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腔深静脉留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赖江明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5期295-296,共2页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胸腔闭式引流 留置导管 引流效果
下载PDF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赖江明 刘芳梅 林彩真 《内蒙古中医药》 2008年第7期49-51,共3页
目的:总结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术前进行充分的肠道准备和健康教育,术后指导病人练习提肛肌运动,保持大便通畅,密切观察和处理并发症。结果:病人预后良好,平均住院3~5天,对治疗、护理工作满意... 目的:总结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术前进行充分的肠道准备和健康教育,术后指导病人练习提肛肌运动,保持大便通畅,密切观察和处理并发症。结果:病人预后良好,平均住院3~5天,对治疗、护理工作满意。结论:做好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是病人术后康复的保障,能减少并发瘟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 围手术期 护理对策
下载PDF
降钙素原浓度监测在心脏停搏后综合征患者早期救治中的价值和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林幼萍 陈怿 +3 位作者 陈玉兰 赖江明 苏磊 江东新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观察心脏停搏后综合征(PCAS)患者早期降钙素原(PCT)浓度的动态变化,探讨PCT水平对PCAS患者救治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3例PCA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心肺复苏... 目的观察心脏停搏后综合征(PCAS)患者早期降钙素原(PCT)浓度的动态变化,探讨PCT水平对PCAS患者救治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3例PCA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心肺复苏(CPR)后当天的PCT水平分为类脓毒症组(PCT≥10μL,46例)和非类脓毒症组(PCT〈10μg/L,27例),比较两组入院7d感染发生率。以入院7d内是否并发感染分为感染组(17例)和非感染组(56例),比较两组入院当天的PCT水平。以28d预后分为存活组(50例)和死亡组(23例),比较两者间PCT的变化,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H)评分,分析PCT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入院当天类脓毒症组感染发生率与非类脓毒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9%(11/46)比22.2%(6/27),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μL:16.80(7.85,38.80)比9.30(1.48,31.15),P〉0.05];死亡组PCT明显高于存活组[μL:33.20(32.00,46.00)比5.12(0.50,16.35),P〈0.01],死亡组和存活组随时间延长开始升高,并于入院1d时达峰值[58.30(47.26,76.40)和8.75(1.22,30.87)],然后缓慢下降,但死亡组较存活组下降缓慢,5d起降到正常水平,6d时死亡组PCT仍明显高于存活组[1.20(1.02,6.40)比0.46(0.05,1.20),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CT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性(r=0.447,P〈0.01)。结论早期动态监测PCT水平对指导判断PCA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作用,但PCAS患者早期PCT浓度升高与感染相关性差,不能单纯根据PCT来判断PCAS患者早期发生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心脏停搏后综合征 降钙素原 感染 预后
下载PDF
血脂指标的比值在预测心脑疾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中的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桂见军 江东新 +6 位作者 农凤秋 伍伟光 陈玉兰 赖江明 奉伍妹 徐元杰 徐武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179-182,188,共5页
目的评价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与血脂(包括脂质、脂蛋白、载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年龄、性别等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0年3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和心内科住院,年龄≥40岁的83... 目的评价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与血脂(包括脂质、脂蛋白、载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年龄、性别等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0年3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和心内科住院,年龄≥40岁的8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采用超声测量的平均CIMT、性别、年龄、血脂水平[脂质、脂蛋白、载脂蛋白,以及脂质比值,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比值、载脂蛋白B(Apo-B)与载脂蛋白A-Ⅰ(ApoA-Ⅰ)的比值及总胆固醇(TC)与HDL-C的比值]、hs-CRP、空腹血糖等资料。依据患者的CIMT,分为正常组(平均CIMT<1.0 mm)172例,增厚组(平均CIMT≥1.0 mm)661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①增厚组患者的年龄、空腹血糖、hs-CRP、LDL-C/HDL-C比值、TC/HDL-C比值、Apo-B/ApoA-Ⅰ比值的中位数,均高于正常组,而HDL-C、ApoA-Ⅰ的中位数低于正常组。增厚组男性例数要明显多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之间其他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OR=1.085,95%CI:1.067~1.104)、男性(OR=1.897,95%CI:1.985~2.799)、hs-CRP(OR=1.165,95%CI:1.047~1.296)、LDL-C/HDL-C比值(OR=1.281,95%CI:1.040~1.579)是预测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DL-C/HDL-C比值增高是预测心脑疾病患者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预测作用可能要优于单独检测LDL-C或HD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颈动脉疾病 心脑疾病
下载PDF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氧疗知识认知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喜华 赖江明 陈银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5年第14期1929-1930,共2页
目的了解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对氧疗知识的认知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00例肺心病患者进行氧疗知识认知状况调查。结果患者对急性期持续吸氧目的及指征、吸氧流量的选择、氧疗效果的判断、吸氧效应指标监测意义、吸... 目的了解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对氧疗知识的认知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00例肺心病患者进行氧疗知识认知状况调查。结果患者对急性期持续吸氧目的及指征、吸氧流量的选择、氧疗效果的判断、吸氧效应指标监测意义、吸高浓度氧的危害、吸氧的注意事项的未认知率分别为69.0%、62.0%、68.0%、70.0%、68.0%和21.0%。结论患者对氧疗知识认知较差,需加强对肺心病患者氧疗的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氧疗知识 认知状况 健康教育
下载PDF
治疗干预计分系统在ICU护理工作量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叶慧丽 赖江明 刘燕玲 《现代临床护理》 2010年第5期72-73,21,共3页
目的应用治疗干预计分系统(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scoring system,TISS)评定和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护理工作量,为ICU护理工作量的评估提供依据。方法自2009年5-12月收集本院236例次患者每天的TISS计分,统计... 目的应用治疗干预计分系统(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scoring system,TISS)评定和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护理工作量,为ICU护理工作量的评估提供依据。方法自2009年5-12月收集本院236例次患者每天的TISS计分,统计ICU病房每天所有患者的TISS总分。结果 ICU患者每天TISS计分均数为(41.32±13.27)分,其中有48.73%例次的TISS计分≥40分,属于TISS分类IV级的重患者。ICU每天护理工作总量的TISS计分均数为(206.55±89.41)分。76项护理干预项目中,心电监护、记录24h出入量、留置导尿管的操作频次占前3位。结论 ICU护士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ICU护士人力资源现状与所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尽快缩小和消除这一差距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干预计分系统 护理工作量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林喜华 赖江明 陈银花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5年第3期232-232,共1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将本科自2001年8月至2004年12月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分别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及常规护理程序;对两组患者开始溶栓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进...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将本科自2001年8月至2004年12月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分别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及常规护理程序;对两组患者开始溶栓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开始溶栓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能使患者更快地接受溶栓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程序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患者 静脉溶栓治疗 应用分析 并发症发生率 溶栓时间 2004年 2001年
下载PDF
重症EV71感染患儿脑电双频指数与镇静评分的关联研究
8
作者 农凤秋 桂见军 +2 位作者 陈建江 赖江明 伍伟光 《右江医学》 2013年第4期478-480,F0004,共4页
目的通过与脑电双频指数(BIS)的比较,评估重症肠道病毒71(EV71)感染患儿使用Ramsay评分作为临床镇静评估工具的有效性。方法将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不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EV71感染患儿30例纳入研究,Ramsay评分由护士评定,每4小时1次,连... 目的通过与脑电双频指数(BIS)的比较,评估重症肠道病毒71(EV71)感染患儿使用Ramsay评分作为临床镇静评估工具的有效性。方法将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不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EV71感染患儿30例纳入研究,Ramsay评分由护士评定,每4小时1次,连续评定6次。而BIS值由PICU医生记录,相互之间不知情。结果 30个重症EV71感染患儿共收集180个成对的Ramsay/BIS值。Ramsay评分与BIS值直线回归系数r=0.773(P<0.01)。结论重症EV71感染患儿的Ramsay评分与BIS值相关良好。重症EV71感染无机械通气的患儿,Ramsay评分是一种有效的监测镇静深度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 镇静 RAMSAY评分 脑电双频指数
下载PDF
髓过氧化物酶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海燕 赖江明 +1 位作者 梁丽丽 宓宝斌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通过对血清促炎症介质髓过氧化物酶(MPO)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测定,探讨其在ACS危险分层的临床意义。方法病人分为两组:ACS组(STEMI患者32例,UAP/NSTEMI组患者38例)和对照组(SAP患者20例)。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血清MPO活... 目的通过对血清促炎症介质髓过氧化物酶(MPO)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测定,探讨其在ACS危险分层的临床意义。方法病人分为两组:ACS组(STEMI患者32例,UAP/NSTEMI组患者38例)和对照组(SAP患者20例)。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血清MPO活性。随访各组于30、90 d的后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STEMI和UAP/NSTEMI组患者的血清MPO水平较SAP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STEMI患者血清MPO水平高于UAP/NSTEMI组(P<0.01);②具有高水平MPO的患者在随后30 d及90 d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①血清炎症标志物MPO可能独立预测近期心血管事件危险性;②降低高MPO水平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过氧化物酶 急性冠脉综合征 危险分层 易损斑块
下载PDF
护理服务质量与住院患者满意度关系的调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梅晓珍 庄登芳 赖江明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3期2954-2955,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服务质量与住院患者满意度关系。方法:586例住院患者接受问卷调查。结果:问卷调查满意度从高到低分别为当您入院时护士是否热情接待(94.88%),当您呼唤护士时护士能否及时赶到(91.81%),您对医院制订的治疗和作息时间满意吗(... 目的:探讨护理服务质量与住院患者满意度关系。方法:586例住院患者接受问卷调查。结果:问卷调查满意度从高到低分别为当您入院时护士是否热情接待(94.88%),当您呼唤护士时护士能否及时赶到(91.81%),您对医院制订的治疗和作息时间满意吗(90.78%),您对治疗费用是否满意(90.1%),护士与您交流时态度是否认真(87.03%),您对病房的卫生状况是否满意(86.69%),您认为护士的技术操作是否熟练(85.6%),您对护理工作的总体评价是否满意(83.28%),您对不能自由选择护士是否满意(77.13%),您对医院的餐饮是否满意(68.6%),医院为陪侍人提供的休息环境是否满意(49.15%)。结论:提高患者的餐饮水平,改善患者陪人休息环境有助于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护理 满意度
下载PDF
结构化护理对ICU患者情绪管理、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赖江明 廖秀芳 +4 位作者 宋艳娟 王兵华 曾海风 奉伍妹 江东新 《广东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983-987,共5页
目的探究结构化护理对ICU患者情绪管理、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ICU收治的80例术后清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结构化护理措施。采用Richards-Campbell睡眠量表(RCSQ)评分比较两组... 目的探究结构化护理对ICU患者情绪管理、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ICU收治的80例术后清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结构化护理措施。采用Richards-Campbell睡眠量表(RCSQ)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心理状况;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比较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RCSQ各项评分较护理前均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有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SF-36各维度得分较护理前均有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ICU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结构化护理模式,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情绪,降低压疮发生率,促进疾病痊愈和健康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患者 情绪管理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探讨床边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脓毒血症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赖江明 宋艳娟 +2 位作者 曾海风 王兵华 刘锦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7期192-193,共2页
目的探究床边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脓毒血症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 60例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床边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全面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究床边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脓毒血症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 60例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床边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全面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降钙素原、乳酸水平,死亡情况,血小板,肌酐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RP、WBC、降钙素原、乳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1例(3.33%),对照组患者死亡6例(20.00%),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与肌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脓毒血症患者实施床边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并加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脓毒血症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创伤弧菌感染2例的护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3
作者 廖秀芳 卓小华 +1 位作者 陈捷 赖江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2期193-196,200,共5页
目的探析创伤弧菌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9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例创伤弧菌感染患者,总结其临床表现,同时检索2010-2018年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以“创伤弧菌感染”“护理”为关键词,结合文献复习该病... 目的探析创伤弧菌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9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例创伤弧菌感染患者,总结其临床表现,同时检索2010-2018年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以“创伤弧菌感染”“护理”为关键词,结合文献复习该病早期诊断、处理及护理分析。结果2例创伤弧菌感染患者在经早期诊断、患肢皮肤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保护性隔离、预防感染以及出院指导等护理等干预后,其中病例1家属表示理解,要求放弃治疗出院;病例2在治疗12日后痊愈出院。结论针对创伤弧菌感染患者的病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弧菌 感染 临床护理 文献复习
下载PDF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护理措施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赖江明 林彩真 +1 位作者 袁杰钦 刘锦芬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35期246-247,共2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20例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对比分析患者临床护理前后各项指标...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20例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对比分析患者临床护理前后各项指标变化。结果:经过临床护理,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且上机2小时后,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均显著优于上机治疗前,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左心衰竭,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抢救成功率,与系统性的临床护理相配合,治疗效果更加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急性重症左心衰竭 临床护理
原文传递
情志护理对综合ICU老年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15
作者 赖江明 王兵华 +1 位作者 曾海风 奉伍妹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年第21期3527-3529,共3页
目的情志护理对综合ICU老年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该院综合ICU收治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护理联合情... 目的情志护理对综合ICU老年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该院综合ICU收治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护理联合情志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不良情绪、护理质量满意率和拒绝配合诊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97.50%(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5.0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拒绝配合诊疗发生率17.50%(7/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0%(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志护理能有效改善综合ICU老年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显著提升护理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护理 综合ICU老年患者 不良情绪 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