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间变性癌15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1
作者 李超 徐婉妮 +5 位作者 赵丹珲 王映梅 张红娟 吴俊峰 王哲 韩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59-1464,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间变性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ATC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男性8例,女性7例,平均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间变性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ATC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男性8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3.5岁,肿瘤最大径45.9 mm(范围20~73 mm)。肿物呈结节状或分叶状,切面灰白色或灰黄色,质韧至硬,可伴出血、坏死、囊性变。镜下肿瘤组织结构、细胞形态多样,主要由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多核巨细胞混合而成,少见横纹肌样形态(2例)、异源性骨肉瘤样分化(1例),另见2例鳞状细胞癌形态。11例为纯的ATC,3例混合有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伴有高级别分化型甲状腺癌;6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80%病例表达CK(AE1/AE3),53.3%表达PAX8,42.9%不同程度表达BRAF(VE1),仅2例局灶弱表达TTF-1,所有病例均不表达TG。8例(53.3%)ATC行基因检测,以TP53突变最为常见(5/8,62.5%),其次为BRAF(3/8,37.5%)及RAS突变(3/8,37.5%),仅1例见TERT合并PIK3CA突变。其中5例同时存在2种以上基因突变。14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生存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9及5.0个月,疾病特异性病死率为78.6%。结论ATC临床少见,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特征,常伴多种基因突变,预后差,明确病理诊断为预测患者预后及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间变性癌 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中国人Burkitt淋巴瘤中ID3、TCF3及MYC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魏洁 范林妮 +7 位作者 李侠 李明阳 刘一雄 赵丹珲 闫庆国 郭双平 闫晓初 王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43-1347,共5页
目的观察中国人Burkitt淋巴瘤中ID3、TCF3和MYC基因突变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提取32例Burkitt淋巴瘤组织DNA,经PCR扩增部分DNA片段,并采用Sanger测序法对PCR产物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 ID3、TCF3的突变率分别为35.5%(11/31)、18.8%(6... 目的观察中国人Burkitt淋巴瘤中ID3、TCF3和MYC基因突变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提取32例Burkitt淋巴瘤组织DNA,经PCR扩增部分DNA片段,并采用Sanger测序法对PCR产物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 ID3、TCF3的突变率分别为35.5%(11/31)、18.8%(6/32)。MYC的突变率为50%,MYC exon1的突变率为3.3%(1/30),MYC exon2的突变率为50%(15/30),MYC exon3的突变率为7.7%(2/26)。结论通过Sanger测序证实在中国人Burkitt淋巴瘤组织中存在ID3、TCF3、MYC基因的重现性突变。3例中发现新的TCF3基因突变位点c.2202G>C p.L569V。2例发现新的MYC基因突变位点c.1070A>G p.G18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URKITT淋巴瘤 ID3 TCF3 MYC Sanger测序
下载PDF
反思性教学在培养病理学青年教师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侠 范林妮 +6 位作者 赵丹珲 魏洁 马静 刘芳 刘杨 李明阳 刘一雄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51-552,共2页
目的探讨反思性教学在培养病理学青年教师中的重要性和意义。方法以病理教学为例,通过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环节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结果通过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培养,青年教师教学水平螺旋式上升。结论反思性教学可以促使青年教... 目的探讨反思性教学在培养病理学青年教师中的重要性和意义。方法以病理教学为例,通过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环节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结果通过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培养,青年教师教学水平螺旋式上升。结论反思性教学可以促使青年教师形成一套适合授课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体系,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医学毕业生,促进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性教学 病理学 青年教师 医学生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转移性肾细胞癌组织中β-cateni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马静 王凯靖 +4 位作者 柴佳 赵丹珲 范林妮 杨重飞 刘一雄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4期64-66,共3页
目的检测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组织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变化,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35例mRCC和23例原发性肾细胞癌(pRCC)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β-catenin表达... 目的检测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组织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变化,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35例mRCC和23例原发性肾细胞癌(pRCC)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β-catenin表达;收集mR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β-cateni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时间曲线,以Log-Rank检验比较β-catenin阳性与阴性表达者的生存状况。采用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β-catenin表达与mRCC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mRCC组织中β-catenin阳性高于pRCC组织(P<0.05)。不同年龄、性别mRCC患者癌组织中β-catenin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肿瘤Fuhrman 1~2级患者β-catenin阳性率高于Fuhrman 3~4级患者(P=0.019),不同转移部位mRCC患者癌组织中β-catenin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β-catenin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5年无进展生存率均低于β-catenin阴性表达患者(P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β-catenin表达与mRCC患者的生存期有关(OR=0.933,95%CI为0.561~1.699,P=0.042)。结论β-catenin在mRCC中的表达高于pRCC,且其表达与肿瘤患者的Furhman分级与转移部位有挂,高表达β-catenin的患者预后较差,提示其有助于肿瘤转移、病情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细胞癌 转移性肾细胞癌 Β-连环蛋白 肿瘤转移
下载PDF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中BRAF V600E和MAP2K1基因突变的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曾凯旋 郭英 +10 位作者 刘一雄 张微晨 张月华 李明阳 李侠 魏洁 吕杨 赵丹珲 王哲 闫庆国 郭双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我国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中BRAF V600E和MAP2K1基因突变发生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35例LCH组织标本,采用桑格测序法检测其中BRAF V600E和MAP2K1基因突变状况,免疫组化法... 目的:探讨我国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中BRAF V600E和MAP2K1基因突变发生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35例LCH组织标本,采用桑格测序法检测其中BRAF V600E和MAP2K1基因突变状况,免疫组化法检测BRAF V600E蛋白的表达。分析BRAF V600E、MAP2K1基因突变与LCH临床基本资料(年龄、性别、单/多系统)的关系。结果:在35例LCH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1,82.9%侵及骨组织,97.1%是单系统LCH(single system LCH,SS-LCH),2.9%是多系统LCH(multi-system LCH,MS-LCH)。桑格测序法检测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为17.1%,MAP2K1基因突变率为14.3%,MAP2K1与BRAF V600E基因突变有互异性;免疫组化法检测BRAF V600E阳性表达率为28.6%,涵盖了桑格测序法测得的突变病例。BRAF V600E和MAP2 K1基因突变更多出现在未成年组(35.7%和28.6%),其中BRAF V600E突变在未成年人组与成人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28);BRAF V600E和MAP2K1基因突变对生存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我国LCH患者大部分都是SS-LCH,主要侵及的部位是骨组织,且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为97.1%。桑格法所测的BRAF V600E和MAP2K1基因突变率均低于西方报道,两者存在互异性,分别为17.1%和14.3%。所有MAP2K1基因突变都是点突变,没有框内缺失突变,发现一个新的突变位点:c.112 G>A p.E38K;BRAF V600E和MAP2K1基因突变主要发生于未成年组中,提示各年龄层中LCH的发病机理可能不同,可能RAS/RAF/MEK/ERK通路在未成年人LCH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另外这两种突变对LCH的生存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F V600E MAP2K1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预后 桑格测序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TOPK的表达及其与新辅助化疗治疗反应和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凯靖 李明阳 +5 位作者 柴佳 马静 刘一雄 赵丹珲 郭双平 王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2053-2059,共7页
目的:探讨T-LAK细胞起源的蛋白激酶(TOPK)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和作用,研究TOPK表达与新辅助化疗(NACT)治疗反应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66例采用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TEC)NACT方案的TNBC患者治疗前后的组织学标本,... 目的:探讨T-LAK细胞起源的蛋白激酶(TOPK)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和作用,研究TOPK表达与新辅助化疗(NACT)治疗反应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66例采用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TEC)NACT方案的TNBC患者治疗前后的组织学标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TOPK和Ki-67的表达,采用Miller-Payne(MP)系统评估治疗反应,并对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进行生存分析。结果:MP分级较低(1-3级)的患者组织中的TOPK阳性率高于MP分级较高(4-5级)的患者,在NACT治疗中TOPK阳性患者的预后不佳。同时发现MP 1-3级患者在NACT后组织中TOPK表达升高,而MP 4-5级患者NACT后组织中TOPK表达降低。NACT治疗后组织中TOPK升高的患者的PFS较TOPK降低者差。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结果表明,NACT前后患者组织中TOPK表达变化对预后的评估准确性更高。结论:TNBC组织中TOPK水平高的患者对NACT治疗反应不佳,并且预后较差。TOPK表达水平可能提示TNBC的NACT治疗反应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TOPK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雾化吸入高渗盐水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樊菲菲 谢建刚 +3 位作者 赵丹珲 王倩梅 程云会 刘传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高渗盐水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取健康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高渗盐雾化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切开腹腔后常规缝合;模型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高渗盐雾化组在脓毒症肺损伤...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高渗盐水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取健康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高渗盐雾化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切开腹腔后常规缝合;模型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高渗盐雾化组在脓毒症肺损伤造模后2 h给予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干预24 h后处死所有大鼠。评估3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肺组织湿/干重量(W/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表达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IL-1β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肺组织W/D比值、MPO活性、HMGB1、TLR4、NF-κB蛋白表达水平及血清中TNF-α、IL-6、IL-1β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高渗盐雾化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肺组织W/D比值、MPO活性、HMGB1、TLR4、NF-κB蛋白表达水平及血清中TNF-α、IL-6、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高渗盐水雾化吸入可减轻脓毒症大鼠的肺损伤,其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途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高渗盐水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 核因子-κB TOLL样受体4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家蚕Fox转录因子在精巢中的表达特征及BmFoxL2在精巢发育中的功能初探
8
作者 胡启豪 戴玉玲 +4 位作者 裴梦圆 肖妍虹 赵丹珲 余小强 卢玉珍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6-152,共7页
Fox家族蛋白广泛存在于植物以外的物种中,是一类与发育相关的重要转录因子。但是不同Fox基因在鳞翅目昆虫家蚕Bombyx mori精巢中的表达特征,以及BmFoxL2亚家族蛋白在精巢发育中的功能未知。本文检测了家蚕12个BmFox基因在家蚕精巢中的... Fox家族蛋白广泛存在于植物以外的物种中,是一类与发育相关的重要转录因子。但是不同Fox基因在鳞翅目昆虫家蚕Bombyx mori精巢中的表达特征,以及BmFoxL2亚家族蛋白在精巢发育中的功能未知。本文检测了家蚕12个BmFox基因在家蚕精巢中的表达量,发现BmFoxL2-2的表达量最高,BmFoxL2-1次之。BmFoxL2-1和BmFoxL2-2在精巢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巢。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BmFoxL2-1在细胞核中表达,BmFoxL2-2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BmFoxL2-1和BmFoxL2-2都有保守的Fox结构域,但N端结构以及理化性质存在差异。BmFoxL2-1在家蚕精巢中的表达随着发育时间逐渐升高,BmFoxL2-2的表达在幼虫末期和蛹期达到高峰;BmFoxL2-1和BmFoxL2-2在精巢内容物中的表达均高于精巢膜。在Bm12细胞中分别过表达BmFoxL2-1和BmFoxL2-2蛋白后,BmNanos、BmVasa和BmCyclin A等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上调,暗示这些基因受BmFoxL2亚族蛋白的调控。由此,本文推测家蚕FoxL2亚族蛋白可能通过调节精巢细胞周期或生殖细胞的功能来调节家蚕精巢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精巢 转录因子 Fox家族蛋白 发育
下载PDF
双表型鼻腔鼻窦肉瘤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明 刘绮颖 +5 位作者 赵丹珲 马杰 茹国庆 何向蕾 王哲 王坚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41-846,共6页
目的 观察双表型鼻腔鼻窦肉瘤的临床病理以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并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进行分析.方法 对3例双表型鼻腔鼻窦肉瘤的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遗传学特点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2例男性,1例女性,发... 目的 观察双表型鼻腔鼻窦肉瘤的临床病理以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并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进行分析.方法 对3例双表型鼻腔鼻窦肉瘤的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遗传学特点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2例男性,1例女性,发病年龄分别为45岁、29岁和40岁.CT和MRI检查均表现为鼻腔巨大息肉样占位.镜下观察:肿瘤境界不清,由密集的梭形细胞组成,呈长束状或交错束状排列,常见血管外皮瘤样结构;被覆黏膜上皮呈囊状(2例)、腺样(1例)以及内翻性乳头状样(1例)增生下陷入肿瘤内,局灶可见嗜酸性化生(2例).瘤细胞核形态温和,核分裂象罕见,未见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3例均显示神经和肌源性标志物的共表达,其中3/3弥漫强表达S-100蛋白,3/3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1例弥漫,2例局灶);1/2弥漫强表达calponin;1/3局灶表达结蛋白;1/1局灶表达MyoD1.此外,1/1局灶核表达β-catenin,3例均不表达角蛋白、SOX10和CD34.Ki-67阳性指数分别为〈5%、10%以及〈2%.荧光原位杂交分析3例均存在PAX3基因易位,其中例3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转录测序分析提示存在PAX3-FOXO1基因融合.3例随访3~15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双表型鼻腔鼻窦肉瘤容易与许多良恶性梭形细胞肿瘤混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共表达神经和肌源性标志物以及遗传学显示PAX3基因重排可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分子生物学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睾丸非特殊类型支持细胞瘤临床病理学和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明 赵丹珲 +5 位作者 贺慧颖 张欣 茹国庆 何向蕾 王哲 滕晓东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05-510,共6页
目的探讨睾丸非特殊类型支持细胞瘤(SCT,NOS)的组织形态谱、免疫表型特点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2008年至2017年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4例)和浙江省人民医院(3例)共7例睾丸SCT,NOS,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 目的探讨睾丸非特殊类型支持细胞瘤(SCT,NOS)的组织形态谱、免疫表型特点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2008年至2017年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4例)和浙江省人民医院(3例)共7例睾丸SCT,NOS,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EnVision两步法观察钙网蛋白(calretinin)、抑制素、β-catenin、cyclin D1、CD10、广谱细胞角蛋白(CK)、神经内分泌标志物、WT1、Melan A、波形蛋白、SALL4、GATA3、PAX8以及S-100蛋白等标志物的表达,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直接测序法对肿瘤组织进行CTNNB1基因第3号外显子点突变分析。结果7例肿瘤发病年龄28-65岁(平均约43岁),临床上均表现为缓慢增大的无痛性睾丸肿物。瘤体最大径1.5-3.0 cm(平均2.1 cm),切面灰白略呈分叶状。镜下肿瘤界限清楚,无包膜。瘤细胞呈实性片状、梁索状、缎带状以及实性或中空小管状排列,分布于多少不等的纤维性间质之中;其中2例可见明显的硬化性间质,符合硬化性支持细胞瘤的组织学亚型;1例可见明显的间质黏液变性。瘤细胞胞质较丰富,弱嗜酸性或浅染,2例可见多少不等的富于脂质的泡沫状胞质,2例可见散在的多核瘤细胞聚集。瘤细胞核形态温和,未见不典型性,2例可见核分裂象(约1个/50 HPF),未见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7/7弥漫表达波形蛋白和CD10,5/7弥漫异常核质表达β-catenin,其中5/5均弥漫核表达cyclin D1,另2例均为弥漫膜表达β-catenin,而cyclin D1均阴性。5/7局灶或弥漫表达广谱CK,5/6局灶表达calretinin,3/7局灶表达抑制素,2/6局灶表达突触素,4/5局灶或弥漫表达CD56,4/5弥漫核表达WT1,3/7弥漫表达S-100蛋白。嗜铬粒素A、Melan A、PAX8、GATA3、SALL4等均阴性。PCR和测序分析发现4/7(约57%)可见CTNNB1基因第3号外显子点突变,其中4例CTNNB1突变的肿瘤免疫表型上均表现为β-catenin的弥漫异常核质表达和cyclin D1的核表达。结论睾丸SCT,NOS在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点上可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较易于误诊。分子遗传学分析半数以上的肿瘤可见CTNNB1基因第3号外显子的点突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异常核质表达β-catenin和核表达cyclin D1,可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瘤 病理学 分子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具有BCOR-CCNB3融合基因的尤文样未分化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晓娟 赵丹珲 +5 位作者 王映梅 刘一雄 李侠 李明阳 李文才 王哲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2-107,共6页
目的探讨具有BCOR-CCNB3融合基因的尤文样未分化肉瘤(BCOR-CCNB3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病理诊断为Ewing/PNET肉瘤或尤文样肉瘤260例,其中17例尤文样肉瘤采用CCNB3免疫组织... 目的探讨具有BCOR-CCNB3融合基因的尤文样未分化肉瘤(BCOR-CCNB3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病理诊断为Ewing/PNET肉瘤或尤文样肉瘤260例,其中17例尤文样肉瘤采用CCNB3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COR-CCNB3融合基因,3例为BCOR-CCNB3肉瘤,另选取12例尤文肉瘤作为对照,进行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RT-PCR及测序结果显示3例均携带BCOR-CCNB3融合基因。3例BCOR-CCNB3肉瘤中,女性1例,男性2例;患者年龄8-11岁。随访时间12-56个月,2例1年内死亡,1例复发。BCOR-CCNB3肉瘤肿瘤细胞圆形、短梭形,呈实性片状排列,染色质细,核仁不明显;有纤细的毛细血管结构分隔肿瘤细胞,与肾脏透明细胞肉瘤形态相近。CCNB3、TLE1、cyclinD1均呈弥漫的细胞核阳性(3/3)。在12例尤文肉瘤中,CCNB3均为阴性(0/12),1例(1/12)TLE1弱阳性,4例(4/12)cyclinD1阳性。结论BCOR-CCNB3肉瘤具有独特的形态、免疫表型和临床特点,是一种独立的肿瘤类型,需要与Ewing/PNET肉瘤进行鉴别诊断,CCNB3阳性是该类型肿瘤较为特异的标志,TLE1和cyclinD1阳性也提示该肿瘤的可能,确诊需要检测BCOR-CCNB3融合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基因融合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唾液腺分泌性癌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明 赵丹珲 +3 位作者 程刚 严益嘉 王哲 何向蕾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33-538,共6页
目的探讨唾液腺分泌性癌(secretory carcinoma of salivary gland,SCSG)的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8年3月于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就诊的6例SCSG,观察其临床、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染色特点,... 目的探讨唾液腺分泌性癌(secretory carcinoma of salivary gland,SCSG)的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8年3月于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就诊的6例SCSG,观察其临床、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染色特点,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检测ETV6基因重排。结果6例SCSG中4例发生于腮腺区,2例位于小唾液腺区(软腭和颊部内各1例)。大体上4例实性,2例囊实性,直径1.0~4.0cm。镜下可见5例肿瘤由薄的纤维性间质分隔呈小叶状,小叶内瘤细胞呈实性腺泡状、微囊状、滤泡样及乳头状排列,胞外可见丰富的黏液聚集,瘤细胞常见空泡状或鞋钉样胞质,核异型性轻微,罕见核分裂象,1例可见神经侵犯,1例可见约30%肿瘤区域呈高级别转化,瘤细胞异型性明显,呈不规则腺样、小巢状或单个细胞浸润伴表面溃疡形成,可见促结缔组织增生性间质反应。免疫组化染色示6例弥漫强表达S100蛋白和细胞角蛋白7,4N局灶表达特异性囊肿病液体蛋白15,均不表达DOG1蛋白、细胞角蛋白20、p63基因和钙调蛋白等。高级别转化的SCSG成分Ki-67增殖指数和细胞周期蛋白D1阳性表达均较无高级别转化的SCSG病例增加。荧光原位杂交检测4例SCSG均显示ETV6基因重排。4例SCSG随访11~71个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SCSG有特征性的ETV6基因重排,以低级别组织学表现为主,可伴高级别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 分泌性癌 乳腺样分泌性癌 ETV6重排
原文传递
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穿刺样本杂交捕获法二代测序建库质控要点
13
作者 王伟伟 肖林 +11 位作者 姜国忠 师怡 陈刚 吴秀凤 黄榕芳 赵丹珲 徐婉妮 颜彬 刘君君 叶俊毅 张哲 李文才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甲醛固定石蜡包埋(formalin-fixed and paraffin-embedded,FFPE)穿刺样本杂交捕获法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样本优选条件。方法纳入多中心乳腺癌FFPE穿刺样本共计435例,选取燃石36基因检测试剂盒二代测序... 目的探讨乳腺癌甲醛固定石蜡包埋(formalin-fixed and paraffin-embedded,FFPE)穿刺样本杂交捕获法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样本优选条件。方法纳入多中心乳腺癌FFPE穿刺样本共计435例,选取燃石36基因检测试剂盒二代测序数据分析。纳入样本保存时间、切片厚度、降解等级、建库后的浓度、核酸片段大小、下机数据质量等质控信息。结果435例样本中111例核酸总量低于30 ng,剩余28例DNA质量低于C级,最终296例进入质控分析。保存时间分布为:<1年188例;1~2年74例;>2~3年34例,其DNA降解程度分布为:A级(>2500 bp)67例(22.6%);B级(1500~2500 bp)155例(52.4%);C级(<1500 bp)74例(25.0%)。预文库质控合格样本(300 ng)的分布为:A级65例(97.0%);B级138例(89.0%);C级64例(86.0%)。终文库片段大小280 bp以上合格样本分别为:A级66例(98.5%);B级151例(97.4%);C级72例(97.3%)。保存<1年、1~2年、>2~3年样本根据下机数据插入片段质控合格(>170 bp),所占比率分别为:156例(83.0%)、45例(60.8%)和25例(73.5%)。降解程度分布分别为:A级54例(80.6%);B级127例(81.9%);C级46例(62.2%)。结论FFPE穿刺样本杂交捕获法二代测序样本优选条件:(1)切片总厚度不低于50μm;(2)保存时间优选<1年样本;(3)核酸降解优选A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固定 杂交捕获法 核酸片段 石蜡包埋 切片厚度 DNA降解 二代测序 降解程度
原文传递
骨与软组织小圆细胞肉瘤分类新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建锋 魏洁 +1 位作者 赵丹珲 王哲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03-1208,共6页
小圆细胞肉瘤是指光镜下形态近似的原始或较原始的小圆细胞组成的组织发生和生物学行为不同的一组恶性肿瘤。发生于骨与软组织的小圆细胞肿瘤分类比较繁杂,造成诊断困难。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这类肿瘤的认识有... 小圆细胞肉瘤是指光镜下形态近似的原始或较原始的小圆细胞组成的组织发生和生物学行为不同的一组恶性肿瘤。发生于骨与软组织的小圆细胞肿瘤分类比较繁杂,造成诊断困难。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这类肿瘤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新近的WHO骨与软组织肿瘤分类系统将这一类肿瘤分为:尤文肉瘤、EWSR1基因与非ETS家族成员融合的圆形细胞肉瘤、伴CIC重排的肉瘤、伴BCOR基因改变的肉瘤以及未分化/未分类圆形细胞肉瘤。本文将介绍该类肿瘤分类的进展及诊断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圆细胞 镜下形态 肿瘤分类 圆形细胞 尤文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分子检测技术 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家蚕FoxG转录因子的鉴定及其在精巢发育中的功能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启豪 裴梦圆 +6 位作者 赵丹珲 戴玉玲 肖妍虹 莫东君 程心海 余小强 卢玉珍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3-631,共9页
【目的】Fox家族蛋白是调控动物发育的关键转录因子。本文分析了鳞翅目昆虫家蚕Bombyx mori的BmFoxG亚家族蛋白在精巢发育中的作用,为基于生殖系统的家蚕性状优化或害虫不育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PCR克隆家蚕BmFoxG-1和B... 【目的】Fox家族蛋白是调控动物发育的关键转录因子。本文分析了鳞翅目昆虫家蚕Bombyx mori的BmFoxG亚家族蛋白在精巢发育中的作用,为基于生殖系统的家蚕性状优化或害虫不育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PCR克隆家蚕BmFoxG-1和BmFoxG-2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对BmFoxG蛋白的结构及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采用qPCR技术检测BmFoxG基因在家蚕不同发育阶段的精巢中的表达变化;在家蚕Bm12细胞株中过表达BmFoxG-1,并通过qRT-PCR分析BmFoxG-1调控的靶基因。【结果】本文克隆获得了BmFoxG-1(933 bp)和BmFoxG-2(702 bp)两个基因。BmFoxG-1和BmFoxG-2蛋白均包含保守的Forkhead结构域,但BmFoxG-1蛋白在C端多出约60个氨基酸。BmFoxG-2基因在家蚕不同发育时期的精巢中的表达量均较低;BmFoxG-1的表达均显着高于BmFoxG-2,且随着发育时期而变化,暗示BmFoxG-1参与精巢的发育。生殖细胞发育基因BmVasa、BmCyclinA等多个细胞周期基因以及精子鞭毛发育相关基因BMSK0009828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精巢中的表达趋势与BmFoxG-1类似,且BmFoxG-1在家蚕细胞中的过表达可以显著上调BmVasa、BmCyclinA和BMSK0009828等精巢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我们推测BmFoxG-1蛋白可能通过调节精巢细胞周期或生殖细胞的功能来调节家蚕精巢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精巢 发育 转录因子 Fox家族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