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膜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赵仁生 周翔 +5 位作者 崔艺璇 陈柯瑾 祁艳艳 胡琳 袁燕 蔡正达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22-28,68,共8页
为了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膜蛋白(SARS-CoV-2 M蛋白)结构及性质.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M蛋白质基因结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翻译后的修饰和进化历程.结果表明,M蛋白为疏水性蛋白,其基因编码区长度为669bp,编码222个氨基酸;M蛋白启动子区内... 为了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膜蛋白(SARS-CoV-2 M蛋白)结构及性质.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M蛋白质基因结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翻译后的修饰和进化历程.结果表明,M蛋白为疏水性蛋白,其基因编码区长度为669bp,编码222个氨基酸;M蛋白启动子区内不存在甲基化位点,存在17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其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和β折叠为主,不含外分泌信号肽,存在3个跨膜结构域、2对二硫键、37个磷酸化位点、1个N连接的糖基化位点和6个B细胞抗原结合位点;进化树分析表明,SARS-CoV-2 M蛋白与蝙蝠冠状病毒的M蛋白具有同源性.此结果为深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提供了理论数据,也为疫情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蛋白质 2019新型冠状病毒 生物信息学 功能预测 结构分析
下载PDF
兼并重组煤矿设计时的若干问题
2
作者 赵仁生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2年第5期161-162,共2页
由于兼并重组煤矿较新矿井设计有其特殊性,根据设计实例,论述了整合矿井设计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设计前必须有可靠的地质报告和矿井基础资料,要充分改造利用旧巷并完善安全措施等,为整合矿井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兼并重组 旧井巷 改造利用 安全措施
下载PDF
SARS-CoV-2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及进化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周翔 赵仁生 +5 位作者 崔艺璇 许诗嘉 宋鹏飞 温敏 袁燕 万春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176-185,共10页
SARS-CoV-2病毒株是β属冠状病毒,它包括S、N、E、M 4个主要编码蛋白,是造成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爆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罪魁祸首,目前对该病毒的系统性研究分析并不是很多.运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工具来对筛选自NCBI基因文库中的36条来自不同... SARS-CoV-2病毒株是β属冠状病毒,它包括S、N、E、M 4个主要编码蛋白,是造成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爆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罪魁祸首,目前对该病毒的系统性研究分析并不是很多.运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工具来对筛选自NCBI基因文库中的36条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SARS-CoV-2病毒株序列进行全序列比对分析,从而找出SARS-CoV-2病毒株可能存在的易变异区域,以及对所有序列的同源性及亲缘性进行分析,找出其传播径途及区域进化特点.通过对不同地区的SARS-CoV-2病毒株序列比对分析发现,SARS-CoV-2病毒株的ORF1ab蛋白编码区及S蛋白编码区存在高度变异性,为SARS-CoV-2病毒疫苗及相关药物的研制提供了相关参考.随后结合进化树和同源性进行分析发现,流行于美国等地区的SARS-CoV-2病毒与中国武汉发现的SARS-CoV-2病毒虽然有着相同的祖先,但其进化分支却是不同的,为SARS-CoV-2病毒的追根溯源提供了相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序列比对 SARS-CoV-2 同源性
下载PDF
红茂草异紫堇碱对LPS诱导小鼠RAW 264.7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霞 王廷璞 +4 位作者 袁毅君 高义霞 王鹏 赵强 赵仁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178-180,183,共4页
[目的]研究红茂草异紫堇碱对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RAW 264.7细胞释放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用CCK-8试剂盒方法检测不同剂量红茂草异紫堇碱(1、5、15、25、50、100、200、300和400μg/mL)对RAW 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 [目的]研究红茂草异紫堇碱对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RAW 264.7细胞释放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用CCK-8试剂盒方法检测不同剂量红茂草异紫堇碱(1、5、15、25、50、100、200、300和400μg/mL)对RAW 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用硝酸酶还原法测定不同浓度红茂草异紫堇碱(50、100、200和400μg/mL)条件下细胞培养液中NO的浓度;用ELISA法测定添加不同浓度红茂草异紫堇碱(100、200和400μg/mL)干预4 h,再加入LPS(0.1μg/mL)孵育20 h后细胞培养液中IL-1β、IL-6、IL-10、PEG-2和TNF-α的含量,通过上述方法测定的结果来评价红茂草异紫堇碱的抗炎作用。[结果]红茂草异紫堇碱浓度在15、25μg/mL时,可显著促进RAW 264.7细胞增殖(P≤0.05);并且在红茂草异紫堇碱存在条件下,促炎因子IL-1β、IL-6、PEG-2和TNF-α释放量都有不程度的降低,而抗炎因子IL-10和NO的释放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红茂草异紫堇碱能够抑制促炎因子IL-1β、IL-6、PEG-2和TNF-α的释放;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抗炎因子IL-10和NO的释放来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茂草异紫堇碱 RAW 264.7细胞 LPS 细胞炎症因子
下载PDF
樱桃压条育苗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单明初 王学政 +1 位作者 王文欣 赵仁生 《山东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6-17,共2页
樱桃是海阳县的传统果品,其果实富含营养,风味独特,宜生食或加工。栽后结果早、见效快,收入高,而且是上市较早的鲜果,深受群众喜爱。但由于缺乏苗木,樱桃的发展受到阻碍。为解决苗木不足的困难,1990年我们在平顶、埠南两个村用小苗移栽... 樱桃是海阳县的传统果品,其果实富含营养,风味独特,宜生食或加工。栽后结果早、见效快,收入高,而且是上市较早的鲜果,深受群众喜爱。但由于缺乏苗木,樱桃的发展受到阻碍。为解决苗木不足的困难,1990年我们在平顶、埠南两个村用小苗移栽压条的方法,育苗3.4亩,每亩栽植小苗1100株,当年每亩出苗6580株平均每株小苗繁殖5.98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 压条育苗 育苗
下载PDF
深部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材料试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冬 李洪伟 赵仁生 《煤炭科技》 2020年第3期32-35,共4页
为提高深部沿空留巷充填体的强度,降低充填成本,以水泥、原煤和矸石为主要原料,针对不同配比条件下的充填材料强度进行室内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相同水泥含量试块强度随着龄期的增加而增加;同一水灰比的试块,随着水泥含量的增加强度也相... 为提高深部沿空留巷充填体的强度,降低充填成本,以水泥、原煤和矸石为主要原料,针对不同配比条件下的充填材料强度进行室内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相同水泥含量试块强度随着龄期的增加而增加;同一水灰比的试块,随着水泥含量的增加强度也相应增加;水的用量以能充分混合水泥、煤和矸石为适量;实验室试验结果证明,水灰比30%、水泥含量33%、配比为0.43∶1∶1∶1的材料配比为最佳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沿空留巷 充填材料 材料配比 现场实测
下载PDF
盖州煤业9号煤导水裂隙带高度实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冬 刘魁 +1 位作者 李洪伟 赵仁生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0年第3期123-124,185,共3页
针对盖州煤业9号煤受到上覆3号煤层采空区积水威胁的问题,采用井下导水裂隙带高度观测仪和钻孔成像仪实测的相互验证方法,确定了9号煤层导水裂隙带高度。现场实测表明:1号钻孔测得的导水裂隙带高度为27.25 m,2号钻孔测得的导水裂隙带高... 针对盖州煤业9号煤受到上覆3号煤层采空区积水威胁的问题,采用井下导水裂隙带高度观测仪和钻孔成像仪实测的相互验证方法,确定了9号煤层导水裂隙带高度。现场实测表明:1号钻孔测得的导水裂隙带高度为27.25 m,2号钻孔测得的导水裂隙带高度为28.8 m,再用钻孔成像进行验证,最终确定导水裂隙带高度为28.8 m,确保了采空积水区下采煤的安全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水裂隙带高度 钻孔成像 采空积水区 安全开采
下载PDF
红茂草异紫堇碱对小鼠实验性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8
作者 高义霞 王廷璞 +3 位作者 王霞 王静 赵强 赵仁生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0年第3期37-42,共6页
研究红茂草异紫堇碱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红茂草异紫堇碱灌胃10 h,后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病理模型,16 h后测定小鼠肝指数、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肝脏中丙二... 研究红茂草异紫堇碱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红茂草异紫堇碱灌胃10 h,后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病理模型,16 h后测定小鼠肝指数、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肝脏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变化。采用环磷酰胺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病理模型,用不同浓度的异紫堇碱灌服10 h,测定小鼠肝指数、血清中IL-1β、IL-2、INF-γ和TNF-α含量变化,同时进行肝脏组织结构和病理变化观察。结果发现,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异紫堇碱给药组血清中AST、ALT活性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匀浆MDA含量显著减少(P<0.01);抗氧化酶T-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IL-2和INF-γ含量显著升高(P<0.01),病理切片显示红茂草异紫堇碱作用后肝组织损伤有不同程度地减轻,高剂量的异紫堇碱(330.96 mg/kg)对肝组织的保护程度最为明显。说明红茂草异紫堇碱对实验性肝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DLF调节细胞因子水平,抑制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茂草异紫堇碱 实验性肝损伤 保肝作用
下载PDF
青藏高原药用植物分布格局及保护优先区 被引量:4
9
作者 赵仁生 许诗嘉 +3 位作者 宋鹏飞 周翔 张亚洲 袁燕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74,共10页
青藏高原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但目前人们缺乏对其多样性分布格局的清晰认识以及人类活动对药用植物资源影响的评估。本研究收集整理了青藏高原地区254种药用植物分布及人类活动的数据,分析了当前青藏高原地区药用植物分布格局及其... 青藏高原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但目前人们缺乏对其多样性分布格局的清晰认识以及人类活动对药用植物资源影响的评估。本研究收集整理了青藏高原地区254种药用植物分布及人类活动的数据,分析了当前青藏高原地区药用植物分布格局及其面临的威胁,并划定出当前需要保护的优先区域。研究结果显示,青藏高原药用植物的多样性和特有性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且较强的人类活动影响力与较高的药用植物多样性和特有性重叠,这表明人类活动对药用植物多样性和特有性有着显著的影响。进一步结合生物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因素的算法,划定了保护优先区,包括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和西部、青海东部及西藏中部,这表明青藏高原现有的保护区存在大量保护空缺。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及政策监管,增设保护区,补充和完善保护植物名录,加强科普宣传,加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开发的保护青藏高原药用植物资源的建议,为今后保护政策的制定和保护区划定提供依据,也借此宣传青藏高原生态保护问题,唤起民众的保护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药用植物 保护优先区 人类活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