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温带海洋气旋爆发性发展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赵其庚 仪清菊 丁一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0-37,共8页
本文对1982年3月11~16日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的一个强温带海洋气旋的爆发性发展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重点讨论了斜压不稳定和非绝热加热过程在气旋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和相互作用.分析揭示,在气旋发展初期低层与高层扰动在... 本文对1982年3月11~16日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的一个强温带海洋气旋的爆发性发展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重点讨论了斜压不稳定和非绝热加热过程在气旋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和相互作用.分析揭示,在气旋发展初期低层与高层扰动在垂直方向是分离的,尺度和移速都不同.由高低层等熵位涡扰动的相对位相分析发现,在发展初期斜压不稳定条件对发展是不利的,而在爆发阶段则非常有利.由湿位涡和水汽辐合,等熵运动和非地转运动分析指出,非绝热加热过程在前边两个阶段都很重要.在爆发阶段斜压不稳定与非绝热加热过程相互作用,产生正反馈,使气旋得到爆发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带 海洋 气旋 爆发性发展 动力学
下载PDF
夏季江淮暴雨过程对大尺度湿度场的敏感性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其庚 沈文海 袁开立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20-326,共7页
用全球谱模式T42L1l对1991年6月底至7月初江淮暴雨的中期过程作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初始场中,当印度洋~孟加拉湾高湿中心附近(100°E以西)的水汽减弱后,江淮雨量减少45%,且东亚夏季风环流减弱。若南... 用全球谱模式T42L1l对1991年6月底至7月初江淮暴雨的中期过程作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初始场中,当印度洋~孟加拉湾高湿中心附近(100°E以西)的水汽减弱后,江淮雨量减少45%,且东亚夏季风环流减弱。若南海~西太平洋高湿中心附近(100°E以东)的水汽减弱时,则东亚夏季风环流反而加强,雨带移向华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过程 大尺度 湿度场 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水文气象安全问题国际会议简介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其庚 赵宗慈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6年第6期307-307,共1页
2006年9月26—29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召开了水文气象安全问题(对于极端气候变化社会学预测和适应性)国际会议。根据WMO报告指出,在全球各种灾害中,水文气象灾害约占总灾害的85%。因此,研究全球及各个地区水文气象灾害安全问题就... 2006年9月26—29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召开了水文气象安全问题(对于极端气候变化社会学预测和适应性)国际会议。根据WMO报告指出,在全球各种灾害中,水文气象灾害约占总灾害的85%。因此,研究全球及各个地区水文气象灾害安全问题就成为各国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以及公众关心的重大问题。会议的中心是围绕极端气候和气象水文事件的影响、预测和预估、预警以及对策研究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气象 安全问题 会议简介 国际会议 气象灾害 气候变化 水文事件 极端气候
下载PDF
对印度洋偶极子中海洋环流异常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其庚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7-329,共13页
用高分辨率印度洋—太平洋区域海洋环流模式 (IPOM)模拟研究印度洋偶极子(IOD)过程。用观测的 1 990年~ 1 999年热带海表风应力强迫IPOM ,模拟出 2 0世纪 90年代出现的两次 ( 1 994年和 1 997年 )IOD过程中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的一些基... 用高分辨率印度洋—太平洋区域海洋环流模式 (IPOM)模拟研究印度洋偶极子(IOD)过程。用观测的 1 990年~ 1 999年热带海表风应力强迫IPOM ,模拟出 2 0世纪 90年代出现的两次 ( 1 994年和 1 997年 )IOD过程中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的一些基本特征。通过模拟的海洋环流过程 ,揭示出IOD过程中海洋环流异常的物理图像。发现在IOD事件时 ,东赤道印度洋上层出现强的向西 (负 )的距平流窄带 ,此距平流在赤道两侧向外辐散 ,且具有向西传的海洋Rossby波特征。IOD位相时在沿赤道的垂直剖面上 ,存在一个明显的距平环流圈 :表层为强的向西距平流 ;下面为向东的补偿流 ;80°E以东存在着明显的涌升流 ,构成垂直环流圈的上升支 ;其下沉支主要在 5 5°E以西的西印度洋。同时在热带东印度洋赤道两侧各有一个垂直的经向距平环流圈 ,其共同的上升支在赤道附近。在反IOD位相时 ,洋流距平分布与IOD位相截然相反 ,但洋流距平的绝对值较小。由上述距平洋流分布的特征发现 ,IOD过程中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 (东冷西暖 )现象 ,可从水平和垂直海流的异常变化 ,特别是大范围异常涌升流和沉降流的出现得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流异常 偶极子 海洋环流模式 温跃层 距平环流圈
下载PDF
热带太平洋海温年际变化对海表风应力的响应及其敏感性试验
5
作者 赵其庚 宋永加 彭淑英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8-58,共11页
在GFDL海洋模式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高分辨率的太平洋环流模式,模式较好地模拟出太平洋上层海温的气候状态及其季节和年际变化的主要特征.用观测的1985~1995年海表风应力去强迫模式,清楚地模拟出相应的暖事件和冷事件.... 在GFDL海洋模式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高分辨率的太平洋环流模式,模式较好地模拟出太平洋上层海温的气候状态及其季节和年际变化的主要特征.用观测的1985~1995年海表风应力去强迫模式,清楚地模拟出相应的暖事件和冷事件.敏感性试验揭示,日界线附近持续的西风距平愈强,赤道中、东太平洋增暖愈大,其影响向东传播扩展,5个月左右可达太平洋东岸,传播速度与西风应力距平强度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 海温 年际变化 海表风 风应力 敏感性
下载PDF
对厄尔尼诺事件和海洋环流的数值模拟研究
6
作者 赵其庚 宋永加 彭淑英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A00期183-190,共8页
用太平洋海洋环流模式,模拟研究热带太平洋海温和环流的年际变化特征和机制.用观测的逐月风应力强迫模式,模拟1971~1995年发生的主要厄尔尼诺事件.说明风应力异常对厄尔尼诺生成起主要作用.对海温异常峰值附近3个月海温... 用太平洋海洋环流模式,模拟研究热带太平洋海温和环流的年际变化特征和机制.用观测的逐月风应力强迫模式,模拟1971~1995年发生的主要厄尔尼诺事件.说明风应力异常对厄尔尼诺生成起主要作用.对海温异常峰值附近3个月海温和洋流的综合分析表明:在厄尔尼诺事件时,160°W以西温跃层上升,以东温跃层下降,温跃层的东西倾斜显著变小.同时沿赤道的垂直环流圈减弱,中东赤道太平洋涌升流、海表层向西的赤道洋流和次表层向东的赤道潜流都减弱且厚度减小;在反厄尔尼诺时,情况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 温跃层异常 海洋 环流异常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近赤道太平洋表层和斜温层海温的变化与ENSO
7
作者 赵其庚 李骥 彭淑英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1998年第1期58-65,共8页
用NMC1982~1993年海洋再分析资料集,分析近赤道太平洋(10°S~10°N)海洋上层(0~400m)温度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分析揭示,上层海温的年际变化比季节变化大。在ENSO年或反ENSO年,由于... 用NMC1982~1993年海洋再分析资料集,分析近赤道太平洋(10°S~10°N)海洋上层(0~400m)温度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分析揭示,上层海温的年际变化比季节变化大。在ENSO年或反ENSO年,由于斜温层深度变化大,斜温层附近的海温异常比海表还大,无论在西太平洋暖水区,还是东太平洋冷水区,斜温层附近温度距平都可达±7°℃以上,而且西太平洋暖水区的最大异常出现在赤道两侧4°~9°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温层 海温距平 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
下载PDF
动力气候模式预测系统业务化及其应用 被引量:89
8
作者 李维京 张培群 +12 位作者 李清泉 王兰宁 刘益民 史学丽 张祖强 刘一鸣 胡国权 党鸿雁 张芳 陈丽娟 孙除荣 赵其庚 董敏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1-11,共11页
动力气候模式是目前国际上开展气候预测的主要工具。经过 8年多的研制、发展和业务化过程 ,国家气候中心已建立起第一代动力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 ,并以此为平台 ,形成了一套包括月、季节到年际时间尺度的动力模式预测业务。 2 0年历史... 动力气候模式是目前国际上开展气候预测的主要工具。经过 8年多的研制、发展和业务化过程 ,国家气候中心已建立起第一代动力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 ,并以此为平台 ,形成了一套包括月、季节到年际时间尺度的动力模式预测业务。 2 0年历史回报试验和 1年多的试验性业务运行结果表明 ,该系统对东亚区域的季节预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其预测结果已经在实际业务中得到了应用 ,并成为我国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的重要参考依据。该文是对该动力模式系统性能的介绍 ,也是对国家“九五”重中之重课题的加强课题“短期气候预测综合动力模式预测系统业务化”专题的总结汇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气候模式 气候预测 预测能力 短期气候 业务化 DCMPS
下载PDF
北京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研发进展——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9
作者 吴统文 宋连春 +24 位作者 李伟平 王在志 张华 辛晓歌 张艳武 张莉 李江龙 吴方华 刘一鸣 张芳 史学丽 储敏 张洁 房永杰 汪方 路屹雄 刘向文 魏敏 刘茜霞 周文艳 董敏 赵其庚 季劲钧 Laurent Li 周明煜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29,共18页
较全面地介绍了北京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研发所取得的一些进展及其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全球近280 km较低分辨率的全球海-陆-气-冰-生物多圈层耦合的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1.1和110 km中等大气分辨率的BCC_CSM1.1(... 较全面地介绍了北京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研发所取得的一些进展及其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全球近280 km较低分辨率的全球海-陆-气-冰-生物多圈层耦合的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1.1和110 km中等大气分辨率的BCC_CSM1.1(m),以及大气、陆面、海洋、海冰各分量模式的发展。BCC_CSM1.1和BCC_CSM1.1(m)气候系统模式均包含了全球碳循环和动态植被过程。当给定全球人类活动导致的碳源排放后,就可以模拟和预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BCC_CSM1.1和BCC_CSM1.1(m)已应用于IPCC AR5模式比较,为中外开展气候变化机理分析和未来气候变化预估提供了大量的试验数据。还介绍了BCC_CSM1.1和BCC_CSM1.1(m)参与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大量试验分析评估结果,BCC_CSM能够较好地模拟20世纪气温和降水等气候平均态和季节变化特征,以及近1000年的历史气候变化,所预估的未来100年气候变化与国际上其他模式的CMIP5试验预估结果相当。初步的分析表明,分辨率相对高的BCC_CSM1.1(m)在区域气候平均态的模拟上优于分辨率较低的BCC_CSM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 大气环流模式 陆面过程模式 海洋环流模式
下载PDF
全球海洋碳循环模式MOM4_L40对碳和营养物自然分布的模拟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清泉 谭娟 +2 位作者 王兰宁 魏敏 赵其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78,共16页
本文介绍了国家气候中心发展的一个全球海洋碳循环环流模式,并分析评估了该模式的基本性能.该模式是在美国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实验室(GFDL,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boratory)的全球海洋环流模式MOM4(Modular Ocean Model Version... 本文介绍了国家气候中心发展的一个全球海洋碳循环环流模式,并分析评估了该模式的基本性能.该模式是在美国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实验室(GFDL,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boratory)的全球海洋环流模式MOM4(Modular Ocean Model Version 4)基础上发展的一个垂直方向40层、包含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全球三维海洋碳循环环流模式,简称为MOM4_L40(Modular Ocean Model Version 4 With 40Levels).该模式在气候场强迫下长期积分1000年,结果分析表明,与观测相比,模式较好地模拟了海洋温度、盐度、总二氧化碳、总碱、总磷酸盐的表面和垂直分布特征.模拟的海洋总二氧化碳分布与观测基本相符,表层为低值区,其下为高值区,高值区域位于10°S—60°N之间,但2000m以上模拟值较观测偏小,2000m以下模拟值较观测偏大.总体来说,MOM4_L40模式是一个可信赖的海洋碳循环过程模拟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碳循环模式 二氧化碳 溶解无机碳 磷酸盐
下载PDF
长江、黄河流域暴雨预报着眼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尚城 杨大升 +6 位作者 朱亚芬 周静亚 陈立艳 谷加呜 赵其庚 葛敏 陆端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应用天气学和动力学方法诊断研究大尺度环境场对暴雨过程中次天气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影响及机理,并用T42L12全球谱模式及MM4中尺度模式,试验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暴雨过程中大尺度环流系统对次天气尺度系统发生的影响,从不同... 应用天气学和动力学方法诊断研究大尺度环境场对暴雨过程中次天气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影响及机理,并用T42L12全球谱模式及MM4中尺度模式,试验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暴雨过程中大尺度环流系统对次天气尺度系统发生的影响,从不同尺度相互作用出发对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的暴雨提出预报着眼点,供有关部门在业务预报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预报 暴雨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下载PDF
MOM4_L40模式对全球海洋CFC-11分布的模拟及其通风能力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谭娟 李清泉 +1 位作者 王兰宁 赵其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960-3973,共14页
CFC-11是评估全球海洋环流模式的一个重要工具,海水中溶解的CFC-11被用来分析全球海洋模式的通风模拟.本文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发展的40层全球海洋环流模式(MOM4_L40)增加了示踪物CFC-11模块,然后利用该模式研究了CFC-11在全球海... CFC-11是评估全球海洋环流模式的一个重要工具,海水中溶解的CFC-11被用来分析全球海洋模式的通风模拟.本文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发展的40层全球海洋环流模式(MOM4_L40)增加了示踪物CFC-11模块,然后利用该模式研究了CFC-11在全球海洋中的分布,并评估了模式的通风能力.对CFC-11的海表浓度、柱总含量以及大洋剖面的垂直浓度分布和渗透深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观测相比,模式较好地再现了CFC-11在海洋表面的水平分布特征,CFC-11主要储存区位于西北大西洋、副热带北太平洋及南大洋,其浓度分布与温度分布梯度相反.沿三个大洋的5个剖面的CFC-11垂直分布模拟也与观测基本吻合.模式模拟的CFC-11分布情况与全球平均经向流函数吻合,在南大洋模拟效果更加接近观测值,深海模拟效果较好,渗透深度接近观测.同时,模拟与观测相比也存在偏差.比如在北大西洋主要的存储区域,模式低估了CFC-11的吸收,这与高纬的CFC-11向低纬过度输送有关,可能是受温盐环流和强迫资料的影响.总体来说,MOM_L40模式模拟大洋吸收的CFC-11总量是理想的,通过模拟被动示踪物CFC-11很好地再现了海洋的通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模式 CFC-11 柱总含量 渗透深度 海洋通风
下载PDF
一次东亚寒潮过程的等熵位涡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赵其庚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92-399,共8页
本文用等熵位涡(IPV)图分析了1983年1月3—8日东亚寒潮过程的动力学特征。在寒潮酝酿阶段,IPV 平流过程(特别是东北急流的作用),东北急流与其南面西偏北气流构成的东西向切变线与 IPV 极大值线相配合,以及西偏北气流沿等熵面的绝热上升... 本文用等熵位涡(IPV)图分析了1983年1月3—8日东亚寒潮过程的动力学特征。在寒潮酝酿阶段,IPV 平流过程(特别是东北急流的作用),东北急流与其南面西偏北气流构成的东西向切变线与 IPV 极大值线相配合,以及西偏北气流沿等熵面的绝热上升冷却,这三者对于对流层中层横槽形成、加强和南下,以及中层冷堆和地面冷高压的加强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认为,用 IPV 图分析大尺度天气过程的动力学性质比较实用,是一种有很大潜力的分析和预报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涡 绝热上升 西北气流 天气过程 西偏北 横槽 绝对涡度 酝酿阶段 垂直剖面图 上升运动
下载PDF
侵入青藏高原冷空气过程的等熵位涡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赵其庚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9-14,共6页
用等熵位涡(IPV)图分析了1983年1月8—10日侵入青藏高原的一次较强冷空气过程。过程中,冷空气自乌拉尔山东侧的平流层,经巴尔喀什湖地区和新疆,进入青藏高原。天气系统在巴尔喀什湖地区强烈发展。文中讨论了其发展的动力学特征,揭示了... 用等熵位涡(IPV)图分析了1983年1月8—10日侵入青藏高原的一次较强冷空气过程。过程中,冷空气自乌拉尔山东侧的平流层,经巴尔喀什湖地区和新疆,进入青藏高原。天气系统在巴尔喀什湖地区强烈发展。文中讨论了其发展的动力学特征,揭示了冷空气的性质和结构及高原的影响。同时表明IPV图对大尺度天气过程的分析和预报具有很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空气 等熵位涡 青藏高原
下载PDF
等熵位涡图的性质及其在动力分析和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其庚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11,共9页
本文从等熵位涡(IPV)的基本性质出发,概述了以可逆性原理为基础的所谓“IPV思想”,包括孤立高空IPV距平和地面位温距平引起的典型气流结构和随时间变化气流的可逆性原理。然后用“IPV思想”解释Rossby波和切变不稳定等大尺度现象的动力... 本文从等熵位涡(IPV)的基本性质出发,概述了以可逆性原理为基础的所谓“IPV思想”,包括孤立高空IPV距平和地面位温距平引起的典型气流结构和随时间变化气流的可逆性原理。然后用“IPV思想”解释Rossby波和切变不稳定等大尺度现象的动力学特征。最后给出了IPV图的制作方法、应用形式和范围,以及与等压面图特征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熵位涡图 动力分析 预测 应用
下载PDF
一个爆发性海洋气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其庚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A01期550-560,共11页
用物理过程比较完善的12层全球原始方程谱模式,较好地模拟出1983年1月6日-10日在东北亚近海发生的海洋气旋的产生、爆发和稳定锢囚过程。并对水汽凝结潜热的作用进行了敏感性试验。通过对实况和控制试验结果的等熵位涡等物... 用物理过程比较完善的12层全球原始方程谱模式,较好地模拟出1983年1月6日-10日在东北亚近海发生的海洋气旋的产生、爆发和稳定锢囚过程。并对水汽凝结潜热的作用进行了敏感性试验。通过对实况和控制试验结果的等熵位涡等物理量的比较分析,揭示出东北亚近海海洋气旋产生和爆发前后整个对流层运动场和质量场的结构特征,并用时间分辨率更高的模式输出结果补充揭示演变过程。敏感性试验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海洋 气旋 敏感性试验 大气
下载PDF
FSU全球谱模式及其T21在国内机器上运转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其庚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1-26,共6页
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全球谱模式(FSUGSM),是主要用于低纬中期数值天气预报和数值模拟研究的全球多层原始方程模式。特点是对低纬大气的物理过程考虑得比较细致,例如在积云对流参数化、辐射与云的相互作用、行星边界层的处理和物理初值化... 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全球谱模式(FSUGSM),是主要用于低纬中期数值天气预报和数值模拟研究的全球多层原始方程模式。特点是对低纬大气的物理过程考虑得比较细致,例如在积云对流参数化、辐射与云的相互作用、行星边界层的处理和物理初值化等方面都有其特色。近几年来,在用来制作10天低纬中期数值预报、模拟季风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谱模式 FSU T21 数值天气预报 原始方程模式 行星边界层 积云对流 初值化 参数化方案 初始场
下载PDF
IPV耦合现象与背风坡气旋产生
18
作者 Brian D.Gross Juan Carlos Jusem 赵其庚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3-55,共3页
1.引言高层和低层等熵位涡(IPV)距平的相互作用,对斜压不稳定和温带气旋的形成提供了一种简明的描述(Hoskins等,1985).最近,这种提法作为背风坡气旋产生的一种似乎可信的理由,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如,Mattocks和Bleck,1986).但是,这种机... 1.引言高层和低层等熵位涡(IPV)距平的相互作用,对斜压不稳定和温带气旋的形成提供了一种简明的描述(Hoskins等,1985).最近,这种提法作为背风坡气旋产生的一种似乎可信的理由,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如,Mattocks和Bleck,1986).但是,这种机制能否成立还需由理论的和观测的依据所证实.这里,用戈达德大气实验室(G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风坡 温带气旋 IPV耦合现象
下载PDF
A GLOBAL SPECTRAL MODEL WITH VARIABLE POLE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SHALLOW-WATER EQUATIONS
19
作者 赵其庚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1991年第2期204-214,共11页
Since we find out that the global spectral model with trapezoidal truncation has higher resolution in high latitudes(polar cap)than in low latitudes,this paper presents a global spectral model with variable poles whic... Since we find out that the global spectral model with trapezoidal truncation has higher resolution in high latitudes(polar cap)than in low latitudes,this paper presents a global spectral model with variable poles which can be located at the center of interested area.The transform methods from traditional global spectral model to the new model are given and applied to a shallow-water equation model.The control ex- periments for 72h predictions were carried out.The“northern pole”in the transformed model was located at 15°N,135°E.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dictions of weather systems in the area around the“new pole”(the polar cap,latitudes >60°)were better than those by the traditional model and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s were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spectral model variable pole trapezoidal truncation resolvable half wavelength
原文传递
An Overview of BCC Climate System Mode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for Climate Change Studies 被引量:38
20
作者 吴统文 宋连春 +24 位作者 李伟平 王在志 张华 辛晓歌 张艳武 张莉 李江龙 吴方华 刘一鸣 张芳 史学丽 储敏 张洁 房永杰 汪方 路屹雄 刘向文 魏敏 刘茜霞 周文艳 董敏 赵其庚 季劲钧 Laurent LI 周明煜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SCIE 2014年第1期34-56,共23页
This paper reviews recent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 Climate Center Climate System Model (BCC_CSM) and its four component models (atmosphere, land surface, ocean, and sea ice). Two recent versions ... This paper reviews recent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 Climate Center Climate System Model (BCC_CSM) and its four component models (atmosphere, land surface, ocean, and sea ice). Two recent versions are described: BCC_CSMI.1 with coarse resolution (approximately 2.8125°× 2.8125°) and BCC_CSMI.I(m) with moderate resolution (approximately 1.125°×1.125°). Both versions are fully cou- pled climate-carbon cycle models that simulate the global terrestrial and oceanic carbon cycles and include dynamic vegetation. Both models well simulate the concentration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atmospheric CO2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with anthropogenic CO2 emissions prescribed. Simulations using these two versions of the BCC_CSM model have been contributed to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five (CMIP5) in sup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1PCC)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AR5). These simulations are available for use by both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ties for investigat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for future climate projections. Simulations of the 20th century climate using BCC-CSMI.1 and BCC_CSMI.I(m) are presented and validated, 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spatial pattern and seasonal evolution of precipitation and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on global and continental scales. Simulations of climate during the last millennium and projections of climate change during the next century are also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Both BCC_CSMI.1 and BCC_CSMI.I(m) perform well when compared with other CMIP5 models. Preliminary analyses in- dicate that the higher resolution in BCC CSMI.I(m) improves the simulation of mean climate relative to BCC_CSMI.1, particularly on regional sca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ijing Climate Center Climate System Model (BCC_ CSM)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model land surface model ocean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sea ice mode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