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a随访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可浩 陈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1545-1547,共3页
目的:评价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疗效及随访3a疗效的稳定性。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第1次急性发作患者23例23眼,局部予以10g/L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及5g/L噻吗心安滴眼液各1滴后,行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 目的:评价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疗效及随访3a疗效的稳定性。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第1次急性发作患者23例23眼,局部予以10g/L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及5g/L噻吗心安滴眼液各1滴后,行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眼压控制稳定后5~7d行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观察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前及治疗后2h;1,6,12,24,36mo眼压;观察相应时间点房角变化;术后1,6,12,24,36mo行暗室加俯卧激发试验。结果: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前平均眼压为69.43±8.22mmHg,术后2h眼压为15.74±3.09mmHg,1a随访期间患者未发生高眼压,2,3a部分患者眼压升高;术前所有23眼前房角镜检查可见前房角关闭,术后2h所有23眼静态前房角镜检查前房角增宽,小梁网可见范围增宽,1a随访期间房角无明显变化,2a随访3眼房角较前窄,3a随访又有3眼房角变窄;所有患者术后1,6,12mo行暗室加俯卧激发试验均为阴性,24mo时2眼阳性,36mo时又有4眼阳性。结论: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不联合使用全身降眼压药物治疗)可迅速、有效、安全降低眼压,重新开放房角,随访1a疗效稳定,随访3a部分患者进展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氩激光 虹膜成形术 随访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荧光造影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萍 赵炜 +2 位作者 王楠 蔡海娟 赵可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863-864,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眼底镜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angiography,FFA)检查表现的差异,评价FFA在DR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我院内分泌科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分别行散瞳眼底镜检查及FFA...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眼底镜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angiography,FFA)检查表现的差异,评价FFA在DR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我院内分泌科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分别行散瞳眼底镜检查及FFA检查,行DR临床分期,分析总结两者的表现差异。结果:120例(238眼)糖尿病患者中,眼底镜下"正常眼底"42眼中FFA修正诊断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DR)Ⅰ期者11眼,修正诊断为NDRⅢ期者3眼;眼底镜下NDR176眼中FFA修正诊断为NDRⅢ期者18眼,修正诊断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Ⅳ期者18眼;PDR20眼均未行修正诊断。结论:FFA可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微血管异常,更准确对DR进行诊断及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下载PDF
增龄大鼠晶状体老化过程中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能力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卢艳 赵可浩 +2 位作者 李林 王蓉 张兰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了解大鼠晶状体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能力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按月龄不同分为1月龄组、3月龄组、6月龄组、12月龄组、18月龄组、24月龄组共6组,每组10只;处死动物取出眼球,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与化学发光法... 目的了解大鼠晶状体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能力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按月龄不同分为1月龄组、3月龄组、6月龄组、12月龄组、18月龄组、24月龄组共6组,每组10只;处死动物取出眼球,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大鼠晶状体组织中谷胱甘肽(glutathione hormone,GSH)、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大鼠晶状体GSH含量1月龄组、3月龄组、6月龄组、12月龄组、18月龄组、24月龄组分别为(30.49±7.39)mg、(33.32±6.13)mg、(29.04±3.06)mg、(28.65±4.84)mg、(22.03±4.24)mg、(20.53±3.22)mg;各增龄组GSH含量经F检验P<0.01,GSH含量与月龄负相关(P<0.01);大鼠晶状体SOD含量1月龄组、3月龄组、6月龄组、12月龄组、18月龄组、24月龄组分别为(24.63±1.25)U、(25.39±1.64)U、(23.17±1.81)U、(23.24±3.11)U、(20.47±1.08)U、(19.11±2.97)U;各增龄组SOD含量经F检验P<0.01,SOD含量与月龄负相关(P<0.01)。大鼠晶状体MDA含量1月龄组、3月龄组、6月龄组、12月龄组、18月龄组、24月龄组分别为(49.63±4.38)nmol、(52.19±3.82)nmol、(53.09±6.45)nmol、(53.59±4.66)nmol、(59.80±4.23)nmol、(62.21±3.93)nmol;各增龄组MDA含量F检验P<0.01,MDA含量与月龄正相关(P<0.01)。结论大鼠晶状体GSH、SOD及MDA随年龄增长分别呈降低、降低、升高趋势,提示晶状体老化过程伴随晶状体脂质过氧化损伤及抗氧化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 谷胱甘肽 超氧化物岐化酶 丙二醛 氧化损伤
下载PDF
增龄大鼠视网膜老化过程中各层细胞数目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卢艳 赵可浩 +2 位作者 李林 王蓉 张兰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5期321-322,326,共3页
目的动态观察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外核层细胞数目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按1个月龄、3个月龄、6个月龄、12个月龄、18个月龄、24个月龄分为6组,采用眼球视网膜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分层计数各层视网... 目的动态观察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外核层细胞数目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按1个月龄、3个月龄、6个月龄、12个月龄、18个月龄、24个月龄分为6组,采用眼球视网膜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分层计数各层视网膜细胞数目。结果1个月龄、3个月龄、6个月龄、12个月龄、18个月龄、24个月龄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细胞平均数目分别为6.83±1.47、6.67±1.63、6.27±1.17、5.73±1.51、5.40±1.79、5.00±1.41;各月龄组大鼠视网膜内核层细胞数目平均分别为38.33±3.50、37.17±7.55、37.17±3.31、36.17±7.70、37.83±4.11、35.50±4.51;各月龄组大鼠视网膜外核层细胞平均数目分别为72.50±10.19、71.17±7.65、67.00±8.07、66.83±10.50、63.67±8.12、61.83±7.50。1个月龄组及24个月龄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和外核层细胞数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龄及24个月龄外核层细胞数目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层视网膜各组细胞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神经节细胞层细胞数目及外核层细胞数目与月龄呈负相关(R=-0.673,-0.589;P<0.05),内核层细胞数目与月龄无相关关系(R=-0.120;P>0.05)。结论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细胞数目及外核层细胞数目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而内核层细胞数目随年龄增长无明显变化,提示视网膜组织在老化过程中细胞数目的减少主要发生在神经节细胞层及外核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细胞计数 衰老
下载PDF
中药对大鼠晶状体老化过程中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卢艳 赵可浩 +2 位作者 李林 王蓉 张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113-1116,共4页
目的:分析抗氧化中药参乌胶囊(Shenwu capsule,SW)、二苯乙烯苷(tetrahydroxystilbene glucoside,TSG)对晶状体老化过程中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96只,分为增龄组及中药干预组,增龄组按月龄不同分为1,3,6,12,18... 目的:分析抗氧化中药参乌胶囊(Shenwu capsule,SW)、二苯乙烯苷(tetrahydroxystilbene glucoside,TSG)对晶状体老化过程中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96只,分为增龄组及中药干预组,增龄组按月龄不同分为1,3,6,12,18,24共6组,每组10只;中药干预组分为参乌胶囊低剂量[SW(L)]、高剂量[SW(H)]、二苯乙烯苷低剂量[TSG(L)]、高剂量[TSG(H)]4组,分别为10,8,10,8只;药物干预组大鼠均为24mo龄,从21mo龄开始,SW(L),SW(H)组分别给予参乌胶囊0.8g/kg和1.6g/kg灌胃;TSG(L),TSG(H)组分别给予TSG0.03g/kg和0.06g/kg灌胃;老年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至24mo,共3mo。处死动物取出眼球,自赤道部切开眼球,完整取出晶状体,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大鼠晶状体组织中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大鼠晶状体GSH含量1,3,6,12,18,24mo龄、SW(L),SW(H),TSG(L),TSG(H)分别为30.5±7.4,33.3±6.1,29.0±3.1,28.6±4.8,22.0±4.2,20.5±3.2,21.9±3.2,23.1±5.1,20.2±4.4,18.8±2.5mg/gpr;增龄组GSH含量F检验P<0.01,GSH含量与月龄负相关(P<0.01),各用药组与24mo龄组GSH含量F检验P>0.05。大鼠晶状体SOD含量1,3,6,12,18,24mo龄、SW(L),SW(H),TSG(L),TSG(H)分别为41.1±2.1,42.3±2.7,38.6±3.0,38.7±5.2,34.1±1.8,31.9±4.9,30.2±3.2,32.7±3.3,29.8±3.3,32.5±6.0μkat/gpr;增龄组SOD含量F检验P<0.01,SOD含量与月龄负相关(P<0.01),各用药组与24mo组SOD含量F检验P>0.05。大鼠晶状体MDA含量1,3,6,12,18,24mo龄、SW(L),SW(H),TSG(L),TSG(H)分别为49.6±4.4,52.2±3.8,53.1±6.4,53.6±4.7,59.8±4.2,62.2±3.9,61.6±2.9,63.6±5.8,58.1±13.6,57.9±7.6nmol/gpr;增龄组MDA含量F检验P<0.01,MDA含量与月龄正相关(P<0.01),各用药组与24mo组MDA含量F检验P>0.05。结论:大鼠晶状体GSH,SOD及MDA随年龄增长分别呈降低、降低、升高趋势,抗氧化能力下降之后抗氧化药物对此无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 谷胱甘肽 超氧化物岐化酶 丙二醛 氧化损伤
下载PDF
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随访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萍 赵可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464-1466,共3页
目的:观察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作用,评价该治疗方法随访1a疗效的稳定性。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第1次急性发作患者23例(23眼),局部予以10g/L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及5g/L噻吗心安滴眼液各1滴后,行氩... 目的:观察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作用,评价该治疗方法随访1a疗效的稳定性。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第1次急性发作患者23例(23眼),局部予以10g/L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及5g/L噻吗心安滴眼液各1滴后,行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眼压控制稳定后5~7d行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观察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前及治疗后2h;1,3,6,9,12mo眼压变化;观察相应时间点房角变化;术后1,3,6,9,12mo行暗室加俯卧激发试验。结果: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前平均眼压为69.43±8.22mmHg,术后2h眼压为15.74±3.09mmHg,随访期间患者未发生高眼压;术前所有23眼前房角镜检查可见前房角关闭,术后2h所有23眼静态前房角镜检查前房角增宽,小梁网可见范围增宽,随访期间各方房角无明显变化;所有患者术后1,3,6,9,12mo行暗室加俯卧激发试验均为阴性。结论: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不联合使用全身降眼压药物治疗)可迅速、有效、安全降低眼压,重新开放房角,随访1a疗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氩激光 虹膜成形术 随访
下载PDF
配戴一年以上的夜用角膜塑形镜停戴后角膜参数的变化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可浩 陆文秀 +3 位作者 王文萃 雷红 李造兰 关威 《眼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06-309,共4页
目的 观察夜用角膜塑形镜停戴后角膜参数的变化。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北京新力眼科验配角膜塑形镜并坚持戴镜且欲停戴重新验配的近视患者26例(49眼)。方法 采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测量角膜曲率... 目的 观察夜用角膜塑形镜停戴后角膜参数的变化。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北京新力眼科验配角膜塑形镜并坚持戴镜且欲停戴重新验配的近视患者26例(49眼)。方法 采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测量角膜曲率、角膜散光及角膜厚度,观察配戴前、连续戴镜12个月、停戴3-4周后各指标的变化。主要指标 角膜平坦轴曲率、角膜陡峭轴曲率、角膜散光、角膜厚度。结果 角膜平坦轴曲率配戴前、连续戴镜12个月、停戴3-4周后分别为(42.32±1.87)D、(40.18±1.83)D、(41.97±1.86)D,角膜陡峭轴曲率分别为(43.46±1.76)D、(41.46±1.74)D、(43.30±1.90)D,两指标配戴前与停戴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534,0.777)。各时间点角膜散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戴镜中角膜厚度略变薄,配戴前及连续戴镜12个月分别为(546.23±24.33)μm、(537.18±27.89)μm,停戴后逐渐恢复至(541.23±22.25)μm,各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塑形效果稳定后每矫正-1.00 D屈光度实际下降K值为(0.52±0.18)D,实际角膜厚度变薄为(2.35±2.23)μm。停戴3-4周后K值恢复程度为(86±15)%,角膜厚度恢复程度为(68±45)%。结论 停戴夜用角膜塑形镜3-4周后各角膜参数恢复至接近戴镜前水平。(眼科,2016, 25:306-3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塑形镜 角膜曲率 角膜散光 角膜厚度
原文传递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二例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可浩 陆文秀 +1 位作者 王文革 雷红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04-706,共3页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 keratotomy,RK)因矫治近视范围的局限性及可预测性欠佳等问题,使部分患者术后仍然残留屈光不正度数,其远期常出现远视漂移。目前RK术后屈光不正患者接受的角膜屈光手术包括表层手术及层间手术(LASIK)。...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 keratotomy,RK)因矫治近视范围的局限性及可预测性欠佳等问题,使部分患者术后仍然残留屈光不正度数,其远期常出现远视漂移。目前RK术后屈光不正患者接受的角膜屈光手术包括表层手术及层间手术(LASIK)。在广泛应用的层间手术中,因RK手术切口瘢痕可能影响飞秒激光的正常穿透,以往认为RK术后为飞秒激光手术的禁忌证,故常用微型角膜板层刀行LASIK矫正RK术后屈光不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RK术后 飞秒激光 微型角膜板层刀 屈光不正 手术切口瘢痕 手术包
原文传递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治近视眼的远期效果 被引量:4
9
作者 赵可浩 陆文秀 +1 位作者 王文萃 雷红 《眼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近视中远期疗效的稳定性及手术安全性。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3年3月至2007年8月在北京新力眼科行LASIK手术矫治近视且完成5~9年随访的患者175例(343眼),术前屈光度(-6.40±2...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近视中远期疗效的稳定性及手术安全性。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3年3月至2007年8月在北京新力眼科行LASIK手术矫治近视且完成5~9年随访的患者175例(343眼),术前屈光度(-6.40±2.83)D(-1.50 D^-15.75 D)。方法经检查后行LASIK手术矫治近视,并接受完整的3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检查,末次随访时间(6.54±1.13)年(5~9年),所有患者每次复诊均检查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角膜曲率、角膜厚度及眼压,末次随访采用书面填表方式进行满意度调查。主要指标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眼压、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术后3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裸眼视力≥1.0者分别为336眼(97.96%)、326眼(95.04%)、302眼(88.05%),≥0.6者分别为340眼(99.13%)、340眼(99.13%)、333眼(97.08%),最佳矫正视力提高≥2行者分别有30眼(8.75%)、37眼(10.79%)、32(9.33%)眼。屈光状态分别为(-0.14±0.46)D、(-0.21±0.46)D、(-0.36±0.52)D。角膜曲率、角膜厚度及非接触眼压3个指标均有小幅升高。未观察到严重的中远期并发症。非常满意及满意患者174例(99.4%)。结论 LASIK手术矫治近视中远期疗效稳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近视/外科学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原文传递
改良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角膜带状变性手术策略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可浩 陆文秀 +1 位作者 王文萃 雷红 《眼科》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治疗角膜带状变性的手术策略。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2年12月至2015年6月在北京新力眼科就诊的角膜带状变性患者18例(23眼)。方法患者接受改良PTK、单纯角膜变性组织撕除术以及改良...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治疗角膜带状变性的手术策略。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2年12月至2015年6月在北京新力眼科就诊的角膜带状变性患者18例(23眼)。方法患者接受改良PTK、单纯角膜变性组织撕除术以及改良PTK联合变性组织撕除术三种手术方案治疗,分析其病因、手术策略的选择、术后上皮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等情况。随诊时间3~14个月,平均(7.13±3.47)个月。主要指标手术策略的选择、术后上皮愈合情况、变性组织清除程度、复发率。结果角膜带状变性继发于慢性葡萄炎12例(15眼),感染性眼内炎2例(2眼),急性视网膜坏死1例(1眼),眼外伤1例(1眼),青光眼1例(2眼),无明确因素但曾患淋巴结核者1例(2眼)。手术策略选择中,改良PTK治疗13眼,单纯角膜带状变性组织撕除术2眼,角膜带状变性撕除联合改良PTK 8眼。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4~21天,中位数5天。术后所有术眼角膜带状变性组织均完整清除,术前眼部疼痛者术后眼部刺激症状均消失,10眼视力改善。5眼(21.74%)发生1级及局部区域1级以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3眼(13.04%)复发。结论改良PTK是治疗角膜带状变性的一种创伤较小的方法,合理的手术策略选择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 角膜带状变性 葡萄膜炎 眼表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