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源性外泌体作为药物递释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嘉兰 王悦敏 +2 位作者 牛亚伟 董晓婷 秦凌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60-165,共6页
外泌体是一种活细胞分泌的直径为40~100nm的囊状小泡,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物质交换的重要媒介。作为天然内源性的物质转运载体,采用外泌体负载药物具有毒性低、无免疫原性、渗透性好等优势,目前,外泌体已成功负载小分子化学药物、基因药... 外泌体是一种活细胞分泌的直径为40~100nm的囊状小泡,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物质交换的重要媒介。作为天然内源性的物质转运载体,采用外泌体负载药物具有毒性低、无免疫原性、渗透性好等优势,目前,外泌体已成功负载小分子化学药物、基因药物用于治疗肿瘤及阿尔茨海默症等疾病。文章将基于外泌体的发展情况就外泌体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介绍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载体 药物递送系统 肿瘤
下载PDF
红细胞负载丹参酮ⅡA磺酸钠给药系统的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董晓婷 牛亚伟 +2 位作者 王悦敏 赵嘉兰 秦凌浩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对红细胞负载STS给药系统静脉注射后大鼠体内药动学进行研究。方法 SD大鼠尾静脉注射载药红细胞液,给药剂量5.0 mg/k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的质量浓度,以软件DAS ...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对红细胞负载STS给药系统静脉注射后大鼠体内药动学进行研究。方法 SD大鼠尾静脉注射载药红细胞液,给药剂量5.0 mg/k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的质量浓度,以软件DAS 2.0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0.25~25.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精密度和稳定性均符合检测要求。大鼠尾静脉注射载药红细胞后,STS的t_(1/2α)为(0.139±0.54)h,t_(1/2β)为(3.268±1.10)h,C_(max)为(6.88±2.07)mg/L,AUC_(0-∞)为(10.19±0.72)(mg·h)/L。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STS血浆样品的含量测定和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丹参酮ⅡA磺酸钠 药动学参数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红细胞负载盐酸阿霉素给药系统的体外释放特性考察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悦敏 赵嘉兰 秦凌浩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5期38-38,12,共2页
目的对红细胞负载盐酸阿霉素(DOX)给药系统的体外释药行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透析法考察载药系统在PBS缓冲液中不同时间的累积释放量并绘制时间关系曲线图,并采用零级、一级,Higuchi以及Ritger-Peppas动力学方程对其体外释放行为进行拟... 目的对红细胞负载盐酸阿霉素(DOX)给药系统的体外释药行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透析法考察载药系统在PBS缓冲液中不同时间的累积释放量并绘制时间关系曲线图,并采用零级、一级,Higuchi以及Ritger-Peppas动力学方程对其体外释放行为进行拟合。结果体外药物释放结果表明,与游离药物相比,载药红细胞可有效延长释药时间至48 h,且其体外释药行为较符合Ritger-Peppas方程(Qt=25.58t^(0.36)),R^2=0.9678)。结论红细胞药物载体系统可有效延长药物的释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盐酸阿霉素 体外释放
下载PDF
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溶出度测定方法学验证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嘉兰 王悦敏 秦凌浩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3期10-11,共2页
目的对自制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溶出度测定进行方法学验证,同时与市售产品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参考美国药典中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溶出度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药物吸光度,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应用紫外分光光度... 目的对自制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溶出度测定进行方法学验证,同时与市售产品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参考美国药典中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溶出度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药物吸光度,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吸光度,溶出介质、辅料和滤膜吸附对测定无干扰,药物浓度在1~25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在95%~101%内,精密度RSD<2%,样品在四小时内稳定性良好。结论该方法能够准确测定自制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的溶出度,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的耐酸力和溶出度均符合要求,与已上市参比制剂的释放行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托拉唑钠肠溶片 溶出度测定 方法学验证
下载PDF
咪唑并杂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乳腺癌活性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瑾 廖柏鸿 +4 位作者 邓颖归 郭小文 赵嘉兰 孙杰 朱志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52-1060,共9页
目的合成以咪唑并杂环为母体的化合物,并评价抗乳腺癌活性。方法利用甲基N-杂环化合物与脂肪胺的有氧铜催化的卤环化反应合成1a-1e、2a和2b;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3a;使用suzuki偶联反应合成3b;相应胺与1e的BuchwaldHartwig偶联... 目的合成以咪唑并杂环为母体的化合物,并评价抗乳腺癌活性。方法利用甲基N-杂环化合物与脂肪胺的有氧铜催化的卤环化反应合成1a-1e、2a和2b;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3a;使用suzuki偶联反应合成3b;相应胺与1e的BuchwaldHartwig偶联分别得到4a-4c。通过MTT法测定目标化合物的抗乳腺癌活性和肾毒性。通过Annexin V-FITC/PI试剂盒检测目标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通过裸鼠异种移植模型评价2a的体内安全性和有效性:利用SPSS产生随机数字将裸鼠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只。治疗组腹腔注射2a的生理盐水溶液[10 mg/(kg·d)];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持续14 d。实验结束时处死小鼠,取出肿瘤并测量,计算体积。结果通过活性筛选发现4个活性较好的化合物2a、4a、4b和4c。其中2a活性最好,IC_(50)值是9.77±2.32μmol/L,接近阳性对照药物顺铂(IC_(50)=8.96±2.35μmol/L),且肾毒性略小于顺铂(2a的CC_(50)为10.79±0.87μmol/L,顺铂的CC_(50)为8.45±0.68μmol/L)。2a促进乳腺癌细胞发生凋亡。2a在10 mg/(kg·d)的剂量下对小鼠体内肿瘤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且未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合成了12个咪唑并杂环化合物,有3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发现4个抗癌活性较好的化合物。化合物2a以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sk-br-3细胞凋亡,从而引起细胞死亡。2a在体内具有安全性和一定的抗乳腺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 杂环 抗癌 凋亡 乳腺癌
下载PDF
吲唑衍生物的合成及抗鼻咽癌活性评价
6
作者 祁云 廖柏鸿 +5 位作者 赵嘉兰 邓颖归 郭小文 张鑫 陈莹 朱志博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352-357,共6页
目的合成两个吲唑衍生物,并初步评价其体外抗鼻咽癌活性。方法以6-溴-1H-吲唑为起始原料,通过Suzuki偶联和Buchwald-Hartwig偶联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Z1和Z2);使用MTT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人鼻咽癌细胞株SUNE1和犬肾上皮细胞MDCK的增殖抑... 目的合成两个吲唑衍生物,并初步评价其体外抗鼻咽癌活性。方法以6-溴-1H-吲唑为起始原料,通过Suzuki偶联和Buchwald-Hartwig偶联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Z1和Z2);使用MTT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人鼻咽癌细胞株SUNE1和犬肾上皮细胞MDCK的增殖抑制作用。通过Annexin V-FITC/PI试剂盒检测Z2的凋亡诱导作用;利用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Z2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合成2个吲唑衍生物Z1和Z2;经1H NMR、13C NMR及MS(ESI-TOF)表征确认结构;Z1和Z2对SUNE1增殖抑制作用的IC50值分别是(26.11±0.82)μmol/L和(18.46±1.40)μmol/L,阳性对照药顺铂的IC50值为(8.96±2.35)μmol/L;Z1和Z2对MDCK增殖抑制作用弱(IC50值均> 200μmol/L),顺铂的IC50值为(8.45±0.68)μmol/L。Z2对SUNE1无凋亡诱导作用,可将SUNE1的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结论合成的吲唑衍生物具有抗增殖活性,但弱于阳性对照药顺铂,肾毒性低于顺铂。Z2通过将SUNE1阻滞在G1期发挥抗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唑 鼻咽癌 增殖 肾毒性 周期阻滞
下载PDF
无机纳米材料基因载体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悦敏 赵嘉兰 +2 位作者 牛亚伟 董晓婷 秦凌浩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551-2558,共8页
安全有效的基因载体系统对基因治疗有着重要的潜在价值。相对于病毒型基因载体,非病毒基因载体具有低免疫原性、易于大规模生产的特点,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粒径小、制备简单、易于表面修饰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 安全有效的基因载体系统对基因治疗有着重要的潜在价值。相对于病毒型基因载体,非病毒基因载体具有低免疫原性、易于大规模生产的特点,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粒径小、制备简单、易于表面修饰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势,使得该类载体介导的基因治疗具有较低的毒副作用以及较高的转染效率。本文将基于近年来纳米材料基因载体的最新研究,对金属纳米材料、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荧光碳点纳米材料以及无机钙盐纳米材料等基因载体进行介绍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病毒基因载体 纳米材料 安全性 转染效率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防治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嘉兰 盛小燕 +3 位作者 黎赛 党桂宁 彭康 黄建强 《今日药学》 CAS 2021年第7期508-513,共6页
目的本研究应用网络药理学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防治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参芪扶正注射液的有效成分及潜在靶点。运用GeneCards、PharmGKb、DrugBank数据库搜索阿霉素心脏毒性的疾病靶点,将两者靶点进行映射... 目的本研究应用网络药理学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防治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参芪扶正注射液的有效成分及潜在靶点。运用GeneCards、PharmGKb、DrugBank数据库搜索阿霉素心脏毒性的疾病靶点,将两者靶点进行映射,即可得到参芪扶正注射液防治阿霉素心脏毒性的靶点。借助Cytoscape 3.7.0软件构建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的网络可视化图。结合STRING相互作用数据库绘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利用Clue GO对所获得的靶点进行GO以及KEGG通路富集。选用槲皮素与TP53、AKT1、CASP3、MAPK1、MYC、VEGFA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后共得到参芪扶正注射液活性成分32个,对应的活性成分靶点共计155个,以及防治阿霉素心脏毒性潜在作用靶点52个。蛋白互作网络提示分子TP53、AKT1、CASP3等是参芪扶正注射液防治阿霉素心脏毒性的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主要涉及氧化应激反应、缺氧反应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主要涉及p53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与AKT1分子对接结果最佳。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了参芪扶正注射液防治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扶正注射液 阿霉素 心脏毒性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艾迪注射液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玉娜 赵嘉兰 +3 位作者 陈学增 党桂宁 盛小燕 黎赛 《今日药学》 CAS 2022年第2期106-111,116,共7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艾迪注射液治疗乳腺癌的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TCMSP)、中药综合数据库(TCMID)筛选及文献查找,收集中药黄芪、人参、斑蝥和刺五加的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从Gen...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艾迪注射液治疗乳腺癌的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TCMSP)、中药综合数据库(TCMID)筛选及文献查找,收集中药黄芪、人参、斑蝥和刺五加的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从GeneCards、PharmGKb、OMIM、DrugBank和TTD数据库获得乳腺癌相关靶点。提炼出艾迪注射液作用于乳腺癌的交集靶点。运用Cytoscape 3.8.0软件和String数据库分别构建“艾迪注射液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乳腺癌”网络可视化图和蛋白互作网络,通过两次打分筛选得到核心网络。利用clusterProfiler对所获靶点进行GO以及KEGG通路富集。最后应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核心活性成分-槲皮素和山柰酚与关键靶点-JUN、AKT1、RELA、STAT1的作用强度。结果 艾迪注射液有活性成分51个,234个作用靶点,药物-疾病共同靶点147个,具有重要作用的中药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等,核心靶点有AKT1、JUN、STAT1、MAPK1、RELA等。GO富集分析提示主要涉及活性氧的代谢过程、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艾迪注射液治疗乳腺癌的潜在机制与调控AGE-RAGE、PI3K-Akt和HIF-1等信号通路有关。分子对接实验显示,艾迪注射液中的核心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结合活性均较好,其中槲皮素、山奈酚与AKT1结合最紧密。结论 本研究初步证明了艾迪注射液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乳腺癌的特点,为后续深入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迪注射液 乳腺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