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3.0T MRI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术后发生软骨损伤的相关性因素 被引量:4
1
作者 蔡钰 戴慧 赵俊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期151-154,共4页
目的 借助磁共振成像(MRI)对关节软骨的显影优势,探讨半月板撕裂术后软骨损伤的相关危险性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膝关节半月板关节镜手术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术前患者均有半月板的撕裂,无明显软骨损伤影像表现。以... 目的 借助磁共振成像(MRI)对关节软骨的显影优势,探讨半月板撕裂术后软骨损伤的相关危险性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膝关节半月板关节镜手术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术前患者均有半月板的撕裂,无明显软骨损伤影像表现。以膝关节术后3年内MRI表现有无软骨损伤分为两组:软骨损伤组和无软骨损伤组,分别评价患者年龄性别、BMI指数、手术方式、手术部位、半月板半脱位情况、术前半月板撕裂类型、撕裂范围、术后时间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统计差异的统计学规律,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术后软骨损伤的相关性。结果 入组的半月板术后患者为88例。术后发生软骨损伤共43例,无软骨损伤共45例。两组资料在性别(P=0.010)、手术方式(P<0.001)、手术部位(P=0.026)及BMI指数(P=0.047)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手术方式(P<0.001)、BMI指数(P=0.047)均与软骨损伤相关。结论 软骨损伤作为关节镜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与患者的性别、手术部位、手术方式、BMI指数显著相关,其中手术方式是发生术后软骨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半月板 关节软骨 关节镜
下载PDF
心源性脑卒中炎症相关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龙海宁 朱望舒 +1 位作者 魏黎明 赵俊功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9期5-9,共5页
心源性脑卒中(cardioembolic stroke,CES)主要由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诱发,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研究发现,炎症在心源性脑卒中的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 心源性脑卒中(cardioembolic stroke,CES)主要由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诱发,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研究发现,炎症在心源性脑卒中的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传统炎症标志物的水平对CES的预测、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帮助,但受限于疾病特异性,它们在临床CES中应用并不广泛。因此,特异性更高的生物学标志物是近年来研究者寻找的目标,从而更好地帮助临床决策、治疗及改善CES预后。因此,本文对CES传统炎症标志物的应用价值及局限性进行介绍,并就心源性脑卒中在miRNA和基因领域新的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源性脑卒中 炎症 标志物
下载PDF
大鼠急性脑梗死后不同区域扩散和灌注成像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3
3
作者 赵俊功 李明华 +2 位作者 程英升 方淳 乔瑞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516-522,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缺血后不同区域的PWI和DWI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其病理基础,确立评估急性脑缺血可逆性梗死的MRI特异指标及标准。方法利用线栓法建立实验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A组(单纯脑缺血组):①1.5h(3只),... 目的探讨急性脑缺血后不同区域的PWI和DWI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其病理基础,确立评估急性脑缺血可逆性梗死的MRI特异指标及标准。方法利用线栓法建立实验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A组(单纯脑缺血组):①1.5h(3只),②3h(6只),③6h(3只),④9h(5只)。另设立假手术组作对照组(B组,5只,仅分离颈总动脉)。对上述各组大鼠在规定的时间内行MRI检查,重点测量梗死中心区、梗死边缘和皮质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相对血流量(rNEI)、相对峰值时间(rTTM)、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的相对上升斜率(rMSI)和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的相对下降斜率(rMSD)。将结果与TTC染色、光镜、电镜、免疫组化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A组于缺血1.5h后梗死中心区ADC降低(0.29×10-3mm2s),不同时间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梗死边缘区ADC随时间延长进一步降低,其ADC于脑缺血后1.5h与9h、3h与9h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脑缺血后1.5h,梗死中心区、皮质区之间ADC差异显著(P<0.05),ADC位于皮质区与梗死边缘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病理结果和LSCM结果,ADC大于0.51×10-3mm2s,rNEI大于70%和rTTM小于120%,提示脑组织的损伤轻微或可逆。结论急性脑缺血后其DWI、PWI参数值随时间、空间变化,DWI、PWI的半定量化分析,可以鉴别脑缺血发生后脑缺血不同区域的变化,为我们鉴别缺血半影区的存在及范围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 半影区 卒中 急性期 急性脑缺血 表观扩散系数 实验大鼠 脑梗 灌注成像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强度时间曲线 MRI检查 时间变化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后即刻CT图像颅内高密度病灶的鉴别 被引量:4
4
作者 赵俊功 李明华 +4 位作者 方淳 王珏 张培蕾 杜倬婴 李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后即刻CT平扫图像颅内高密度灶的类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发病6h内接受动脉、静脉联合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2例,溶栓前均接受CT、MRI检查并被证实为急性脑梗死且排除合并的脑出血。对梗死动脉溶栓后即...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后即刻CT平扫图像颅内高密度灶的类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发病6h内接受动脉、静脉联合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2例,溶栓前均接受CT、MRI检查并被证实为急性脑梗死且排除合并的脑出血。对梗死动脉溶栓后即刻CT图像颅内高密度病灶进行了同顾性分析。结果经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后,溶栓后即刻CT图像上出现高密度灶5例,发生率为22.7% (5/22)。根据其位置、CT值和24 h随访结果,溶栓后即刻CT图像颅内高密度病灶被分为2类,即对比剂增强和脑出血转化。其中,表现为对比剂增强2例,即高密度病灶呈脑回状或片状,CT值小于90HU,24 h CT复查高密度灶消失;3例表现为脑出血转化,即CT值大于90HU、24h CT复查高密度依然存在。2例对比剂增强患者,未作特殊处理,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结论动脉溶栓后即刻CT图像上出现高密度病灶并非都是脑出血转化。根据其分布、CT值的大小,必要时24 h CT复查进行鉴别有助于患者的正确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溶栓治疗 血脑屏障
下载PDF
积极稳妥地开展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5
5
作者 赵俊功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所引起的下肢慢性缺血,轻者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严重者表现为静息痛,常合并足部的溃疡、感染甚至坏疽。当糖尿病的病程超过10年或年龄大于65岁外周血管病变的罹患率将显著增加。由于新材料和...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所引起的下肢慢性缺血,轻者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严重者表现为静息痛,常合并足部的溃疡、感染甚至坏疽。当糖尿病的病程超过10年或年龄大于65岁外周血管病变的罹患率将显著增加。由于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改善,包括低剖面、长球囊的应用,膝下/踝下动脉内膜下成形术,逆向穿刺或经足底足背动脉环技术,冷冻治疗,内膜斑块的环形切割、准分子激光消融,药物洗脱支架、球囊的应用,以及介入治疗与其他学科的协同作战,使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腔内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经过介入治疗,患者的症状缓解了,感染控制了,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截肢平面,保全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介入治疗 外周血管病变
下载PDF
MRI和MRA对脑动静脉畸形合并症之预测和监控 被引量:2
6
作者 赵俊功 孔祥泉 冯敢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71-574,共4页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 (CAVM)出血危险因素及CAVMγ刀治疗后并发症与血管构筑的关系 ,为CAVM患者选择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  31例CAVM患者进行了MRI和MRA检查。MRIT1WI和T2 WI重点观察颅内出血情况 ;MRA使用TOF法...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 (CAVM)出血危险因素及CAVMγ刀治疗后并发症与血管构筑的关系 ,为CAVM患者选择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  31例CAVM患者进行了MRI和MRA检查。MRIT1WI和T2 WI重点观察颅内出血情况 ;MRA使用TOF法、PC法及增强MRA。按照Spetzler分级标准对CAVM进行分级 ,并描述CAVM的血管构筑特点 ,分析CAVM出血与其血管构筑的关系。同时对 16例行γ刀治疗的患者 ,随访观察 3~ 13个月 ,探讨CAVMγ刀治疗后并发症与其血管结构的相关性。结果  31例CAVM中有 11例在γ刀治疗前发生过出血 ,出血发生率为 35 %。 1~ 3级CAVM最易出血 ,而CAVM的直径、引流静脉的数量以及深静脉引流是出血危险因素 ,即小的CAVM、单支静脉引流尤其深静脉引流者易出血。浅静脉引流伴引流静脉扩张者 ,γ刀治疗后易出现水肿。结论 小的CAVM、单支静脉引流尤其深静脉引流的CAVM患者应尽早治疗 ;浅静脉引流伴引流静脉扩张的CAVMγ刀治疗前应行血管内栓塞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磁共振成像 立体定向治疗
下载PDF
MRA与CDS对头颈部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赵俊功 赵斌 +1 位作者 薛梅荪 金超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TOF法MR血管成像(MRA)所示的狭窄或闭塞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S)所探查的血流状态的关系,为提高MRA诊断狭窄或闭塞的准确性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对32例脑缺血性疾病患者(135支动脉)进行MRA和C... 目的:探讨TOF法MR血管成像(MRA)所示的狭窄或闭塞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S)所探查的血流状态的关系,为提高MRA诊断狭窄或闭塞的准确性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对32例脑缺血性疾病患者(135支动脉)进行MRA和CDS的双盲法对照研究,同时以DSA为对照标准,对8例患者(32支动脉)进行MRA、CDS的对照分析。结果:在MRA诊断的动脉狭窄中,CDS表现为高速血流的占52.5%(21/40),低速血流者占47.5%(19/40);TOF法MRA对高速血流或低速血流所致的信号丢失的表现不同。CDS与MRA相比,符合率是81.5%,阳性符合率是78%(K=0.678)。MRA和CDS都不能显示动脉闭塞后的颅外侧支循环。结论:MRA和CDS结合使用,可有效地识别动脉的狭窄或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动脉狭窄 磁共振成像 CDS
下载PDF
脑缺血性病变中各种血管成像方法的价值及其局限性 被引量:2
8
作者 赵俊功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97年第4期222-226,共5页
脑缺血性病变是由脑动脉或/和颈动脉的狭窄或阻塞所致。随着对脑缺血性病变治疗工作的深入,临床对脑缺血性病变的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综述了各种血管成像方法,包括MR血管成像,CT血管成像,DSA,TCD和TCI在,脑缺血性病变中的价值、... 脑缺血性病变是由脑动脉或/和颈动脉的狭窄或阻塞所致。随着对脑缺血性病变治疗工作的深入,临床对脑缺血性病变的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综述了各种血管成像方法,包括MR血管成像,CT血管成像,DSA,TCD和TCI在,脑缺血性病变中的价值、局限性及解决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R 成像 CT 脑缺血 脑血管造影
下载PDF
从“三个延伸”看中国影像医学的创新与发展
9
作者 赵俊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16-918,共3页
随着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不断更新,放射科已从传统的X线检查(包括透视、拍片),发展到同时涵盖传统的X线检查、CT、MRI检查,以及介入放射学、超声医学和核医学的学科。其所涉及的领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从解剖形态延... 随着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不断更新,放射科已从传统的X线检查(包括透视、拍片),发展到同时涵盖传统的X线检查、CT、MRI检查,以及介入放射学、超声医学和核医学的学科。其所涉及的领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从解剖形态延伸至功能变化,从宏观组织结构延伸至细胞、分子水平,从单纯地服务于临床诊断延伸至诊断与治疗并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医学 中国 X线检查 临床诊断 MRI检查 介入放射学 超声医学 功能变化
下载PDF
不同方法MRA对脑动静脉畸形引流静脉显示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俊功 孔祥泉 +2 位作者 冯敢生 刘定西 徐海波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5-339,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磁共振血流成像 (MRA)对脑动静脉畸形 (CAVM)引流静脉的显示价值。资料与方法  35例CAVM患者均接受了 2DTOFMRA ,18例同时接受了 3DTOF、2DPC及 3DPCMRA ,10例还进行了 3DCEMRA和DSA的检查。以DSA为标准 ,采用双盲法...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磁共振血流成像 (MRA)对脑动静脉畸形 (CAVM)引流静脉的显示价值。资料与方法  35例CAVM患者均接受了 2DTOFMRA ,18例同时接受了 3DTOF、2DPC及 3DPCMRA ,10例还进行了 3DCEMRA和DSA的检查。以DSA为标准 ,采用双盲法对CAVM的引流静脉经不同方法MRA检查后的显示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重点分析深、浅静脉的显示率及合并存在的引流静脉狭窄和扩张。结果  2DTOF可以较满意地显示深浅引流静脉 ,与DSA相比较 ,其符合率为 90 % ,而对引流静脉的狭窄显示不清。 3DTOF对引流静脉的显示符合率为 5 0 % ,但可辨别静脉窦的血流方向。 2DPC、3DPC在Venc =30cm/s或Venc =6 0cm/s时 ,其对引流静脉的显示符合率分别为 87.5 %和 80 % ,PC法难以显示CAVMγ刀治疗后残存病灶的引流静脉。 3DCEMRA可满意显示引流静脉的全程 ,静脉窦的狭窄以及其合并存在的动静脉瘘 ,显示符合率为 10 0 %。结论  2DTOF和 3DCEMRA对CAVM引流静脉的显示有很高的符合率 ,应作为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引流静脉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流成像 CAVM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丁苯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6
11
作者 张培蕾 鲁海涛 +2 位作者 朱悦奇 李明华 赵俊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时间窗的影响。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4只,缺血再灌注组24只,丁苯酞治疗组24只。每组再分为缺血2、3和4 h后再灌注...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时间窗的影响。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4只,缺血再灌注组24只,丁苯酞治疗组24只。每组再分为缺血2、3和4 h后再灌注3个亚组,每亚组8只。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各组神经功能和脑梗死范围,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VEGF表达。结果随着缺血时间延长,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范围也随之增高,缺血再灌注组在缺血2、3和4 h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2.6±0.6)分、(3.7±1.0)分和(4.2±1.0)分,脑梗死容积比率分别为(27.6±5.4)%、(33.1±6.1)%和(42.3±7.3)%;而在丁苯酞治疗组则分别为(1.2±0.5)分、(1.6±0.7)分、(2.3±0.9)分和(9.8±1.6)%、(16.7±2.3)%和(20.7±3.9)%,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丁苯酞治疗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并发现丁苯酞治疗组的缺血4 h的症状评分和脑梗死容积比率与缺血再灌注组缺血2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丁苯酞治疗组和缺血再灌注组的VEGF表达均逐渐减弱。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中VEGF表达明显减弱(P<0.01)。与其他两组比较,丁苯酞治疗组的VEGF表达明显较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丁苯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VEGF表达相关,并能延长缺血再灌注治疗时间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丁苯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预防
下载PDF
使用长球囊行膝下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严重下肢缺血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珏 吴正阳 +6 位作者 朱悦琦 赵俊功 王建波 程英升 李明华 王武 张培蕾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1-19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使用长球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糖尿病严重下肢缺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从2007年4月到2008年3月,34例患者(53条下肢,119处血管病变)接受了长球囊膝下血管PTA。回顾性分析血管造影图像,根据病变长度和程度进行分... 目的回顾性分析使用长球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糖尿病严重下肢缺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从2007年4月到2008年3月,34例患者(53条下肢,119处血管病变)接受了长球囊膝下血管PTA。回顾性分析血管造影图像,根据病变长度和程度进行分类和分级。平均随访期(7.4±2.6)个月,随访期内每3个月进行1次下肢MRA,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92%患者手术成功。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和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 oxygen tension,TcPO2)分别从治疗前的(0.50±0.18)和(18.85±12.08)mmHg,提高到治疗后的(0.81±0.12)和(39.85±12.67)mmHg。在随访期末,29例患者取得稳定疗效。5例症状复发,其中3例行第2次PTA。共进行了2例大截肢和4例小截肢术,取得94%的保肢率和59%的通畅率。结论使用长球囊行膝下动脉PTA治疗糖尿病严重下肢缺血安全、可行,取得令人鼓舞的中期效果,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评估其长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球囊 糖尿病足 膝下动脉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与DSA诊断肺隔离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梁欣 李卉 +2 位作者 张国滨 李明华 赵俊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16-820,共5页
目的评估64排CT血管造影(CTA)对肺隔离症(PS)的诊断价值。方法 43例疑似肺隔离症患者在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或手术前接受64排CTA检查。从患者及异常供血动脉方面评估CTA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 目的评估64排CT血管造影(CTA)对肺隔离症(PS)的诊断价值。方法 43例疑似肺隔离症患者在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或手术前接受64排CTA检查。从患者及异常供血动脉方面评估CTA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肺隔离症在CT平扫显示为囊性(5例)、实性(25例)或囊实性病灶(13例),病灶从1.5 cm至12 cm不等。CTA诊断37例患者为肺隔离症,6例为非肺隔离症。DSA和(或)手术显示37例患者为肺隔离症,6例为非肺隔离症。从患者方面评估,CTA诊断肺隔离症的准确率为97.7%,敏感度为97.3%的,特异度为100%,PPV为100%,NPV为85.7%。从异常供血动脉方面评估,CTA诊断肺隔离症的准确率为98.0%,敏感度为97.8%,特异度为100%,PPV为100%,NPV为85.7%。从患者、血管两方面比较,CTA与DSA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可以替代DSA用于术前诊断肺隔离症。CTA不仅能显示异常的供血动脉,而且可以提供异常肺实质、气管及周围肺气肿等具体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隔离症 CT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栓塞
下载PDF
膝下动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 被引量:31
14
作者 王建波 赵俊功 +4 位作者 朱悦琦 李明华 程英升 程永德 王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糖尿病下肢膝下血管病变的技术成功率、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行介入治疗的糖尿病下肢缺血病变患者27例,分析其术前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Ru...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糖尿病下肢膝下血管病变的技术成功率、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行介入治疗的糖尿病下肢缺血病变患者27例,分析其术前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Rutherford-Becker分级以及踝肱指数。对不同病变类型及不同球囊的技术成功率进行比较,并分析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初步探讨防治方法。结果27例患者中24例术后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3例手术失败。狭窄性病变和闭塞性病变的开通结果不同,χ2分析P<0.01;选用较短的冠脉球囊和长的膝下专用球囊对病变的开通情况经fisher精确概率法χ2检验P=0.02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并发症主要有急性血栓形成、导丝穿破血管壁、斑块脱落及管壁夹层等,根据情况给予了相应处理。结论PTA是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病变的理想选择,术前对患者下肢动脉情况进行认真评估,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缺血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弹簧圈再栓塞或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复发 被引量:14
15
作者 施万印 李永东 +9 位作者 李明华 高不郎 方淳 程英升 王武 李文斌 赵俊功 张培蕾 王珏 李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9-274,共6页
目的报道用弹簧圈再次栓塞或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复发动脉瘤的经验。方法291例患者共305枚颅内动脉瘤行可脱卸弹簧圈治疗。随访期间,142例颅内动脉瘤中有41例(28.9%)动脉瘤复发。6个月内有脑血管造影随访的31例共31枚复发动脉瘤纳入本研究... 目的报道用弹簧圈再次栓塞或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复发动脉瘤的经验。方法291例患者共305枚颅内动脉瘤行可脱卸弹簧圈治疗。随访期间,142例颅内动脉瘤中有41例(28.9%)动脉瘤复发。6个月内有脑血管造影随访的31例共31枚复发动脉瘤纳入本研究,其中20例行可脱卸弹簧圈再栓塞(A组),11例行覆膜支架置入术(B组)。将动脉瘤血管造影结果分为完全闭塞、不完全闭塞;临床评估分级为完全康复,改善,无变化,加重或进展。收集并分析技术成功率,即刻和末次血管造影结果等资料。结果所有复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和支架置入技术均获得成功。即刻脑血管造影示A组11例(55%)动脉瘤完全闭塞,B组8例(72.7%)完全闭塞;末次脑血管造影示A组10例(50%)动脉瘤完全闭塞,B组11例(100%)完全闭塞,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弹簧圈栓塞后动脉瘤复发,可以行弹簧圈再次栓塞术或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和闭塞瘤腔。覆膜支架可能比弹簧圈栓塞能更有效地完全闭塞复发动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复发 栓塞 覆膜支架
下载PDF
糖尿病足溃疡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16
作者 朱悦琦 程英升 +2 位作者 李明华 谭华桥 赵俊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稳定和重复性好的犬糖尿病足溃疡模型,为干细胞移植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血管内介入操作提供合适的模型。方技选用毕格犬6只,实验组(n=4)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对照组(n=2)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行左下肢压迫器植...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稳定和重复性好的犬糖尿病足溃疡模型,为干细胞移植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血管内介入操作提供合适的模型。方技选用毕格犬6只,实验组(n=4)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对照组(n=2)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行左下肢压迫器植入,同时手术结扎左侧股动脉,3—5d后除去压迫装置。监测两组用药前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PG2h)、体质量和饮食的变化。术后1周和4周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血管情况;4周后处死动物,行溃疡周围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组模型制备成功,用药后FPG和PG2h均明显升高(P〈0.05),体质量下降,饮食明显增加;而对照组FPG、PG2h、体质量和饮食用药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即刻两组溃疡形态无明显差异;术后4周对照组溃疡基本痊愈,实验组基本不愈合。DSA显示术后1周两组无明显差异;4周时,对照组可见大量新生血管形成,而实验组新生侧枝血管不丰富。组织学检查实验组可见大量坏死组织伴炎细胞浸润。结论该法制备的犬糖尿病足溃疡模型方法简单,成功率高,可以为干细胞移植基础研究以及临床介入血管内操作的研究提供稳定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糖尿病足 溃疡 干细胞移植 血管内介入
下载PDF
小腿加压3.0 T MRA评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杰 赵俊功 +3 位作者 朱悦琦 李明华 王珏 乔瑞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1-236,共6页
目的以DSA为金标准评价小腿加压法3.0 T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进行双下肢MRA检查,患者平均病程(11.6±6.0)年。使用3.0 T CE-MRA,其中小腿袖带加压... 目的以DSA为金标准评价小腿加压法3.0 T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进行双下肢MRA检查,患者平均病程(11.6±6.0)年。使用3.0 T CE-MRA,其中小腿袖带加压后成像者(即加压组)31例,常规成像者30例(即常规组),所有患者1周内行DSA检查。2名放射专家分别评估获得的MRA图像,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小腿和足部的图像质量上,加压组优于常规组(P<0.05)。在显示小腿部位>50%狭窄或闭塞病变上,加压组优于常规组(P<0.05),同时小腿加压后可以明显抑制静脉重叠(P<0.05)。结论小腿加压3.0 T CE-MRA简单实用,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下肢病变血管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磁共振血管成像 静脉重叠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MSCT评价胃肠道间质瘤的恶性程度 被引量:19
18
作者 宋晓丽 方一 +1 位作者 吴正阳 赵俊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70-1873,共4页
目的探讨MSCT特征在评价胃肠道间质瘤(GIST)恶性程度中的价值。方法收集44例首次接受增强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诊为GIST的患者资料,分析不同恶性程度GIST的CT表现差异。结果病理诊断极低度恶性GIST 5例,低度恶性9例,中度7例,高度23例... 目的探讨MSCT特征在评价胃肠道间质瘤(GIST)恶性程度中的价值。方法收集44例首次接受增强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诊为GIST的患者资料,分析不同恶性程度GIST的CT表现差异。结果病理诊断极低度恶性GIST 5例,低度恶性9例,中度7例,高度23例。不同恶性程度的GIST在病灶大小、病灶部位、生长方式、强化方式、边界、系膜脂肪浸润、坏死囊变、肿瘤血管及侵犯周围器官等CT特征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肿瘤大小、病灶部位、生长方式、强化方式、边界、系膜脂肪浸润、坏死囊变、肿瘤血管及侵犯周围器官等CT特征对于判断GIST的恶性程度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恶性程度
下载PDF
糖尿病足溃疡的性质及好发部位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青 刘芳 +4 位作者 赵俊功 赵珺 曾辉 董杨 贾伟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5-468,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溃疡的性质及其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同时对糖尿病足溃疡的好发部位作初步分析。方法分析糖尿病足病门诊121例患者的溃疡诱因等基本情况,测量溃疡面积。通过浅感觉、腱反射、肌电图或振动感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溃疡的性质及其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同时对糖尿病足溃疡的好发部位作初步分析。方法分析糖尿病足病门诊121例患者的溃疡诱因等基本情况,测量溃疡面积。通过浅感觉、腱反射、肌电图或振动感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VPT)检查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通过症状、下肢血管超声或磁共振显像判断有无周围血管病变。根据病变基础将溃疡分为神经性溃疡组(n=33)、缺血性溃疡组(n=27)和混合型溃疡组(n=61)。结果121例患者中97例(80.2%)溃疡发病部位为足趾与足底。神经性溃疡组中,48.5%病变部位于足底,30.3%位于足背,21.2%位于足趾。缺血性溃疡组中,溃疡位于足趾59.3%,足背29.6%,足底11.1%。混合性溃疡组的溃疡49.2%位于足趾,41%位于足底,9.8%位于足背。3组的溃疡分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3组中以混合型溃疡组患者年龄最大,糖尿病病程最长(P<0.05),诊断时溃疡面积最大,而缺血组的BMI与血压则较其余两组高(P>0.05)。结论病变发病基础不同可导致糖尿病足患病部位的不同,拇趾和足底为糖尿病足的高发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溃疡分型 好发部位
下载PDF
移植性大鼠肝癌模型肝动脉栓塞前后的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欣 郑传胜 +2 位作者 冯敢生 周承凯 赵俊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鼠Walker 2 5 6肝癌模型肝动脉造影表现及介入栓塞前后MRI、CT的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征象。材料与方法 采用移植法建立Wistar大鼠Walker 2 5 6肝癌模型 ,于接种后第 14天行肝动脉造影并栓塞 ,于第8、11、14、2 1天分别行MRI检... 目的 探讨大鼠Walker 2 5 6肝癌模型肝动脉造影表现及介入栓塞前后MRI、CT的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征象。材料与方法 采用移植法建立Wistar大鼠Walker 2 5 6肝癌模型 ,于接种后第 14天行肝动脉造影并栓塞 ,于第8、11、14、2 1天分别行MRI检查 ,部分行CT检查 ,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4 0只肝癌模型大鼠经MRI、CT检查证实均种植成功。经血管造影显示为肝动脉供血 ,且为富血供。病理检查提示该模型生长方式与人肝癌生长方式相近。结论 大鼠Walker 2 5 6肝癌模型适合于进行肝癌介入实验研究 ,MRI及CT检查有助于筛选实验动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移植性肝癌 肝动脉栓塞 影像学诊断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 CT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