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磨盘、磨棒是谷物加工工具吗? 被引量:18
1
作者 赵世纲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4-147,共14页
关键词 加工工具 磨盘 磨棒 谷物 衣物
下载PDF
鄬子受钟与鄂国史迹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世纲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7-51,33,共6页
鄬子受钟与鄂国史迹赵世纲仔受钟,1990年出土于河南淅川和尚岭二号墓中.共17件,其中钟8件,钮钟9件.同墓出土的还有铜鼎、缶、、盘、、斗、器座及石磬等.编钟出土时均悬于木制钟架之上,钮钟在上,钟在下.编钟形制相同,... 鄬子受钟与鄂国史迹赵世纲仔受钟,1990年出土于河南淅川和尚岭二号墓中.共17件,其中钟8件,钮钟9件.同墓出土的还有铜鼎、缶、、盘、、斗、器座及石磬等.编钟出土时均悬于木制钟架之上,钮钟在上,钟在下.编钟形制相同,大小相次,均呈合瓦形.舞部略小于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面纹 春秋晚期 上海博物馆 河南省 青铜器铭文 国史 编钟 战国时期 周王 甲骨文
下载PDF
淅川楚墓王孙诰钟的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世纲 《江汉考古》 1986年第3期45-57,99-100,共15页
淅川下寺楚墓是1978年春,在河南省淅川县香花公社下寺北部的一个名叫龙山上发现的。下寺位于淅川县城东南六十公里的丹江水库西岸。1976年冬在下寺北部的龙山上发现古墓一座,接着经过调查和钻探,又发现古墓十多座。1978年春,淅川县文管... 淅川下寺楚墓是1978年春,在河南省淅川县香花公社下寺北部的一个名叫龙山上发现的。下寺位于淅川县城东南六十公里的丹江水库西岸。1976年冬在下寺北部的龙山上发现古墓一座,接着经过调查和钻探,又发现古墓十多座。1978年春,淅川县文管会发掘了下寺M1。同年秋,继续发掘了下寺M2和下寺M3,出土了数千件珍贵文物。王孙诰钟出土于淅川下寺M2中,该墓除出土王孙诰钟外,还出土令尹子庚鼎7件,以及(为阝)子倗鼎、缶、簋、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淅川县 河南省 楚墓 珍贵文物 曾侯乙墓 龙山 大钟 古墓 左传 图版
下载PDF
“贾湖骨笛”的发现在音乐史上的重大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赵世纲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5年第10X期23-26,共4页
<正>1987年,河南省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墓葬中发现'骨笛'十多件。'骨笛'系用猛禽翅骨或腿骨截去两端骨节制作而成。一般长20厘米左右,直径1.2~1.5厘米。一端稍粗,一端较细,多数正面钻... <正>1987年,河南省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墓葬中发现'骨笛'十多件。'骨笛'系用猛禽翅骨或腿骨截去两端骨节制作而成。一般长20厘米左右,直径1.2~1.5厘米。一端稍粗,一端较细,多数正面钻有七个音孔,少数有五孔或六孔,无笛膜孔,上端亦无洞箫山口,形制固定、制作规范。个别音孔旁边另凿一小孔,在各音孔两侧,还留有横刻的直道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湖骨笛 音孔 七声音阶 新石器时代早期 考古工作者 翅骨 膜孔 腿骨 陶埙 变徵
下载PDF
“一等品质量工资制”初探
5
作者 赵世纲 韩秀梅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47-49,共3页
我们榆次市印染厂在全国首创的《一等品质量工资制》发表之后,引起全国上下的极大反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榆次市经委,晋中行署和山西省体改委都发文在全国推广。最近,经过有关经济专家鉴定,被评为中纺部现... 我们榆次市印染厂在全国首创的《一等品质量工资制》发表之后,引起全国上下的极大反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榆次市经委,晋中行署和山西省体改委都发文在全国推广。最近,经过有关经济专家鉴定,被评为中纺部现代化管理发明三等奖。“一等品质量工资制”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形成和产生的,从一定意义讲,它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经过我们厂两年多的实践证明,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办法,本文就其形成和产生的实践意义,做一些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企业 现代化 管理 印梁厂
下载PDF
北宋官窑与南宋官窑
6
作者 赵世纲 罗桃香 《江西文物》 1991年第4期56-57,共2页
两宋宫廷为了满足自己穷极奢华的需要,除了让众多的民窑为他们烧造一定数量的宫廷专用瓷器外,还特别兴办有三个官窑,专供宫廷使用。这三个官窑分别是浙江余姚的越窑,河南汴京窑和浙江杭州的郊坛下官窑。浙江余姚的越窑烧制青瓷,具有悠... 两宋宫廷为了满足自己穷极奢华的需要,除了让众多的民窑为他们烧造一定数量的宫廷专用瓷器外,还特别兴办有三个官窑,专供宫廷使用。这三个官窑分别是浙江余姚的越窑,河南汴京窑和浙江杭州的郊坛下官窑。浙江余姚的越窑烧制青瓷,具有悠久的历史。唐人陆羽在《茶经》中把它列为当时六大名窑的首位。烧制的青瓷是“千峰翠色”、“有珪壁之姿”。五代时割据吴越的钱氏政权,为了结纳中原中央朝廷(包括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以及两宋诸政权)所贡献之物,除珍宝外,越窑青瓷也列为重要的贡品之一。由于贡品数量庞大,加上吴越官方自身的需要,钱氏立国后,就把越窑垄断起来,臣僚及百姓都不能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窑 浙江余姚 宝丰清凉寺 坦斋笔衡 修内司 汝瓷 瓷窑遗址 耀州窑 品胎 故京
下载PDF
女皇消夏石淙河 峻极峰上投金简──武则天金简漫谈
7
作者 赵世纲 《档案管理》 1995年第3期45-47,共3页
女皇消夏石淙河 峻极峰上投金简──武则天金简漫谈赵世纲l、金简的发现1982十登封县三河村居民屈西怀约了几位同好.同游嵩山。中午他们登上了峻极峰。同行几人。兴高彩烈在《武后中述志碑》前后左右,或远眺或休息,充分享受着... 女皇消夏石淙河 峻极峰上投金简──武则天金简漫谈赵世纲l、金简的发现1982十登封县三河村居民屈西怀约了几位同好.同游嵩山。中午他们登上了峻极峰。同行几人。兴高彩烈在《武后中述志碑》前后左右,或远眺或休息,充分享受着眼底风景。屈西怀坐在《述志碑》北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则天 金简 极峰 女皇 七月七日 文物研究 述志 《史记》 张易之 《资治通鉴》
下载PDF
密县后士郭汉画像石墓发掘报告 被引量:34
8
作者 赵世纲 欧正文 《华夏考古》 1987年第2期96-159,223+229-240,共77页
壹发掘经过密县位于郑州市西南45公里处。这里群山环绕,岡阜连亘,洧水、溱河萦迴境内。据文献记载,东汉时,这里属河南尹。其故城在今县城东南20公里的大隗镇。后士郭(村)位于密县城西北3.5公里处。它北依兰岩、鸡冠诸山(图版伍:1);南依... 壹发掘经过密县位于郑州市西南45公里处。这里群山环绕,岡阜连亘,洧水、溱河萦迴境内。据文献记载,东汉时,这里属河南尹。其故城在今县城东南20公里的大隗镇。后士郭(村)位于密县城西北3.5公里处。它北依兰岩、鸡冠诸山(图版伍:1);南依香山、密姑、栳栳诸山与禹县为邻;向西遥望嵩山:东为一片开阔的平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气纹 画像石 云纹图案 中室 长方形 图版 门洞 壁画 门额 后室
原文传递
春秋时期失蜡法铸造工艺问题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赵世纲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4-91,共8页
许多证据表明,淅川下寺楚墓出土铜禁禁体四周花纹是用失蜡法分段制作再合范铸造的。春秋中晚期发展起来的失蜡法解决了铸造更为复杂的多层次的青铜器问题,把青铜器铸造推向又一个高峰。
关键词 失蜡法 青铜器 铜禁 铸造工艺
原文传递
关于裴李岗文化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5
10
作者 赵世纲 《华夏考古》 1987年第2期160-175,共16页
前言裴李岗文化的发现是近年来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收获。在此之前,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发掘虽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早于仰韶文化的新石器时代史迹却未发现过。由于裴李岗文化的发现,给探索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带来... 前言裴李岗文化的发现是近年来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收获。在此之前,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发掘虽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早于仰韶文化的新石器时代史迹却未发现过。由于裴李岗文化的发现,给探索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带来了光辉的前景。一九七七年我们发现这种文化时,曾经说:“类似裴李岗类型的遗址在新郑县唐户,密县东关,密县莪沟和登封县等地都有发现。我们相信,今后会发现更多的这类文化遗存,将使我们对这类文化面貌有比较全面的了解。”①经近几年的努力工作,已发现这类遗址五十余处,发掘了五处,试掘了多处,积累了一批新资料,使我们对这种文化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试图对裴李岗文化及其有关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不当之处,请方家予以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李岗文化 仰韶文化 文化遗址 中原地区 陶器 新石器时代考古 墓葬 龙山文化 文化面貌 文化内涵
原文传递
王子午鼎铭文试释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世纲 刘笑春 《文物》 1980年第10期27-30,共4页
淅川下寺春秋楚墓2号墓中,出土平底鼎七件,形制相同,依次由大到小。鼎侈口、束腰、平底、蹄足,口沿上附有长方形竖耳两个。器表满铸着半浮起的夔龙纹、窃曲纹和云纹等。在器腹周围攀附以略似龙的怪兽六个,口咬着鼎的口沿,足抓着鼎的腰箍... 淅川下寺春秋楚墓2号墓中,出土平底鼎七件,形制相同,依次由大到小。鼎侈口、束腰、平底、蹄足,口沿上附有长方形竖耳两个。器表满铸着半浮起的夔龙纹、窃曲纹和云纹等。在器腹周围攀附以略似龙的怪兽六个,口咬着鼎的口沿,足抓着鼎的腰箍,兽的两角铸作两夔龙蟠绕,尾部也铸作兽头之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铭文 说文 左传 春秋时期 初吉 康王 出土 怪兽 文王 南阳市
原文传递
仰韶文化陶鼓辨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世纲 《华夏考古》 1993年第1期69-73,112,共6页
河南地处黄河中游,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建国以来,在这一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例如:1977年在新郑发现了裴李岗文化,1986年在舞阳贾湖发现了8000年前的契刻符号和骨笛。1987年在濮阳西... 河南地处黄河中游,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建国以来,在这一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例如:1977年在新郑发现了裴李岗文化,1986年在舞阳贾湖发现了8000年前的契刻符号和骨笛。1987年在濮阳西水坡出土6000多年前蚌塑龙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韶文化 陶鼓 黄河中游 精神文化 尖底瓶 出土 陶器 大河村 文化遗址 瓮棺葬
原文传递
篦纹的起源与传播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世纲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6-58,共13页
篦纹是裴李岗文化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它的产生、发展以及与周边文化的关系,是考古学界所关注的问题之一。根据篦纹在中国的时空分布,其渊源应当是裴李岗文化。它随着裴李岗文化的衰亡而在中原消失,却在中国的南、北方的广大地区得到充... 篦纹是裴李岗文化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它的产生、发展以及与周边文化的关系,是考古学界所关注的问题之一。根据篦纹在中国的时空分布,其渊源应当是裴李岗文化。它随着裴李岗文化的衰亡而在中原消失,却在中国的南、北方的广大地区得到充分发展,并且距中原愈远则时代也愈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纹 裴李岗文化 时空分布 起源与传播
原文传递
夏商青铜文化的南向传播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世纲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9-65,共7页
中国青铜文化应当说是在夏代已经形成了。据文献记载夏代曾铸九鼎,三代奉为传国之宝。在中原龙山文化遗址内也曾发现了青铜器和冶铜工具,例如在临汝煤山、郑州牛砦遗址中就发现有贴附青铜渣的坩埚碎片。登封王城岗遗址四期(龙山晚期)窖... 中国青铜文化应当说是在夏代已经形成了。据文献记载夏代曾铸九鼎,三代奉为传国之宝。在中原龙山文化遗址内也曾发现了青铜器和冶铜工具,例如在临汝煤山、郑州牛砦遗址中就发现有贴附青铜渣的坩埚碎片。登封王城岗遗址四期(龙山晚期)窖穴中出土了一片青铜容器残片。特别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充实了对夏代青铜文化的认识。遗址内出土青铜器数十件。工具有锛、凿刀、锥、鱼钩,兵器有戈、戚、镞,容器有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文化 商周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 出土青铜器 中原龙山文化 兽面纹 偃师二里头遗址 文物 王城岗 中原地区
原文传递
曾侯乙钟磬与中原钟磬之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世纲 《华夏考古》 CSSCI 2002年第4期65-71,共7页
Among the 125 pieces of musical instruments from Zenghouyi Tomb,bronze chimes and chime stones occupy four fifth,while more than one thousand pieces of bronze chimes and chime stone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Central Pla... Among the 125 pieces of musical instruments from Zenghouyi Tomb,bronze chimes and chime stones occupy four fifth,while more than one thousand pieces of bronze chimes and chime stone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Central Plains.This paper,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mposition,designs and temperament of bronze chimes and chime stones,proposes that the bronze chimes and chime stones from Zenghouyi Tomb originated from the Central Plains and thus belonged to the musical tradition of the Central Pl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钟磬 中原钟磬 中国 文物考古 出土年代
原文传递
河南收藏的铜鼓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世纲 罗桃香 《中原文物》 1998年第2期81-86,共6页
河南收藏的铜鼓分析●赵世纲罗桃香图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铜鼓铜鼓,是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所使用的一种乐器。1989年配合全国音乐文物普查,发现河南各地文物考古单位和博物馆内收藏有不少铜鼓。现在作简略介绍并对其来源、... 河南收藏的铜鼓分析●赵世纲罗桃香图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铜鼓铜鼓,是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所使用的一种乐器。1989年配合全国音乐文物普查,发现河南各地文物考古单位和博物馆内收藏有不少铜鼓。现在作简略介绍并对其来源、产地、类型与年代加以分析,望方家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太阳纹 古代铜鼓 博物馆 河南博物院 鼓面 石寨山 胸部 《天下郡国利病书》 铜鼓研究
原文传递
晋公戈的年代小议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世纲 《华夏考古》 1996年第2期93-94,共2页
晋公戈的年代小议赵世纲Jingongge(aspearofaDukeoftheStateofJin),storedupbyMr.WangZhenhuainTaipei,isofgreatvalueforthedati... 晋公戈的年代小议赵世纲Jingongge(aspearofaDukeoftheStateofJin),storedupbyMr.WangZhenhuainTaipei,isofgreatvalueforthedatingofbronzeweap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吉 春秋时期 晋侯墓 文献记载 中国先秦史 公元前 古文字研究 李学勤 自称为 研究价值
原文传递
楚国乐舞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世纲 《华夏考古》 1990年第4期75-87,共13页
楚人是一个酷爱乐舞的民族,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庶人,无不喜爱乐舞。东汉桓谭《新论》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楚灵王信巫祝之道,躬执羽绂,起舞壇前。吴人来攻其国,人告急,而灵王鼓舞自若,顾应之日:‘寡人方祭上帝,乐神明,当蒙福祐焉,... 楚人是一个酷爱乐舞的民族,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庶人,无不喜爱乐舞。东汉桓谭《新论》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楚灵王信巫祝之道,躬执羽绂,起舞壇前。吴人来攻其国,人告急,而灵王鼓舞自若,顾应之日:‘寡人方祭上帝,乐神明,当蒙福祐焉,不敢赴救。’而吴兵遂至,俘获其子及后妃以下”。如果说这个故事是后人追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墓 出土 楚国 湖北省 湖南长沙 铭文 楚墓 河南信阳 楚辞 吕氏春秋
原文传递
徐王子■钟与徐君世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世纲 《华夏考古》 1987年第1期194-201,共8页
《徐王子钟》见《金石录》和于省晋先生所编的《商周金文录》.郭沫若先生认为此器乃“僞刻”,因此在郭著《两周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未收录此器及其铭文拓本,这件纽钟的长方环纽上饰以绚纹;钲部无枚;篆部装饰以绚纹;隧部铸有变形重叠的... 《徐王子钟》见《金石录》和于省晋先生所编的《商周金文录》.郭沫若先生认为此器乃“僞刻”,因此在郭著《两周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未收录此器及其铭文拓本,这件纽钟的长方环纽上饰以绚纹;钲部无枚;篆部装饰以绚纹;隧部铸有变形重叠的纹.钲间及左右鼓上铸有铭文十四行,计七十六字。铭文从钟的正面钲间起,向左转一周至正面石鼓完.铭文有的字坏笔较多,但从上下文倒的关系及残字的笔划大致与推得全部铭文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铭文 初吉 商周 考释 正面 月初 世系 郭沫若 徐国 上下文
原文传递
河南温县东周盟誓遗址一号坎发掘简报 被引量:44
20
作者 郝本性 赵世纲 《文物》 1983年第3期78-89,77+102-105,共17页
一、发现与发掘经过 1979年3月12日,河南省温县武德镇公社西张计大队社员在村西北植树时,掘出一坑有墨书文字的圭形石片。该大队侯镇平同志将这一发现上报公社,经县文化馆及时向文化主管部门汇报。
关键词 侯马盟书 盟誓 遗址 东周时期 温县盟书 出土 左传 河南省 图版 标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