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尖瓣成形术及二尖瓣置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近期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罗统波 陈凯明 +2 位作者 赖锋华 刘浪 朱伯卫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3年第4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究二尖瓣成形术及二尖瓣置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200例实施二尖瓣成形术(研究组),200例实施二尖瓣置换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心功... 目的探究二尖瓣成形术及二尖瓣置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200例实施二尖瓣成形术(研究组),200例实施二尖瓣置换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术中相关指标、住院时间、二尖瓣反流情况和并发生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左心室舒张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体外循环时间和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二发生3例二尖瓣中度反流,15例轻度反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效果更佳,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安全性高,心功能改善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成形术 二尖瓣置换术 风湿性 二尖瓣病变 近期效果
下载PDF
Ⅰ型和Ⅱ型小儿永存动脉干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赖锋华 欧惠芬 +3 位作者 曹勇 陈凯明 朱伯卫 陈泽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探讨Ⅰ型和Ⅱ型永存动脉干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治疗的10例永存动脉干患者的资料.其中Ⅰ型共同动脉干6例、Ⅱ型永存动脉干4例;年龄1~14(6.5±4.2)个月;合并房间隔缺损、共同动脉瓣... 目的 探讨Ⅰ型和Ⅱ型永存动脉干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治疗的10例永存动脉干患者的资料.其中Ⅰ型共同动脉干6例、Ⅱ型永存动脉干4例;年龄1~14(6.5±4.2)个月;合并房间隔缺损、共同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弓缩窄、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1岁2个月的患儿术前行右心导管检查测得肺血管阻力4.5 WOOD.U.所有患者都行一期手术根治术.右心室-肺动脉流出道重建,6例采用牛颈静脉带瓣管道,4例采用Gortex人工管道重建右室流出道.结果 手术早期死亡1例,死亡率为10%(1/10).生存9例,晚期死亡1例.死亡的1例为术前合并主动脉弓缩窄,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术后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术后早期出现严重肺动脉高压危象3例,治疗后循环稳定.余患儿顺利恢复出院.出院时心脏超声提示肺动脉反流4例,2例轻-中度,2例中度.术后9例随访3个月至6年,平均60个月,1例术后半年猝死.结论 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术前充分评估肺血管病变、注意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妥善的共同瓣膜修复、右室流出道管道的选择等,是Ⅰ型和Ⅱ型永存动脉干早期甚至新生儿期进行一期手术治疗近、中期效果满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永存动脉干 外科手术治疗
下载PDF
66例三尖瓣置换术近、中期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赖锋华 曹勇 +4 位作者 欧惠芬 陈凯明 刘浪 朱伯卫 林世廷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5期423-425,共3页
目的 总结三尖瓣置换术近、中期疗效及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66例三尖瓣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因分类:风湿性心脏病47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术后再次行三尖瓣置换12例;先天性心脏病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5例,... 目的 总结三尖瓣置换术近、中期疗效及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66例三尖瓣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因分类:风湿性心脏病47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术后再次行三尖瓣置换12例;先天性心脏病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5例,瓣膜退行性病变4例,胸部外伤1例,起搏器安置术后1例.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12例、Ⅲ级37例、Ⅳ级17例.56例患者行生物瓣置换,10例行机械瓣置换.结果 66例患者中住院期间死亡4例,其中2例死于严重心力衰竭、1例死于心律失常、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后随访3~60个月,随访期间死亡1例,全组总死亡率7.6%.术后心功能恢复至Ⅰ级26例、Ⅱ级35例、Ⅲ级5例.结论 三尖瓣置换术早期死亡率较高,所以只有病变严重者才考虑行置换手术,即须严格掌握三尖瓣置换指征.三尖瓣置换患者,近、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三尖瓣置换术 外科手术治疗
下载PDF
30例双腔右心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赖锋华 曹勇 +2 位作者 曹永科 陈凯明 刘浪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8期736-738,共3页
目的 探讨过去10年我院双腔右心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接受外科治疗的30例双腔右心室的诊治情况.术前经超声心动图确诊27例,术中确诊3例.其中肌隔型18例,肌束型12例;单纯右室双腔心2例,合并室... 目的 探讨过去10年我院双腔右心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接受外科治疗的30例双腔右心室的诊治情况.术前经超声心动图确诊27例,术中确诊3例.其中肌隔型18例,肌束型12例;单纯右室双腔心2例,合并室间隔缺损25例,房间隔缺损2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合并主动脉瓣下隔膜1例.手术切除右心室异常肥厚肌束,修补室间隔缺损,未予补片加宽右室流出道8例,用自体心包加涤纶补片加宽右室流出道22例,同时矫治心内其他畸形.结果 手术早期死亡1例,为成人双腔右心室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术前有右心功能不全,出现腹胀及双下肢水肿等临床症状,术后出现低心排综合征,2d后死亡.其余患者手术效果满意,康复出院.死亡率为3.33%(1/30),生存29例,无近期或中期死亡及相关并发症.术后29例随访,随访率100%,主要以门诊及电话随访.随访3个月至10年,本组2例术前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术后早期心脏彩超提示三尖瓣轻-中度关闭不全,考虑术中损失乳头肌所致,通过门诊心脏彩超随访,目前三尖瓣仍为轻-中度关闭不全,无右心功能不全表现.右室流出道疏通满意,目前暂无患者因右室流出道狭窄而再次手术.全组患者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活动量明显增大,生长发育改善.结论 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术前充分评估,熟悉掌握病理解剖,有效疏通右室流出道并充分矫治心内其他畸形,手术治疗近、中期效果满意,远期待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双腔右心室 外科手术治疗
下载PDF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13例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赖锋华 欧惠芬 +3 位作者 曹勇 陈凯明 刘浪 朱伯卫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3期304-307,共4页
目的探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患者的外科治疗、手术疗效及经验,为基层医院开展此类手术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10月高州市人民医院13例外科治疗的HOCM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患者的外科治疗、手术疗效及经验,为基层医院开展此类手术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10月高州市人民医院13例外科治疗的HOC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29.3(1~47)岁。术中、术后用食道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房、左心室、左心室流出道流速及压差、左心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关闭情况。13例患者均采用改良Morrow手术疏通左心室流出道,同时对二尖瓣成形或二尖瓣置换不予处理,并矫正心内合并的其他畸形。结果 1例因出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术后2 d死亡。其余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无近期或中期死亡及相关并发症,住院时间8.4(7~13)d。术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差比术前明显降低[(14.3±8.3)mmHg vs.(85.3±40.5)mmHg(1 mmHg=0.133 kPa)]。术后食道超声提示收缩期前向运动(systolic anterior motion,SAM)征消失。2例术前二尖瓣中-重度反流,行二尖瓣成形效果欠佳而改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2例二次转机行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术后12例随访,随访率100%,主要以门诊及电话随访,随访1个月~10年,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在I^II级,无远期死亡、其他并发症或再次手术。结论充分疏通左心室流出道及妥善处理二尖瓣,外科治疗HOCM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型 心脏外科治疗 收缩期前向运动征
下载PDF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急诊手术治疗的体会
6
作者 赖锋华 陈凯明 +3 位作者 张日英 朱伯卫 林世廷 陈泽科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1期154-155,共2页
室间隔缺损患儿实施全身麻醉后,经患儿胸正中央剖开胸口,观察动脉导管是否闭合,未闭合时予以结扎,若伴有房间隔缺损(半径<4cm,原发性)或未闭合的卵圆孔需予以缝合,缺损半径<0.36cm室间隔缺损边缘为纤维组织可予以缝闭,缺损半径>... 室间隔缺损患儿实施全身麻醉后,经患儿胸正中央剖开胸口,观察动脉导管是否闭合,未闭合时予以结扎,若伴有房间隔缺损(半径<4cm,原发性)或未闭合的卵圆孔需予以缝合,缺损半径<0.36cm室间隔缺损边缘为纤维组织可予以缝闭,缺损半径>0.36cm室间隔缺损应及时修补补片。101例患儿死亡2例,其余99例患儿术后痊愈,术后复查彩超心脏恢复正常,在以后的走访中患儿生长发育与正常同龄儿一致,无明显差异。治疗室间隔缺损时,用科学的剂量麻醉患儿,合理的手术计划,动态观测患儿的术中情况,轻柔、精确的手术操作,规避空气栓塞、心肌及冠状动脉损伤,都可以提高婴幼儿室间隔缺损急诊手术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婴幼儿 体外循环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改良左心房上吻合法矫治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常回流
7
作者 赖锋华 李韬 +3 位作者 陈凯明 林世廷 朱伯卫 陈泽科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3期302-305,共4页
目的总结从左心房顶部行改良左心房-共同静脉吻合(左心房上吻合法)治疗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常回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的经验。方法 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心上型TAPVC 17例,17例肺... 目的总结从左心房顶部行改良左心房-共同静脉吻合(左心房上吻合法)治疗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常回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的经验。方法 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心上型TAPVC 17例,17例肺静脉均是经垂直静脉、无名静脉、右上腔静脉后回流至右心房,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中位数为1岁(40 d~24岁);体质量中位数为12.5 kg(3.1~31.0 kg),全组12例合并房间隔缺损,3例合并卵圆孔未闭,2例合并房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均采用左心房上吻合法。结果手术死亡2例,1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术后反复肺感染,死于呼吸衰竭。1例因术后急性肺水肿,二次手术重新开放垂直静脉延迟闭合治愈;2例心律失常(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治疗一周恢复正常。无肺动脉高压危象。术后随访3个月至6年,平均3.5年,无吻合口狭窄和心律失常,发绀消失,活动耐力显著增加,生长发育良好。结论改良左心房上吻合法治疗心上型TAPVC,手术暴露好、操作简单、心律失常发生率低,术后中期随访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常回流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凯明 钟焕清 +4 位作者 黄志辉 钟志敏 陈景伟 赖锋华 许发珍 《现代医院》 2010年第2期13-15,共3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65例,手术原则是清除感染灶,矫治心脏畸形和恢复瓣膜功能,行室间隔缺损修补52例,动脉导管直视缝合8例,主动脉窦瘤修补2例,法洛四联...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65例,手术原则是清除感染灶,矫治心脏畸形和恢复瓣膜功能,行室间隔缺损修补52例,动脉导管直视缝合8例,主动脉窦瘤修补2例,法洛四联症根治3例,同期行二尖瓣成形2例,三尖瓣成形12例,肺动脉瓣成形5例,二尖瓣置换2例,主动脉瓣置换3例,三尖瓣置换1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2例,主动脉根部置换1例。结果1例急诊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60例,随访6个月~10年,无1例死亡及心内膜炎复发。结论先天性心脏病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者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及有效的抗生素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国产偏心型封堵器介入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4
9
作者 罗瑞芳 陈景伟 +5 位作者 钟焕清 林秋伟 夏天 赖锋华 刘浪 钟汝核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2期916-918,共3页
目的探讨用国产偏心型封堵器介入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VSD)的操作技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介入治疗IVSD共24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11±6)岁,平均体重(23.0±8.4)kg。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 目的探讨用国产偏心型封堵器介入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VSD)的操作技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介入治疗IVSD共24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11±6)岁,平均体重(23.0±8.4)kg。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确诊,IVSD边缘与主动脉瓣距离均<2mm;IVSD直径2.5~6.0(4.3±0.8)mm。术中常规左心室造影。24例均采用国产偏心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型号4~10mm。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随访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片和超声心动图。结果全组无死亡。1例术中因主动脉瓣轻度反流放弃封堵;1例因缺损较大放弃封堵。即时封堵成功22例。即时超声心动图检查主动脉瓣微量反流3例。术后随访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用国产偏心型封堵器介入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安全、有效,但需要一定的诊断及操作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性 血管造影术 室间隔缺损
下载PDF
重症法洛四联症的镶嵌手术治疗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浪 陈凯明 +4 位作者 赖锋华 林世廷 朱伯卫 陈泽科 钟瑞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4期281-284,320,共5页
目的总结重症法洛四联症(TOF)镶嵌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其方法、效果和意义。方法筛选病例:重症发绀型法洛四联症17例,通过超声心动图和螺旋CT检查确诊。术前介入治疗:重症TOF在根治术前予以侧支血管堵塞术,其中2例采用AGAPlug血... 目的总结重症法洛四联症(TOF)镶嵌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其方法、效果和意义。方法筛选病例:重症发绀型法洛四联症17例,通过超声心动图和螺旋CT检查确诊。术前介入治疗:重症TOF在根治术前予以侧支血管堵塞术,其中2例采用AGAPlug血管塞堵闭体肺侧支血管,1例采用国产先健动脉导管未闭(PDA)Amplatzer封堵器,其余均采用COOK非可控弹簧圈栓塞体肺侧支血管。侧支血管堵塞术后立即行一期外科根治手术。结果全组手术皆获得满意效果。随访2.0-2.5年,无严重并发症,患儿发育正常。结论镶嵌手术治疗重症TOF安全、有效、可行,比单一外科手术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镶嵌 侧支循环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326例经验总结及随访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浪 陈凯明 +3 位作者 赖锋华 朱伯卫 姚祝飞 钟瑞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5期576-579,共4页
目的总结经皮导管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临床经验,并对326例患者的中期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326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均经临床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确诊,排除干下型室间隔缺损,采取经皮导管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术后即刻左心室... 目的总结经皮导管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临床经验,并对326例患者的中期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326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均经临床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确诊,排除干下型室间隔缺损,采取经皮导管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术后即刻左心室造影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疗效,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行经胸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观察。结果经皮导管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成功率为98.3%(320/326),失败原因为室间隔缺损过大或过小、位置特殊、合并主动脉瓣脱垂及反流、损伤三尖瓣或主动脉瓣、房室传导阻滞等。术后并发症:1例术后1 d封堵器移位,急诊心脏外科手术处理;2例8 kg患儿术后股动脉血栓形成,尿激酶溶栓后治愈;12例新出现三尖瓣轻度反流或原有三尖瓣反流增多;1例损伤主动脉瓣致中度反流,急诊外科手术处理;56例出现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经激素、人体白蛋白、营养心肌等治疗后恢复窦性心律;17例不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5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术后10个月出现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治疗后恢复至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术后8 d出现脑出血,开颅发现脑血管畸形,外科处理后治愈。术后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心胸比例较术前改善。结论经皮导管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无需体外循环、成功率高等特点,值得推广,但应规范选择患者和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 房室传导阻滞 随访
下载PDF
原发性心脏肿瘤外科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浪 曹勇 +1 位作者 陈凯明 赖锋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558-560,565,共4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原发性心脏肿瘤外科切除的手术方法和经验,分析其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果。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9年9月,于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149例,术前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接受全麻体外循环下肿瘤切除手术,均... 目的回顾性总结原发性心脏肿瘤外科切除的手术方法和经验,分析其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果。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9年9月,于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149例,术前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接受全麻体外循环下肿瘤切除手术,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直视下手术,完全切除148例,部分切除1例。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21例,三尖瓣成形术14例,房颤射频消融4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二尖瓣置换术1例。术中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评价手术切除效果和瓣膜功能,术后常规病理检查明确肿瘤类型。结果住院期间,全组患者死亡1例,右室肉瘤患者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第5 d死亡,其余均顺利康复出院。病理检查示良性肿瘤145例(97.32%),恶性肿瘤3例(2.01%),交界性肿瘤1例(0.67%)。134例随访2个月~14年,失访15例,良性肿瘤均未复发,随访生存良好。2例右室肉瘤分别于术后7个月、1年1个月复发,术后11个月、1年3个月死亡。结论原发性心脏肿瘤首选外科手术切除,高龄、心功能不全并非禁忌症,临床疗效取决于病理类型和手术时机。良性肿瘤预后好,把握手术时机和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恶性肿瘤易复发,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心脏肿瘤 外科治疗 疗效
下载PDF
外科矫治三尖瓣下移畸形13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景伟 陈海生 +5 位作者 钟焕清 钟志敏 程国栋 谢翠贤 胡楝 赖锋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8期2159-2160,共2页
目的:总结13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手术矫治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对13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施行了手术矫治,其中三尖瓣成形术10例,三尖瓣置换术3例,同期行双向腔肺分流术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6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目的:总结13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手术矫治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对13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施行了手术矫治,其中三尖瓣成形术10例,三尖瓣置换术3例,同期行双向腔肺分流术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6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早期并频发室性早搏1例。术后B超示10例成形术患者中3例有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术后随访心功能均达Ⅰ~Ⅱ级。结论:应根据病变情况适期选用最佳方法矫治三尖瓣下移畸形,并同期治疗合并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 畸形 外科矫治 瓣膜成形 瓣膜置换
下载PDF
心脏直视手术后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与治疗经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凯明 刘浪 +4 位作者 曹勇 赖锋华 胡楝 朱伯卫 王茂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4期476-479,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自 1993年3月至2013年12月,高州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共施行心脏直视手术18 156例,6例患者诊断疑似HIT.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49~65岁;... 目的 探讨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自 1993年3月至2013年12月,高州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共施行心脏直视手术18 156例,6例患者诊断疑似HIT.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49~65岁;单纯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2例,其中1例为二尖瓣再次置换;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合并冠状动脉旁路术移植术2例;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均为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症状出现时间为术后5~12 d,1例患者首要症状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其他5例患者均表现为肢体末梢淤黑.2例患者在本次术前存在肝素接触史,其他4例患者不能确定是否有肝素暴露史.第1例至第4例患者误诊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治疗方案错误.第5、6例获得及时诊断及治疗.诊断依据为Greinacher评分诊断系统,并重点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进行鉴别诊断;对于Greinacher评分达到6-8分的患者给予停用治疗用肝素及冲管用肝素盐水,停用双香豆素类药物,未进一步使用直接凝血酶抑制剂(DTI).结果 第1例至第4例患者死亡,其中第1至第3例患者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第4例患者死于肺栓塞、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第5例、第6例痊愈,病死率为66.7%.2例生存患者分别随访3.5年及1年,无血栓栓塞相关性疾病发生.结论 心脏直视手术后HIT是一种罕见但后果严重的并发症,只有对其有充分的理论认识,及时发现、早期干预才有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它将带来高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直视手术 肝素诱导性 血小板减少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胸骨下段小切口在婴儿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景伟 陈海生 +4 位作者 钟焕清 夏天 赖锋华 刘浪 林秋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00-1102,1105,共4页
目的探讨胸骨下段小切口在婴儿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月应用胸骨下段小切口对52例婴儿室间隔缺损进行了修补手术(小切口组),术中保留胸骨柄的完整性,常规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完成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与... 目的探讨胸骨下段小切口在婴儿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月应用胸骨下段小切口对52例婴儿室间隔缺损进行了修补手术(小切口组),术中保留胸骨柄的完整性,常规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完成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与同年46例标准胸骨正中切口婴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标准组)作比较。结果全组无死亡。小切口组较标准组心肌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和手术时间等差异无显著性,而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肺部感染或肺不张及术后鸡胸畸形发生率等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胸骨下段小切口创伤小,有美容效果,可明显降低婴儿室间隔缺损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外科手术 最小侵入性 婴儿
下载PDF
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及心脏瓣膜置换术7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凯明 钟焕清 +5 位作者 陈海生 黄志辉 钟志敏 陈景伟 赖锋华 许发珍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总结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心瓣膜置换术的术中及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行CABG+心瓣膜置换术75例,共移植血管136支,平均每例移植血管1.81支,其中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MVR)37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 目的总结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心瓣膜置换术的术中及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行CABG+心瓣膜置换术75例,共移植血管136支,平均每例移植血管1.81支,其中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MVR)37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16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DVR)22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5例(6.7%,5/75),死亡原因:低心排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心室颤动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随访64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7年,晚期死亡2例,其余62例心功能明显改善,心绞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CABG联合心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瓣膜病的有效方法,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尽量缩短心肌缺血时间以及完全的心肌再血管化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瓣膜置换术 同期手术
下载PDF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53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景伟 张智伟 +6 位作者 陈海生 钟志敏 胡楝 赖锋华 余观水 邓元子 刘浪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6期421-423,共3页
目的总结心健TM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病人年龄11个月~45岁,体重5~66kg。在X线透视及经胸超声心动图监视下,应用心健TM封堵器按常规方法行介入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29例、动脉导... 目的总结心健TM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病人年龄11个月~45岁,体重5~66kg。在X线透视及经胸超声心动图监视下,应用心健TM封堵器按常规方法行介入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29例、动脉导管未闭23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房间隔缺损均为继发孔中央型;动脉导管未闭漏斗型9例、管型13例、窗型1例;室间隔缺损为膜周型。结果全组无死亡。即刻成功率98%(52/53),即刻完全封堵率92%(48/52)。1例窗形动脉导管未闭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血尿,经药物治疗4日后症状消失;另术后早期少量残余分流3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随访1~6个月症状均消失。结论用心健TM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室间隔缺损可靠,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堵器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下载PDF
5kg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景伟 罗瑞芳 +4 位作者 钟焕清 夏天 赖锋华 刘浪 钟汝核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总结5kg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VSD)并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8月,外科治疗5奴以下婴儿VSD共34例,年龄12d至9个月,体重2.8-5.5kg。超声心动图提示VSD直径平均(9.1±3.4)mm,均有不同程度的肺... 目的总结5kg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VSD)并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8月,外科治疗5奴以下婴儿VSD共34例,年龄12d至9个月,体重2.8-5.5kg。超声心动图提示VSD直径平均(9.1±3.4)mm,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术前予充分控制感染、改善营养状况、降低肺动脉压力以及改善心功能不全等治疗。均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VSD修补手术。术后加强处理肺动脉高压、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结果全组术后无死亡。随访2-26个月,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提高手术技巧和加强围术期处理是外科治疗5kg以下婴儿VSD并肺动脉高压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低体质量 婴儿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风湿性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外科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伯卫 陈凯明 +3 位作者 赖锋华 刘浪 林世廷 陈泽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4期358-361,共4页
目的评价三尖瓣成形术和三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对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37例风湿性心瓣膜病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三... 目的评价三尖瓣成形术和三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对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37例风湿性心瓣膜病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三尖瓣成形术组(成形组)23例和三尖瓣生物瓣置换术组(置换组)14例。术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NYHA)和三尖瓣反流分级等指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及1年后随访的心功能分级、右心房横径、右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和三尖瓣反流面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均为置换组),其中低心排2例、心律失常1例;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中期随访各组生存率分别为:成形组23/23(100%)、置换组11/14(78.57%);心功能分级分别为:成形组心功能I级13例、Ⅱ级6例、Ⅲ级4例,置换组心功能Ⅱ级7例、Ⅲ级3例、Ⅳ级l例。中期随访各组生存率、心功能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形组均优于置换组。中期随访三尖瓣反流分级分别为:成形组轻反流22例,中度反流1例,置换组轻度反流11例,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后早期死亡率较高,患者心功能较差;三尖瓣成形术后中期反流程度与三尖瓣生物瓣置换术组相似,并且患者术后心功能良好、生存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 外科治疗 疗效
下载PDF
微创术治疗房间隔缺损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景伟 程云阁 +5 位作者 陈海生 钟焕清 钟志敏 谢翠贤 赖锋华 余观水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485-486,共2页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经验。方法右侧胸壁打3孔(2个操作孔、1个胸腔镜孔)。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电视胸腔镜下行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23例(胸腔镜组)。与同期相匹配的一组(常规组)25例正中开胸心...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经验。方法右侧胸壁打3孔(2个操作孔、1个胸腔镜孔)。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电视胸腔镜下行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23例(胸腔镜组)。与同期相匹配的一组(常规组)25例正中开胸心脏停跳下ASD修补术相比。结果两组均无死亡。胸腔镜组较常规组体外循环时间稍延长,但无升主动脉阻闭时间,术后血心肌酶量明显偏低;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而胸腔镜组切口长度明显减小、术后胸液引流量明显减少,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胸腔镜组术后均无气栓相关并发症。结论胸腔镜下心脏不停跳ASD修补术较传统ASD修补术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心肌保护好、住院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房间隔缺损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