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可霉素发酵后期的工艺改进 被引量:3
1
作者 毛全贵 赖珅 邢继红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14年第6期265-267,I0019,共4页
本文从磷酸根离子对林可霉素发酵的影响方面着手,重点考查了在林可霉素发酵中后期,用分批补加适量浓度磷酸盐的方法来代替原始工艺中的补加全料的工艺改进,通过对比这两种方案对林可霉素合成过程中的碳源、氮源、菌丝生长量以及p H的影... 本文从磷酸根离子对林可霉素发酵的影响方面着手,重点考查了在林可霉素发酵中后期,用分批补加适量浓度磷酸盐的方法来代替原始工艺中的补加全料的工艺改进,通过对比这两种方案对林可霉素合成过程中的碳源、氮源、菌丝生长量以及p H的影响,确定了有效增加林可霉素合成速率的最佳补磷方案,同时,此工艺替代也实现了在工业发酵过程中对原材料的大幅度节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肯链霉菌 磷酸二氢钾 生物合成 工艺调控
下载PDF
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吉他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3
2
作者 赖珅 李维平 +2 位作者 朱义斌 毛全贵 廖志勇 《广东化工》 CAS 2015年第7期13-14,共2页
以一株北里链霉菌(Streptomyces kitasatoensis)Zn1201为出发菌株,使用氯化锂前处理后照射紫外线进行复合诱变,通过L9(34)正交实验等处理结果得知,1.5%的氯化锂浸泡2 h、UV照射90 s得到的正突变株摇瓶效价提高较大,通过耐高浓度豆油和... 以一株北里链霉菌(Streptomyces kitasatoensis)Zn1201为出发菌株,使用氯化锂前处理后照射紫外线进行复合诱变,通过L9(34)正交实验等处理结果得知,1.5%的氯化锂浸泡2 h、UV照射90 s得到的正突变株摇瓶效价提高较大,通过耐高浓度豆油和耐自身代谢物的选择性筛选,获得3株高产突变株,其中Zn1401突变株摇瓶发酵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4.3%,且该菌株传至5代,遗传性状稳定。该菌株应用于生产之后,产量提高7%左右,年新增利润1091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他霉素 紫外线 氯化锂 复合诱变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豆粉中脂肪残留量
3
作者 毛全贵 赖珅 邢继红 《当代化工》 CAS 2014年第7期1400-1402,共3页
为建立快速准确的方法测定豆粉中脂肪酸的残留量,以氢氧化钾甲醇溶液为酯化剂,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豆粉中残留脂肪酸组成。结果 5种主要脂肪酸能在15 min内基线分离,线性、精密度、重现性良好。此方法简单快捷,可用于豆粉中脂肪酸的残... 为建立快速准确的方法测定豆粉中脂肪酸的残留量,以氢氧化钾甲醇溶液为酯化剂,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豆粉中残留脂肪酸组成。结果 5种主要脂肪酸能在15 min内基线分离,线性、精密度、重现性良好。此方法简单快捷,可用于豆粉中脂肪酸的残留组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粉 脂肪酸 气相色谱
下载PDF
甲基化试剂对螺旋霉素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罗俊 高淑红 +4 位作者 陈长华 叶蕊芳 武培 赖珅 马朝安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5期46-50,共5页
研究了在发酵过程中添加氯化胆碱对发酵产螺旋霉素及组分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法,以效价和杂质组分为指标,优化氯化胆碱的添加条件。结果表明,氯化胆碱的最优添加时间为120 h、最优添加浓度为0.66 g.L-1,在此条件下发酵效价提高约... 研究了在发酵过程中添加氯化胆碱对发酵产螺旋霉素及组分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法,以效价和杂质组分为指标,优化氯化胆碱的添加条件。结果表明,氯化胆碱的最优添加时间为120 h、最优添加浓度为0.66 g.L-1,在此条件下发酵效价提高约15%,各主要杂质组分的含量均降低,其中杂质UNK4的含量变化最显著,而有效组分的含量相应有所提升。中间代谢物测定结果显示,氯化胆碱的添加增加了乙酸等前体物质的浓度,有助于增大TCA循环通量,促进螺旋霉素的合成。15 L罐放大结果表明,该工艺有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霉素 甲基化 氯化胆碱 有机酸
下载PDF
人血红蛋白单抗的鉴定和免疫学特性分析
5
作者 赖珅 邢继红 翟明礼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4期38-40,共3页
本实验采用8~12周龄BALB/C系的纯种小鼠,通过一系列的免疫反应来激活其免疫系统,取冲击后2~3d的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检测培养上清效价来筛选阳性克隆子并克隆化,共获得8株有效细胞株,对其进行特异性鉴定得Hb-2、Hb-3和H... 本实验采用8~12周龄BALB/C系的纯种小鼠,通过一系列的免疫反应来激活其免疫系统,取冲击后2~3d的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检测培养上清效价来筛选阳性克隆子并克隆化,共获得8株有效细胞株,对其进行特异性鉴定得Hb-2、Hb-3和Hb-4特异性抗人血红蛋白,其他5株有交叉反应;亚类测定结果显示Hb-2为IgG2a、Hb-3和Hb-4均为IgG1;动物保护实验显示该3株细胞的中和活性较好;夹心ELISA测定抗原表位显示Hb-2和Hb-3、Hb-2和Hb-4的抗原识别表位均不相同,Hb-3和Hb-4的抗原识别表位相同;竞争性ELISA测单抗的亲和力常数kaff=1.4×10-10 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单克隆抗体 免疫学特性 SDS-PAGE电泳
下载PDF
丙三醇对螺旋霉素Ⅰ发酵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培培 高淑红 +3 位作者 姚开亚 孙玲玲 张志勇 赖珅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1-47,共7页
以提高螺旋霉素Ⅰ产量及降低杂质D(Spiramycin V)组分质量分数为目标,研究添加丙三醇对螺旋霉素I产生菌生二素链霉菌发酵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分析。摇瓶添加最终体积分数为0.4%的丙三醇使螺旋霉素I效价提高17.12%,杂质D质量分数降... 以提高螺旋霉素Ⅰ产量及降低杂质D(Spiramycin V)组分质量分数为目标,研究添加丙三醇对螺旋霉素I产生菌生二素链霉菌发酵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分析。摇瓶添加最终体积分数为0.4%的丙三醇使螺旋霉素I效价提高17.12%,杂质D质量分数降低21.39%。15 L发酵罐的放大实验表明,添加最终体积分数为0.4%的丙三醇,螺旋霉素I最终效价达到23314 U/mL,相比对照组(18329 U/mL)提高27.20%,最终杂质D质量分数为8.84%,与对照组(11.99%)相比降低了26.27%。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研究发现,聚酮合酶基因srm10(内酯环合成相关基因),氨基转移酶基因srm20(福洛氨糖合成相关基因)与甲基转移酶基因srm33(碳霉糖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提高。结果表明,在发酵15 h添加最终体积分数为0.4%的丙三醇,能提高内酯环合成相关基因及糖基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从而提高螺旋霉素I效价,降低杂质D组分的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二素链霉菌 螺旋霉素I 丙三醇 PCR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泰乐菌素发酵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毛全贵 赖珅 邢继红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15年第1期71-75,共5页
以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为出发菌株,考察发酵工艺中摇瓶转速、接种量、发酵液初始pH,发酵温度4个因素对泰乐菌素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对各因素进行进一步优化,确定最终发酵条件为:... 以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为出发菌株,考察发酵工艺中摇瓶转速、接种量、发酵液初始pH,发酵温度4个因素对泰乐菌素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对各因素进行进一步优化,确定最终发酵条件为:摇瓶转速200r·min-1,接种量7.94%,发酵液初始pH 7.35,温度28.3℃,在此条件下发酵得到的泰乐菌素含量达到13 572μg·mL-1,比优化前提高了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泰乐菌素 弗氏链霉菌 发酵工艺
下载PDF
硫酸二乙酯诱变螺旋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
8
作者 吴阳 武培 +2 位作者 赖珅 张九锋 张小红 《山东化工》 CAS 2017年第11期49-50,共2页
以一株螺旋霉素生产菌株为出发菌株,使用硫酸二乙酯(DES)处理进行诱变,获得四株效价较高的突变株,其中有一株经过5代后遗传性状稳定。该菌株在摇瓶试验中能提高效价约6.5%左右,发酵生产中能提高放罐效价6%左右,该高产菌株的获得对提高... 以一株螺旋霉素生产菌株为出发菌株,使用硫酸二乙酯(DES)处理进行诱变,获得四株效价较高的突变株,其中有一株经过5代后遗传性状稳定。该菌株在摇瓶试验中能提高效价约6.5%左右,发酵生产中能提高放罐效价6%左右,该高产菌株的获得对提高螺旋霉素发酵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霉素 DES 诱变
下载PDF
Al^(3+)对螺旋霉素发酵的影响
9
作者 朱义彬 赖珅 +2 位作者 刘学威 蔡森 牛金刚 《当代化工研究》 2017年第5期140-141,共2页
本文通过在螺旋霉素发酵过程中添加金属离子发现:40h左右添加0.64g/L Al3+不但可提高效价10.64%以上,还能提高产品质量,使螺旋霉素I组分下降,总组分升高。
关键词 金属离子 螺旋霉素 组分
下载PDF
盐酸林可霉素精制方法
10
作者 张宏周 赖珅 +1 位作者 谢书琴 刘学威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44-1247,共4页
盐酸林可霉素中有的杂质(如林可霉素B)难以去除,本研究采用盐析重结晶法降低杂质含量,利用大孔吸附树脂除去盐析重结晶法引入的无机盐,筛选出最优树脂为LX22型大孔吸附树脂。通过9批次试验,精制的盐酸林可霉素杂质含量均低于林可霉素盐... 盐酸林可霉素中有的杂质(如林可霉素B)难以去除,本研究采用盐析重结晶法降低杂质含量,利用大孔吸附树脂除去盐析重结晶法引入的无机盐,筛选出最优树脂为LX22型大孔吸附树脂。通过9批次试验,精制的盐酸林可霉素杂质含量均低于林可霉素盐酸盐对照品,林可霉素B(精制前含量2.80%~3.50%)未检出。精制收率为75.90%~90.10%,工艺简单可靠,重现性好,适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可霉素 重结晶 杂质 树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