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控”目标下产业智能化的节能降碳减排效应 被引量:7
1
作者 赵培雅 高煜 孙雪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9-69,共11页
作为新一轮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产业智能化是“双控”目标下实现节能降碳减排的重要路径。运用2011—2021年275个城市面板数据,检验产业智能化对能源消费、碳排放、工业污染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影响及机制。理论分析表明,产业智能化应用产... 作为新一轮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产业智能化是“双控”目标下实现节能降碳减排的重要路径。运用2011—2021年275个城市面板数据,检验产业智能化对能源消费、碳排放、工业污染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影响及机制。理论分析表明,产业智能化应用产生规模扩张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三种效应的相互作用将决定产业智能化对能源消费、碳排放、工业污染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影响方向和程度。该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基准回归,并运用工具变量、GMM动态面板、外生冲击检验和替换解释变量等方法,确保基准结果的稳健性。研究表明:①产业智能化不仅能够减少能源消费和工业污染排放总量,而且可以降低能源消费、碳排放和工业污染排放强度,实现节能降碳减排。②经验证据显示,产业智能化对能源消费、碳排放和工业污染排放的总量影响小于对其强度的影响。产业智能化主要作用于“能耗双控”,对“工业污染排放双控”作用较小,但未能实现“碳排放双控”。③机制检验得出,目前产业智能化所推动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较低是产业智能化未能实现“碳排放双控”的根本原因,采用智能化技术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是由“能耗双控”向“排放双控”转型的重要条件。产业结构升级是“双控”目标下产业智能化实现节能降碳减排的重要机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各地级市产业智能化发展水平,加快企业智能化绿色技术研发,有序推进智能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智能化 节能降碳减排 绿色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
下载PDF
蝇蛆蛋白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肌肉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程逍妹 陈子廷 +3 位作者 颜志波 赵培雅 王方海 李广宏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4-329,共6页
在5000m^2、密度为9.0×10~9尾/hm^2的凡纳滨对虾池塘中,投喂基础饲料和20%蝇蛆蛋白+基础饲料饲养体质量(0.18±1.10~)g的凡纳滨对虾,研究了蝇蛆蛋白对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及肌肉成分的影响。150d的饲养结果表明,投喂添加蝇... 在5000m^2、密度为9.0×10~9尾/hm^2的凡纳滨对虾池塘中,投喂基础饲料和20%蝇蛆蛋白+基础饲料饲养体质量(0.18±1.10~)g的凡纳滨对虾,研究了蝇蛆蛋白对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及肌肉成分的影响。150d的饲养结果表明,投喂添加蝇蛆蛋白的饲料时,凡纳滨对虾的增长率(310~.51±11.39)%、相对体质量增加率(6383.33±20.54)%和存活率(64.61±3.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增长率(287.80±15.6)%、相对体质量增加率(5161.11±32.82)%和存活率(52.89±4.22)%(P<0.05),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20%蝇蛆蛋白显著提高了对虾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酚氧化物酶和溶菌酶的活性(P<0.05)。饲料中添加20%蝇蛆蛋白显著提高了凡纳滨对虾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以及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而其他体成分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蛆蛋白 凡纳滨对虾 生长性能 非特异性免疫 肌肉成分
下载PDF
成虫饲料中糖与奶粉不同配比对家蝇繁殖力及卵黄蛋白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键柏 赵甜 +4 位作者 赵培雅 毛宇翔 颜志波 王方海 李广宏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0-186,共7页
本文研究了成蝇饲料中糖与奶粉不同配比对家蝇繁殖力及卵黄蛋白发生的影响,旨在为家蝇Musca domestica大规模高效养殖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随着成蝇饲料中奶粉比例提高,单雌产卵量逐渐提高,且差异显著,但当饲料中奶粉比例达到和超过... 本文研究了成蝇饲料中糖与奶粉不同配比对家蝇繁殖力及卵黄蛋白发生的影响,旨在为家蝇Musca domestica大规模高效养殖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随着成蝇饲料中奶粉比例提高,单雌产卵量逐渐提高,且差异显著,但当饲料中奶粉比例达到和超过80%以后,单雌产卵量又显著减少,其中以60%奶粉+40%白糖饲养雌蝇产卵量最高(1935.83粒/雌),用100%白糖饲养产卵量最低(328.17粒/雌)。当成蝇饲料中白糖的添加比例为20%~60%时,雌虫寿命和产卵期差异均不显著,但用100%奶粉或80%以上的白糖饲养,雌虫寿命和产卵期显著缩短;雄虫寿命则随饲料中白糖比例的增加而延长;奶粉与白糖配比的变化对雌蝇产卵前期无显著影响。卵孵化率随饲料中白糖比例的增加而下降,尤其当饲料中白糖比例超过60%以后,卵孵化率下降更为明显。进一步测定卵黄蛋白的结果表明,雌蝇取食含糖量越高的饲料,其每日合成的卵黄蛋白及羽化后15 d内合成的总卵黄蛋白也越少,尤其是雌蝇完全摄取白糖,其每日合成的卵黄蛋白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而蛋白质补充过多(如奶粉在饲料中的比例超过60%),雌蝇每日合成的卵黄蛋白及羽化后15 d内合成的总卵黄蛋白,基本不随饲料中奶粉的增加而增加。综合以上结果,作者认为用60%奶粉+40%白糖作为家蝇成虫的营养补充料,其不仅能保持雌蝇良好的繁殖力,同时也能有效降低成蝇养殖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成虫 奶粉 白糖 繁殖力 卵黄蛋白
下载PDF
突破双重制约: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基于“产业—空间”结构的区域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高煜 赵培雅 吉展慧 《城市问题》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42,54,共12页
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与关键命题。遵循城市群空间属性的根本特征,按照“要素—结构—条件—功能”的逻辑构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在区域比较的基础上,以包括黄河流域城市群在内的八个城市群为对象,测度城... 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与关键命题。遵循城市群空间属性的根本特征,按照“要素—结构—条件—功能”的逻辑构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在区域比较的基础上,以包括黄河流域城市群在内的八个城市群为对象,测度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结果显示,黄河流域城市群发展的差异性事实突出地表现为高水平城市群的缺失。基于对各城市群产业分工与空间分层情况的测度与识别,实证分析了产业分工与空间分层对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黄河流域高质量城市群缺失的主要原因突出地表现为产业分工与空间分层的双重制约。在理论解析的基础上,以突破“产业—空间”的双重制约为指向,以建设高水平城市群为目标,提出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城市群 高质量发展 产业分工 空间分层
原文传递
产业智能化能否破除“资源诅咒”——基于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培雅 高煜 孙雪 《经济问题探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9-176,共18页
“资源诅咒”是中国资源型地区绿色经济转型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作为新一轮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产业智能化为破除“资源诅咒”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运用2012—2021年104个资源型城市和171个非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产业智能化对“... “资源诅咒”是中国资源型地区绿色经济转型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作为新一轮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产业智能化为破除“资源诅咒”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运用2012—2021年104个资源型城市和171个非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产业智能化对“资源诅咒”的影响及其机制,得出以下结论:资源型城市产业智能化能够破除“资源诅咒”,而非资源型城市产业智能化对“资源诅咒”的影响并不显著。机制研究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是资源型城市产业智能化破除“资源诅咒”的主要机制。非资源型城市产业智能化未能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因此未对“资源诅咒”产生降低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产业智能化对衰退型资源城市“资源诅咒”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中国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智能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 资源诅咒
原文传递
智能化技术应用是否改善了人力资本要素错配 被引量:2
6
作者 孙雪 宋宇 赵培雅 《科学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89-1400,共12页
当前智能化技术发展如火如荼,重塑了要素配置结构与配置效率,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智能化应用是否改善了人力资本要素错配?利用2010-2019年27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检验了智能化对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智能化应用可... 当前智能化技术发展如火如荼,重塑了要素配置结构与配置效率,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智能化应用是否改善了人力资本要素错配?利用2010-2019年27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检验了智能化对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智能化应用可以改善人力资本要素错配的情况,这一效果在不同地理区位、城市等级之间不同;智能应用改善人力资本错配存在“智能应用→收入均值提高→人力资本流动→人力资本错配改善”与“智能应用→收入差距拉大→人力资本流动→人力资本错配改善”两条作用路径;智能应用可以改善本地人力资本错配,但对周边地区却有反向作用。因此,要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之上,统筹智能化产业布局,着力推进智能化升级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应用 人力资本错配 链式多重中介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对异质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基于劳动力供给的视角 被引量:14
7
作者 孙雪 宋宇 赵培雅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1-190,共20页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基于智能化应用对劳动力就业的现实影响,本文从劳动力供给的视角,根据劳动力技能获取渠道,将劳动力分为教育型、技术型及创业型,并利用2006-2019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检验了人工智能应用...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基于智能化应用对劳动力就业的现实影响,本文从劳动力供给的视角,根据劳动力技能获取渠道,将劳动力分为教育型、技术型及创业型,并利用2006-2019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检验了人工智能应用对异质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产业结构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人工智能应用对教育型及创业型劳动力的提升效应为正,但抑制了技术型劳动力就业。(2)各类型劳动力就业情况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3)资源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智能化对教育型劳动力的需求更大,劳动密集型产业智能化能够促进技术型劳动力就业,而资本密集型产业智能化促进了个人创业行为。(4)人工智能应用会通过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教育型劳动力就业,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在人工智能应用与技术型劳动力就业、劳动力创业之间发挥着中介效应。结论对于当前劳动力市场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异质劳动力 就业 劳动力供给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劳动收入——基于个人能力的微观解析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7
8
作者 孙雪 宋宇 赵培雅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29,共13页
以新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利用CLDS微观数据与地级市机器人数据匹配形成的两期面板数据,考察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劳动收入以及个人能力在两者关系中的解释。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的影响呈现“倒U型”趋势;个体拥有较高的认知能... 以新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利用CLDS微观数据与地级市机器人数据匹配形成的两期面板数据,考察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劳动收入以及个人能力在两者关系中的解释。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的影响呈现“倒U型”趋势;个体拥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在面对人工智能职业替代时具备优势,能够减缓其对收入造成的负面影响;人工智能可以显著提升个人能力,尤其是非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劳动收入。因此。要合理规划人工智能布局,重视群体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劳动收入 认知能力 非认知能力 新人力资本理论
原文传递
差异还是趋同: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区域技术进步路径选择——基于东中西部地区要素禀赋门槛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高煜 赵培雅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3,共13页
理论研究表明,地区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应与其要素禀赋相匹配。当地区要素禀赋水平到达一定阶段后,自主创新将有利于该区域技术进步水平的提升,否则应选择模仿性技术进步路径。考虑到空间异质性,东中西部的要素禀赋存在较大差异,所适宜... 理论研究表明,地区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应与其要素禀赋相匹配。当地区要素禀赋水平到达一定阶段后,自主创新将有利于该区域技术进步水平的提升,否则应选择模仿性技术进步路径。考虑到空间异质性,东中西部的要素禀赋存在较大差异,所适宜的技术进步路径应呈差异化特征。本文利用1998-2016年的中国省级宏观数据,运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在人力资本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视角下,分别考察东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与其要素禀赋的相关关系。研究得出:以人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为代表的技术进步要素禀赋构筑了技术进步选择中的非线性关系,且这种非线性关系存在区域差异,为各地区选择适宜的技术进步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禀赋 面板门限回归模型 技术进步路径
原文传递
温度对家蝇广州种群成虫繁殖力及卵黄蛋白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键柏 赵甜 +2 位作者 赵培雅 王方海 李广宏 《生物资源》 CAS 2021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研究了不同温度对家蝇(Musca domestica L.)广州种群繁殖力及卵黄蛋白发生的影响,旨在为利用家蝇广州种群大规模高效养殖提供技术支持。选同一天刚羽化的健康雌、雄蝇,分别置于20、24、28、32和36℃环境下单对饲养,重复6次。每天测定成... 研究了不同温度对家蝇(Musca domestica L.)广州种群繁殖力及卵黄蛋白发生的影响,旨在为利用家蝇广州种群大规模高效养殖提供技术支持。选同一天刚羽化的健康雌、雄蝇,分别置于20、24、28、32和36℃环境下单对饲养,重复6次。每天测定成虫日产卵量、卵孵化率及死亡数等,统计家蝇单雌产卵量、卵孵化率、成虫寿命、产卵前期和产卵期;同时自雌蝇羽化第一日起,连续15 d,每天每个温度处理下取雌蝇3头,采用间接酶联免疫(indirect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ID-ELISA)法测定5种温度下雌蝇每日卵黄蛋白合成量及羽化后前15 d卵黄蛋白合成总量。结果表明,温度对家蝇成虫繁殖力影响显著。产卵量以24℃环境下最高(1921.17粒/雌),24~28℃时产卵量显著下降。28℃时卵孵化率最高(93.48%),高或低于此温度,卵孵化率显著下降,当温度达36℃时,孵化率仅为60.78%。雌蝇在20~28℃范围内产卵期差异不显著,32℃及以上温度下,雌蝇产卵期显著缩短。产卵前期以20℃最长(9.83 d),28℃最短(3.00 d),高于28℃产卵前期又显著延长。雌、雄蝇寿命均随着温度升高而显著缩短。温度对广州种群雌蝇羽化后前15 d的卵黄蛋白合成影响显著,24℃下前15 d合成的总卵黄蛋白最高(1683.15μg/雌),其次为28℃(1591.95μg/雌),20℃最低(232.81μg/雌)。家蝇广州种群在24~28℃繁殖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成虫 温度 繁殖力 卵黄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