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混合日粮的应用及饲养技术 被引量:5
1
作者 赫英飞 张永根 《养殖技术顾问》 2007年第4期66-67,共2页
奶牛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饲养技术是根据奶牛不同生长发育及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把精、粗饲料和各种添加剂按适当比例用特制的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所制成营养相对平衡、供奶牛自由采食的全价日粮。实现了牛群饲养的... 奶牛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饲养技术是根据奶牛不同生长发育及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把精、粗饲料和各种添加剂按适当比例用特制的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所制成营养相对平衡、供奶牛自由采食的全价日粮。实现了牛群饲养的科学化、自动化、定量化和营养元素均衡化,同时克服了传统饲养方法中的精粗分开、营养不均衡、奶牛挑食和难以定量的难题。现通过对TMR饲养方式的优缺点、TMR日粮制作的技术要点及应用效果作一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混合日粮 饲养技术 应用 营养需要 泌乳阶段 生长发育 相对平衡 全价日粮
下载PDF
添加两种乙酸钠盐对玉米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新慧 张永根 赫英飞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10-1815,共6页
【目的】研究探讨两种防腐保鲜剂双乙酸钠和脱氢乙酸钠作为青贮发酵抑制剂对玉米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以期减少青贮发酵和利用过程中的营养损失。【方法】试验以新刈全株玉米为原料,分别添加0.4%双乙酸钠,0.1%脱氢乙酸钠进行青贮... 【目的】研究探讨两种防腐保鲜剂双乙酸钠和脱氢乙酸钠作为青贮发酵抑制剂对玉米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以期减少青贮发酵和利用过程中的营养损失。【方法】试验以新刈全株玉米为原料,分别添加0.4%双乙酸钠,0.1%脱氢乙酸钠进行青贮(占鲜重),与负对照(不使用添加剂)和正对照(添加青贮酸贮剂,3ml·kg-1露保美NC)进行对比。【结果】脱氢乙酸钠组在霉菌、酵母菌数量、干物质损失率(DML)、氨态氮/总氮(VBN/TN)等指标上均显著低于正、负对照组(P<0.05);双乙酸钠组乳酸、乙酸含量最高,DML、VBN/TN低于负对照,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有氧稳定性方面,脱氢乙酸钠组的有氧稳定性最高(213h),双乙酸钠组(147h)低于正对照组(露保美组,187h),但高于负对照(118h)。【结论】向青贮原料中添加发酵抑制剂对提高青贮的质量没有作用,但对提高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具有一定的作用。脱氢乙酸钠在保存青贮养分和提高有氧稳定性方面均优于双乙酸钠或露保美,有可能作为青贮发酵抑制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乙酸钠 脱氢乙酸钠 青贮 品质 有氧稳定性 玉米
下载PDF
不同比例粗饲料混合对育成牛消化率和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洪波 赫英飞 张永根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消化率 饲料混合 氮代谢 育成牛 比例 营养价值 秸秆饲料 微生物处理
下载PDF
奶牛酮病的检测、治疗与预防 被引量:2
4
作者 宋平 张永根 +1 位作者 刘艳丽 赫英飞 《养殖技术顾问》 2007年第5期64-65,共2页
奶牛酮病(Ketosis),又称醋酮血病(Acetonemia),最早由Landel1894年提出。是高产泌乳牛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紊乱性疾病,表现为产奶量下降、体重减轻、食欲不振。多发生于产犊后3~6星期。本病多发生于饲养管理较好的奶牛,且3~6... 奶牛酮病(Ketosis),又称醋酮血病(Acetonemia),最早由Landel1894年提出。是高产泌乳牛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紊乱性疾病,表现为产奶量下降、体重减轻、食欲不振。多发生于产犊后3~6星期。本病多发生于饲养管理较好的奶牛,且3~6胎奶牛发病率最高。调查显示,美国每年有4%~5%的奶牛患临床型酮病。在我国高产牛群中,临床酮病的发病率一般占产后母牛的2%~20%,而亚临床型酮病的发病率一般占产后母牛的10%~30%,且酮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酮病对于奶牛生产有着严重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酮病 检测 预防 治疗 产后母牛 发病率 临床型 醋酮血病
下载PDF
核酸检验与酶联免疫在检测血液病毒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赫英飞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6年第10期73-75,共3页
近年来通过输血途径感染血液病毒如艾滋病(HIV)、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的患者逐年增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和影响。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血液病毒检测准确性差[1]。目前使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液病毒较为普遍,但是... 近年来通过输血途径感染血液病毒如艾滋病(HIV)、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的患者逐年增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和影响。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血液病毒检测准确性差[1]。目前使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液病毒较为普遍,但是这一检测方法有明显的局限性,受检测仪器和环境的影响较大。我院近年来主要采用核酸检验法(NAT)对血液病毒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较高,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 病毒检测 检验法 检测方法 血液 解剖学 酶联免疫法 阳性检出率
下载PDF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和HBV-DNA检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赫英飞 佟炳达 张晓美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2期201-202,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和血清学指标的检验结果。方法收集我中心12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检测患者生化指标水平,并采取酶联免疫法(ELIMA)检查乙肝"两对半",采取实时荧光聚...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和血清学指标的检验结果。方法收集我中心12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检测患者生化指标水平,并采取酶联免疫法(ELIMA)检查乙肝"两对半",采取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定量检测患者的HBV-DNA。结果经检测,患者胆碱酯酶水平为(3 566.3±1 675.9)U/L、总胆汁酸水平为(20.4±7.7)μmol/L、总胆红素水平为(22.7±10.0)μmol/L、清蛋白水平为(32.2±7.6)g/L;经PCR定量检测,乙肝"两对半"指标的HBV阳性检出率为66.67%(80/120)。其中抗-HBc、HBe Ag和HBs Ag标志物HBV-DNA阳性检出率最高,而抗-HBc阳性检出率最低。e抗原>1 000与<1 000两模式比对,定量检测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发展可经血清中清蛋白和总胆红素、胆碱酯酶和总胆汁酸水平表达;确定患者HBV-DNA可对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做进一步了解,有助于乙肝病情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BV-DNA 血清学指标 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