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离层内插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传华 秘金钟 +1 位作者 党亚民 刘晓辉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0-143,148,共5页
常见的电离层延迟内插模型有:线性组合法LCM(Linear Combination Model)、距离相关线性内插法DIM(Distance Based Linear Interpolation Model)、线性内插法LIM(Linear Interpolation Model)和低次曲面模型法LSM(Low-order Surface Mod... 常见的电离层延迟内插模型有:线性组合法LCM(Linear Combination Model)、距离相关线性内插法DIM(Distance Based Linear Interpolation Model)、线性内插法LIM(Linear Interpolation Model)和低次曲面模型法LSM(Low-order Surface Model)等。文中对4种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利用河北省CORS网的实测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从而对模型之间的内插精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LSM模型的内插精度无论是流动站在网内还是在网外都要稍高于其他3种模型;其他3种模型的内插精度相当。当流动站分别位于网内和网外时,LSM模型的精度变化最小;LIM变化次之;LCM变化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组合法 距离相关线性内插法 线性内插法 低次曲面模型法 内插精度
下载PDF
组合方法在电离层TEC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传华 党亚民 秘金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6-79,共4页
在传统的频谱分析法和灰色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方法来预报电离层TEC。首先利用频谱分析法计算的残差建立灰色模型,计算后面历元的残差修正值,然后和频谱分析法的预报结果相加。结果表明:组合方法的预报精度约为0.53 TECU;预... 在传统的频谱分析法和灰色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方法来预报电离层TEC。首先利用频谱分析法计算的残差建立灰色模型,计算后面历元的残差修正值,然后和频谱分析法的预报结果相加。结果表明:组合方法的预报精度约为0.53 TECU;预报值的RMS约为0.65 TECU;预报精度与经纬度有关,与历史数据长度无关。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预报精度高、所需的数据少、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方法 频谱分析法 灰色模型 电离层TEC 短期预报
下载PDF
基于TEQC的数据预处理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赵传华 秘金钟 党亚民 《导航定位学报》 2013年第1期84-88,共5页
质量评定软件TEQC是由美国UNAVCO开发的GPS/GLONASS数据预处理工具软件,是进行数据格式转换、编辑、质量检查的常用工具,目前在GPS/GLONASS数据预处理中应用较为广泛。本文介绍了TEQC的主要功能及其在河北省CORS网数据检查中的应用,并... 质量评定软件TEQC是由美国UNAVCO开发的GPS/GLONASS数据预处理工具软件,是进行数据格式转换、编辑、质量检查的常用工具,目前在GPS/GLONASS数据预处理中应用较为广泛。本文介绍了TEQC的主要功能及其在河北省CORS网数据检查中的应用,并对处理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数据质量检测结果均符合检测经验值,说明数据的质量高,可被充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QC 格式转换 编辑 质量检查 CORS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ZD1839与奥沙利铂联合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传华 袁守军 +3 位作者 王岩 葛飞娇 罗卫东 徐建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99-1303,共5页
背景与目的:ZD1839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剂,是目前肺癌分子靶向治疗中较为成熟的药物,因其单药临床有效率低,如何与化疗联合提高抗癌效应受到关注。本实验通过研究ZD1839联合奥沙利铂的不同给药方案对人肺腺癌... 背景与目的:ZD1839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剂,是目前肺癌分子靶向治疗中较为成熟的药物,因其单药临床有效率低,如何与化疗联合提高抗癌效应受到关注。本实验通过研究ZD1839联合奥沙利铂的不同给药方案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杀伤作用,探讨两药联合的最佳模式。方法:以药物联合效应测定方法,评价ZD1839和奥沙利铂不同给药顺序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以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联合方案对A549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的影响。观察ZD1839、奥沙利铂不同给药方案作用时,裸鼠A549细胞移植瘤生长情况,测定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先奥沙利铂后ZD1839的序贯给药方案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药物联合指数为0.51±0.01;而先ZD1839后给予奥沙利铂时,药物联合指数为1.56±0.03,两药间为拮抗作用。先奥沙利铂后ZD1839组G2/M期细胞比例与其他组相比明显增加,达到37.9%(P<0.05),细胞凋亡率达到22.3%。体内实验表明,先奥沙利铂后ZD1839组抑瘤率最高,达到58.9%;而先奥沙利铂+ZD183924h后ZD183948h组的抑瘤率为52.4%,ZD1839后奥沙利铂组的抑瘤率为30.6%。结论:先奥沙利铂后ZD1839序贯给药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A549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ZD1839 奥沙利铂 联合用药 抑瘤作用 裸鼠
下载PDF
河北地区CORS网的电离层完备性监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赵传华 秘金钟 党亚民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3-135,140,共4页
为确保河北CORS网用户定位结果的可靠性与可用性,利用电离层残差完备性监测指标IRIM、电离层残差内插不确定性指标IRIU对该网的数据进行了电离层完备性监测,结果表明该区域内电离层延迟在分米级以内,且较稳定。
关键词 河北地区 CORS网 完备性监测 IRIM IRIU 电离层延迟
下载PDF
胃肠间质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赵传华 徐建明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65-468,共4页
作为胃肠道最常见的一类间叶源性肿瘤,胃肠间质瘤(GIST)越来越受到关注。近10年来,随着对GIST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改变了GIST的传统治疗理念,形成了外科手术联合分子靶向药物的治疗模式。靶向药物... 作为胃肠道最常见的一类间叶源性肿瘤,胃肠间质瘤(GIST)越来越受到关注。近10年来,随着对GIST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改变了GIST的传统治疗理念,形成了外科手术联合分子靶向药物的治疗模式。靶向药物在GIST的术前、术后辅助治疗及晚期GIST中的应用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延长了生存时间。但是,针对不同期别的GIST,应该如何合理应用这些靶向药物,临床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GIST的围手术期治疗及晚期GIST治疗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分子靶向治疗 手术切除
下载PDF
高校党建引领校企合作探微 被引量:3
7
作者 赵传华 李颜 侯玉忠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第9期33-33,148,共2页
工科专业的实践环节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非常必要,而泰山医学院工科专业相比医学类专业起步较晚,通过党建引领校企合作不仅实现了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加强了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也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政治素... 工科专业的实践环节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非常必要,而泰山医学院工科专业相比医学类专业起步较晚,通过党建引领校企合作不仅实现了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加强了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也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政治素养,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 校企合作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电路原理》多媒体教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传华 王世刚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7年第8期43-44,共2页
本文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电路原理》课程实施多媒体教学为例,探讨了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制作要求和实施多媒体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多媒体教学 《电路原理》 教学研究 制作要求 课程 课件
下载PDF
低次曲面模型精度的研究
9
作者 赵传华 党亚民 秘金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0-22,共3页
常见的内插方法有线性组合法、基于距离的线性内插法、线性内插法、最小二乘配置法和低次曲面模型法等。2001年,Dai对以上各种模型在多参考站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认为各种内插方法在空间相关误差内插方面的效果并无显著差异,且由于... 常见的内插方法有线性组合法、基于距离的线性内插法、线性内插法、最小二乘配置法和低次曲面模型法等。2001年,Dai对以上各种模型在多参考站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认为各种内插方法在空间相关误差内插方面的效果并无显著差异,且由于低次曲面模型可以很好地逼近和拟合网络范围内电离层延迟的空间相关性。因此,采用一种加权的低次曲面模型计算河北省CORS网区域内的电离层延迟残差,并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组合法 基于距离的线性内插法 线性内插法 最小二乘配置法 低次曲面模型
下载PDF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探微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传华 侯玉忠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年第25期18-18,共1页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是推动学院(系)各项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在创新工作理念、紧紧依靠"书记抓、抓书记",创新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等方面,找准着力点、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
关键词 创新 工作理念 组织形式 活动方式
下载PDF
课堂提问的设计与方式——从电路原理课教学实践谈起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传华 魏思清 《卫生职业教育》 2007年第10期86-87,共2页
课堂提问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恰当的提问不但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增强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从课堂提问的设计和方式两方面入手,对课堂提问作用、设计、方式和实施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 课堂提问 设计 方式
下载PDF
泰山医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12
作者 赵传华 张斌 +1 位作者 马彤彤 刘世泽 《管理观察》 2014年第8期102-104,共3页
随着社会政治和时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知识群体,他们的思想观念的培养和塑造更为突出的影响着他们人生观的发展,为了对泰山医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大学生思想状况有一个比较全面准确的了解,我们对2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随着社会政治和时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知识群体,他们的思想观念的培养和塑造更为突出的影响着他们人生观的发展,为了对泰山医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大学生思想状况有一个比较全面准确的了解,我们对2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总体是好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主流是积极向上、充满朝气、思想健康的。由此可见我国高校教育尤其是思想教育的改革和努力是卓有成效的,但尚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状况 问卷调查 结论
下载PDF
泰山医学院大学生使用网络情况调查报告
13
作者 赵传华 吴永 +1 位作者 李颜 冯宪萍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7年第9期112-113,共2页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为了掌握泰山医学院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使用情况,我们对2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网络的发展大大的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给广大学...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为了掌握泰山医学院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使用情况,我们对2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网络的发展大大的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给广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尚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校园文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使用 问卷调查 结论
下载PDF
高校辅导员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
14
作者 赵传华 吴守林 卫振华 《管理观察》 2015年第30期141-143,共3页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对一生的妥善安排计划,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完成学业、提升职业素养、实现完美人生具有重要意义,辅导员是大学生的职业导师,在对大学生实施学业规划、生涯规划理论教育、就业指导等方面应该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 辅导员角色定位 前提条件 方法步骤
下载PDF
外周血炎症指标动态变化对晚期肝细胞癌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基于RESCUE临床试验随访数据的分析
15
作者 张婷 刘容锐 +1 位作者 赵传华 徐建明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84-390,410,共8页
背景外周血炎症指标被认为是免疫治疗潜在的疗效预测标志物,但关于各指标的动态变化及联合预测效果的研究甚少。目的探讨单独和联合应用外周血炎症指标动态变化对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疗效的... 背景外周血炎症指标被认为是免疫治疗潜在的疗效预测标志物,但关于各指标的动态变化及联合预测效果的研究甚少。目的探讨单独和联合应用外周血炎症指标动态变化对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接受卡瑞利珠单抗和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治疗的189例晚期HCC患者。从基线开始至末次治疗后30 d,每2周检测1次外周血,计算整个治疗过程中动态变化的外周血炎症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和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在时间依存性Cox回归模型中,治疗期间随时间变化的NLR、PLR、PNI和SII分别定义为时依NLR、PLR、PNI及SII,时依均值为各指标治疗期间的平均值。根据疗效,将189例患者分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组、病情稳定(stable disease,SD)组和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组,分析不同指标的基线值及时依均值与不同疗效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及时间依存性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关联因素;应用一致性指数(C指数)评价各炎症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对OS的预测效能。结果189例患者中,男169例,女20例,年龄≥60岁44例。CR/PR组、SD组和PD组分别有51例、95例和38例,3组NLR[M(IQR):1.9(1.3~2.3)vs 2.2(1.6~3.2)vs 2.8(1.8~3.9),P<0.001]、PLR[M(IQR):87(67~104)vs 99(84~127)vs 131(86~179),P<0.001]和SII[M(IQR):233(166~266)vs 292(189~412)vs 376(233~695),P<0.001]时依均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的中位OS为21.7个月(95%CI:18.171~25.189)。各炎症指标单独应用的多因素分析示,时依NLR、时依PLR、时依PNI和时依SII均是OS的独立关联因素(P<0.05)。随着NLR、PLR和SII值的上升,OS风险比上升;随着PNI值的上升,OS风险比下降。在所有预测模型中,时依PLR、时依PNI和时依SII三项指标的联合预测效果最好,C指数为0.750(95%CI:0.709~0.790)。结论外周血炎症指标预测晚期HCC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中,低NLR、PLR、SII以及高PNI水平的患者疗效更好。与基线数据相比,整个观察期内的时依数据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其中时依PLR、时依PNI和时依SII三项指标的联合预测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疗效 生存分析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营养指数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下载PDF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6
作者 赵传华 吴守林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第28期224-224,226,共2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和对策,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基本养成教育,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使之树立远大理想,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下载PDF
10mg硫酸吗啡栓治疗中重度慢性癌痛患者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珊珊 刘建芝 +7 位作者 刘烈军 邱卉 赵传华 李志强 王岩 葛飞娇 林莉 徐建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63-966,共4页
目的观察10mg硫酸吗啡栓治疗中重度慢性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自身交叉对照研究的方法,入选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共7个中心中、重度癌痛患者64例。分为2组:A组第1次给予硫酸吗啡栓10mg同时口服硫酸吗啡... 目的观察10mg硫酸吗啡栓治疗中重度慢性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自身交叉对照研究的方法,入选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共7个中心中、重度癌痛患者64例。分为2组:A组第1次给予硫酸吗啡栓10mg同时口服硫酸吗啡模拟片;第2次口服硫酸吗啡片同时给予硫酸吗啡栓模拟药。B组给药顺序与A组相反。分别纳入病例33例和31例。评价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均衡性良好,2组用药前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6.12±0.89)和(6.16±0.90),疼痛评分等级分别为(2.27±0.45)和(2.35±0.49),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第1阶段疼痛起效时间分别为(42.93±27.30)min和(40.21±24.42)min,第2阶段疼痛起效时间分别为(40.80±23.63)min和(51.04±46.44)min,2组疼痛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第1阶段疼痛最佳缓解时间分别是(110.07±72.92)min和(104.89±73.40)min,第2阶段疼痛最佳缓解时间分别是(112.33±82.08)min和(129.86±102.67)min,2组疼痛最佳缓解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疼痛缓解度及有效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64例患者中共5例发生8次不良事件,主要不良反应为头晕、恶心、呕吐、嗜睡等。结论10mg硫酸吗啡栓经直肠给药对于中重度晚期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确切,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吗啡栓 癌症镇痛 双模拟 临床试验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形成35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林莉 徐建明 +6 位作者 王岩 刘建芝 李志强 刘烈军 赵传华 葛飞娇 李珊珊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静脉血栓形成(VTE)的影响因素、治疗及血栓形成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近年收治的35例合并VTE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栓塞部位、血栓是否再发、血小板、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水平及患者生存资料...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静脉血栓形成(VTE)的影响因素、治疗及血栓形成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近年收治的35例合并VTE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栓塞部位、血栓是否再发、血小板、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水平及患者生存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肺栓塞(PTE)患者中3例于3小时内死亡,3例治疗后好转;29例深静脉血栓(DVT)患者中痊愈11例(37.9%),好转5例(17.2%),无效13例(44.8%),其中2例死于溶栓后肺栓塞。上肢发生DVT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10天,高于其它部位发生DVT的患者(P=0.018)。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时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且D-二聚体高水平患者的中位生存期(70天)远低于低水平的患者(450天)。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并发VTE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延误了抗肿瘤治疗的时机,治疗主要采用抗凝、祛聚集等,溶栓的好处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D-二聚体以及纤维蛋白水平对诊断VTE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治疗中血栓复发的患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下载PDF
影响晚期胃癌患者疗效和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宗杰 王岩 +4 位作者 徐建明 葛飞娇 林莉 赵传华 李珊珊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721-725,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晚期胃癌患者疗效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病理特征、接受不同化疗方案的治疗情况及HER-2基因表达等因素对晚期胃癌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影响。结果 2008年12月至2011年8月共纳入192例晚期胃癌患者,182例接受联合... 目的分析影响晚期胃癌患者疗效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病理特征、接受不同化疗方案的治疗情况及HER-2基因表达等因素对晚期胃癌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影响。结果 2008年12月至2011年8月共纳入192例晚期胃癌患者,182例接受联合方案一线治疗,其中156例可评价疗效,有效率(RR)为19.9%,三药方案的有效率优于两药方案(27.0%vs.15.1%,P=0.008),三药方案中含靶向药物优于不含靶向药物(33.3%vs.14.3%,P=0.012);108例接受二线治疗,其中69例可评价疗效,RR为13.0%,单药方案与多药方案的有效率、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接受二线治疗者较仅行一线治疗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延长(14.1个月vs.7.3个月,P<0.001)。HER-2阳性患者接受含曲妥珠单抗方案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方案,其中一线治疗的RR分别为45.4%和11.0%(P=0.008),二线治疗的RR分别为50.0%和10.0%(P=0.009)。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ECOG评分、HER-2表达、肿瘤负荷以及是否接受二线治疗是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独立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靶向治疗对疗效有显著影响。结论一线治疗应用含靶向药物的三药联合方案可显著提高晚期胃癌的疗效,二线治疗使晚期胃癌的预后明显改善。HER-2表达情况将影响治疗的选择,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化学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诱导化疗后吉非替尼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韩宇 王岩 +5 位作者 徐建明 刘烈军 赵传华 李志强 刘建芝 邱卉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诱导化疗后给予吉非替尼单药维持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5月~2005年2月,晚期NSCLC患者根据最后一个化疗方案疗效分为两组,疗效为部分缓解(PR)或稳定(SD)的为吉非替尼维持治疗组,疗效为进展(PD)... 目的: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诱导化疗后给予吉非替尼单药维持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5月~2005年2月,晚期NSCLC患者根据最后一个化疗方案疗效分为两组,疗效为部分缓解(PR)或稳定(SD)的为吉非替尼维持治疗组,疗效为进展(PD)的为吉非替尼解救治疗组。入组后给予口服吉非替尼治疗,每日1次,每次250mg,持续服用到疾病进展。结果:共有119例患者入组,其中吉非替尼维持治疗组为79例,解救治疗组为40例。维持治疗组总有效率(RR)31.6%(25/77),其中3例CR,解救治疗组RR为27.5%(11/40),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645)。吉非替尼维持治疗组的进展时间(TTP)为6.0个月,显著长于解救治疗组的4.0个月(P=0.03)。维持治疗中位生存期(OS)为11.0个月,而解救治疗组的中位OS为7.0个月,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维持治疗组中腺癌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鳞癌患者(39.7%vs.12.5%,P=0.041),TTP也显著长于鳞癌患者(7.5个月vs.3.0个月,P=0.02);女性患者的中位OS显著长于男性患者(18.5个月vs.9.0个月,P=0.002)。毒副作用多数较轻,且可逆,以1、2级为主。结论:吉非替尼作为晚期NSCLC诱导化疗后的维持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化疗进展后再使用吉非替尼方案相比,化疗未进展时使用能更好地发挥该药的优势,给予患者更大的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维持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