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芍药甘草汤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坐骨神经痛疗效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董春力 赵元廷 +4 位作者 曹毅 郭紫琪 曾雪琴 孙银娣 雷涛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9期1245-1247,共3页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汤联合神经松动术在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坐骨神经痛的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芍药甘草汤组、神经松动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0例。三组分别给予芍药...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汤联合神经松动术在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坐骨神经痛的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芍药甘草汤组、神经松动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0例。三组分别给予芍药甘草汤、神经松动术及两种疗法联合治疗,治疗均进行2周。比较分析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起效时间、血清炎症大子水平、直腿抬高角度。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VAS、ODI、JOA评分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患者起效时间、血清IL-1β、TNF-α、直腿抬高角度恢复指标均优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患者整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最高。结论:芍药甘草汤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坐骨神经痛能明显缓解疼痛且起效快,临床有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坐骨神经痛 芍药甘草汤 神经松动术 联合治疗 视觉模拟评分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3
2
作者 廖前德 陈刚 +2 位作者 钟达 吴建煌 赵元廷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11期2082-2085,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球囊P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及探讨骨水泥渗漏的防治.[方法]收治75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进针,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PVP组...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球囊P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及探讨骨水泥渗漏的防治.[方法]收治75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进针,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PVP组及球囊PKP组,观察两组术前术后椎体高度变化、Cobb角变化、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骨水泥注射量,并分析防治骨水泥渗漏的方法.[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地施行了PVP或球囊PKP,术中无椎管内骨水泥渗漏,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疼痛缓解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及骨水泥注射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PKP组对椎体高度的恢复和Cobb角改善情况优于PV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PVP和球囊PKP术均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对于恢复伤椎高度球囊PKP组优于PVP组.手术适应证的掌握和手术技术的提高是预防骨水泥渗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外科学 骨质疏松 关节成形术
下载PDF
骨肉瘤中PTEN蛋白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廖前德 陈刚 +2 位作者 钟达 李康华 赵元廷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11期2009-2012,共4页
【目的】研究骨肉瘤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与骨肉瘤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为阐明骨肉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18例骨软骨瘤和36骨肉瘤中的PTEN、CD34蛋白的表达,对其结果进行相关分... 【目的】研究骨肉瘤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与骨肉瘤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为阐明骨肉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18例骨软骨瘤和36骨肉瘤中的PTEN、CD34蛋白的表达,对其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PTEN在骨肉瘤中和骨软骨瘤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和88.9%,骨肉瘤组低于骨软骨瘤组,PTEN蛋白在骨肉瘤和骨软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在骨肉瘤组织中,Ⅲ期骨肉瘤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Ⅱ期(ⅡA期、ⅡB期)组相比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ⅡA期与ⅡB期骨肉瘤的PTEN蛋白的表达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在骨肉瘤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理组织学分型未见明显相关性。④骨肉瘤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强度与骨肉瘤微血管密度(MVD)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0.915,P〈0.01)。【结论】①PTEN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低表达,在骨软骨瘤组织中高表达;在骨肉瘤的Ennecking外科分期中,ⅡA、ⅡB期的PTEN蛋白表达高于Ⅲ期,PTEN蛋白的表达与骨肉瘤的恶性程度、骨肉瘤的浸润、转移相关。②提示PTEN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强度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之间呈明显负相关,骨肉瘤PTEN蛋白表达的缺失和降低可能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在骨肉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病理学 基因 抑制 肿瘤 毛细血管/病理学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不佳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71
4
作者 杨俊松 陈浩 +8 位作者 刘鹏 刘团江 赵元廷 邹鹏 张正平 贺宝荣 闫亮 拓源 郝定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52,共8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thoracolumbar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TOVCF)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后临床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thoracolumbar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TOVCF)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后临床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就诊并行PVP治疗的1974例TOVCF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手术及影像学资料、患者合并症等相关信息,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1年时的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将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均>4分视为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不佳,将其归为疼痛缓解不佳组,并从疼痛缓解满意的患者中随机抽取相同例数有术后1个月胸腰椎MRI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1974例TOVCF患者中,共有81例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均>4分,占患者总数的4.1%。疼痛缓解不佳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随访时的VAS评分和ODI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所纳入的各项观察指标中,两组术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折椎体数、骨水泥分布情况、单椎体骨水泥注入量、术前或术后1个月胸腰筋膜损伤的发生率及抑郁症人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BMD低(OR=3.475,P=0.025)、术前或术后1个月存在胸腰筋膜损伤(OR=3.952,P=0.003)、骨折椎体数多(OR=3.640,P<0.0001)、骨水泥分布不佳(OR=3.216,P=0.016)、单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不足(OR=0.081,P<0.0001)、合并抑郁症(OR=3.616,P=0.014)是PVP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低BMD、术前或术后1个月存在胸腰筋膜损伤、多椎体骨折、单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不足及分布不佳、合并抑郁症是TOVCF患者行PVP治疗后临床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腰背部疼痛 危险因素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小切口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前瞻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邹鹏 杨俊松 +2 位作者 黄小强 郝定均 赵元廷 《骨科》 CAS 2020年第5期450-452,共3页
目的比较小切口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MWPS)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治疗中青年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科收治的58例中青年胸腰椎单节段骨折病人,随机分为MWPS组(30例)和PPS组(28例)... 目的比较小切口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MWPS)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治疗中青年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科收治的58例中青年胸腰椎单节段骨折病人,随机分为MWPS组(30例)和PPS组(28例),比较两组的辐射剂量、置钉准确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椎体前缘高度以及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MWPS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PPS组(P均<0.05)。MWPS组和PPS组的辐射量分别为(0.236±0.134)mSV、(0.963±0.125)mSV,置钉准确率分别为91.7%、79.2%;两组术后的VAS评分显著下降,且在术后3、6、12个月时,MWPS组的VAS评分均优于PP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WPS与PPS都是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MWPS相对于PPS有更高的置钉准确率、更低的辐射量,能更迅速地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肌入路 经皮内固定术 胸腰椎椎体骨折 微创
下载PDF
伤口及关节突周围注射罗哌卡因对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秦悦 董补怀 +2 位作者 郝定均 王冀邯 赵元廷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538-1541,共4页
目的:观察术中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盐酸罗哌卡因联合关节突局部阻滞对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后路切开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6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手术均采用全身麻醉,试... 目的:观察术中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盐酸罗哌卡因联合关节突局部阻滞对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后路切开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6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手术均采用全身麻醉,试验组术中对固定节段小关节突局部及伤口周围浸润注射0.5%盐酸罗哌卡因,术后接受静脉自控镇痛泵(PCA)治疗;对照组术中对小关节突及伤口周围注射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术后常规接受静脉自控镇痛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后72 h各时间点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术后早期镇痛效果;记录术后给予补救镇痛药物次数、剂量;统计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于术前及术后即刻、术后24、72 h取静脉血测TNF-α、IL-6、IL-8的浓度。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及手术均顺利完成;试验组术后即刻、2、4、6、12、24、48 h时间点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72 h两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例次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使用剂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TNF-α、IL-6、IL-8浓度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即刻、术后24 h试验组TNF-α、IL-6、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72 h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盐酸罗哌卡因进行小关节突及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简单易行,靶向性强,可明显减轻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术后由于组织损伤及继发炎性反应导致的早期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腰椎融合 局部麻醉 罗哌卡因 关节突阻滞 炎性反应
下载PDF
多模式镇痛对老年颈后路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早期疼痛效果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秦悦 董补怀 +1 位作者 赵元廷 韩晓锐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1355-1359,共5页
目的:观察应用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联合盐酸罗哌卡因伤口浸润对老年颈后路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接受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128例老年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麻醉诱导时输注0.5μg/kg·... 目的:观察应用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联合盐酸罗哌卡因伤口浸润对老年颈后路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接受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128例老年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麻醉诱导时输注0.5μg/kg·h右美托咪定持续至术毕,同时以0.5%盐酸罗哌卡因20ml行切口周围局部注射;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及术中不应用右美托咪定,术毕伤口周围注射20ml0.9%氯化钠生理盐水,每组64例;手术均采用全身麻醉,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静脉自控镇痛泵(PCA)治疗;记录患者入室时、麻醉后、切皮后30min、缝合时、拔管后即刻、拔管后30min、拔管后60min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h、6h、12h、24h、48h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估术后早期镇痛效果;记录拔管后48h补救使用镇痛药物剂量及舒芬太尼消耗量;统计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及手术均顺利完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入室时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在麻醉后、切皮后30min、缝合时、拔管后即刻、拔管后5min时间点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拔管后30min、60min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在麻醉后、切皮后30min、缝合时、拔管后即刻、拔管后5min、拔管后30min、拔管后60min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各时间点SpO2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两组患者术前疼痛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即刻、术后2h、6h、12h、24h、48h各时间点试验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补救使用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使用舒芬太尼剂量试验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颈后路手术患者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联合盐酸罗哌卡因伤口浸润可安全有效的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明显减轻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减少疼痛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多模式镇痛 颈椎病 老年人
下载PDF
单节段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
8
作者 赵元廷 何立民 +4 位作者 刘团江 赵勤鹏 李涛 钱立雄 郝定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300-1300,共1页
目的观察分析单节段维持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46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单节段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治疗,分析临床疗效,并比较治... 目的观察分析单节段维持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46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单节段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治疗,分析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和JOA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09.8±13.6)min,术中出血量为(213.6±43.5)ml,术后出血量为(36.5±8.7)ml,X线暴露时间为(35.2±5.9)s.治疗后,患者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JOA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节段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髌骨骨折患者经皮穿刺张力带固定术中麻醉的应用及对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秦悦 赵元廷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24期3731-3734,共4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髌骨骨折患者经皮穿刺张力带固定手术中麻醉的应用及对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髌骨骨折患者经皮穿刺张力带固定手术中麻醉的应用及对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右美托咪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镇静评分(Ramsay评分)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8h镇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24h后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髌骨骨折患者经皮穿刺张力带固定手术中麻醉应用效果明显,对患者苏醒质量有积极影响,临床价值突出,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右美托咪定 髌骨骨折 麻醉 苏醒质量
下载PDF
两例医源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邹鹏 张龙 +2 位作者 王敏 黄小强 赵元廷 《骨科》 CAS 2020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探讨2例医源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经验,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医源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成因。方法我科分别于2018年1月和2019年1月收治了2例医源性肱骨近端骨折病人,均采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采用肩关节Neer评分系统评价肩... 目的探讨2例医源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经验,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医源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成因。方法我科分别于2018年1月和2019年1月收治了2例医源性肱骨近端骨折病人,均采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采用肩关节Neer评分系统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术后复查病人肩关节X线片示肩关节形态、间隙及位置关系良好,内固定及假体位置良好;术后半年,肩关节Neer评分1例为优,1例为良。结论对于肩关节前脱位的病人,特别是合并肱骨近端裂缝骨折的病人,盲目粗暴手法复位往往造成医源性肱骨近端骨折,应提高对医源性肱骨近端骨折的认识,以减少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前脱位 手法复位 医源性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颈椎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前路围手术期麻醉效果观察
11
作者 秦悦 董补怀 +2 位作者 马玉卓 郝定均 赵元廷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9年第4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病合并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颈前路围手术期麻醉方法及效果。方法对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脊柱外科2016年3月至2019年5月期间诊断为颈椎病合并中重度OSAHS... 目的探讨颈椎病合并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颈前路围手术期麻醉方法及效果。方法对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脊柱外科2016年3月至2019年5月期间诊断为颈椎病合并中重度OSAHS行颈前路手术的6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中度OSAHS患者为A组(n=32),重度OSAHS患者为B组(n=35)。所有患者均采用清醒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术中间隔手控呼吸,同时采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联合右美托咪定、乌拉地尔稳定控制血压;给予舒芬太尼加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术毕采用头高半坐位(约30度),右侧卧15度复苏,送病房或ICU后麻醉医生24 h内定时查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复苏情况,统计呼吸道梗阻、呼吸抑制及气管切开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麻醉及手术均顺利完成;A组患者中30例安返病房,2例患者术后拔管困难送ICU监护观察,1例患者出现延迟呼吸抑制;B组25例患者安返病房,10例患者拔管困难送ICU进一步监护观察,3例患者返回病房后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给予重新插管,送ICU呼吸支持;其中5例患者因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术,3例患者发生延迟性呼吸抑制。B组患者术后呼吸道梗阻、气管切开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抑制发生率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清醒纤维支气管镜插管,间隔手控呼吸,积极控压,头高侧卧位复苏,可以有效降低颈椎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围手术期麻醉风险,重度OSAHS患者建议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再行颈前路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麻醉 颈椎病 颈前路手术
下载PDF
计算机导航和机器人导航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治疗可复性寰枢椎脱位临床对比研究
12
作者 邹鹏 于小钧 +2 位作者 王晓东 郝定均 赵元廷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1-916,共6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和机器人导航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治疗可复性寰枢椎脱位(atlantoaxial dislocation,AAD)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42例可复性AAD患者,其中23例采用计算机导航辅助手术(计...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和机器人导航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治疗可复性寰枢椎脱位(atlantoaxial dislocation,AAD)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42例可复性AAD患者,其中23例采用计算机导航辅助手术(计算机组),19例采用Mazor X脊柱机器人导航辅助手术(机器人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密度T值、身体质量指数、病因及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螺钉植入时间、术中出血量、手腕部辐射暴露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Gertzbein分类法进行植钉准确度评估;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采用JOA评分和NDI评价功能;末次随访时通过颈部三维CT观察螺钉状态以及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计算机组手术时间和手腕部辐射暴露量均明显多于机器人组(P<0.05),两组螺钉植入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4个月,平均19.6个月;两组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采用Gertzbein分类法评估,两组均为安全植钉,两组螺钉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计算机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好转外,两组均未发生神经、椎动脉损伤及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两组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和N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计算机组21例(91.3%)、机器人组18例(94.7%)患者寰枢椎获满意骨融合,两组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导航和机器人导航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治疗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均安全有效,但机器人导航能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辐射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机器人导航 计算机导航 椎弓根螺钉
原文传递
双钢板技术治疗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13
13
作者 廖前德 赵元廷 +4 位作者 朱勇 龙海涛 罗伟 钟达 朱剑熹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双钢板技术治疗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间采用双钢板技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肱骨髁上髁间粉碎骨折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19~68岁,平均43.1岁;骨折按照AO/ASIF分型:c1型8... 目的探讨采用双钢板技术治疗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间采用双钢板技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肱骨髁上髁间粉碎骨折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19~68岁,平均43.1岁;骨折按照AO/ASIF分型:c1型8例,C2型7例,c3型11例。开放性骨折5例,闭合性骨折21例。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15例,经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9例,合并鹰嘴骨折经骨折入路2例。采用Mayo评分系统对术后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4~50个月(平均29.3个月)随访。全部患者骨折均在5个月内愈合;2例患者存在功能障碍;术后1年肘关节屈曲90°~130°,平均116.8°;伸直丢失0~25°,平均13.2°。根据Mayo评分系统:优15例,良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0.8%。术后创伤性关节炎2例,异位骨化1例,尺神经麻痹1例。所有患者未发生浅表及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双钢板技术治疗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固定效果可靠,并发症少,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 骨折固定术 肘关节 骨板
原文传递
供体骨髓细胞输注诱导大鼠肢体移植免疫耐受
14
作者 朱勇 赵元廷 +3 位作者 王智 唐举玉 龙海涛 李国军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947-950,共4页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P)加供体脾细胞输注联合供体骨髓细胞(DBMC)输注诱导大鼠肢体移植免疫耐受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选择25只雄性Wistar大鼠、25只雌性SD大鼠分别作为肢体移植的供体和受体。实验分为五组:A组:无处理对照组,B组:受...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P)加供体脾细胞输注联合供体骨髓细胞(DBMC)输注诱导大鼠肢体移植免疫耐受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选择25只雄性Wistar大鼠、25只雌性SD大鼠分别作为肢体移植的供体和受体。实验分为五组:A组:无处理对照组,B组:受体在肢体移植前给予供体脾细胞输注预处理;C组:受体在肢体移植前给予CP预处理,D组:受体在肢体移植前给予供体脾细胞输注加CP预处理,E组:受体在肢体移植前给予供体脾细胞输注联合DBMC输注加CP预处理,每组5只。建立肢体移植动物模型,诱导耐受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移植肢体排斥反应出现时间及存活时间,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确定耐受状态,采用PCR检测嵌合体的形成。结果E组肢体移植物的存活时间【(27.6±1.1)d]较A组[(6.8±0.4)d]、B组【(7.2±0.8)d]、C组[(7.8±1.3)d]、D组[(17.8±0.8)d]显著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混合淋巴细胞反应E组特异性抑制率[(88.00±1.06)%]显著高于B组[(36.90±1.08)%】、C组[(37.90±0.95)%】和D组【(67.20±1.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组嵌合体呈阳性。结论联合CP加供体脾细胞输注及DBMC输注可一定程度诱导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的免疫耐受,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嵌合体的形成可能与免疫耐受的形成及维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同种 骨髓细胞 嵌合体 免疫耐受
原文传递
前交叉韧带断裂对外侧副韧带生物力学影响的研究
15
作者 李康华 李鹏 +3 位作者 罗令 李宇晟 徐勇强 赵元廷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7-289,共3页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后,外侧副韧带(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LCL)的生物力学异常变化。方法自愿捐献新鲜成年男性正常膝关节标本共6具,年龄26~35岁,平均31.4岁,为非对称性,左、右膝关节各3具...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后,外侧副韧带(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LCL)的生物力学异常变化。方法自愿捐献新鲜成年男性正常膝关节标本共6具,年龄26~35岁,平均31.4岁,为非对称性,左、右膝关节各3具。置于自制运动夹具上并通过电子试验机轴向加载400N负荷模拟膝关节的正常受力,采用压力感受器分别测定ACL完整及ACL断裂时LCL于屈膝0、30、60及90°时应变值。结果屈膝0、30、60及90°位时,ACL完整组LCL承受应变分别为(0.00±1.63)、(—17.20±8.57)、(—24.00±4.80)及(26.50±4.65)με;ACL断裂组分别为(0.75±8.22)、(—52.75±3.33)、(24.30±4.99)及(26.30±4.27)με。屈膝0°和90°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和6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屈膝30°和60°时,ACL断裂后LCL承受异常负荷。屈膝30°时,LCL松弛度增加,其损伤可能性相对较小;屈膝60°时,LCL高度紧张,处于易损伤高危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外侧副韧带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耻骨联合交锁一例报告
16
作者 朱勇 赵元廷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7-528,共2页
骨盆骨折通常由高能量暴力所致,我科收治了一例伴有少见耻骨联合交锁的骨盆骨折患者并进行了长期随访,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耻骨联合 交锁 骨盆骨折 长期随访 骨折患者 高能量
原文传递
椎体成形术后早期腰背部残余疼痛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53
17
作者 杨俊松 陈浩 +10 位作者 刘鹏 刘团江 刘继军 张正平 贺宝荣 闫亮 张海平 赵元廷 张嘉男 黄大耿 郝定均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25-634,共10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术后早期(术后1个月内)患者腰背部残余疼痛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期间采用PVP治疗的131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术后早期(术后1个月内)患者腰背部残余疼痛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期间采用PVP治疗的131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的相关资料。术后1周及1个月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VAS评分>4分定义为PVP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不佳。根据疼痛缓解情况,将患者分为满意组和不满意组。所有患者在术后1周,1、3个月和1年进行随访,行X线和MR检查(T1加权像、T2加权像和压脂像)排除新发OVCF,并同时记录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统计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手术相关信息、麻醉方式、OVCF数量、单椎体骨水泥注射量、影像学数据和其他合并症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PVP术后腰背部残余疼痛的相关因素。结果接受PVP治疗的1316例胸、腰椎OVCF患者中60例(4.6%)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不佳。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不满意组患者腰背部存在一定程度的残余疼痛,其程度重于满意组,但在术后12个月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骨密度、骨折椎体数量、骨水泥分布情况、单椎体骨水泥注射量及腰背筋膜损伤与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不佳有关(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骨密度(OR=3.577,P=0.029)、合并腰背筋膜损伤(OR=3.805,P=0.002)、骨折椎体数量(OR=3.440,P<0.001)、骨水泥分布情况(OR=3.009,P=0.013)和合并抑郁症(OR=3.426,P=0.028)与PVP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不佳存在正相关,是其危险因素;单椎体骨水泥注入量(OR=0.079,P<0.001)与PVP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不佳存在负相关,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OVCF患者术前骨密度低、合并腰背筋膜损伤、多椎体骨折、骨水泥注入量不足、分布不理想及合并抑郁症是PVP术后早期腰背部残余疼痛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手术后并发症 疼痛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分型及其可信度检验和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36
18
作者 郝定均 张嘉男 +20 位作者 杨俊松 刘团江 王晓晖 刘鹏 闫亮 赵元廷 赵勤鹏 黄大耿 刘继军 刘世长 黄云飞 拓源 田野 白露露 李恒 张子龙 邹鹏 王鹏涛 李庆达 柴鑫 贺宝荣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0-260,共11页
目的建立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ASOTLF)分型系统,并进行可信度检验及临床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1293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LF)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建立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ASOTLF)分型系统,并进行可信度检验及临床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1293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LF)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14例,女779例;年龄57~90岁[(71.4±6.3)岁]。骨密度T值为-5.0~-2.5 SD[(-3.1±-0.4)SD]。根据临床症状和骨折影像学特征,将ASOTLF分为4型:Ⅰ型(隐匿型)、Ⅱ型(压缩型)、Ⅲ型(爆裂型)和Ⅳ型(不稳定型),其中Ⅱ型分为ⅡA型、ⅡB型、ⅡC型3个亚型,Ⅲ型分为ⅢA型、ⅢB型2个亚型。其中Ⅰ型75例(5.8%),ⅡA型500例(38.7%),ⅡB型134例(10.4%),ⅡC型97例(7.5%),ⅢA型442例(34.2%),ⅢB型27例(2.1%),Ⅳ型18例(1.4%)。首先,对3名观察者共计3000次评估分型的可信度进行检测;其次,根据分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Ⅰ型采用后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Ⅱ型采用体位复位+PVP治疗,ⅢA型、ⅢB型分别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后路切开复位减压植骨融合钉道强化内固定术治疗,Ⅳ型采用后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钉道强化内固定术治疗。比较总体患者及各型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观察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局部Cobb角及椎体后凸角(椎体角),并记录Framkel分级情况和并发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4~43个月[(29.9±5.1)个月]。观察者间可信度平均总体κ值为0.83,观察者内可信度平均总体κ值为0.88。总体患者术前VAS、ODI分别为(5.8±0.7)分、72.5±6.6,术后1个月分别为(1.8±0.6)分和25.0±6.3,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5±0.6)分和19.5±6.2(P均<0.05)。总体患者术前Cobb角及椎体角分别为13(7,20)°和7(5,10)°,术后1个月分别为8(4,11)°和4(3,6)°,末次随访时分别为9(5,12)°和5(4,8)°(P均<0.05)。各分型末次随访时VAS、ODI、Cobb角及椎体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5)。1例Ⅳ型、5例ⅢB型患者出现脊髓压迫症状,术前Frankel分级为C级1例,D级5例,末次随访时均恢复为E级(P<0.05)。3例Ⅳ型、22例ⅢB型患者出现下肢放射痛、麻木等症状,给予椎管减压、椎体强化内固定术治疗后,末次随访时仅有3例患者存在浅感觉减退,其余患者均完全恢复。结论本研究提出了ASOTLF分型,其可信度较高。根据分型采用相应治疗方法均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说明该分型对于临床治疗方法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胸椎 腰椎 骨折分型
原文传递
后方骨-韧带复合体损伤分级和严重程度评分对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入路选择的价值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俊松 刘鹏 +10 位作者 刘团江 闫亮 张正平 张海平 赵元廷 赵勤鹏 邹鹏 陈浩 拓源 贺宝荣 郝定均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503-1512,共10页
目的:提出一种新的下颈椎损伤评分系统,即后方骨-韧带复合体损伤分级和严重程度评分(posterior ligament-bone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PLICS),并评估其指导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入路选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 目的:提出一种新的下颈椎损伤评分系统,即后方骨-韧带复合体损伤分级和严重程度评分(posterior ligament-bone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PLICS),并评估其指导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入路选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39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subaxial cervical fracture dislocations, SCFDs)且行单纯前路手术复位固定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354例纳入研究。PLICS评分由左、右侧柱及后柱三方面评分组成。后柱的损伤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赋予1~3分。侧柱损伤的评估包括韧带结构及骨结构,韧带损伤评估即侧块关节半脱位计1分,完全脱位或关节突绞锁时计2分;侧柱的骨折分为轻、中、重三度,分别赋予1~3分。对于侧柱的评估取韧带结构或骨结构损伤的最高得分,与后柱损伤的得分一并纳入PLICS总分的计算。将随访期间出现螺钉松动、钢板移位、颈椎后凸畸形或棘突间隙张开的患者归为失败组,其余患者归为成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PLICS评分,手术前后的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Sssociation,ASIA)分级。结果:35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8.0±4.0)个月。成功组339例,失败组15例。术后12个月随访时,失败组患者VAS评分由术前(6.9±0.6)分降至(1.9±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481, P<0.0001);成功组患者由术前(5.6±1.0)分降至(1.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7.252, P<0.0001);两组患者术前( t=-4.948, P<0.0001)及术后12个月随访时( t=-9.076, P<0.0001)VAS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成功组患者的NDI明显低于失败组(7.1%±1.2% vs 15.7%±2.7%, t=24.993, P<0.0001)。两组患者术前PLIC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777, P<0.0001)。根据PLICS评分绘制单纯前路术后内固定失败的ROC工作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81,95%可信区间为0.943,1.000,当PLICS评分为6.5分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927,敏感度0.994,特异度0.067。综合考虑PLICS评分的临床实用性及PLICS评分为7分时亚分类不同的临床结局,最终将阈值定为PLICS评分为7分且合并单侧重度侧块骨折。 结论:PLICS评分系统的建立基于下颈椎后方三柱结构的解剖学基础,既兼顾了双侧侧块、棘突及椎板等骨性结构及侧块关节囊等韧带结构,又依据对每柱骨-韧带结构损伤特点赋值,量化地反映下颈椎后方三柱结构的总体损伤程度。通过两组患者术前PLICS评分与临床疗效的比较观察,最终确定PLICS评分≥7分且同时伴有单侧重度侧块骨折,单纯前路手术后内固定失败的风险较高,可考虑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柱骨折 脱位 脊柱融合术
原文传递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邻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郝定均 刘团江 +9 位作者 贺宝荣 杨俊松 邹鹏 张正平 刘鹏 章雪芳 黄大耿 陈浩 李庆达 赵元廷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5期3590-3595,共6页
目的探讨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ACDR)在治疗颈椎邻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6年7月在西安红会医院接受ACDR治疗的28例单节段颈椎邻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19例,女9例,年龄(46±7)岁。对术前及术... 目的探讨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ACDR)在治疗颈椎邻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6年7月在西安红会医院接受ACDR治疗的28例单节段颈椎邻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19例,女9例,年龄(46±7)岁。对术前及术后1、24个月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指标进行比较观察。临床疗效主要包括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Odom评分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影像学评估主要包括颈椎整体及手术节段活动度(ROM),手术节段Cobb角,邻近椎间盘退变程度,手术节段异位骨化,假体相关影像参数。结果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24个月JOA评分分别为(12.7±1.5)、(14.0±1.0)和(15.8±0.9)分,JOA改善率为75%±19%(F=37.012,P<0.01)。患者手术前后NDI%逐渐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9.101,P<0.01)。末次随访时Odom评分为优者20例,良8例。患者手术前后3个时间点颈椎整体和手术节段ROM、手术节段Cobb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33、6.063、26.952,均P<0.05)。术后24个月ACDR上方邻近椎间盘与融合节段下方邻近椎间盘的Miyazaki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μc=2.12,P=0.034)。术后4例(14.3%)发生手术节段异位骨化。假体冠状面移位(0.30±0.11)mm,矢状面(0.28±0.10)mm;假体下沉(0.27±0.09)mm。未见假体松动发生。结论ACDR对颈椎邻椎病翻修临床疗效满意。由于术后手术节段仍存在一定的运动功能,其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风险明显低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 邻椎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