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区域文化传承的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1
作者 赵以保 柳茵 《文教资料》 2023年第14期166-170,共5页
地方高校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应探索适应《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的模式改革:其一,以课程设置与毕业选题引导为基础,加强地方高校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与项目研究的地域特色化;其二,以区域文化馆、站的实践实训基地建... 地方高校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应探索适应《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的模式改革:其一,以课程设置与毕业选题引导为基础,加强地方高校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与项目研究的地域特色化;其二,以区域文化馆、站的实践实训基地建设为平台,增进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认知区域特色文化的意识、提升传承区域文化的主动性;其三,以服务区域文化产业开发为抓手,提升地方高校艺术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应用性、长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专业硕士 区域文化传承 培养模式改革
下载PDF
董其昌的绘画意象创构论 被引量:1
2
作者 赵以保 赵美玲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5年第5期137-144,共8页
董其昌对绘画创作提出一系列观点,在心物关系上,提出"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主张师古人和师造化,进而以天地为师,极大地发展了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外师造化"观。在构思孕育上,主张"胸中脱去尘俗,自然丘壑... 董其昌对绘画创作提出一系列观点,在心物关系上,提出"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主张师古人和师造化,进而以天地为师,极大地发展了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外师造化"观。在构思孕育上,主张"胸中脱去尘俗,自然丘壑内营",重视主体修养,也发展了"中得心源"观。在意象传达上,既推崇一挥而就的"墨戏",又反对过于"简率",表现出综合南北宗的特征。董其昌绘画创作思想影响晚明和清代画坛,为文人画审美意识成为中国山水画正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其昌 绘画创作 感兴 墨戏
下载PDF
图真 应变 神会——明代前期绘画意象创构论 被引量:2
3
作者 赵以保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4年第5期111-117,134,共8页
明代前期画论家绘画意象创构的论述有很多亮点,在绘画发生论上,重树绘画与"道"的本体论关联,强调绘画意象创构旨在"体道"而非"寄情",意在"图真"而非"状形";在创构方式上,持"师... 明代前期画论家绘画意象创构的论述有很多亮点,在绘画发生论上,重树绘画与"道"的本体论关联,强调绘画意象创构旨在"体道"而非"寄情",意在"图真"而非"状形";在创构方式上,持"师造化"观,主张画家"观物应变"而非"固守宪章",强调绘画要画出对象类型化特征的"常之常",更要画出对象差异性特征的"变之变";在意象创构主体上,强调神会心得和灵感对绘画意象创构的作用。明代前期绘画意象创构论,相比于宋代院体重"形似"表现出重"写意"的一面;相较于元代文人画重"写意"倾向,又表现出对绘画教化功能的突显和体物象形的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前期绘画 意象 师造化 形意
下载PDF
老子美学思想的生命之维 被引量:2
4
作者 赵以保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69,共5页
老子美学思想是及其丰富的。其中,重身、贵身思想是其美学的旨归。老子对玄之又玄的"道"的界定,意在消解宗教神性对人的束缚,旨在人的自由与和谐;老子对人的生存和生命的关注是其美学的重要特征,老子把"人"提升到和... 老子美学思想是及其丰富的。其中,重身、贵身思想是其美学的旨归。老子对玄之又玄的"道"的界定,意在消解宗教神性对人的束缚,旨在人的自由与和谐;老子对人的生存和生命的关注是其美学的重要特征,老子把"人"提升到和"道"、"天"、"地"平齐的地位。因此,从生命之维去考察老子美学思想是极其恰当和有效的,老子美学实质上就是生命美学。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也是以关乎现实生活的"实用理性"开始的,老子美学思想尤其突出地表达了反对人的"异化",追求个体人的"自由"和群体的"和谐",即以不违逆个体生命"情性"为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美学 生命之维
下载PDF
论多元化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 被引量:3
5
作者 赵以保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8年第1期98-100,共3页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水平相对较弱,存在教学目标不明、课程设置单一、教学内容随意等方面的不足。探索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将自然美、社会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种审美形态引入公共艺术教育...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水平相对较弱,存在教学目标不明、课程设置单一、教学内容随意等方面的不足。探索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将自然美、社会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种审美形态引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充分发挥各审美形态在人格熏陶、审美能力提升上的积极作用;其次,在教学方式上,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考察、互联网在线教学和传统媒体教学相结合,丰富、扩大公共艺术教育教学途径;最后,在评价机制上,将教学效果与教学过程干预相结合,发挥评价机制对公共艺术教育质量的保障作用。多元化立体化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建立,是提升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水平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教育 多元化 立体化 创新路径
下载PDF
美学研究的现实主旨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以保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4期73-80,共8页
从20世纪初到80年代末,中国美学研究基本上属于西方主体理性美学范式。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文化的日益崛起,艺术与生活的边界不断模糊,中国美学研究需要突围,其关键在于让美学回归感性与生活。美学研究回归感性经验,是美学... 从20世纪初到80年代末,中国美学研究基本上属于西方主体理性美学范式。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文化的日益崛起,艺术与生活的边界不断模糊,中国美学研究需要突围,其关键在于让美学回归感性与生活。美学研究回归感性经验,是美学学科的本有之义,也是审美活动的应有之义,并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式诗性智慧更为契合。同时,可以超越主体理性美学对审美对象的等级划分,开拓美学研究的广阔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 当代艺术 现代艺术
下载PDF
论“人生的艺术化”路径——以朱光潜《谈美》为中心 被引量:3
7
作者 赵以保 《三峡论坛》 2019年第3期47-50,共4页
朱光潜先生是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之一,其"人生的艺术化"被朱自清先生誉为是朱光潜最重要的理论。本文依托朱光潜《谈美》等相关文献,探寻"人生的艺术化"路径:首先,朱光潜认为人生艺术化本质在于创造,与艺术的本质... 朱光潜先生是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之一,其"人生的艺术化"被朱自清先生誉为是朱光潜最重要的理论。本文依托朱光潜《谈美》等相关文献,探寻"人生的艺术化"路径:首先,朱光潜认为人生艺术化本质在于创造,与艺术的本质具有相似性;其次,人生艺术化路径在于"无所为而为的玩索",与艺术的眼光看世界近似;再次,人生艺术化效果在于"自由",与艺术欣赏和创造具有同一性特征。"人生的艺术化",在朱光潜看来,正是人摆脱现实生活欲求限制的自由生活,同时也是彰显自我生命力的本色的、创造的生活,每个人的生命历程就是自我的艺术作品创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人生的艺术化 《谈美》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美学理论课程的适应转型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以保 《宿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9期111-113,共3页
从美学理论自身的学科性质方面,分析了应用型高校建设需要传统理论课程的坚守,尤其是美学理论课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公民以及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取向的责任。阐述了在应用型高校建设背景下,美学理论课程也要紧跟时代社会的... 从美学理论自身的学科性质方面,分析了应用型高校建设需要传统理论课程的坚守,尤其是美学理论课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公民以及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取向的责任。阐述了在应用型高校建设背景下,美学理论课程也要紧跟时代社会的步伐积极调整和转变:要在课程内容上,注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突出应用美学理论的传授;授课方式上,突出研究型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理论的自觉性和参与性;考查机制上,采用灵活多样化方式,一切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为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 建设背景 美学理论课程 转型
下载PDF
中国本色品格,全球多元视野——评朱志荣先生的《中国艺术哲学》 被引量:2
9
作者 赵以保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2年第9期33-34,共2页
朱志荣先生的《中国艺术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乃是他致力于以西方学说思想为参照坐标,从事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艺术理论建设的创获。他试图构建系统的中国艺术思想,全球多元视野下的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不论在研究对象上... 朱志荣先生的《中国艺术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乃是他致力于以西方学说思想为参照坐标,从事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艺术理论建设的创获。他试图构建系统的中国艺术思想,全球多元视野下的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不论在研究对象上还是研究方法上,该书都突破了传统对中国艺术研究的诗性点化和零散性,对中国古典艺术哲学,包括中国古代人的思维方式、体悟方式、生命意识,中国古典艺术的独特品格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归纳,立论公允、视野开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艺术 艺术哲学 朱志荣 品格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艺术理论 全球视野 艺术思想
下载PDF
论老子生命美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以保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28-131,共4页
老子美学思想是极其丰富的,本文只就老子美学思想中的生命美学思想进行深入挖掘,笔者细读《老子》文本,发现老子对"生"和"身"这两个字使用频率很高,分别出现29次和23次,一共52次,仅次于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道&... 老子美学思想是极其丰富的,本文只就老子美学思想中的生命美学思想进行深入挖掘,笔者细读《老子》文本,发现老子对"生"和"身"这两个字使用频率很高,分别出现29次和23次,一共52次,仅次于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道"73次,老子52次反复论述"身"与"生",概括起来老子表达的思想就是"贵身"、"重身"思想。本文就是从老子生命美学思想探源、生命美学思想具体体现、老子生命美学思想的当下意义这三个方面,来阐述老子美学思想,以期老子美学思想的当代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生命美学思想 当代启示
下载PDF
重读《踏歌图》——透析中国山水人物画之美
11
作者 赵以保 赵美玲 《天府新论》 CSSCI 2008年第S2期331-332,共2页
在中国美学史上,绘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人物山水画不断创新完善。到了南宋,画家们在传统的基础上,以高度集中概括的手法,布局简妙,描绘了江南的风俗人情。南宋画家中马远成就最大,其《踏歌图》挖掘出了山水中的诗情与感人力量,体... 在中国美学史上,绘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人物山水画不断创新完善。到了南宋,画家们在传统的基础上,以高度集中概括的手法,布局简妙,描绘了江南的风俗人情。南宋画家中马远成就最大,其《踏歌图》挖掘出了山水中的诗情与感人力量,体现出了动静结合的时间流动感、虚实相生的空间音乐感、意境深远的整体感,这些特点也是中国山水绘画中所表现的最基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 虚实 意境
下载PDF
救亡图存与人生艺术化——论朱光潜美学研究动机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以保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5年第7期15-19,共5页
朱光潜走上美学研究之路,探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救亡图存的直接动机。中国自鸦片战争起,就陷入灾难的深渊,近现代有识之士,从未停止过各种救亡图存的努力,朱光潜深受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救亡与启蒙"时代思潮影响,积极探索救... 朱光潜走上美学研究之路,探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救亡图存的直接动机。中国自鸦片战争起,就陷入灾难的深渊,近现代有识之士,从未停止过各种救亡图存的努力,朱光潜深受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救亡与启蒙"时代思潮影响,积极探索救亡图存之道,成为其美学研究的重要原因。二是启蒙青年的浅在动机。朱光潜称其大部分著述都是为青年写的,认为中国将来的希望在于理想青年的培养。三是人生艺术化的深层动机。他认为人生的审美化、意象化,可以超脱现实世界进入理想境界,达到与物推移,万物一体的生存状态,从而获得无限与永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美学 救亡 启蒙 人生艺术化
下载PDF
审美超越与人生艺术化——论朱光潜的审美功能观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以保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6年第1期20-23,共4页
朱光潜认为审美功能是巨大的:其一,具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在审美态度下,主体跳出实用功利和逻辑认知的束缚,凝神于对象本身,将会发现充满意蕴的全新世界;其二,以出世的精神才能做入世的事业。主体只有在"无所为而为的玩索&qu... 朱光潜认为审美功能是巨大的:其一,具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在审美态度下,主体跳出实用功利和逻辑认知的束缚,凝神于对象本身,将会发现充满意蕴的全新世界;其二,以出世的精神才能做入世的事业。主体只有在"无所为而为的玩索"中,才是自己心灵的主宰,自我生命精神才可以最完全地展开,才能更好地完成在名缰利锁状态下所不能完成的事业;其三,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的世界。朱光潜主张艺术的创造与欣赏活动,是超脱自我烦闷与走向人生艺术化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审美超越 审美功能观 人生艺术化
下载PDF
从《战狼2》看国产动作电影新变
14
作者 赵以保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96-98,共3页
国产军旅题材电影《战狼2》,创下口碑与票房双优佳绩,成为国产电影现象级力作。该片取得巨大成功,主要缘于对国产动作电影的大胆创新:第一,将极具观赏性的好莱坞式大场面,融入极富思想性的军旅题材中,使影片达到观赏性与思想性的有机统... 国产军旅题材电影《战狼2》,创下口碑与票房双优佳绩,成为国产电影现象级力作。该片取得巨大成功,主要缘于对国产动作电影的大胆创新:第一,将极具观赏性的好莱坞式大场面,融入极富思想性的军旅题材中,使影片达到观赏性与思想性的有机统一;第二,将维护正义、家国担当等宏大主题,简化为个人日常生活的小叙事,使影片既塑造了鲜活、真实的硬汉形象,又有效传达人间正义、热爱和平等主旋律;第三,立足现实生活、中国崛起、撤侨等新时代大背景,给观众强烈时代感与真实感。《战狼2》表现出融艺术性、观赏性、商业性于一体的努力,为国产电影健康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狼2》 英雄塑造 家国担当 新变
下载PDF
论晚明袁宏道绘画美学观
15
作者 赵以保 《三峡论坛》 2020年第3期84-88,共5页
袁宏道(1568-1610)在绘画美学上提出了一系列观点,首先在绘画本体上,主张绘画是对象之"真"与主体之"情"的本然呈现;其次在绘画创作上,主张画家"师森罗万象",认为绘画创作正是物我适然相遇后的神会心得,... 袁宏道(1568-1610)在绘画美学上提出了一系列观点,首先在绘画本体上,主张绘画是对象之"真"与主体之"情"的本然呈现;其次在绘画创作上,主张画家"师森罗万象",认为绘画创作正是物我适然相遇后的神会心得,创作灵感来源于外在"森罗万象"的感兴触动;再次在绘画风格上,推崇"自然平淡"之美,强调画家在创作中的自由灵动、不受羁绊。袁宏道绘画美学观强调"贵真尚趣"、推崇"真情实感"的本然呈现,在晚明绘画因循复古盛行之际,无疑是一股清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宏道 绘画美学 贵真尚趣
下载PDF
论四川文化强省建设背景下的文化人才
16
作者 赵以保 赵美玲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5-17,共3页
科学发展观强调和谐发展、协调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本文试从四川文化强省建设的大背景出发,阐释文化建设关键在于文化人才的培养和文化人才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文化人才是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创造者,没有文化人才的积极创造,四川文... 科学发展观强调和谐发展、协调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本文试从四川文化强省建设的大背景出发,阐释文化建设关键在于文化人才的培养和文化人才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文化人才是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创造者,没有文化人才的积极创造,四川文化强省的文化建设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省 文化人才 四川
下载PDF
感兴·融合·诗意·唯美——杨明清先生油画的艺术特色
17
作者 赵以保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2年第1期64-67,共4页
杨明清先生油画创作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想要对其全面评介十分困难。杨明清先生油画艺术的主要特色表现为:一是在创作缘起上,神会心得,有感而发。杨明清先生油画创作注重物我适然相遇后的感兴触动;二是在创作技法上,中西相参,多元融合。... 杨明清先生油画创作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想要对其全面评介十分困难。杨明清先生油画艺术的主要特色表现为:一是在创作缘起上,神会心得,有感而发。杨明清先生油画创作注重物我适然相遇后的感兴触动;二是在创作技法上,中西相参,多元融合。杨明清先生在油画技法运用上表现出博采众长、不受束缚的特点;三是在主题意蕴上,生存追问,诗意营构。杨明清先生通过油画语言符号传达其对工业化进程中,人的理想生存空间的反思与创构;四是在艺术风格上,视觉唯美、意境明净。杨明清先生油画在整体气质上,富有节奏、韵律感,呈现出浑然天成的意境美。杨明清先生在油画创作中,坚持表达自我,用艺术语言呈现其所见所感,精心创构沁人心脾的诗意空间,传达对时代的关切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明清油画 感兴 融合 诗意 唯美
下载PDF
人性本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文化表征及审美意义
18
作者 赵以保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7年第8期97-100,共4页
2017年3月28日至4月28日,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受到观众热捧,自开播至大结局,霸屏一个月,创下近10年来国产电视剧收视率最高纪录。该剧取得成功,主要在于深入彰显了人性的复杂内核,打破了"正邪"二元人物塑造模式;重新诠释了&q... 2017年3月28日至4月28日,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受到观众热捧,自开播至大结局,霸屏一个月,创下近10年来国产电视剧收视率最高纪录。该剧取得成功,主要在于深入彰显了人性的复杂内核,打破了"正邪"二元人物塑造模式;重新诠释了"成功"的含义,打造了"普通"英雄,引导观众树立积极人生价值观;该剧还通过影视符号成功弘扬了浩然正气、人性本善等中华传统文化要义。《人民的名义》成为"剧王",也折射出观众对影视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认可、弘扬人间正道的审美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的名义》 人性本善 文化表征
下载PDF
米芾画史地位阐释述评
19
作者 赵以保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7年第10期69-71,共3页
在中国绘画史上,米芾(1051-1107)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自北宋至今,学界对其画史地位褒贬不一,众说纷纭。根据现已掌握的文献来看,关于米芾画史地位阐释主要分为三种观点:一是贬低,认为米芾在绘画上还称不上是画家;二是褒扬,认为米芾是... 在中国绘画史上,米芾(1051-1107)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自北宋至今,学界对其画史地位褒贬不一,众说纷纭。根据现已掌握的文献来看,关于米芾画史地位阐释主要分为三种观点:一是贬低,认为米芾在绘画上还称不上是画家;二是褒扬,认为米芾是绘画史上开宗立派的大师;三是持中,认为米芾绘画具有开拓性,但也存在绘画技法不足、功底不深,远远没有达到大师级地位。米芾画史地位呈现出动态的建构过程,折射出中国绘画审美意识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芾绘画 画史地位 动态建构
下载PDF
中国本色品格,全球多元视野——评朱志荣先生的《中国艺术哲学》
20
作者 赵以保 《艺术学研究(辑刊)》 2013年第1期485-489,共5页
朱志荣先生的《中国艺术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乃是他致力于以西方学说思想为参照坐标,从事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艺术理论建设的创获。他试图构建系统的中国艺术思想,全球多元视野下的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不论在研究对象上还... 朱志荣先生的《中国艺术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乃是他致力于以西方学说思想为参照坐标,从事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艺术理论建设的创获。他试图构建系统的中国艺术思想,全球多元视野下的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不论在研究对象上还是研究方法上,该书都突破了传统对中国艺术研究的诗性点化和零散性,对中国古典艺术哲学,包括中国古代人的思维方式、体悟方式、生命意识,中国古典艺术独特品格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归纳,立论公允、视野开阔,从中体现了朱志荣治学的全球视野与当代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意识 中国古典艺术 朱志荣 零散性 全球视野 中国古代人 视野开阔 中国艺术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