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与安全评价 被引量:30
1
作者 赵于丁 徐敦明 +1 位作者 刘贤进 范青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6801-6802,共2页
[目的]探究10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与安全评价。[方法]采用半静态法在室内测定10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并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中农药对鱼类的毒性等级划分,评价10种农药对鱼类的安全性。[结果]结果表明:有2种药剂... [目的]探究10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与安全评价。[方法]采用半静态法在室内测定10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并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中农药对鱼类的毒性等级划分,评价10种农药对鱼类的安全性。[结果]结果表明:有2种药剂的96hLC50〈0.1 mg/L,属于剧毒级;5种药剂的96 hLC50为0.1-1.0 mg/L,属于高毒级;1种药剂的96 hLC50为1.0-10 mg/L,属于中毒级;2种药剂的96 hLC50〉10 mg/L,属于低毒级。[结论]该研究为10种农药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斑马鱼 毒性 安全评价
下载PDF
3种农药亚致死浓度对斑马鱼AChE和EROD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于丁 徐敦明 +1 位作者 范青海 刘贤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89-991,共3页
关键词 农药 ACHE EROD 斑马鱼 生物标志物 生态毒理学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在农药水生态毒理学中应用的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赵于丁 徐敦明 +1 位作者 范青海 刘贤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3-209,共7页
生物标志物是当今生态毒理学研究的热点。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它具有特异性、预警性和广泛性的特点。水生生物数量衰减的原因之一是大量化学农药长期释放到环境中所致,因此把生物标志物应用于研究水生环境中农药产生的生态效应,将具有... 生物标志物是当今生态毒理学研究的热点。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它具有特异性、预警性和广泛性的特点。水生生物数量衰减的原因之一是大量化学农药长期释放到环境中所致,因此把生物标志物应用于研究水生环境中农药产生的生态效应,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指示农药污染的几种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DNA损伤 农药 水生态毒理学
下载PDF
一些常用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与安全评价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于丁 王冬兰 +1 位作者 来有鹏 刘贤进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8年第8期25-29,共5页
采用半静态法在室内测定了一些常用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并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中农药对鱼类的毒性等级划分,评价了这些农药对鱼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有1种药剂的96h LC50<0.1mg/L,属于剧毒级;6种药剂的96h C50... 采用半静态法在室内测定了一些常用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并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中农药对鱼类的毒性等级划分,评价了这些农药对鱼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有1种药剂的96h LC50<0.1mg/L,属于剧毒级;6种药剂的96h C50为0.1~1.0mg/L,属于高毒级;8种药剂的96h C50为1.0~10mg/L,属于中毒级;6种药剂的96hL C50>10mg/L,属于低毒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斑马鱼 毒性 安全评价
下载PDF
毒死蜱和三唑磷对斑马鱼头部AChE活性影响及在鱼体内的富集 被引量:41
5
作者 余向阳 赵于丁 +2 位作者 王冬兰 侯方浩 刘贤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52-2455,共4页
采用半静态法,测定了在96h—Lc50的1/10、1/20、1/40及1/80作用剂量下慢性暴露,毒死蜱和三唑磷对斑马鱼头部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抑制及两种农药在鱼体的富集作用,并研究解除30d后酶活性的恢复。结果表明,随暴露剂量增大... 采用半静态法,测定了在96h—Lc50的1/10、1/20、1/40及1/80作用剂量下慢性暴露,毒死蜱和三唑磷对斑马鱼头部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抑制及两种农药在鱼体的富集作用,并研究解除30d后酶活性的恢复。结果表明,随暴露剂量增大、暴露时间延长,农药对AChE活性抑制越强。在96h—LC50的1/10作用剂量下连续暴露30d,毒死蜱和三唑磷处理组斑马鱼头部AChE活性分别为对照的42.25%和31.80%。毒死蜱不同剂量处理组酶活性在解除药剂后30d均可恢复到对照的90%以上,而三唑磷高剂量处理组(96h—LC50的1/10和1/20)分别只有对照的74.91%和71.46%。毒死蜱极容易在鱼体富集,慢性暴露30d富集系数达260.91~1320.03L·kg^-1,而三唑磷仅为8.23-26.84L·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酯酶(AChE) 毒死蜱 三唑磷 生物富集
下载PDF
毒死蜱对锦鲫性腺的影响及其在鱼组织中的富集 被引量:17
6
作者 侯方浩 余向阳 +3 位作者 赵于丁 王冬兰 刘贤进 黄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8-191,共4页
采用半静态法,在测定毒死蜱对锦鲫急性毒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亚致死剂量(96 h-LC50的1/5、1/10、1/20、1/40)作用30 d,毒死蜱对锦鲫(Carassius auratus)的性腺指数(GSI)的影响,并考察了毒死蜱暴露过程和清水恢复过程中锦鲫不同组织对毒死... 采用半静态法,在测定毒死蜱对锦鲫急性毒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亚致死剂量(96 h-LC50的1/5、1/10、1/20、1/40)作用30 d,毒死蜱对锦鲫(Carassius auratus)的性腺指数(GSI)的影响,并考察了毒死蜱暴露过程和清水恢复过程中锦鲫不同组织对毒死蜱的富集作用,为评价毒死蜱环境生态风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毒死蜱对锦鲫的96 h-LC50为1.400 mg/L,0.280 mg/L的毒死蜱能够显著抑制雄性锦鲫性腺的发育,毒死蜱在其肌肉和肝脏中的富集量在处理后20 d左右达到累积和释放的动态平衡,组织中的富集量为肝脏>肌肉,清水恢复30 d各组织富集量顺序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鲫 毒死蜱 性腺 生物富集
下载PDF
亚致死剂量二嗪农对锦鲫的毒性效应及鱼体富集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侯方浩 余向阳 +2 位作者 赵于丁 刘贤进 黄鹰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6-288,共3页
采用半静态法测定了二嗪农对锦鲫的急性毒性,并以AChE活性为毒性指标,研究了亚致死作用剂量(96h-LC50的1/5、1/10、1/20、1/40)下持续暴露30 d和在清水中恢复30 d时二嗪农对锦鲫的慢性毒性效应,以及锦鲫不同组织对二嗪农的富集作用,为... 采用半静态法测定了二嗪农对锦鲫的急性毒性,并以AChE活性为毒性指标,研究了亚致死作用剂量(96h-LC50的1/5、1/10、1/20、1/40)下持续暴露30 d和在清水中恢复30 d时二嗪农对锦鲫的慢性毒性效应,以及锦鲫不同组织对二嗪农的富集作用,为评价二嗪农环境生态风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二嗪农对锦鲫的96h-LC50为11.04 mg/L,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最高抑制率可达91%;酶活恢复过程缓慢,最高恢复率仅为21.6%;组织中的富集量大小依次为肝>肉,恢复30d后各组织仍有二嗪农残留且富集大小顺序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鲫 二嗪农 毒性效应 乙酰胆碱酯酶 生物富集
下载PDF
3种杀虫剂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试验 被引量:2
8
作者 来有鹏 刘贤金 +2 位作者 余向阳 王冬兰 赵于丁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70-272,共3页
通过浸叶法试验就三唑磷等3种杀虫剂对家蚕的安全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三唑磷和毒死蜱处理后24 h对家蚕均表现高毒,而氟虫腈表现中毒,但处理后48、72和96 h,均表现出高毒;3种农药处理后24h内对家蚕的毒性是最大的,而处理后48、72... 通过浸叶法试验就三唑磷等3种杀虫剂对家蚕的安全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三唑磷和毒死蜱处理后24 h对家蚕均表现高毒,而氟虫腈表现中毒,但处理后48、72和96 h,均表现出高毒;3种农药处理后24h内对家蚕的毒性是最大的,而处理后48、72和96 h之内这3种农药对家蚕的毒性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杀虫剂对家蚕的安全性以处理后24 h的结果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家蚕 安全性
下载PDF
应用多位点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对四川地区结核分支杆菌的基因分型 被引量:4
9
作者 赵于丁 冯钦 +2 位作者 罗涛 杨志荣 孙群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09-913,共5页
为了研究四川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动态,选用12个VNTR位点对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采集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研究.结果表明,在80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中,12个VNTR位点鉴定出7个簇和65单独基因型.HGI指数对12个V... 为了研究四川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动态,选用12个VNTR位点对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采集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研究.结果表明,在80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中,12个VNTR位点鉴定出7个簇和65单独基因型.HGI指数对12个VNTR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的评估表明,选用的12个VNTR位点在临床分离株中表现出高度多态性,它们的HGI值为0.503至0.799.根据此多态性,选取的VNTR 12个位点的组合应用可作为一线分型方法监测四川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分型 VNTR 多态性 结核分枝杆菌 四川地区
原文传递
四川地区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利福平耐药决定区突变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汤科 孙宏虎 +5 位作者 郑超 冯钦 郭建华 张聪聪 赵于丁 孙群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99-403,共5页
本文对26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包括213株利福平耐药株、55株利福平敏感株)rpoB基因RRDR区进行测序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213株利福平耐药株中有200株(93.90%)在rpoB基因RRDR区发生了突变,在55株利福平敏感株中RRDR均未发生突变.... 本文对26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包括213株利福平耐药株、55株利福平敏感株)rpoB基因RRDR区进行测序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213株利福平耐药株中有200株(93.90%)在rpoB基因RRDR区发生了突变,在55株利福平敏感株中RRDR均未发生突变.突变频率最高的类型依次为:531位点(55.87%),526位点(16.43%),516位点(10.33%)和511位点(8.92%),以上四个位点的突变菌株数占所有利福平耐药株的91.55%.四川地区利福平耐药株中511位点突变频率高于全国其他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利福平 RPOB基因 突变 四川
原文传递
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沉默体系对朱顶红褪绿环斑病毒NSm基因的沉默效应
11
作者 许云玉 李浩 +6 位作者 陈敏 贾志强 高雪 陈增敏 赵于丁 刘雅婷 李永忠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3-931,共9页
为探讨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TRV)载体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对朱顶红褪绿环斑病毒(Hippeastrum chlorotic ringspot virus,HCRV)运动蛋白基因NSm的沉默效应,以本氏烟Nicotiana tabacum为材料,构建靶向HCRV NSm序列的基因沉... 为探讨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TRV)载体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对朱顶红褪绿环斑病毒(Hippeastrum chlorotic ringspot virus,HCRV)运动蛋白基因NSm的沉默效应,以本氏烟Nicotiana tabacum为材料,构建靶向HCRV NSm序列的基因沉默表达载体pTRV2-NSm,经农杆菌Agrobacterium介导侵染烟苗,检测其侵染效率,人工接种HCRV到沉默表达载体处理过的烟苗,通过观察发病症状、统计病情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检测TRV介导的基因沉默体系对HCRV侵染的沉默效应。结果表明,pTRV2-NSm沉默表达载体对本氏烟植株的侵染率达到95.00%,并且对本氏烟的生长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相比,经沉默载体处理的烟草植株接种HCRV后发病率显著降低,在接种后14 d发病率下降了90个百分点,病毒积累量明显下降,随着时间延长pTRV2-NSm对病毒的抑制效果持续升高,在接种后14 d对病毒病的防治效果最高,达93.13%;qRT-PCR检测发现基因沉默表达载体在21 d内能持续有效表达。表明本研究构建的基因沉默体系能有效沉默HCRV NSm的表达,同时降低HCRV在烟草上的发病率和积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顶红褪绿环斑病毒 基因沉默 运动蛋白 病毒积累量 侵染效率
原文传递
四川地区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聪聪 赵于丁 +4 位作者 汤科 孙宏虎 罗强 罗涛 孙群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78-979,共2页
中国不但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更是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报道的热点地区。2010年3月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地区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中部和东部地区的1.7和2.4倍。
关键词 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四川地区 基因分析 耐药性 链霉素 世界卫生组织 传染性肺结核 调查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