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增强多头注意力机制的Optuna-BiGRU测井岩性识别
1
作者 王婷婷 王振豪 +1 位作者 李方 赵万春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42,共16页
测井岩性识别是油气勘探开发中至关重要的内容。针对现有算法模型在处理测井曲线数据时,无法有效捕获曲线内部深层关联和深度方向关系、拟合能力较弱、难以准确提取关键特征、噪声干扰以及模型超参数调优过程复杂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 测井岩性识别是油气勘探开发中至关重要的内容。针对现有算法模型在处理测井曲线数据时,无法有效捕获曲线内部深层关联和深度方向关系、拟合能力较弱、难以准确提取关键特征、噪声干扰以及模型超参数调优过程复杂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Optuna超参数优化双向门循环单元(Optuna-BiGRU)结合增强多头注意力机制(EMHA)的测井岩性识别模型——Optuna-BiGRU-EMHA模型。该模型引入残差机制和层归一化以改进多头注意力机制模块,并结合双向门循环单元(BiGRU)解决了处理测井数据时的问题,同时使用Optuna超参数优化框架和小波包自适应阈值方法分别解决了超参数调优和噪声干扰问题。首先通过交会图分析和敏感性箱线图分析选取自然伽马、深感应电阻率、中子-密度孔隙度、平均中子-密度孔隙度和岩性密度5个特征参数的测井数据,通过小波包自适应阈值方法对数据进行去噪,并将测井数据分割成数据块,然后利用Optuna框架优化BiGRU-EMHA模型超参数,最后通过实验对比K-近邻算法(KNN)、随机森林(RF)、极端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BiGRU、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神经网络、BiGRU-MHA、Optuna-BiGRU-EMHA等8种模型在测井岩性识别中的精度。结果表明:Optuna-BiGRU-EMHA模型识别准确率达到80%,相对于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和深度学习模型,综合岩性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15.94%~23.14%和3.93%~15.94%,该模型为常规测井岩性识别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识别 深度学习 BiGRU 增强多头注意力机制 小波包自适应阈值 超参数优化
下载PDF
钻井液侵入纹层状页岩的模型
2
作者 索彧 李芬芬 +4 位作者 何文渊 付晓飞 潘哲君 冯福平 赵万春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7-555,共9页
井壁失稳一直是钻井工程中的世界性技术难题,纹层状页岩弱面发育以及黏土矿物含量较高,导致井眼坍塌的风险增加,极大地制约了页岩水平井的高效开发.为了研究钻井液在纹层状页岩中的侵入规律,开展了驱替实验和核磁扫描,确定了不同驱替时... 井壁失稳一直是钻井工程中的世界性技术难题,纹层状页岩弱面发育以及黏土矿物含量较高,导致井眼坍塌的风险增加,极大地制约了页岩水平井的高效开发.为了研究钻井液在纹层状页岩中的侵入规律,开展了驱替实验和核磁扫描,确定了不同驱替时间下钻井液侵入纹层状页岩的深度,基于实验结果建立了新的包含纹层侵入的纹层状页岩的流体侵入数学模型,在总吸水量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侵入时间求得钻井液在纹层的侵入深度以及侵入量,基于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采用有限元-离散元法描述钻井液侵入过程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钻井液使用量一定的条件下,钻井液沿纹层状页岩油的侵入深度与侵入时间呈正向对数关系,随着侵入时间、纹层张开度的增大,侵入深度逐渐变大,但后期增长缓慢最终趋于不变;随着纹层数量的增加,侵入深度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纹层状 钻井液 侵入模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压裂液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3
作者 易维纬 赵万春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440-443,共4页
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因其不添加交联剂、破胶剂和其他化学添加剂的特性,且具有低黏度、良好的返排能力、对储层的伤害小等优点,近年来备受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选用压裂液表面活性剂时应该选择低成本、制作简单且污染少的表面活性剂体系,... 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因其不添加交联剂、破胶剂和其他化学添加剂的特性,且具有低黏度、良好的返排能力、对储层的伤害小等优点,近年来备受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选用压裂液表面活性剂时应该选择低成本、制作简单且污染少的表面活性剂体系,所以简单的制作工艺且减少成本是研制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的主要发展方向。通过全面了解现有的表面活性剂作为添加剂在压裂液中的应用,根据现有的成果,还需进一步研究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对压裂液性能的改变,以应对不同的地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添加剂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压裂液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4
作者 易维纬 赵万春 《化学工程师》 CAS 2024年第4期64-68,共5页
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因其不添加交联剂、破胶剂和其他化学添加剂的特性且具有低黏度、良好的返排能力、对储层的伤害小等优点,近年来备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选用压裂液表面活性剂时应该选择低成本、制作简单且污染少的表面活性剂体... 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因其不添加交联剂、破胶剂和其他化学添加剂的特性且具有低黏度、良好的返排能力、对储层的伤害小等优点,近年来备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选用压裂液表面活性剂时应该选择低成本、制作简单且污染少的表面活性剂体系,所以,简单的制作工艺且减少成本是研制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全面了解现有的表面活性剂作为添加剂在压裂液中的应用,根据现有的成果,建议进一步研究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对压裂液性能的改变以及评价,以应对不同的地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添加剂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基于MobileNetV2的岩石薄片岩性识别
5
作者 王婷婷 黄志贤 +2 位作者 王洪涛 杨明昊 赵万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32-1442,共11页
岩石薄片的岩性识别是地质分析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精准度直接影响后续地层岩石种类、性质和矿物成分等信息的确定,对于地质勘探和矿产开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快速准确地识别岩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obileNetV2轻量化模型,通过选取5... 岩石薄片的岩性识别是地质分析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精准度直接影响后续地层岩石种类、性质和矿物成分等信息的确定,对于地质勘探和矿产开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快速准确地识别岩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obileNetV2轻量化模型,通过选取5种岩石类型共3 700张岩石薄片图像进行岩性识别。在MobileNetV2的倒残差结构中嵌入坐标注意力机制,融合图像中多种矿物的全局特征信息。此外,改进MobileNetV2中的分类器,降低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复杂度,从而提高模型的运算速度和效率,并采用带泄露线性整流函数(leaky rectified linear unit, Leaky ReLU)作为激活函数,避免网络训练中的梯度消失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后的MobileNetV2模型大小仅为2.30 MB,在测试集上的精确率、召回率、F_(1)值分别为91.24%、90.18%、90.70%,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相比于SqueezeNet、ShuffleNetV2等同类型的轻量化网络,分类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薄片图像 轻量化神经网络 MobileNetV2 坐标注意力机制 岩性识别
下载PDF
基于AO优化VMD-小波包的岩石破裂声发射信号去噪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婷婷 李方 +2 位作者 霍雨佳 王振豪 赵万春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91,共14页
针对岩石在破裂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含噪声发射信号问题,基于天鹰优化(Aquila Optimizer,AO)算法提出一种改进的变分模态分解(VMD)联合小波包分解的声发射(AE)信号去噪算法。利用Circle混沌优化的AO算法对VMD算法中的分解模态个数K和二次... 针对岩石在破裂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含噪声发射信号问题,基于天鹰优化(Aquila Optimizer,AO)算法提出一种改进的变分模态分解(VMD)联合小波包分解的声发射(AE)信号去噪算法。利用Circle混沌优化的AO算法对VMD算法中的分解模态个数K和二次惩罚因子α进行寻优,有效避免了人为经验选取参数导致的时间消耗以及效果不佳等问题;利用得到的最优参数组合对岩石破裂声发射信号进行分解,得到一系列本征模态分量,结合相关系数筛选出含噪分量;然后利用小波包去噪算法对含噪分量进行处理;最后,将未处理的分量与降噪处理后的分量重构得到去噪后的AE信号。通过仿真和实测信号分析,结果表明与现有去噪算法相比,该算法能更好地去除AE信号中的噪声分量,保留信号的频域特征信息,可为后续利用声发射信号探究岩体破裂规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破裂声发射信号 天鹰优化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小波包去噪 Circle混沌
下载PDF
ICP-MS法测定镍铂合金中17个杂质元素
7
作者 赵万春 李秋莹 +2 位作者 朱武勋 李玉萍 马媛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87,共7页
试样以盐酸-硝酸溶解,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镍铂合金中17个杂质元素的方法。采用标准模式测定Mg、Al、Ti、Cr、Mn、Co、Zn、Cu、Zr、Pd、Ag、Sn、Sm、和Pb,氨气反应模式测定Si和Fe(氨气流速分别为0.2和0.25mL/min)... 试样以盐酸-硝酸溶解,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镍铂合金中17个杂质元素的方法。采用标准模式测定Mg、Al、Ti、Cr、Mn、Co、Zn、Cu、Zr、Pd、Ag、Sn、Sm、和Pb,氨气反应模式测定Si和Fe(氨气流速分别为0.2和0.25mL/min);氦气反应模式测定V(氦气流速为5mL/min,考察了基体效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采用内标校正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其中Mg、Al、Ti、Cr、V、Mn、Fe、Co、Zn和Si以Sc为内标,Cu、Zr、Pd、Ag和Sn以Y为内标,Sm和Pb以Re为内标。测定各元素的线性相关系数(r)不小于0.9996,方法检出限为0.0025~0.78ng/mL。对NiPt5、NiPt15、NiPt60样品中17个杂质元素进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6%~13.07%,加标回收率89.0%~116.5%,方法满足镍铂合金靶材的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靶材 镍铂合金 杂质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反应池技术(DRC) 碰撞池技术(KED)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西农537及栽培技术
8
作者 杨明明 焦竹青 +5 位作者 董剑 高翔 赵万春 李晓燕 崔超 赵扬 《中国种业》 2023年第12期188-190,共3页
西农537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以周98165为母本、西农4211为父本杂交后代品系(2007140)为母本,再以九麦2号为父本,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多抗、落黄好的小麦新品种,审定编号:陕审麦2020005号。对西农537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 西农537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以周98165为母本、西农4211为父本杂交后代品系(2007140)为母本,再以九麦2号为父本,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多抗、落黄好的小麦新品种,审定编号:陕审麦2020005号。对西农537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种植管理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为小麦新品种西农537的示范和推广及后续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西农537 特性特征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页岩油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建设下的产教融合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
9
作者 柳波 马妍 +2 位作者 张云峰 赵万春 王博洋 《化工管理》 2024年第21期61-65,共5页
对于当前高校课程教学与思政教学协同育人模式而言,“各自为政”现象依然存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功能的发挥程度不够。文章以页岩油气现代产业学院教学背景为例,深入剖析页岩油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的产教融合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对于当前高校课程教学与思政教学协同育人模式而言,“各自为政”现象依然存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功能的发挥程度不够。文章以页岩油气现代产业学院教学背景为例,深入剖析页岩油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的产教融合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并分别从学生角度、教师角度以及授课内容角度出发,通过加强人才培育的顶层设计、强化思政课程教学设计和体系、校企共建“双师型”课程思政师资团队、打造多元化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标准化体系等多维育人措施并举,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促进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思政素养的综合型人才,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产教融合 油气类专业
下载PDF
密闭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金镍铬铁硅硼合金粉末中铬、铁、硅含量
10
作者 鲁瑞智 赵万春 +3 位作者 马媛 陶赛祥 付仕梅 杨晓滔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2,共5页
金镍铬铁硅硼合金粉末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钎焊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建立一种准确、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对控制金镍铬铁硅硼合金粉末的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国标方法GB/T 39138.20—2020对溶解条件要求严苛,不易掌握。本... 金镍铬铁硅硼合金粉末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钎焊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建立一种准确、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对控制金镍铬铁硅硼合金粉末的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国标方法GB/T 39138.20—2020对溶解条件要求严苛,不易掌握。本文称取0.2 g合金粉末试样,采用聚四氟乙烯消化罐,在温度140℃±10℃,硝酸-盐酸-氢氟酸介质条件下,对合金粉末试样密闭消解60 min后,硼酸络合过量的氢氟酸,使用电感耦合等离体发射光谱(ICP-OES)对其中的Cr、Si、Fe含量进行同时测定,选取分析谱线Cr284.325、Fe238.204、Si288.158进行结果计算,测定结果与国标方法GB/T 39138.20—2020测定结果吻合,加标回收率为97.2%~101.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7%~1.41%,试验数据说明该方法具有可信度。该方法克服了现有国标方法溶解条件要求严苛的缺陷,使得溶解更加完全,不易造成Si损失,降低了试样前处理难度,是一种易于掌握、结果准确度高、环境友好的分析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镍铬铁硅硼合金粉末 电感耦合等离体发射光谱(ICP-OES) 密闭消解
下载PDF
施氮对杂交小麦不同器官氮素积累与转运及其杂种优势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赵万春 董剑 +1 位作者 高翔 张改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2,共6页
氮肥对小麦不同器官的氮素代谢及生长发育影响显著。在施氮(200 kg hm-2)和不施氮条件下,以6个杂交小麦及其7个亲本为材料,研究了叶片、茎鞘、穗轴及颖壳和籽粒中的氮素积累量、氮素含量和转运及其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提高各器... 氮肥对小麦不同器官的氮素代谢及生长发育影响显著。在施氮(200 kg hm-2)和不施氮条件下,以6个杂交小麦及其7个亲本为材料,研究了叶片、茎鞘、穗轴及颖壳和籽粒中的氮素积累量、氮素含量和转运及其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提高各器官的氮素积累量和含量,但不影响其变化趋势。花期前叶片是贮存氮素的主要器官,花期后籽粒成为贮存氮素的最主要部位,其次为茎鞘。施氮对氮素积累量的杂种优势没有显著的影响,但对氮素含量的杂种优势有显著的抑制效应。施氮极显著促进叶片中的氮素转运,而对茎鞘、穗轴及颖壳无显著影响。总麦草90%以上的氮素转运自叶片。施氮与不施氮处理的氮素转运率和贡献率均以叶片最大,穗轴及颖壳次之,且同一器官中处理间并无显著差异。不施氮的各器官氮素的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多表现正的杂种优势,施氮的多呈负优势,表明施氮对氮素转运的杂种优势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小麦 氮素积累量 氮素含量 氮素转运 杂种优势
下载PDF
氮肥对杂交小麦果聚糖积累与转运及其杂种优势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万春 董剑 +1 位作者 高翔 张改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7-612,共6页
氮肥影响作物的碳氮代谢及生长发育。选用6个杂交小麦及其7个亲本材料在施氮(200kg/hm^2)和不施氮(0kg/hm^2)条件下,比较研究了不同生育期不同器官果聚糖的积累与转运及其杂种优势。无论施氮与否茎鞘和总麦草中果聚糖的积累模式... 氮肥影响作物的碳氮代谢及生长发育。选用6个杂交小麦及其7个亲本材料在施氮(200kg/hm^2)和不施氮(0kg/hm^2)条件下,比较研究了不同生育期不同器官果聚糖的积累与转运及其杂种优势。无论施氮与否茎鞘和总麦草中果聚糖的积累模式基本相似。茎鞘是贮存果聚糖的主要营养器官,分配了总麦草果聚糖积累量的63%-87%,并在开花期其积累量达最大值。总麦草转运的85%以上的果聚糖来源于茎鞘,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最大(9.42%-19.36%)。氮缺乏减少叶片中果聚糖的积累量,但增加茎鞘和总麦草中果聚糖的积累量。穗轴及颖壳、茎鞘和总麦草的果聚糖积累在挑旗期、抽穗期和开花期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4.7%~51.7%),叶片、茎鞘和总麦草的果聚糖转运量、转运率也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施氮增强叶片中果聚糖的转运优势,但减弱茎鞘和总麦草中的转运优势。结果说明,杂交品种比其亲本具有更强的果聚糖转运能力,施氮对茎鞘果聚糖的积累与转运及其杂种优势均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小麦 果聚糖 积累与转运 施氮 杂种优势 茎鞘
下载PDF
小麦干物质、果聚糖和氮的积累分配及其与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14
13
作者 赵万春 高翔 +2 位作者 董剑 Bonnett D G O'Brien L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47,共5页
 在200kg/hm2施N条件下,对17个澳大利亚小麦品种的干物质、果聚糖、氮的积累分配及其与籽粒产量(GY)、籽粒氮产量(GNY)及籽粒氮含量(GNC)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物质、果聚糖和氮积累的模式相似,在叶片、茎秆和植株中分别于开...  在200kg/hm2施N条件下,对17个澳大利亚小麦品种的干物质、果聚糖、氮的积累分配及其与籽粒产量(GY)、籽粒氮产量(GNY)及籽粒氮含量(GNC)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物质、果聚糖和氮积累的模式相似,在叶片、茎秆和植株中分别于开花期、乳熟期和成熟期积累到最大值。在开花前,茎秆是贮存果聚糖的主要器官,叶片是氮的主要贮存器官,而在花期后,籽粒成为贮存果聚糖和氮最多的器官,其次为茎秆。从乳熟期至成熟期,随着干物质、果聚糖和氮在营养器官中积累的降低,GY、GNY和籽粒果聚糖积累快速增加。在多数取样期,植株干物质积累和果聚糖积累与GY和GNY呈极显著正相关,与GNC呈负相关;成熟期植株氮积累与GY呈显著负相关,与GNC显著正相关;在花期后,叶片和茎秆氮积累与GY和GNY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物质 果聚糖 氮积累与分配 籽粒氮产量 籽粒氮含量
下载PDF
基于损伤理论双重介质水力压裂岩体劣化与孔渗特性变化理论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万春 艾池 +1 位作者 李玉伟 郭柏云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3490-3496,共7页
首先,针对石油储层水力压裂岩体损伤机制,考虑岩体受载后基质孔隙和微裂缝体积均发生变化,采用基质孔隙和微裂缝体积变化分别定义岩体损伤和裂缝演化的张量型损伤变量,建立水力压裂岩体损伤模型;然后,假设水力压裂过程微裂缝动态演化满... 首先,针对石油储层水力压裂岩体损伤机制,考虑岩体受载后基质孔隙和微裂缝体积均发生变化,采用基质孔隙和微裂缝体积变化分别定义岩体损伤和裂缝演化的张量型损伤变量,建立水力压裂岩体损伤模型;然后,假设水力压裂过程微裂缝动态演化满足Logistic分岔标准模型,建立基于损伤理论的微裂缝动态演化损伤模型,根据水力压裂能量守恒原理,确定岩体损伤演化过程体积应变和介质孔隙度、损伤变量的内在联系;最后,建立水力压裂岩体基质孔隙和微裂缝渗透张量演化模型。将新方法和传统方法通过模块程序导入有限元软件对吉林油田29-3,4生产井进行产能模拟,计算结果对比表明,基于损伤理论的新模型与实际情况吻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损伤力学 水力压裂 双重介质 裂缝分岔 孔渗特性
下载PDF
小麦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遗传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赵万春 王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8-31,共4页
为了对小麦育种工作提供基本信息,采用世代均值分析方法,对4个冬小麦杂交组合(均包括P_1、P_2、F_1、F_2、BC_1和BC_2 6个世代群体)的株高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遗传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除1个组合存在显著的上位效应外,株高性状主要受... 为了对小麦育种工作提供基本信息,采用世代均值分析方法,对4个冬小麦杂交组合(均包括P_1、P_2、F_1、F_2、BC_1和BC_2 6个世代群体)的株高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遗传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除1个组合存在显著的上位效应外,株高性状主要受基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影响,并且显性效应比加性效应更为重要。第1节(即穗下颈节)长和第2节长与株高和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各节间长与其相领下一节长也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株高构成因素对株高的贡献大小为第1节>第2节>第3节>穗长>第4节。根据株高性状的遗传和相关性特点,文中还对小麦育种中亲本选配和杂种后代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株高性状 构成因素 遗传 相关性 亲本选配 杂种选择
下载PDF
杂交小麦组织氮积累及含量的杂种优势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万春 高翔 +1 位作者 鱼昌为 王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3-47,共5页
选用6个杂交小麦及其7个亲本材料在不同施氮条件下,研究了小麦在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组织器官的氮积累和含量的杂种优势及其与籽粒产量、籽粒氮产量和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施氮条件下,组织氮积累和含量在多数取样期表现正向杂种优势,杂... 选用6个杂交小麦及其7个亲本材料在不同施氮条件下,研究了小麦在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组织器官的氮积累和含量的杂种优势及其与籽粒产量、籽粒氮产量和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施氮条件下,组织氮积累和含量在多数取样期表现正向杂种优势,杂交种CH51和APOLLO尤为如此。6个杂交小麦籽粒产量杂种优势的平均值为9.6%,MERCURY的杂种优势最高,达到了22.72%。在施N条件下,APOLLO的籽粒氮含量杂种优势为8.1%,在6个杂种小麦中最高。在多数取样期,植株、茎秆氮积累和含量的杂种优势与籽粒氮产量和含量杂种优势存在中度偏高的正相关关系,与籽粒产量的杂种优势无显著相关关系,因此,在杂交小麦选育中,在保持较高的籽粒产量优势下,选择高的组织氮积累和含量优势,很有可能提高籽粒氮含量的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优势 氮积累 杂交小麦 籽粒产量 含量 茎秆 亲本材料 条件 组织 选择
下载PDF
簇毛麦——用于小麦改良的一种野生植物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万春 董剑 +4 位作者 陈其皎 李晓燕 高翔 石引刚 陈良国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13-1621,共9页
将小麦野生近缘属的有益性状基因导入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已成为目前小麦品种改良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之一。簇毛麦(Dasypyrum villosa)常被用作改良小麦的一种有效的基因资源,其具有耐寒、分蘖力强、生长繁茂、多小花、籽粒蛋... 将小麦野生近缘属的有益性状基因导入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已成为目前小麦品种改良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之一。簇毛麦(Dasypyrum villosa)常被用作改良小麦的一种有效的基因资源,其具有耐寒、分蘖力强、生长繁茂、多小花、籽粒蛋白质含量高、耐盐抗旱和抗多种小麦主要病害等特性。本研究对簇毛麦染色体及其组型和带型、簇毛麦与小麦属的亲缘关系、簇毛麦与小麦属的杂交以及簇毛麦在普通小麦改良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总结,以期为更好地对簇毛麦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 贮藏蛋白 基因资源 抗病虫
下载PDF
杂种小麦干物质积累及其杂种优势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万春 王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5-38,共4页
对6个澳大利亚杂种小麦在不同生育期植株及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分配及干物质积累的杂种优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株总干物质积累在籽粒灌浆末期达到最大值,茎秆和叶片干物质积累均在开花期达到最大值。挑旗期茎秆、叶片各占植株总... 对6个澳大利亚杂种小麦在不同生育期植株及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分配及干物质积累的杂种优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株总干物质积累在籽粒灌浆末期达到最大值,茎秆和叶片干物质积累均在开花期达到最大值。挑旗期茎秆、叶片各占植株总干物质的50%;从孕穗王灌浆末期,茎秆为干物质的主要贮存器官,占植株总干物质的 39.87%~66.67%;在成熟期,籽粒成为干物质贮存的最主要部位,占37.65%,茎秆占35.23%。从6个杂交种平均值来看,干物质积累多表现为正向杂种优势,尤其在营养生长期优势最明显。相关分析表明,营养生长期植株总干物质积累量较大且主要分配在茎秆部位的杂交品种,一般具有较高的籽粒产量和较强的产量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物质积累 杂种小麦 杂种优势 相关关系 干物质分配 籽粒产量
下载PDF
氮肥对杂交小麦组织氮转运及其杂种优势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万春 高翔 董剑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5-478,共4页
研究了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6个杂交小麦及其7个亲本不同器官的氮转运,结果表明:施氮时叶中的氮转运受到极显著的促进,其氮转运量为不施氮的4倍,总麦草90%以上的氮转运来自叶片;无论施氮与否,叶中氮的转运率和贡献率最大,穗壳次之,施氮与... 研究了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6个杂交小麦及其7个亲本不同器官的氮转运,结果表明:施氮时叶中的氮转运受到极显著的促进,其氮转运量为不施氮的4倍,总麦草90%以上的氮转运来自叶片;无论施氮与否,叶中氮的转运率和贡献率最大,穗壳次之,施氮与否的同一器官并无显著差异;不施氮的各器官氮的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多表现正的杂种优势,施氮的多呈负向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小麦 氮转运 杂种优势 相关关系 组织氮 转运 氮肥 贡献率 施氮 器官
下载PDF
簇毛麦1V染色体臂的EST-STS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万春 董剑 +4 位作者 高翔 陈其皎 李晓燕 石引岗 陈良国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3-397,共5页
为了给小麦远缘亲本的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根据已定位于普通小麦1DS和1BL上的EST序列设计96对STS引物,对中国春、簇毛麦、中国春-簇毛麦的1V附加系和易位系进行多态性分析,开发出4个簇毛麦1V染色体臂的STS标记。其中,BE499250-STS和BE59... 为了给小麦远缘亲本的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根据已定位于普通小麦1DS和1BL上的EST序列设计96对STS引物,对中国春、簇毛麦、中国春-簇毛麦的1V附加系和易位系进行多态性分析,开发出4个簇毛麦1V染色体臂的STS标记。其中,BE499250-STS和BE591682-STS/RsaⅠ为共显性标记,可以扩增出1条1VS片段,同时还可以扩增出1条1DS片断,能将1DS和1AS、1BS区分开来;BE581358-STS/HaeⅢ和BE585781-STS/RsaⅠ是显性标记,能分别扩增出2条和1条1VL片段,但扩增的小麦染色体片段不能区分1DL和1A、1B。这些标记已成功地应用于小麦-簇毛麦整臂互补易位系T1DL.1V#3S和T1DSo1V.3L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簇毛麦 1V染色体臂 表达序列标签 位点标签序列 特异分子标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