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树花栽培模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潘永明 赵佰莉 关石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4期37-38,共2页
为了分析覆土栽培、菌袋栽培和菌棒栽培三种栽培模式对灰树花出菇时间、单朵质量和生物转化率的影响,以覆土栽培、菌袋栽培和菌棒栽培模式为试验变量,分析试验变量对灰树花出菇时间及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影响... 为了分析覆土栽培、菌袋栽培和菌棒栽培三种栽培模式对灰树花出菇时间、单朵质量和生物转化率的影响,以覆土栽培、菌袋栽培和菌棒栽培模式为试验变量,分析试验变量对灰树花出菇时间及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影响很大,覆土栽培模式产量最高,生物转化率达64.7%,但损耗较大;菌棒栽培模式产品形状最好、损耗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 栽培模式 产量 损耗
下载PDF
山楂两种主要病害的防治
2
作者 赵佰莉 王景海 赵普昌 《中国林副特产》 1996年第4期47-47,共1页
牡丹江地区大面积栽培山楂已有10几年的历史,是黑龙江省山楂主要产区。山楂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由温饱型向营养保健型的逐步转化,喜食山楂的人日益增多,栽培山楂经济效益很高,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 牡丹江地区大面积栽培山楂已有10几年的历史,是黑龙江省山楂主要产区。山楂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由温饱型向营养保健型的逐步转化,喜食山楂的人日益增多,栽培山楂经济效益很高,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近几年来,山楂白粉病和花腐病危害日趋严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提高栽培山楂的经济效益,我们探索出山楂上述两种病害的发生规律及其有效防治措施。二 山楂白粉病1.1 症状 主要为害山楂新梢、幼果和叶片。新消受害时病部布满白粉,节间变短,生长细弱,严重时枯死。幼果在落花后不久即可被害,受害处出现白色粉斑,逐渐蔓延到果面上,严重时幼果向一侧弯曲,造成幼果大量脱落。稍大果实受害后,病斑硬化、龟裂,果实畸形,着色不良。幼叶被害产生退色、绿斑,形成白色扑状物,严重时病叶皱缩卷曲、焦枯。1.2 发病规律 山楂白粉病是由真菌危害引起的。病菌在病叶、病果中越冬。春雨后放射子囊孢子,首先浸染野生山楂幼树或根蘖,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靠空气传播进行再次侵染。6~7月份时为发病盛期,至9月间停止发生。一般早春发病重,根蘖多和管理粗放的山楂园易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病害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