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血管壁成像技术在脑动脉硬化患者中的应用及斑块特征分析
1
作者 吴丽鹏 郑艳龙 +2 位作者 张扬 张曦 赵启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8期7-10,共4页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技术(high-resolution vessel wall imaging,HR-VWI)在脑动脉硬化患者中的应用及斑块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疑似脑动脉硬化患者120例,均行多层螺旋CT(multi slice spiral,MSCT)及HRVWI扫描,比较两种扫...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技术(high-resolution vessel wall imaging,HR-VWI)在脑动脉硬化患者中的应用及斑块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疑似脑动脉硬化患者120例,均行多层螺旋CT(multi slice spiral,MSCT)及HRVWI扫描,比较两种扫描技术对脑动脉硬化患者斑块的检出率,并比较轻、中、重度患者之间的差异。再将MRI检出患者分为无症状组56例和有症状组54例,利用MRI软件处理系统,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和斑块量化指标,如斑块狭窄率、斑块负荷、重构指数、斑块稳定性等。结果 与MSCT相比,HR-VWI可准确检测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患者斑块特征、血管重构率、狭窄率、斑块负荷、斑块稳定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VWI对非钙化斑块的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 HR-VWI技术对脑动脉硬化的诊断效能较高,可准确检测出脑动脉硬化患者的硬化斑块,并能准确分析斑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技术 脑动脉硬化 斑块特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临床数据和HR-MRI相关参数构建脑梗死发生的预测模型
2
作者 吴丽鹏 郑艳龙 +2 位作者 张杨 张曦 赵启利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1077-1082,共6页
目的基于临床数据和血管壁成像技术构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CAS)斑块形成所致脑梗死(ACI)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02—2022-06廊坊市人民医院的ICAS斑块形成患者204例,根据是否发生ACI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124例),所有患者均行高... 目的基于临床数据和血管壁成像技术构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CAS)斑块形成所致脑梗死(ACI)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02—2022-06廊坊市人民医院的ICAS斑块形成患者204例,根据是否发生ACI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124例),所有患者均行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I)检查,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数据、HR-MRI影像表现及参数,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ACI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Nomogram预测模型。结果观察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及D-D、UA、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斑块内出血、斑块负荷、斑块体积、重塑指数、偏心指数、最狭窄层面斑块强化率、斑块整体强化率高于对照组(P<0.05)。LASSO初筛出9个因素:高血压、糖尿病、D-D、Hcy、斑块负荷、重塑指数、偏心指数、最狭窄层面斑块强化率、斑块整体强化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上9个因素均是ICAS斑块形成所致A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据此构建ICAS斑块形成所致ACI的Nomogram预测模型,该模型C-index为0.944,ROC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ICAS斑块形成所致ACI的AUC为0.913(0.857~0.972),校准图分析显示该模型校准度为0.888。结论基于临床数据和HR-MRI相关参数构建ICAS斑块形成所致ACI的预测模型具有可行性,且预测效能较为可靠,能为临床开展防治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形成 临床数据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预测模型
下载PDF
MR颅颈一体化高分辨血管壁成像定量分析在脑卒中相关血管床斑块负荷中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郑艳龙 吴丽鹏 +3 位作者 张杨 张曦 赵启利 王秋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探究MR颅颈一体化高分辨血管壁成像定量分析在脑卒中相关血管床斑块负荷中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院内诊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无症状危险人群50例和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均接受平扫及增强颅颈... 目的:探究MR颅颈一体化高分辨血管壁成像定量分析在脑卒中相关血管床斑块负荷中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院内诊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无症状危险人群50例和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均接受平扫及增强颅颈一体化血管壁成像。记录研究组缺血侧和非缺血侧颈动脉血管壁参数,并以是否发生脑组织不可逆死亡分为良好预后组与不良预后组,分析2组缺血侧颈动脉管壁参数、对疾病预后价值、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相关性。随访对照组2年,以是否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分为疾病组和正常组,分析2组颈动脉管壁参数及其预测价值。结果:缺血侧管腔面积小于非缺血侧,血管总面积、管壁面积、管壁标准化指数大于非缺血侧(P<0.05)。良好预后组管腔面积大于不良预后组,血管总面积、管壁面积、管壁标准化指数小于不良预后组(P<0.05)。颈动脉管壁参数联合检测缺血性脑卒中预后ROC曲线下面积AUC(0.824)最大。研究组管腔面积与NIHSS呈负相关关系(P<0.05)。疾病组管腔面积小于正常组,血管总面积、管壁面积、管壁标准化指数大于正常组(P<0.05)。颈动脉管壁参数联合检测无症状危险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ROC曲线下面积AUC(0.838)最大。结论:颈动脉管壁参数对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及无症状危险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具有较高预测价值,同时管腔面积越大其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HR-MR-VWI探讨ICAS斑块特征、血管壁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
4
作者 张杨 赵启利 +2 位作者 张曦 许涛 张雅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6期47-49,共3页
目的 分析基于HR-MR-VWI探讨ICAS斑块特征、血管壁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行HR-MR-VWI扫描检查;对观... 目的 分析基于HR-MR-VWI探讨ICAS斑块特征、血管壁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行HR-MR-VWI扫描检查;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记录其发生脑卒中事件的情况,并依照患者是否出现脑卒中分为脑卒中亚组和无症状亚组;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及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影响及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管壁LARL、OWAMLN、WAML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AMLN水平较对照组低,且差异明显(P<0.05);脑卒中组患者血管壁LARL、OWAMLN、WAMLN、狭窄率、斑块负荷、重构指数水平明显高于无症状组,LAMLN水平明显低于无症状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ARL、OWAMLN、WAMLN、狭窄率、斑块负荷及重构指数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LAMLN与缺血脑卒中发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高LARL、低LAMLN、高OWAMLN、高WAMLN、高狭窄率、高斑块负荷及高重构指数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HR-MR-VWI检测ICAS患者中斑块特征、血管壁参数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独立性威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特征 血管壁参数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磁共振高分辨血管壁成像用于脑卒中相关血管床斑块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郑艳龙 赵启利 +2 位作者 刘博 张曦 苑春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 探究磁共振高分辨血管壁成像(HR-VWI)在脑卒中相关血管床斑块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及与梗死灶体积、软脑膜侧支循环(LMC)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以50例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为对照... 目的 探究磁共振高分辨血管壁成像(HR-VWI)在脑卒中相关血管床斑块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及与梗死灶体积、软脑膜侧支循环(LMC)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以50例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为对照,患者均接受磁共振三维HR-VWI成像检查。对比2组MCA斑块定量指标,包括病变层面(MLN)和参考层面(RL)管腔面积(LA)、血管外壁面积(OWA)、病变层面管壁面积(WAMLN)、血管狭窄程度、斑块负荷、重构指数。分析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率、斑块负荷、重构指数与梗死灶体积、易损斑块相关性。比较软脑膜侧支循环(LMC)不良组与良好组MCA斑块定量指标,绘制ROC曲线探究斑块定量指标预测LMC不良价值。结果 脑卒中组LAMLN明显小于TIA组(P<0.05),OWAMLN、WAMLN、斑块负荷、重构指数均明显大于TIA组(P<0.05)。脑卒中患者MCA狭窄率与梗死灶体积呈正相关(P<0.05),斑块负荷与梗死灶体积、易损斑块均呈正相关(P<0.05),重构指数与易损斑块呈正相关(P<0.05)。LMC不良组狭窄率、斑块负荷、重构指数明显高于LMC良好组(P<0.05)。MCA狭窄率、斑块负荷、重构指数及三者联合预测LMC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分为0.755、0.862、0.676、0.919(P<0.05)。结论 脑卒中MCA狭窄斑块进行HR-VWI定量分析有助于患者病情、斑块易损性及软脑膜侧支循环状态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磁共振 高分辨血管壁成像 狭窄率 斑块负荷 定量分析
下载PDF
3D T_(1)-SPACE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诊断脑血管病的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启利 吴丽鹏 +2 位作者 张杨 张曦 郑艳龙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9期1103-1107,共5页
目的:分析观察三维T_(1)加权可变反转角快速自旋回波(3D T_(1)-SPACE)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3D T_(1)-SPACE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根据有无症状分为有症状组(n=61)... 目的:分析观察三维T_(1)加权可变反转角快速自旋回波(3D T_(1)-SPACE)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3D T_(1)-SPACE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根据有无症状分为有症状组(n=61)和无症状组(n=39),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和斑块量化指标[病变层面血管面积(VA_(MLN))、病变层面管腔面积(LA_(MLN))、参考层面血管面积(VA_(RL))、参考层面管腔面积(LA_(RL))、狭窄率、斑块负荷、重构指数(RI)、偏心指数(EI)以及正性重构、偏心斑块、斑块表面不规则、斑块位置前壁比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VA_(MLN)、LA_(MLN)、VA_(RL)、LA_(RL)、狭窄率以及斑块负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症状组RI、EI显著大于无症状组(P<0.05),正性重构、偏心斑块、斑块表面不规则以及斑块位于上壁位置比例显著高于无症状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管腔正性重构、斑块表面不规则以及斑块位于上壁位置是影响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3D T_(1)-SPACE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可有效评估脑血管病患者动脉斑块特征,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大脑中动脉狭窄通常伴有管腔正性重构、斑块表面不规则以及斑块位于上壁位置特征,对预测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风险和分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大脑中动脉狭窄 三维T_(1)加权可变反转角快速自旋回波技术 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
下载PDF
下颌骨软骨肉瘤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启利 李彩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4-374,共1页
关键词 下颌骨软骨肉瘤 腮腺区肿物 CT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团块状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1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启利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1276-1276,共1页
患者,男,72岁.高血压病史20年,2012年3月31日上午因头痛剧烈来院检查;CT显示桥脑左前方梭形高密度影,考虑椎基底动脉瘤可能(图1)。行MRI检查显示桥脑左前方梭形、不规则形短Tl短1、2信号、混杂有条状稍长T1信号,T2-flair序列及... 患者,男,72岁.高血压病史20年,2012年3月31日上午因头痛剧烈来院检查;CT显示桥脑左前方梭形高密度影,考虑椎基底动脉瘤可能(图1)。行MRI检查显示桥脑左前方梭形、不规则形短Tl短1、2信号、混杂有条状稍长T1信号,T2-flair序列及DWI序列呈低信号、近桥脑侧线条样稍高信号,病变塑形生长、随桥脑前间隙而存在(图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蛛网膜下腔 误诊
下载PDF
鼻窦骨折的HRCT诊断
9
作者 赵启利 李彩辉 +1 位作者 张琳 杨本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9期1472-1473,共2页
关键词 鼻窦 骨折
下载PDF
系统性硬化症1例
10
作者 赵启利 李彩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411-411,共1页
关键词 硬皮病 系统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直肠癌术前诊断和分期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赵启利 时高峰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A02期434-436,共3页
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国际上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前列,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更高,且40岁以下年轻人占30%以上。临床上大部分直肠癌患者确诊时已侵透肠壁累及周围脂肪等组织,部分患者已侵犯邻近器官,甚至发生远处转移,失去... 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国际上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前列,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更高,且40岁以下年轻人占30%以上。临床上大部分直肠癌患者确诊时已侵透肠壁累及周围脂肪等组织,部分患者已侵犯邻近器官,甚至发生远处转移,失去手术机会。直肠癌患者实施根治术治疗总的5年生存率60%左右,早期直肠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为8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术前诊断 病理分期
下载PDF
溶栓后脑出血的临床分类和非治疗危险因素分析
12
作者 赵启利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753-754,共2页
脑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是动脉内溶栓或静脉内溶栓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最危险的并发症,可能导致部分病例的临床预后变差。本文回顾溶栓治疗临床试验,就脑出血的各种非治疗危险因素进行归纳和分析,深入认识溶栓相关ICH的致... 脑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是动脉内溶栓或静脉内溶栓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最危险的并发症,可能导致部分病例的临床预后变差。本文回顾溶栓治疗临床试验,就脑出血的各种非治疗危险因素进行归纳和分析,深入认识溶栓相关ICH的致病因素制定最佳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溶解 脑出血 分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动态变化
13
作者 赵启利 王海枝 +1 位作者 李乐天 凌惠珠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的影像及临床表现和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17例经临床证实及 /或实验室检测证实的SARS的影像动态变化和临床表现。结果 :影像表现 :多在发热 3d内出现肺部阴影 (10例 ) ,以片状为主 (16例 ) ,...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的影像及临床表现和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17例经临床证实及 /或实验室检测证实的SARS的影像动态变化和临床表现。结果 :影像表现 :多在发热 3d内出现肺部阴影 (10例 ) ,以片状为主 (16例 ) ,可为单侧 (9例 ) ,也可为双侧 (8例 ) ,两肺中下野多发 ,常为多叶段同时发病。病变多在发病 1~ 7d明显进展加重 ,此起彼伏 ;多在两周内开始吸收。临床均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17例 ) ,体温 >38.℃ ,以咳嗽 (15例 )、咳痰 (12例 )、乏力 (10例 )和肺部音 (11例 )为主要症状体征。白细胞正常或降低 ,淋巴细胞减少或偏低。抗生素治疗不敏感。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该病和观察病情变化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 影像学 流行病学 冠状病毒
下载PDF
640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支架CTA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4
作者 荣梅 李彩辉 +2 位作者 闫建华 赵启利 李兆祥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645-649,654,共6页
目的探讨640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支架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冠脉支架CTA随访门诊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30例。A组应用等渗低浓度对比剂威视派克(270 mgI/ml... 目的探讨640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支架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冠脉支架CTA随访门诊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30例。A组应用等渗低浓度对比剂威视派克(270 mgI/ml)低剂量(100 Kvp)扫描;B组用高浓度对比剂欧乃派克(350 mgI/ml),常规剂量(120 kVp)扫描。患者在冠状动脉支架CTA(coronary stent CTA,CSCTA)检查后1~2周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oronary angiography,CAG)。比较2组主动脉根部CT值、噪声值(SD)、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评分、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I)、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及碘摄入量;以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2组CSCTA与支架CAG检查结果,评价冠脉支架狭窄的检出率差异。结果共检出81枚冠脉支架,其中78枚支架可评价(A组43枚,B组35枚)。2组的SD、SNR、CNR和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CTDIvol、DLP、ED以及碘摄入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均明显低于B组,其中A组的有效辐射剂量(ED)较B组下降约61.72%。2组均有较高的冠脉支架再狭窄检出率,2组检出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CTA随访中,在保证图像质量和冠脉支架再狭窄检出率的前提下,低管电压结合低浓度对比剂扫描能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并减少对比剂有效碘用量,因此低剂量低浓度对比剂扫描将成为今后冠状动脉支架CTA随访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0层螺旋CT 低辐射剂量 低浓度对比剂 冠状动脉支架CTA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和CT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急性脑梗死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许涛 郭静 +2 位作者 由秀 赵启利 吴丽鹏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164例TIA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进行CT检查,观察组...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164例TIA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进行CT检查,观察组进行MRI检查,随访26周,比较两组病灶检出阳性率以及治疗后2周病灶情况;观察两组TIA发展至急性脑梗死情况,分析影响TIA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缓解期、发作期阳性病灶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52,x~2=9.426;P<0.05);观察组患者检出的病灶直径及病灶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82,t=3.267;P<0.05);随访期间在35例TIA患者发展至急性脑梗死中,对照组19例,观察组1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高血脂和胆固醇是TIA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x~2=4.364,x~2=5.845,x~2=9.813,x~2=15.915,x~2=12.846,x~2=10.652,x~2=7.567,x~2=9.846;P<0.05);患者年龄、高血压、高血糖均是影响TIA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32,OR=2.230,OR=1.154,OR=1.324;P<0.05)。结论:MRI、CT均可反映TIA病情进展情况,但MRI检查准确率高于CT检查,可明确病灶位置及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MRI)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检查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急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体表面积调节的低浓度对比剂个体化注射方案在冠状动脉支架CTA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荣梅 李彩辉 +2 位作者 闫建华 赵启利 李兆祥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214-21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体表面积(BSA)调节的低浓度对比剂个体化注射方案在冠状动脉支架CTA(CS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冠脉支架CTA随访门诊患者80例,并随机分成A、B组,每组40例,A组用等渗低浓度对比剂威视派... 目的探讨基于体表面积(BSA)调节的低浓度对比剂个体化注射方案在冠状动脉支架CTA(CS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冠脉支架CTA随访门诊患者80例,并随机分成A、B组,每组40例,A组用等渗低浓度对比剂威视派克(270 mgI/ml),注射流率为2.4 ml·s-1·m-2×BSA(m2);B组用高浓度对比剂欧乃派克(350 mgI/ml),注射流率为5 ml/s,2组均采用常规剂量(120 Kvp)扫描。比较2组主动脉根部CT值、噪声值(SD),图像信噪比(SNR),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评分,注射流率,碘流率,注射时间,对比剂总量及碘摄入量。结果共检出101枚冠脉支架,其中97枚支架可评价(A组53枚,B组48枚)。A、B2组的SD、SNR、CNR和图像质量评分、注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主动脉根部CT值、碘流率、对比剂总量及碘摄入量注射流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支架CTA检查中,在保证图像质量前提下,BSA调节的低浓度对比剂个体化注射方案能明显降低碘流率及对比剂有效碘用量,因此可以减少对比剂肾病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0层螺旋CT 体表面积 碘流率 低浓度对比剂 冠状动脉支架CTA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640层宽体探测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荣梅 李彩辉 +2 位作者 闫建华 赵启利 李兆祥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23期3672-3674,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进行640层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2例接受640层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由2名从事CT诊断10年以上的诊断医生双盲法观察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进行640层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2例接受640层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由2名从事CT诊断10年以上的诊断医生双盲法观察2组患者的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检查成功49例,明显高于对照组(42例)(P <0. 05),观察组患者成像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稳定患者情绪,促进患者的积极配合,从而大大提高检查成功率及图像质量,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640层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下载PDF
胰腺囊腺瘤MSCT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颖 赵启利 +2 位作者 李艳茹 刘云飞 吴丽鹏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3期97-98,145,共3页
目的分析胰腺囊腺瘤MSCT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肿瘤大小、形态、密度及强化程度等特征及MSCT检查鉴别诊断胰腺囊腺瘤的准确率。结果32例胰腺囊腺瘤患者,经MSCT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0.63%。18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共7例位于胰颈部及... 目的分析胰腺囊腺瘤MSCT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肿瘤大小、形态、密度及强化程度等特征及MSCT检查鉴别诊断胰腺囊腺瘤的准确率。结果32例胰腺囊腺瘤患者,经MSCT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0.63%。18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共7例位于胰颈部及头颈部,5例位于胰体,6例位于胰腺尾部。CT扫描显示7例呈“蜂窝状”,边界清楚。3例CT表现纤维性中央瘢痕,伴特征性钙化,增强扫描后,肿瘤的蜂窝状结构更清晰。11例中心无瘢痕,囊内可见壁结节。CT表现单房囊性低密度影,边缘呈分叶状,内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胰腺粘液性囊腺瘤6例为单房囊性病灶,CT表现为单房囊低密度,边缘光整,无分叶,增强扫描壁强化不明显,不伴有壁结构包壳样钙化;8例为多房囊性病灶,CT表现肿瘤呈多房水样低密度,因内含粘液,其内密度不等。增强扫描后囊壁及分隔强化。结论MSCT检查可有效显示胰腺囊腺瘤的影像学特征,其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诊断准确率较高,表现典型者可作出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胰腺囊腺瘤 影像学表现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低剂量螺旋CT检出肺结节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秋艳 赵启利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6年第9期23-24,共2页
CT作为检出肺部病变最准确的影像方法之一,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较大的辐射剂量引起国际专业人士广泛关注,1次胸部CT扫描的X线照射剂量相当于2-25mSv,为胸部平片X线照射剂量0.3mSv)的10-100倍.如何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以最大... CT作为检出肺部病变最准确的影像方法之一,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较大的辐射剂量引起国际专业人士广泛关注,1次胸部CT扫描的X线照射剂量相当于2-25mSv,为胸部平片X线照射剂量0.3mSv)的10-100倍.如何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以最大可能降低CF照射剂量,成为国内外专业人士共同关心的问题。本课题就常规螺旋CT与低剂量螺旋CT对肺结节的检出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螺旋CT CT检出 肺结节 X线照射剂量 价值 胸部CT扫描 常规螺旋CT 肺部病变 辐射剂量 影响诊断
原文传递
评价增强CT对肾脏良恶性实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20
作者 吴丽鹏 赵启利 许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144-147,共4页
探讨增强CT对肾脏良恶性实性占位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30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共30个病灶,均经手术治疗,回顾其病理学诊断资料及术前CT检查诊断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增强CT在肾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效... 探讨增强CT对肾脏良恶性实性占位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30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共30个病灶,均经手术治疗,回顾其病理学诊断资料及术前CT检查诊断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增强CT在肾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价。结果 30例患者术中均见肾脏占位性病变,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恶性肿瘤20例(透明细胞癌15例,囊性肾癌4例,嫌色细胞癌1例)、良性肿瘤10例(错构瘤7例,嗜酸细胞腺瘤2例,复杂囊肿1例);增强CT对肾脏实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敏感性为90.00%(18/20),特异性80.00%(8/10),准确性86.67%(26/30);20个恶性肾脏占位性病灶中,17个呈高增强,3个呈低增强;10个良性肾脏站位性病灶中,1个呈一过性高增强,5个持续性低增强,4个无增强。结论 CT增强扫描对肾脏实行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不同占位病变有不同的影像学特征,其强化方式对于病灶性质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肾脏疾病 占位性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