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栽培因子对华油杂9号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黄光昱 吴江生 +4 位作者 许敏 李必钦 杨承富 吴承金 赵乃轩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7-729,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不同播期、不同密度和不同施氮量处理,研究不同栽培因子对华油杂9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单株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等经济性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密度的增加,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有效角果... 采用正交试验,设不同播期、不同密度和不同施氮量处理,研究不同栽培因子对华油杂9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单株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等经济性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密度的增加,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逐渐减少;适时早播有利于促进个体发育夺高产。通过本试验确定华油杂9号在恩施州种植的最佳播种期为9月18日、每公顷15万株、施氮量每公顷为262.5kg或10月8日播种、每公顷为12万株、施氮量每公顷为262.5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油杂9号 密度 播期 施氮量 高产栽培
下载PDF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中油杂11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乃轩 李必钦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4-726,共3页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中油杂11冬前绿叶数、最大叶叶面积、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千粒重等呈下降趋势。该品种在中等肥力水平下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每公顷12万株。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其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千粒重、产...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中油杂11冬前绿叶数、最大叶叶面积、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千粒重等呈下降趋势。该品种在中等肥力水平下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每公顷12万株。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其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千粒重、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种植密度为每公顷12万株、施氮量为150kg的条件下可获得最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密度 施肥量 油菜 产量
下载PDF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中油杂12号”产量等性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必钦 盛德贤 +1 位作者 黄光昱 赵乃轩 《安徽农学通报》 2006年第9期83-85,共3页
“中油杂12号”具有丰产、品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是恩施州油菜主推品种之一。研究结果表明:“中油杂12号”最佳种植密度为12万株/hm2,最佳施氮量为150kg/hm2,(12万株+150kg)/hm2组合产量最高,综合经济性状最好。
关键词 种植密度 施氮量 影响 油菜
下载PDF
不同硼肥叶面喷施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赵乃轩 饶孝武 +2 位作者 胡质文 李必钦 尹鑫 《湖北植保》 2009年第5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油菜产量 叶面喷施 硼肥 施用效果 正常发育 生育进程 施肥方式 农作物
下载PDF
移栽油菜地膜覆盖的增产效应
5
作者 赵乃轩 李必钦 袁木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37,共2页
油菜铺膜打孔移栽,能节省劳力和用种量,有增温保墒、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轻病害发生程度、控制杂草生长、充分利用有效养分、促进油菜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作用,比无膜移栽每公顷可增产787.5kg,增42.8%,增产效果明显。
关键词 油菜 地膜覆盖 病害 杂草 产量
下载PDF
广佳安乳油不同剂量防除油菜田间杂草的效果初报 被引量:2
6
作者 赵乃轩 李必钦 李维群 《湖北植保》 2006年第4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油菜产量 田间杂草 广佳安 剂量 乳油 经济作物 播种面积 除草试验
下载PDF
双低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简报 被引量:1
7
作者 赵乃轩 李必钦 《上海农业科技》 2006年第6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双低油菜 品种 试验简报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可持续发展 蛋白质含量 饲料加工业
下载PDF
杂交中籼新组合Ⅱ优69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光建 王修文 +5 位作者 段太品 李继辉 杨隆维 高剑华 李必钦 赵乃轩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48,94,共2页
杂交中稻新组合Ⅱ优69(Ⅱ-32A/恩恢69)具有高产、抗稻瘟病的特点,2005年3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介绍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Ⅱ优69 制种技术
下载PDF
半冬性小麦品种茎秆农艺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朝柱 阎宗武 +2 位作者 赵乃轩 卿明香 雷乘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6期540-542,共3页
研究了24 个半冬性小麦品种茎秆农艺性状及部分产量性状,结果表明:茎粗,第1 、2 节间长及穗长与产量性状相关性较大,株高与第2 、3 、4 节间长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其中第3 节间长对株高的直接贡献最大,因而降低第3 节间... 研究了24 个半冬性小麦品种茎秆农艺性状及部分产量性状,结果表明:茎粗,第1 、2 节间长及穗长与产量性状相关性较大,株高与第2 、3 、4 节间长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其中第3 节间长对株高的直接贡献最大,因而降低第3 节间长有利于株高的降低。合理的茎秆性状要求:植株较高,茎秆粗壮,第1 、2 节间较长,第3 、4 、5 节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茎秆 农艺性状 品种
下载PDF
湖北省小麦高产育种途径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朝柱 闫宗武 赵乃轩 《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01-204,共4页
分析了1992~1996年参加湖北省小麦良种试验的24个品种的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在高产品种(350kg/666.7m2以上)产量构成要素中,各性状对产量贡献顺序为穗粒数(X1)>千粒重(X2)>有效穗(X3),株高... 分析了1992~1996年参加湖北省小麦良种试验的24个品种的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在高产品种(350kg/666.7m2以上)产量构成要素中,各性状对产量贡献顺序为穗粒数(X1)>千粒重(X2)>有效穗(X3),株高,生育期对产量也有影响。提出了湖北省小麦高产育种途径应以多粒型品种为主,具体要求:有效穗25.7万/666.7m2,穗粒数36.7粒,千粒重39.1g,株高94cm,生育期199d,同时注意多抗性与广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产育种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育种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解除小麦种子休眠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朝柱 赵乃轩 +2 位作者 许敏 阎宗武 戴清堂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9-12,共4页
以发芽势、发芽率作指标 ,采用GriffingⅡ设计 ,研究了 4因素共 1 1种组合 (包括对照 )对解除两种不种皮色的小麦种子休眠的效果。结果表明 :1 μmol/L的GA3(赤霉素GA3)效果较好 ,在所有组合中 ,以 50℃的高温处理 2 4h后用 1 μmol/L的... 以发芽势、发芽率作指标 ,采用GriffingⅡ设计 ,研究了 4因素共 1 1种组合 (包括对照 )对解除两种不种皮色的小麦种子休眠的效果。结果表明 :1 μmol/L的GA3(赤霉素GA3)效果较好 ,在所有组合中 ,以 50℃的高温处理 2 4h后用 1 μmol/L的GA3浸种 1 2h最好 ,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在小麦夏繁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子休眠 种子发芽率 休眠解除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