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凝胶在老年性骨质疏松治疗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赫子懿 王瑛琦 +2 位作者 张艳杰 林童 刘岩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5-751,共7页
水凝胶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逐渐成为骨质疏松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1~3]。水凝胶是一种高度吸水的三维网络结构聚合物材料,因其类似天然软组织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在骨质疏松治疗方面有巨大潜力[4]。本文旨在系统梳理水凝... 水凝胶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逐渐成为骨质疏松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1~3]。水凝胶是一种高度吸水的三维网络结构聚合物材料,因其类似天然软组织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在骨质疏松治疗方面有巨大潜力[4]。本文旨在系统梳理水凝胶在老年性骨质疏松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1 老年性骨质疏松概述1.1 病因及发病机制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多样,涉及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个因素,其核心问题在于骨代谢的失衡[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骨质疏松 骨替代材料 药物递送 生物工程
下载PDF
应用品管圈在降低创伤骨科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岩 黄帅 +1 位作者 赫子懿 林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B05期34-34,共1页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探讨在降低创伤骨科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护理体会。方法:运用品质圈活动的管理方法进行原因分析、现状调查、设立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和改进护理措施,加大对首次压疮危险因素评估≤1...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探讨在降低创伤骨科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护理体会。方法:运用品质圈活动的管理方法进行原因分析、现状调查、设立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和改进护理措施,加大对首次压疮危险因素评估≤12分的高危患者的护理预防力度,将品管圈开展前的324例高危患者设为对照组;品管圈开展后的412例高危患者设为实验组,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创伤骨科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1.46%)较活动前(4.32%)明显降低。圈员在品管圈方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协调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应用对降低创伤骨科患者压疮的发生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创伤骨科 压疮 护理体会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联合ERAS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效果及焦虑、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岩 赫子懿 +1 位作者 林红 王瑛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795-2798,共4页
目的优化桡骨远端骨折围术期各项治疗流程,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联合术后快速康复(ERAS)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64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切开... 目的优化桡骨远端骨折围术期各项治疗流程,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联合术后快速康复(ERAS)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64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围术期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即疼痛程度、住院天数、术后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焦虑及抑郁程度。结果研究组在疼痛程度、住院天数、术后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焦虑及抑郁程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联合ERAS护理模式更有利于控制疼痛、帮助术后功能恢复;同时能够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稳定围术期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 桡骨远端骨折 围术期
下载PDF
心理护理和舒适护理对创伤骨科急诊患者影响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林红 赫子懿 +1 位作者 顾珊菱 刘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B05期35-35,共1页
目的:探讨实施心理护理和舒适护理对创伤骨科急诊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变化。方法:将收治的急诊创伤骨科患者共计128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创伤骨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实施心理护理和舒适护理对创伤骨科急诊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变化。方法:将收治的急诊创伤骨科患者共计128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创伤骨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心理状态、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康复速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状态、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创伤骨科护理工作中,对急诊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舒适护理,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舒适护理 急诊患者
下载PDF
应用机器人手术在骨盆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优势 被引量:7
5
作者 林红 赫子懿 +1 位作者 李冬松 刘岩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60-186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机器人手术在骨盆骨折术后康复的优势。方法筛选临床患者,选取应用机器人行骨盆骨折拉力螺钉内固定手术的患者30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应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的骨盆骨折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疼痛控制、住院天... 目的探讨应用机器人手术在骨盆骨折术后康复的优势。方法筛选临床患者,选取应用机器人行骨盆骨折拉力螺钉内固定手术的患者30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应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的骨盆骨折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疼痛控制、住院天数、术后功能恢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疼痛控制评分、术后功能恢复率及较对照组优,同时实验组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机器人手术较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骨盆骨折 康复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骨盆骨折患者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与思考 被引量:14
6
作者 林红 顾珊菱 +1 位作者 赫子懿 刘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B05期31-31,共1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骨盆骨折患者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方法:根据循证问题进行文献检索,查找循证支持,通过分析、筛选文献资料,制定针对骨盆骨折及其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措施和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23例骨盆骨折患者经过循证护理后,...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骨盆骨折患者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方法:根据循证问题进行文献检索,查找循证支持,通过分析、筛选文献资料,制定针对骨盆骨折及其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措施和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23例骨盆骨折患者经过循证护理后,无一例发生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及心理问题,预后良好。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与临床治疗效果,丰富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骨盆骨折 护理实践
下载PDF
新型冰敷套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1
7
作者 刘岩 赫子懿 +1 位作者 顾珊菱 林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4948-4949,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新型冰敷套冰敷在四肢骨折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4年1~9月收治的四肢骨折的患者102例,其中男60例,女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创伤骨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采用新型冰敷套冰敷在四肢骨折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4年1~9月收治的四肢骨折的患者102例,其中男60例,女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创伤骨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该科专利产品-新型冰敷套冰敷疗法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患肢疼痛肿胀、张力性水泡发生率、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患肢疼痛肿胀、张力性水泡的发生率、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新型冰敷套方法冰敷可以有效减轻四肢骨折患者患肢的疼痛肿胀,具有止痛、止血的作用,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冰敷套 四肢骨折
下载PDF
创伤性截肢患者术后护理体会 被引量:3
8
作者 林红 顾珊菱 +1 位作者 赫子懿 刘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B05期33-33,共1页
目的:通过对截肢患者采取干预性的护理措施,探讨全方位的护理在截肢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对20例截肢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给予基础护理、残肢护理、疼痛护理、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全面的康复指导。结果:... 目的:通过对截肢患者采取干预性的护理措施,探讨全方位的护理在截肢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对20例截肢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给予基础护理、残肢护理、疼痛护理、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全面的康复指导。结果:患者能正视现实,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无并发症发生,充分发挥了残肢功能,实现自我修饰。结论:有针对性的的心理护理和有效的康复指导可以消除患者的悲观情绪,最大限度减少各种并发症,对降低伤残程度、恢复生活自立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肢 护理干预 护理体会
下载PDF
基于康复前移理念的护理干预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赫子懿 黄卫东 +1 位作者 赵玉倩 刘玉锦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1019-1021,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基于康复前移理念护理模式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标准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模式...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基于康复前移理念护理模式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标准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辅以康复前移的护理模式,在患者术后1个月,对各组患者的下肢伸肌肌力、膝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及膝关节综合能力给予分析研究。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个月时复查患者30 s坐起试验、AROM及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试验组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前移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术后早期的伸肌肌力、AROM及膝关节综合能力等,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前移 护理干预 膝关节置换术 应用研究
下载PDF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围术期激素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赫子懿 顾珊菱 +1 位作者 林红 刘岩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3286-3288,共3页
目的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围术期激素的应用对其术后疼痛、运动功能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17例围术期应用激素的患者为激素组,17例无激素用药史的患者为对照组,激素组术中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推注,术后6 d逐渐减量口服甲强龙。... 目的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围术期激素的应用对其术后疼痛、运动功能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17例围术期应用激素的患者为激素组,17例无激素用药史的患者为对照组,激素组术中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推注,术后6 d逐渐减量口服甲强龙。两组术后均前臂旋前位屈肘90°石膏外固定2 w后拆除外固定开始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在术后的2、6、12、24 w分别记录并评估各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肘关节活动度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 w时激素组比对照组患肢的屈伸角度更大(P<0.05),24 w前的随访中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时间点激素组的前臂旋后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4种并发症,激素组有2种。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异位骨化和尺神经麻痹,所有的异位骨化均发生在对照组,其中有1例需要手术干预。两组均无术后感染、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发生。结论恐怖三联征患者围术期激素的应用有助于其术后肘关节的屈伸旋转功能的恢复,尤其是可以提高患肢的旋后功能,且激素的应用并不会增加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及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三联征 围术期 激素
下载PDF
创伤骨科深静脉血栓筛查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建立 被引量:14
11
作者 顾珊菱 赫子懿 +1 位作者 林红 刘岩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3841-3843,共3页
目的建立医护一体化规范化筛查模式,有效管理DVT高危人群,减少和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创伤骨科收治的患者408例。入院24 h内,应用2013中国DVT诊断流程进行筛查。对于静脉血栓高风险患者及静脉血栓急性亚急性... 目的建立医护一体化规范化筛查模式,有效管理DVT高危人群,减少和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创伤骨科收治的患者408例。入院24 h内,应用2013中国DVT诊断流程进行筛查。对于静脉血栓高风险患者及静脉血栓急性亚急性期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干预。结果 DVT发生率为6.7%,经过干预之后无1例发生肺栓塞。结论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创伤骨科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进行筛查并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预防DVT的发生,初步建立了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VTE的医护一体化风险评估和诊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 深静脉血栓 血栓筛查
下载PDF
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艳杰 顾珊菱 +1 位作者 赫子懿 刘岩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4596-4599,共4页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患者骨组织结构退化、骨量减少、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加大,影响到全世界数百万人,尤其是老年人群多伴有肌肉减少症,其与骨质疏松之间存在较高的关联性。国内处于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对于运动系统退化的认...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患者骨组织结构退化、骨量减少、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加大,影响到全世界数百万人,尤其是老年人群多伴有肌肉减少症,其与骨质疏松之间存在较高的关联性。国内处于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对于运动系统退化的认识应该得到重视,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1]。骨质疏松在绝经后的妇女中特别普遍,骨骼在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理过程中,骨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导致骨转换加速,骨量丢失增加。虽然骨质疏松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锻炼和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来控制,但药物治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药物 骨折愈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