术后1年肿瘤复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年肿瘤复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比较,行海德堡三角清扫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可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且不增加手术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海德堡三角 预后 并发症 淋巴结清扫
原文传递
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1O例及随访观察3年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姚豫桐 魏玲玲 +9 位作者 杨卯竹 罗兰云 薛华 骆乐 邹海波 王冠 向光明 赖春友 邓绍平 黄孝伦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90-94,共5页
目的评估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3年随访结果。方法对10例1型糖尿病患者(T1DM)施行同种异体胰岛移植。以Liberase酶消化,COBE2991型专用胰岛细胞分离机分离及连续密度梯度纯化,获取高纯度与高活性的胰岛。采用经皮肝门静... 目的评估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3年随访结果。方法对10例1型糖尿病患者(T1DM)施行同种异体胰岛移植。以Liberase酶消化,COBE2991型专用胰岛细胞分离机分离及连续密度梯度纯化,获取高纯度与高活性的胰岛。采用经皮肝门静脉穿刺,胰岛悬液重力输注,将短期培养的胰岛经门静脉移植到肝脏内。术后采用兔抗人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TG)、注射用依那西普联合应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的改良Edmonton免疫抑制方案,随访3年,定期监测受者血糖、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结果随访36个月,6例完全撤除胰岛素治疗,4例胰岛索用量较术前减少60%以上。术后血糖稳定维持在正常水平,C肽均在正常范围内,糖化血红蛋白基本正常,肝肾功能稳定维持正常,无胰岛移植并发症发生。结论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3年期临床疗效较好,手术简捷,创伤小,安全性高,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移植 糖尿病 免疫抑制
原文传递
胰岛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Sprague-Dawley大鼠1型糖尿病远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施静 魏玲玲 +4 位作者 冯天航 赖春友 姚豫桐 邓绍平 黄孝伦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6-233,共8页
目的探讨Sprague-Dawley(SD)大鼠胰岛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联合移植能否提高治疗糖尿病的远期疗效。 方法体外实验:选健康1周龄SD大鼠4只,分离培养BMSCs,另选健康6~8周龄SD大鼠3只,分离胰岛细胞,将两种细胞分为1640培养... 目的探讨Sprague-Dawley(SD)大鼠胰岛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联合移植能否提高治疗糖尿病的远期疗效。 方法体外实验:选健康1周龄SD大鼠4只,分离培养BMSCs,另选健康6~8周龄SD大鼠3只,分离胰岛细胞,将两种细胞分为1640培养基组、BMSCs培养组、胰岛培养组、胰岛与BMSCs联合培养组共4组进行体外细胞培养(所有培养组的培养基均为1640培养基)。各组于培养后的第1、3、7天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及胰岛素及C肽水平测定。体内实验:选取体重180~200 g的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1%链脲佐菌素-柠檬酸盐缓冲液60 mg/kg腹腔注射方法制备1型糖尿病模型。将成模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MSCs移植组、胰岛移植组、胰岛与BMSCs移植组(联合移植组)共4组(每组15只)进行体内细胞移植实验。各组于移植后的第1、3、7、14、30天分别检测大鼠的空腹血糖及体重、胰岛素、C肽水平、总胆红素及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水平。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与胰岛移植组比较,联合移植组血糖水平降低(t=11.44~28.02,均P〈0.05)、胰岛素(t=10.03~6.86,均P〈0.05)及C肽分泌水平升高(t=1.47~2.59,均P〈0.05)、总胆红素(t=7.67~6.39,均P〈0.05)及谷草转氨酶(t=12.00~8.89,均P〈0.05)和谷丙转氨酶(t=8.08~10.40,均P〈0.05)水平降低、胰岛素的免疫荧光强度表达较亮,模型组与BMSCs移植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胰岛与BMSCs联合移植与单独胰岛移植相比能更好地治疗1型糖尿病,对1型糖尿病可能具有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 胰岛移植 间质干细胞移植 联合移植
原文传递
肝泡状棘球蚴病不同手术疗效及预后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赖春友 徐明清 +4 位作者 严律南 文天夫 李波 王文涛 杨家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14期2683-2686,共4页
目的:比较肝泡状棘球蚴病(HAE)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并分析影响HAE手术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HAE病人的诊疗记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病人分为非移植性根治性切除组(A组)... 目的:比较肝泡状棘球蚴病(HAE)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并分析影响HAE手术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HAE病人的诊疗记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病人分为非移植性根治性切除组(A组)、术中病灶绝大部分切除(90%以上)组(B组)、术中不能90%以上切除或仅引流组(C组)、肝移植组(D组)。结合随访资料,评价四组的疗效,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A组死亡率低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生存曲线结果显示,A组预后生存状况优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非移植性根治性切除、术中出血量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前提下,对HAE病人行非移植性根治性切除术治疗效果最好,且非移植性根治性切除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状棘球蚴病 手术方式 预后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胰岛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的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施静 姚豫桐 +4 位作者 冯天航 魏玲玲 赖春友 邓绍平 黄孝伦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635-638,共4页
目的总结胰岛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国内外有关胰岛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文献并作综述。结果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胰腺移植和胰岛细胞移植,其中胰腺移植的手术... 目的总结胰岛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国内外有关胰岛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文献并作综述。结果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胰腺移植和胰岛细胞移植,其中胰腺移植的手术创伤大、死亡率高;胰岛细胞移植虽安全性较高,但排斥反应强,胰岛细胞在体内的长期存活时间不理想,严重影响其远期疗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胰岛细胞联合移植能缓解排斥反应,延长胰岛细胞的存活时间,可以更有效地治疗糖尿病。结论胰岛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移植具有降低排斥反应、减轻炎症反应、延长胰岛细胞的存活时间及延长降血糖时间的效果,可能是新的治疗糖尿病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细胞移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综述
原文传递
胰腺次全切除联合自体胰岛移植治疗严重慢性胰腺炎三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豫桐 魏玲玲 +7 位作者 杨卯竹 骆乐 邹海波 向光明 王冠 赖春友 邓绍平 黄孝伦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8-300,共3页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四川省人民医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采用胰腺次全切除联合自体胰岛移植术治疗严重慢性胰腺炎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患者术后恢复均良好,无出血、吻合口漏及严重低血糖、高血糖等并发症。术后6、12、36个月随访显示,患...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四川省人民医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采用胰腺次全切除联合自体胰岛移植术治疗严重慢性胰腺炎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患者术后恢复均良好,无出血、吻合口漏及严重低血糖、高血糖等并发症。术后6、12、36个月随访显示,患者腹痛完全缓解,体重增加,血糖及C肽基本正常;2例患者脱离外源性胰岛素,1例患者在术后36个月开始使用少量短效胰岛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胰岛素 慢性胰腺炎 移植治疗 次全切除 自体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严重低血糖 短效胰岛素
原文传递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所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一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涛 赵靖妃 +6 位作者 赖春友 刘芳 刁永书 王辉 江维 黄颂敏 付平 《华西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595-596,共2页
1病例介绍 患者男,36岁。因“反复双下肢水肿2余年”于2012年9月3日入院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患者入院前2余年反复出现双下肢对称凹陷性水肿,在高原地区生活时水肿加重,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高症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肾病综合征
原文传递
同种异体胰岛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随访3年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豫桐 赖春友 +5 位作者 冯天航 尚进 杨钦焱 杨卯竹 张雯 黄孝伦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1189-1194,共6页
目的 评估同种异体胰岛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3年随访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四川省人民医院完成的同种异体胰岛细胞联合(或不联合)干细胞移植受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方式... 目的 评估同种异体胰岛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3年随访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四川省人民医院完成的同种异体胰岛细胞联合(或不联合)干细胞移植受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方式移植同种异体胰岛细胞联合(或不联合)干细胞,术后采用改良的Edmonton免疫抑制方案,随访3年,分析移植术后受者的胰岛素使用、C肽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浓度情况。结果 单独同种异体胰岛细胞移植受者5例(简称“单独组”),同种异体胰岛细胞联合干细胞移植受者5例(简称“联合组”),2组受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胰岛素用量及HbA1c浓度相近。①单独组和联合组移植胰岛数量分别为(50.60±2.51)×10^(4)胰岛当量(islet equivalent quantity,IEQ)和(48.70±4.76)×10^(4) IEQ,联合组的5例受者移植干细胞数量(9.2±2.6)×10^(7)个。②单独组和联合组受者术后第12个月时分别均有3例撤除胰岛素,至术后第36个月时分别有2例和3例撤除胰岛素;2组术后胰岛素用量均较术前下降,在术后12个月内,联合组胰岛素用量呈现出低于单独组的趋势。③单独组空腹C肽水平术后第24个月时达高峰后开始下降,联合组空腹和餐后2 h C肽水平均在术后第12个月时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而在术后第24个月时餐后2 h C肽水平呈上升趋势,与单独组相比,联合组在术后第12个月和第36个月时的C肽水平表现出更高的趋势。④术后36个月内,2组的HbA1c浓度在术后不同时间点均较术前下降,至术后第6个月时基本维持正常平稳水平,2组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⑤ 2组均无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及不良反应。结论 从本研究初步结果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对胰岛移植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同种异体胰岛移植后3年的临床疗效有所改善,但其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随访观察,其机制也仍需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移植 糖尿病 干细胞
原文传递
肝下下腔静脉阻断与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在复杂肝切除术中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16
13
作者 姚豫桐 黄孝伦 +4 位作者 罗兰云 薛华 骆乐 向光明 赖春友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80-885,共6页
目的:比较肝下下腔静脉(IIVC)阻断与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技术在复杂肝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12月行复杂肝切除术的10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术中所有患者均采用Pringle法控制入肝血... 目的:比较肝下下腔静脉(IIVC)阻断与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技术在复杂肝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12月行复杂肝切除术的10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术中所有患者均采用Pringle法控制入肝血流,其中56例行IIVC阻断(IIVC阻断组),47例行CLCVP技术(CLCVP组)降低中心静脉压(CVP)。比较两组切肝过程中CVP的变化、切肝过程出血量、手术总出血量、术中尿量、输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肝功能与肾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切肝前对比,两组患者在切肝过程中CVP均明显下降,但IIVC阻断组CVP较CLCVP降低更明显,且IIVC阻断组切肝过程中出血量、手术总出血量、术后第3天ALT和术后第3、7天TBIL均明显低于CLCVP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尿量、输血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肾功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IVC阻断联合Pringle法操作简单方便,相对于CLCVP技术,其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肝功能恢复更快,且更容易降低CVP,减少术中肝脏断面出血,有利于提高复杂肝切除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止血技术 中心静脉压 腔静脉
原文传递
PET-CT示踪加荧光成像监测胰岛及BMSC移植物的分布与定植
14
作者 魏玲玲 施静 +5 位作者 冯天航 赖春友 张恬莹 姚豫桐 邓绍平 黄孝伦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27-532,共6页
目的利用PET-CT对细胞进行活体示踪,观察移植的胰岛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在受鼠体内的分布,间接了解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大鼠的疗效。方法链脲佐菌素构建大鼠糖尿病模型,利用胶原酶法分离制备大鼠胰岛,全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以18F-... 目的利用PET-CT对细胞进行活体示踪,观察移植的胰岛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在受鼠体内的分布,间接了解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大鼠的疗效。方法链脲佐菌素构建大鼠糖尿病模型,利用胶原酶法分离制备大鼠胰岛,全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以18F-脱氧葡萄糖(18F-FDG)体外标记。将糖尿病大鼠分组随机法分为四组(每组15只):A为对照组;B为干细胞移植组;C为胰岛移植组;D为联合移植组。均经门静脉移植,PET-CT示踪移植入体内的细胞分布情况。移植后7天,取各组实验鼠肝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移植细胞的定植及分布。应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计算标准摄取值(SUV),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PET-CT显示,B和D组,BMSC主要均匀分布在右半肝;C和D组,胰岛主要聚集在肝门静脉末端分支;D组,BMSC围绕在胰岛的周围;而对照A组肝脏无明显的显影,PET-CT活体示踪结果与免疫荧光结果一致。结论PET-CT能直观的揭示胰岛与BMSC经门静脉移植后在肝内的分布及相互关系,为临床上胰岛与BMSC联合移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移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