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耕地利用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效应及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潘佩佩 王晓旭 +3 位作者 赵倩石 葛京凤 杨桂山 郑治伟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5-92,共8页
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耦合研究对区域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基于GIS和模型分解法从不同时空角度分析河北省耕地利用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格局,结果表明:1)1985-2015年河北省粮食总产显著增加,耕地时空变化差异驱动区域粮食生产空间... 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耦合研究对区域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基于GIS和模型分解法从不同时空角度分析河北省耕地利用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格局,结果表明:1)1985-2015年河北省粮食总产显著增加,耕地时空变化差异驱动区域粮食生产空间分化显著,产量增幅呈现南高北低格局;2)不同尺度耕地影响效应同中存异,省域尺度粮食单产持续其较高贡献量,区域尺度影响格局有所变化,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主要表现为增产作用,粮食单产贡献量较大但增产作用逐步减弱,耕地面积和粮播比减产作用明显,且呈增加趋势;3)不同阶段县域耕地利用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格局不同,单产正向效应显著但影响范围缩小,耕地面积和复种指数影响范围扩大,粮播比减产作用显著但影响范围先增后减。该研究可为河北省耕地利用以及粮食生产分区优化和动态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变化 耕地利用 指标分解 时空演变 河北省
下载PDF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河北省耕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赵倩石 潘佩佩 +4 位作者 王晓旭 王雪然 王晓萌 李宁 王新云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62-1171,共10页
城镇化带来的耕地快速非农化背景下耕地利用效率提高对确保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运用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Malmquist指数和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从县域尺度分析了2000—2015年河北省... 城镇化带来的耕地快速非农化背景下耕地利用效率提高对确保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运用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Malmquist指数和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从县域尺度分析了2000—2015年河北省耕地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动态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2000年以来河北省耕地利用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处于0.8~1,保持较高水平,其中耕地利用综合效率先由0.9减少到0.8,2003年后波动上升,在2015年其值达到1。从空间上看,区域间耕地利用综合效率空间变化明显,区域同质性增强。从动态变化看,河北省耕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由1.03波动上升到1.18,其中耕地利用综合提高型主要分布在省域北部,技术进步提高型分布于冀中南部地区,技术变化提高型仅存在于衡水市辖区,综合下降型零散分布在中南部区域。从影响因素看,在一定概率水平下,河北省耕地利用综合效率与农业产值占比和复种指数呈正相关,与高程、坡度、农业人口占比以及非粮占比呈负相关。其中高程、坡度、复种指数和农业人口占比影响较小,农业产值占比和非粮占比影响较为明显,非粮占比影响最为显著,其相关系数为-0.520249。最后从耕地利用影响因素出发依据不同区域情况对如何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提出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效率 DEA-MALMQUIST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河北省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的河北省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晓萌 潘佩佩 +4 位作者 王晓旭 刘苗苗 赵倩石 王雪然 王新云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0-88,I0002,共10页
在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基于InVEST模型计算1985-2015年河北省农作物生产、碳储量、生境质量和土壤保持4种生态系统服务,利用ESCI指数、相关分析法、ESTD模型及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方法识别不同尺度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变化及权... 在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基于InVEST模型计算1985-2015年河北省农作物生产、碳储量、生境质量和土壤保持4种生态系统服务,利用ESCI指数、相关分析法、ESTD模型及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方法识别不同尺度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1985-2015年河北省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建设用地、林地面积不断增加,耕地、草地、未利用地逐渐减少,但不同时段变化趋势不同。受土地利用变化影响,河北省4种生态系统服务变化趋势迥异:农作物生产水平不断提升,碳储量呈先增后减趋势,生境质量变化平稳,土壤保持呈波动减少态势。2)从省域尺度看,河北省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相互影响,碳储量与农作物生产以及土壤保持与生境质量均呈现协同关系,农作物生产与生境质量、土壤保持以及碳储量与生境质量、土壤保持均呈现权衡关系;从区域空间分异看,供给服务与支持服务间权衡/协同关系空间变化明显,支持服务中碳储量与生境质量总体上呈现西北协同—东南权衡关系,生境质量与土壤保持以协同关系为主,碳储量与土壤保持以权衡关系为主;从县域尺度看,土壤保持与碳储量、生境质量以及农作物生产与碳储量、土壤保持的权衡/协同关系集聚特征明显,而生境质量与农作物生产、碳储量的权衡/协同关系集聚特征较为分散。理清不同区域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关系,可避免不必要的权衡风险,为优化河北省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服务双赢奠定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 InVEST模型 权衡/协同
下载PDF
太湖周边地区耕地生产力及其变化数据集(1985-2010)
4
作者 潘佩佩 赵倩石 +2 位作者 王晓旭 葛京凤 杨桂山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2017年第4期452-459,452-459,共16页
太湖周边地区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和传统粮食高产区。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普查数据、耕地调查和野外土壤监测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工具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农业生态带(AEZ)模型,计算了太湖周边地区耕地生产力及其变... 太湖周边地区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和传统粮食高产区。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普查数据、耕地调查和野外土壤监测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工具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农业生态带(AEZ)模型,计算了太湖周边地区耕地生产力及其变化数据集。该数据集包括:(1)研究区范围地理信息系统数据;(2)1985、2000和2010年耕地空间分布数据;(3)1985至2010年耕地增减空间变化及转化类型数据;(4)1985、2000和2010年耕地生产力空间分布数据;(5)1985、2000和2010年耕地生产力等级空间分布数据;(6)1985-2010年耕地变化区生产力等级空间分布数据。数据集存储为.tif和.shp格式,空间分辨率为250m,数据压缩为104 MB。该数据集的分析研究成果发表在《地理科学》2015年35卷第8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周边地区 耕地变化 耕地生产力 农业生态带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