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好生态价值实现之路--浅析呼伦贝尔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
1
作者 刘昕 赵乌英嘎 +3 位作者 刘晨 王文东 张家康 刘玉峰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3期76-78,共3页
通过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总结了呼伦贝尔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典型案例,包括地区优势、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呼伦贝尔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以下建议:加快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推进核算结果应用;搭建... 通过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总结了呼伦贝尔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典型案例,包括地区优势、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呼伦贝尔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以下建议:加快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推进核算结果应用;搭建生态产品信息云平台,开发多元产品板块;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开发碳汇金融产品;健全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补偿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市 典型案例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氮水平对草原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赵乌英嘎 红梅 +4 位作者 德海山 刘鹏飞 马尚飞 王文东 杨殿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1-149,共9页
为探讨施氮对贝加尔针茅草原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该研究于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设置不同施氮水平0(N0)、15(N15)、30(N30)、50(N50)、100(N100)、150(N150)、200(N200)和300(N300)kg·hm-2·a-1,研究连续施氮9年后贝加尔针茅草... 为探讨施氮对贝加尔针茅草原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该研究于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设置不同施氮水平0(N0)、15(N15)、30(N30)、50(N50)、100(N100)、150(N150)、200(N200)和300(N300)kg·hm-2·a-1,研究连续施氮9年后贝加尔针茅草原群落物种组成、重要值、多样性及生物量等指标对不同施氮水平的响应。结果表明:(1)长期施氮导致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高浓度氮素添加量下群落物种数最低,但可显著提高优势种在群落中的重要值(P<0.05)。(2)长期施氮使贝加尔针茅草原植物多样性指数不同程度地降低,使优势度指数增加,其中N300添加水平效果最为明显(P<0.05)。(3)长期施氮使草原植被生产力(地上、地下生物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地上生物量在N100水平时出现峰值,地下生物量在N50水平时出现最大值(P<0.05),且根系分布具有明显的表聚特征(0~10 cm)。(4)RDA分析表明,寸草苔和狭叶柴胡地上生物量与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展枝唐松草和二裂委陵菜地上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研究认为,长期不同施氮水平均可改变贝加尔针茅草原群落物种组成,降低物种多样性,对植物群落结构有着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加尔针茅草原 施氮 植物群落结构 植物多样性 土壤环境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下黑土区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11
3
作者 赵乌英嘎 红梅 +4 位作者 赵巴音那木拉 刘鹏飞 美丽 王文东 李金龙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45,共7页
[目的]研究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动态特征及垂直分布情况,反映土壤环境状况,为探索黑土区农田适宜的耕作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干漏斗(modifiedtullgren)法分离中小型土壤动物,分析比较了不同耕作方式下中小型... [目的]研究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动态特征及垂直分布情况,反映土壤环境状况,为探索黑土区农田适宜的耕作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干漏斗(modifiedtullgren)法分离中小型土壤动物,分析比较了不同耕作方式下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结果]从研究样地共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3749只,隶属47个类群。其中四奥甲螨科(Quadroppiidae)和等节[虫兆]科(Isotomidae)为试验区的优势类群。3种耕作方式下,0—10cm土层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71%,在垂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表聚性。深松处理下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最多(1671),CK处理下类群数最多(41)。CK处理下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最高,分别为(2.81)和(3.81);深松处理下中小型土壤动物优势度指数最高(0.15)。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渗透总量表现为深松>CK>免耕;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表现为深松>免耕>CK;土壤容重表现为免耕>CK>深松。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中小型土壤动物丰富度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p<0.05);中小型土壤动物均匀度指数与土壤渗透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耕作方式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有明显的影响,深松耕作后显著提高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环境,比免耕和传统耕作更有利于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生存与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深松 免耕 中小型土壤动物 土壤容重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黑土区农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平翠枝 红梅 +4 位作者 王文东 赵巴音那木拉 美丽 刘鹏飞 赵乌英嘎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7期83-89,共7页
为探讨耕作方式对黑土区农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2016年6—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试验区设置3种耕作方式[深松(SS)、免耕(MG)及常规耕作(CK)],分别采集0~10、10~20、20~30 cm土层的土样,对土壤容重、含水量、土壤渗透速率... 为探讨耕作方式对黑土区农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2016年6—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试验区设置3种耕作方式[深松(SS)、免耕(MG)及常规耕作(CK)],分别采集0~10、10~20、20~30 cm土层的土样,对土壤容重、含水量、土壤渗透速率及土壤孔隙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3种耕作方式土壤容重及含水量均表现为SS>CK>MG;土壤入渗特征表现为初始入渗率>平均渗透率>稳定入渗率;土壤入渗速率及累计入渗量表现为SS>CK>MG;土壤孔隙度以SS处理下最高且随着月份的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主成分分析表明,初始入渗速率和渗透总量对不同耕作方式最为敏感,可以作为考察东北黑土区农田耕作效应与缓解黑土地退化的评价指标。由综合得分可知,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性能优劣表现为SS>MG>CK。综上,深松耕作可以有效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含水量,促进土壤渗透能力;免耕更有利于水分的保持,降低土壤的无效蒸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 免耕 常规耕作 土壤容重 土壤含水量 土壤入渗速率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对草甸草原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马尚飞 红梅 +4 位作者 赵巴音那木拉 赵乌英嘎 王文东 卢俊艳 杨殿林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5-763,共9页
为了解析氮沉降对草甸草原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0年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贝加尔草甸草原设计了模拟氮沉降试验,研究了在8个氮沉降梯度N0(对照)、N15、N30、N50、N100、N150、N200和N300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多... 为了解析氮沉降对草甸草原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0年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贝加尔草甸草原设计了模拟氮沉降试验,研究了在8个氮沉降梯度N0(对照)、N15、N30、N50、N100、N150、N200和N300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以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土壤动物于2019年牧草返青期(5月)、生长期(8月)和枯黄期(9月末)分别采集。结果表明,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具有明显的表聚特征,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动物群落有向深层土壤迁移的趋势。试验区植被生长期良好的水热条件更适合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发展。N200和N300处理下的土壤动物个体数、类群数及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与氮沉降较低处理(P<0.05)。依据土壤动物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分布情况,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将氮梯度划分为3组,N0~N150处理一组,N200和N300各为一组,研究表明N200分布类群最多。冗余分析(RDA)表明,速效钾、全氮、NO^(–)_(3)–N、pH、有机质和含水量是影响土壤动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总体而言,氮沉降对土壤动物群落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是存在阈值,本研究中氮沉降对土壤动物群落水平影响的阈值为N 200 kg/(h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土壤动物 环境因子 阈值
下载PDF
玉米间作种植对黑土区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鹏飞 红梅 +3 位作者 平翠枝 美丽 王文东 赵乌英嘎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97,共7页
中小型土壤动物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不同种植方式导致农田土壤空间格局改变将影响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和功能。本文通过玉米单作和间作种植,在玉米生长季的不同月份调查取样,研究玉米单作和间作种植对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类群数... 中小型土壤动物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不同种植方式导致农田土壤空间格局改变将影响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和功能。本文通过玉米单作和间作种植,在玉米生长季的不同月份调查取样,研究玉米单作和间作种植对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类群数、多样性和不同功能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试验样地共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1 473只,隶属于40个类群;玉米间作种植显著降低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P <0. 05),玉米间作种植降低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未达到显著水平(P> 0. 05),这种降低趋势在不同月份和土层中均表现出来;玉米单作和间作种植下中小型土壤动物总体趋势为腐食性>杂食性>捕食性+植食性的个体数(P <0. 05);玉米间作种植增加了优势度指数,降低了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P> 0. 05);玉米间作种植改变了不同食性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和类群数,腐食性、杂食性和捕食性+植食性土壤动物数量降低,杂食性和捕食性+植食性的土壤动物类群数增加,腐食性土壤动物类群数降低,但个体数和类群数的变化未达到显著水平(P> 0. 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方式 土壤环境 多样性 功能群
下载PDF
不同玉米秸秆还田量的土壤大型动物夏季群落动态特征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鹏飞 红梅 +3 位作者 美丽 王文东 赵乌英嘎 李志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60-772,共13页
调查不同玉米秸秆还田量下的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动态特征,于2016年6-9月玉米生育期内进行,采用手拣法捕获土壤动物。结果表明: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2681只,隶属于41个类群。方差分析显示,13500 kg·hm^-2还田处理(SR4)显著提高了大... 调查不同玉米秸秆还田量下的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动态特征,于2016年6-9月玉米生育期内进行,采用手拣法捕获土壤动物。结果表明: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2681只,隶属于41个类群。方差分析显示,13500 kg·hm^-2还田处理(SR4)显著提高了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12000kg·hm^-2还田处理(SR3)显著提高了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多样性表明: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随玉米生长季总体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均匀度指数随玉米生长季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优势度指数总体与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相反,随玉米生长季呈现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垂直分布表明:随玉米的生长时期的推移,表层0~10 cm土层的大型土壤动物有向10~20 cm土层下移的趋势。功能群特征表明:捕食性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随玉米生长季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植食性和腐食性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随玉米生长季呈现增加的趋势;杂食性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在玉米生长季无明显变化。RDA分析表明:受农田土壤环境因子影响较大的大型土壤动物类群主要是研究区的优势类群,大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关系紧密。总体上,玉米秸秆还田影响地表土壤的微环境,进而影响了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分布特征和功能群,玉米秸秆还田有益于农田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群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还田量 大型土壤动物 土壤环境
下载PDF
贝加尔针茅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及生物量对长期养分添加的响应 被引量:2
8
作者 卢俊艳 红梅 +4 位作者 赵巴音那木拉 赵乌英嘎 王文东 马尚飞 杨殿林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31,共10页
贝加尔针茅草原因常年放牧导致不同程度退化,主要体现为植物多样性下降和土壤养分流失等问题,而将流失养分归还后能否提高贝加尔针茅草原植被群落多样性及生产力尚不明确。故于2010年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贝加尔针茅草原设置长期N... 贝加尔针茅草原因常年放牧导致不同程度退化,主要体现为植物多样性下降和土壤养分流失等问题,而将流失养分归还后能否提高贝加尔针茅草原植被群落多样性及生产力尚不明确。故于2010年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贝加尔针茅草原设置长期N、P、K添加(100 kg·hm^(-2)∙a^(-1))及其交互处理试验。连续3年(2017-2019年)试验结果表明:1)长期N、NK、NP和NPK添加显著提高草原禾本科相对重要值(P<0.05),降低杂类草相对重要值,使群落优势种由杂类草转变为禾本科;2)N、NK、NP和NPK添加显著增加群落和禾本科地上生物量(P<0.05),显著降低杂类草地上生物量(P<0.05),P添加显著增加豆科地上生物量(P<0.05),在降水量充足年份植物生物量对养分添加的响应更为敏感;3)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物种丰富度均在NK、NP和NPK添加下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N是贝加尔针茅草原群落和功能群地上生物量以及物种多样性的主要限制因子,P的限制作用仅次于N,K的作用最弱。N与P、K的组合添加在降水量充足年份对贝加尔针茅草原植被群落的影响大于干旱年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功能群 养分添加 贝加尔针茅草原
下载PDF
不同覆膜处理对水稻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明君 赵乌英嘎 +5 位作者 姜胜男 曹志富 贾会永 金颖 成文 包小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6期20-22,24,共4页
设置生物降解膜(BE膜)、聚乙烯膜(PE膜)和无覆膜对照3个处理,研究不同地膜覆盖对水稻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膜处理水稻株高在幼穗发育期至成熟期均比无覆膜对照高,BE膜和PE膜均具有提高水稻株高的效果;水稻有效穗数表现... 设置生物降解膜(BE膜)、聚乙烯膜(PE膜)和无覆膜对照3个处理,研究不同地膜覆盖对水稻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膜处理水稻株高在幼穗发育期至成熟期均比无覆膜对照高,BE膜和PE膜均具有提高水稻株高的效果;水稻有效穗数表现为BE膜>PE膜>无覆膜对照,BE膜处理和PE膜处理较无覆膜对照显著提高水稻有效穗数(P<0.05),分别提高了20%和13%;PE膜处理和BE膜处理较无覆膜对照显著提高水稻产量(P<0.05),分别提高649.85、1 499.40 kg/hm^(2),增幅分别为12.9%、29.8%;BE膜处理较无覆膜对照节水1 410 m^(3)/hm^(2),节水率达到8%;PE膜处理较无覆膜对照节水795 m^(3)/hm^(2),节水率达到5%。因此,以生物降解膜处理更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覆膜 产量 节水效果
下载PDF
不同培肥措施对黑土区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文东 红梅 +4 位作者 赵巴音那木拉 刘鹏飞 赵乌英嘎 马尚飞 美丽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44-1351,共8页
为明晰不同的培肥措施对耕作黑土区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于2017年6-9月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种植基地设置4种不同培肥措施:T1(不施肥对照)、T2(秸秆还田)、T3(施有机肥)和T4(有机肥和秸秆配施)进行定点试验.共... 为明晰不同的培肥措施对耕作黑土区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于2017年6-9月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种植基地设置4种不同培肥措施:T1(不施肥对照)、T2(秸秆还田)、T3(施有机肥)和T4(有机肥和秸秆配施)进行定点试验.共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4243只,隶属于60个类群,其中,优势类群为矮蒲螨科、虫穴螨科和等节科3类,占总个体数的74.9%,常见类群为7类,占总个体数的18.81%.结果显示:有机肥和秸秆配施可以显著增加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P<0.05),提高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秸秆还田可以显著提高中小型土壤动物均匀度指数(P<0.05),施有机肥可以提高优势度指数,说明不同的培肥措施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指标具有不同的影响特征.垂直分布上,中小型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表聚特征,并随着土层的加深个体数和类群数下降明显(P<0.05).月动态分析表明中小型土壤动物主要集中在水热条件较好的7月,各生态指数随时间推移呈规律性变化,7月份优势度指数较高,8月份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较高,均匀度指数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因此,有机肥和秸秆配施较单独的培肥措施可以更好地提高黑土区土壤质量,改善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为中小型土壤动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图4表4参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型土壤动物 有机肥 秸秆还田 群落多样性
原文传递
施用有机肥对黑土区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文东 红梅 +4 位作者 刘鹏飞 美丽 赵乌英嘎 赵巴音那木拉 李志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4-184,共11页
为了解有机肥施用对耕作黑土区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2016年6—9月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种植基地进行定点试验,研究有机肥不同施用量0 (OM1)、15 000 (OM2)、30 000 (OM3)和45 000 kg/hm^2(OM4)对大型土壤动物... 为了解有机肥施用对耕作黑土区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2016年6—9月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种植基地进行定点试验,研究有机肥不同施用量0 (OM1)、15 000 (OM2)、30 000 (OM3)和45 000 kg/hm^2(OM4)对大型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的影响。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2 628只,隶属于46个类群。结果表明:隐翅甲科、正蚓科和象甲科幼虫等类群对有机肥施用变化适应性最高。OM4处理显著提高大型土壤动物的个体密度(P<0.05),OM3处理提高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但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OM1处理下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大,OM3处理提高丰富度指数,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有机肥处理后大型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并且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表聚性增强。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以腐食性为主,并且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其个体数增加。主成分分析表明,线蚓科、隐翅甲科、长足虻科幼虫和金龟甲科幼虫等土壤动物个体数及类群数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最为敏感,可以作为考察东北黑土区农田有机肥施加效应与缓解黑土地退化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土壤动物 有机肥 群落 黑土 功能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