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州市地质环境条件对城市发展控制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赵中省 董洪信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5期39-40,共2页
徐州市地质环境条件对城市发展控制作用徐州市是苏、鲁、豫、皖接壤地带的最大城市,亦是华东和江苏省以能源、机械、建材为主的工业基地。津浦、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在淮海经济区位置居中,经济实力最强,徐州市起着外引内联的... 徐州市地质环境条件对城市发展控制作用徐州市是苏、鲁、豫、皖接壤地带的最大城市,亦是华东和江苏省以能源、机械、建材为主的工业基地。津浦、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在淮海经济区位置居中,经济实力最强,徐州市起着外引内联的经济纽带作用。能否实现城市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条件 城市发展 控制作用 徐州市
下载PDF
西气东输管道通过长江三江口方案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赵中省 董洪信 邵景林 《江苏地质》 2006年第3期191-195,共5页
从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角度,对西气东输管道通过长江三江口方案适宜性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方案有利的环境地质条件及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优化管道过长江设计、施工方案提供了地质依据。
关键词 西气东输 管道 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 评价 长江 江苏南京
下载PDF
江西湖口隧道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赵中省 《地质学刊》 CAS 2011年第2期188-190,共3页
论述了江西湖口隧道场区的地层岩性条件。根据断层、层面、节理结构面的组合赤平投影图,判定了隧道西洞口与东洞口自然斜坡的稳定性,以及隧道西洞口、东洞口SW、东洞口NE路堑坡的稳定性。F2、F2′、F3断层横切洞体,断层与洞体交汇处及... 论述了江西湖口隧道场区的地层岩性条件。根据断层、层面、节理结构面的组合赤平投影图,判定了隧道西洞口与东洞口自然斜坡的稳定性,以及隧道西洞口、东洞口SW、东洞口NE路堑坡的稳定性。F2、F2′、F3断层横切洞体,断层与洞体交汇处及软岩分布区,围岩不稳定,易出现掉块及小塌方。提出了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先排水隧道的施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工程地质 边坡 结构面 赤平投影 江西湖口
下载PDF
正交分析法在环境水文地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中省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6-48,共3页
本文用正交分析法分析徐州市岩溶地下水硬度升高的原因,确定了地表环境及降水季节变化为显著性影响因素,从而解决了多因素复合影响下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关键词 正交分析法 环境 水文地质
下载PDF
干扰井群法在地下水开采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赵中省 李友龙 《地下水》 2011年第3期32-34,共3页
以江苏省淮阴县城市规划区可持续地下水开采方案设计为例,探讨了干扰井群法在中小城市地下水开采方案设计中的应用。在开采方案设计时,以2015年城市需水量为目标函数,拟定了3个开采方案,推荐方案Ⅲ为该区地下水的可持续开采方案,此方案... 以江苏省淮阴县城市规划区可持续地下水开采方案设计为例,探讨了干扰井群法在中小城市地下水开采方案设计中的应用。在开采方案设计时,以2015年城市需水量为目标函数,拟定了3个开采方案,推荐方案Ⅲ为该区地下水的可持续开采方案,此方案解决了地下水不均匀开采的问题,控制地下水位下降,可使中深层孔隙承压水得到可持续全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井群法 地下水 可持续 开采方案 江苏
下载PDF
徐州七里沟水源地岩溶水总硬度演变趋势预测 被引量:3
6
作者 赵中省 《江苏地质》 1991年第2期101-104,共4页
通过岩溶水总硬度演变趋势模型,预测今后数年内,徐州七里沟水源地岩溶水硬度呈上升趋势,而增幅趋于减小。到1995年超标水出现概率将增加到0.542,40年后平均总硬度达到最大值。
关键词 岩溶水 硬度 水源地 江苏
下载PDF
江苏丰县县城规划区深层孔隙水开采动态及水位预测 被引量:2
7
作者 赵中省 《江苏地质》 1997年第2期93-97,共5页
简要论述丰县县城的水文地质条件;对丰县县城规划区主要供水源深层孔隙水的开采作了动态分析;
关键词 孔隙水 灰色模型 开采动态 水位预测 地下水
下载PDF
徐州市岩溶地下水总硬度升高原因的多元统计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赵中省 《地下水》 1996年第2期88-91,共4页
本文通过正交表优选抽样、多元统计分析,探讨了徐州市岩溶地下水总硬度升高原因。确定了地表环境质量、降水季节变化是影响总硬度的主要原因;岩溶含水层覆盖层厚度及地下水开采引起的水位变化,对其升高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岩溶地下水 总硬度 多元统计 地下水
下载PDF
徐州地区岩溶环境水文地质及岩溶水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中省 薛春玲 《江苏环境科技》 1993年第2期3-10,18,共9页
本文对徐州地区岩溶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岩溶水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防治岩溶水污染的对策。
关键词 岩溶环境 水文地质 岩溶水 地下水污染
下载PDF
试用多元分析研究地下水的污染趋势——以徐州市岩溶地下水为例
10
作者 赵中省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1-28,共8页
本文是以不同时间的两次地下水质分析资料为基础,通过等比例类型抽样,分指数计算及两组判别分析,考虑各污染参数所起作用大小,研究岩溶地下水的污染趋势。
关键词 岩溶 地下水 污染
下载PDF
建筑工程深基坑降水方案设计——以江苏省徐塘电厂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友龙 董洪信 赵中省 《地质学刊》 CAS 2011年第1期78-81,共4页
深基坑降水是确保地质工程安全的重要工程技术措施。以江苏省徐塘电厂翻车机室基坑降水方案确定为例,论述了建筑工程深基坑降水方案设计方法,得到了疏干降水量以及降水井数量。通过徐塘电厂翻车机室基坑降水工程实践,效果显著,可为条件... 深基坑降水是确保地质工程安全的重要工程技术措施。以江苏省徐塘电厂翻车机室基坑降水方案确定为例,论述了建筑工程深基坑降水方案设计方法,得到了疏干降水量以及降水井数量。通过徐塘电厂翻车机室基坑降水工程实践,效果显著,可为条件类似地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降水 建筑工程 方案设计 江苏
下载PDF
徐州市地下水降水入渗补给量预测
12
作者 赵中省 《江苏地质》 1994年第3期185-188,共4页
徐州市城市供水主要是地下水据计算,规划区917.86km^2范围内地下水可采资源总量为2.48×10~8m^3/a,其中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约占70%,可见降水入渗补给量对地下水补给保证程度起决定性作用,亦是城市供水规划制订的重要参考依据。徐... 徐州市城市供水主要是地下水据计算,规划区917.86km^2范围内地下水可采资源总量为2.48×10~8m^3/a,其中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约占70%,可见降水入渗补给量对地下水补给保证程度起决定性作用,亦是城市供水规划制订的重要参考依据。徐州市城市供水主要是地下水据计算,规划区917.86km^2范围内地下水可采资源总量为2.48×10~8m^3/a,其中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约占70%,可见降水入渗补给量对地下水补给保证程度起决定性作用,亦是城市供水规划制订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降水 入渗补给量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徐州市岩溶地下水质量评价
13
作者 赵中省 《江苏地质》 1991年第3期165-167,共3页
本文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岩溶地下水质量的结果表明,徐州市广大地区水质较好,仅工业、生活污染源集中区较差。为该市地下水合理规划开采、择优利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岩溶 地下水 水质评价 模糊数学
下载PDF
徐州市规划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14
作者 赵中省 《环境科学技术》 1991年第4期18-21,共4页
徐州市位于江苏的西北部,是地跨苏、鲁、豫、皖接壤地带的最大城市,又是《全国国土规划纲要》唯一指明本世纪末要发展成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加之地质资源(煤炭、建材等)丰富、交通条件优越,该市发展前景广阔。目前。
关键词 环境地质问题 规划区 徐州市
下载PDF
正交分析在环境水文地质学中的应用
15
作者 赵中省 《水文地质技术方法》 1990年第21期7-12,共6页
关键词 环境水文地质 正交分析 地下水
下载PDF
兖滕——两淮能源开发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毛瑞 赵中省 《江苏地质》 1992年第2期98-101,共4页
兖滕—两淮能源开发区是全国国土规划十九个重点开发区之一,地跨苏、鲁、豫、皖四省。开发区煤炭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有明显的区位优势。2000年将建成华东最大的煤炭、电力基地。但本区已产生和潜在的环境地质问题,对能源开发区的国... 兖滕—两淮能源开发区是全国国土规划十九个重点开发区之一,地跨苏、鲁、豫、皖四省。开发区煤炭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有明显的区位优势。2000年将建成华东最大的煤炭、电力基地。但本区已产生和潜在的环境地质问题,对能源开发区的国土规划、经济建设将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质 地下水 污染 山东
下载PDF
有序最优分割法在地层划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志猛 赵中省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16-320,共5页
地层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造成各时期沉积物矿物成份、化学成份及古生物化石等地质特征值的差异。传统的地层划分要求地质特征值有明显的差异,其划分地层常带有经验性。在地质特征值不明显的情况下,则无能为力。有序最优分... 地层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造成各时期沉积物矿物成份、化学成份及古生物化石等地质特征值的差异。传统的地层划分要求地质特征值有明显的差异,其划分地层常带有经验性。在地质特征值不明显的情况下,则无能为力。有序最优分割法是将一批有序(沿地层剖面或钻孔剖面)地质特征值(差异明显与否均可)进行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划分 应用 最优分割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