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后即刻CT平扫图像颅内高密度灶的类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发病6h内接受动脉、静脉联合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2例,溶栓前均接受CT、MRI检查并被证实为急性脑梗死且排除合并的脑出血。对梗死动脉溶栓后即...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后即刻CT平扫图像颅内高密度灶的类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发病6h内接受动脉、静脉联合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2例,溶栓前均接受CT、MRI检查并被证实为急性脑梗死且排除合并的脑出血。对梗死动脉溶栓后即刻CT图像颅内高密度病灶进行了同顾性分析。结果经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后,溶栓后即刻CT图像上出现高密度灶5例,发生率为22.7% (5/22)。根据其位置、CT值和24 h随访结果,溶栓后即刻CT图像颅内高密度病灶被分为2类,即对比剂增强和脑出血转化。其中,表现为对比剂增强2例,即高密度病灶呈脑回状或片状,CT值小于90HU,24 h CT复查高密度灶消失;3例表现为脑出血转化,即CT值大于90HU、24h CT复查高密度依然存在。2例对比剂增强患者,未作特殊处理,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结论动脉溶栓后即刻CT图像上出现高密度病灶并非都是脑出血转化。根据其分布、CT值的大小,必要时24 h CT复查进行鉴别有助于患者的正确处理。展开更多
目的以DSA为金标准评价小腿加压法3.0 T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进行双下肢MRA检查,患者平均病程(11.6±6.0)年。使用3.0 T CE-MRA,其中小腿袖带加压...目的以DSA为金标准评价小腿加压法3.0 T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进行双下肢MRA检查,患者平均病程(11.6±6.0)年。使用3.0 T CE-MRA,其中小腿袖带加压后成像者(即加压组)31例,常规成像者30例(即常规组),所有患者1周内行DSA检查。2名放射专家分别评估获得的MRA图像,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小腿和足部的图像质量上,加压组优于常规组(P<0.05)。在显示小腿部位>50%狭窄或闭塞病变上,加压组优于常规组(P<0.05),同时小腿加压后可以明显抑制静脉重叠(P<0.05)。结论小腿加压3.0 T CE-MRA简单实用,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下肢病变血管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后即刻CT平扫图像颅内高密度灶的类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发病6h内接受动脉、静脉联合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2例,溶栓前均接受CT、MRI检查并被证实为急性脑梗死且排除合并的脑出血。对梗死动脉溶栓后即刻CT图像颅内高密度病灶进行了同顾性分析。结果经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后,溶栓后即刻CT图像上出现高密度灶5例,发生率为22.7% (5/22)。根据其位置、CT值和24 h随访结果,溶栓后即刻CT图像颅内高密度病灶被分为2类,即对比剂增强和脑出血转化。其中,表现为对比剂增强2例,即高密度病灶呈脑回状或片状,CT值小于90HU,24 h CT复查高密度灶消失;3例表现为脑出血转化,即CT值大于90HU、24h CT复查高密度依然存在。2例对比剂增强患者,未作特殊处理,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结论动脉溶栓后即刻CT图像上出现高密度病灶并非都是脑出血转化。根据其分布、CT值的大小,必要时24 h CT复查进行鉴别有助于患者的正确处理。
文摘目的以DSA为金标准评价小腿加压法3.0 T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进行双下肢MRA检查,患者平均病程(11.6±6.0)年。使用3.0 T CE-MRA,其中小腿袖带加压后成像者(即加压组)31例,常规成像者30例(即常规组),所有患者1周内行DSA检查。2名放射专家分别评估获得的MRA图像,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小腿和足部的图像质量上,加压组优于常规组(P<0.05)。在显示小腿部位>50%狭窄或闭塞病变上,加压组优于常规组(P<0.05),同时小腿加压后可以明显抑制静脉重叠(P<0.05)。结论小腿加压3.0 T CE-MRA简单实用,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下肢病变血管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