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赵凯昕
1
作者 赵凯昕 《艺术沙龙》 2016年第4期130-145,130,共16页
1970年11月出生,广东广州人。200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所,获硕士学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创作研究方向博士。
关键词 广州美术学院 2007年 学士学位 创作研究 上海大学 硕士学位 中国画 广州人
原文传递
赵凯昕书画作品
2
作者 赵凯昕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9年第11期141-142,共2页
关键词 书画作品
原文传递
从汉简《士相见之礼》到汉碑《曹全碑》——论“写本”隶书和“碑本”隶书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凯昕 《艺术探索》 2016年第2期37-40,共4页
当对隶体书风的流变脉络进行探讨时,存世碑刻遗存的书迹能给予我们很多思考与启示。但实际上由于碑碣本身具有的社会功能性,使其在从书丹到成碑的过程中,揉进了人为的、面向群体审美的修饬因素。将汉简《士相见之礼》与汉碑《曹全碑》... 当对隶体书风的流变脉络进行探讨时,存世碑刻遗存的书迹能给予我们很多思考与启示。但实际上由于碑碣本身具有的社会功能性,使其在从书丹到成碑的过程中,揉进了人为的、面向群体审美的修饬因素。将汉简《士相见之礼》与汉碑《曹全碑》进行比对,可于"写本"隶书与"碑本"隶书在应用场合和功能审美的侧重层面上将"书写"剥离,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为进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隶书 写本 碑本 书写
下载PDF
历史的还是美的?——论简牍帛书以何种身份进入书法领域
4
作者 赵凯昕 卢甫圣 《艺术探索》 2015年第5期67-68,共2页
简牍帛文物遗存的出土后于中国古典书法史研究的步伐,其自身带有的历史身份和原生性质,无疑能为书法史研究作重要补充。同时,对简帛书的重新检视对于书法艺术而言,为碑帖之争的艺术问题提供了考察的标本和思考的空间。简帛书进入书法艺... 简牍帛文物遗存的出土后于中国古典书法史研究的步伐,其自身带有的历史身份和原生性质,无疑能为书法史研究作重要补充。同时,对简帛书的重新检视对于书法艺术而言,为碑帖之争的艺术问题提供了考察的标本和思考的空间。简帛书进入书法艺术研究领域,其身份既是历史的,同时又具美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牍帛 简帛书 书写 载体
下载PDF
形与色——我的水墨创作观
5
作者 赵凯昕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8-139,共2页
形色行者的信条我时常在看各种各样的颜色、看各种各样的痕迹。画者应有比一般人具有更敏锐的形象感受能力——能感受色彩的丰富性,从纷繁的颜色中提取亮丽明朗的配比,从暗沉的色彩里分辨微妙的层次变化。看这些附着在物体上的关系,捕... 形色行者的信条我时常在看各种各样的颜色、看各种各样的痕迹。画者应有比一般人具有更敏锐的形象感受能力——能感受色彩的丰富性,从纷繁的颜色中提取亮丽明朗的配比,从暗沉的色彩里分辨微妙的层次变化。看这些附着在物体上的关系,捕捉它们随时推移变动的神采。又或在色彩以外,剥离出物形的轮廓、块面和线条,表现物体动静态下的空间和体量。即如优秀的歌者,机能本身媲美那发出美声的乐器;而优秀的舞者,动静本身已化作完美的舞动形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与色 形象感受 感受色彩 水墨创作 动静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