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玉米自然生产力的试验研究和预测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妮珊 吴秀清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20-26,共7页
在省内不同气候、土壤肥力地区进行了玉米自然生产力的试验研究.研究了积面、降水、土壤有机质的变化及其交互作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程度,并可用模型对区域性玉米逢然生产力和不同气候年玉米产量进行预测。
关键词 玉米 区域 自然生产力 积温 预测
下载PDF
降水的季节分布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赵妮珊 侯中田 +1 位作者 孙彦坤 徐中儒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36-144,共9页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降水的季节分布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因素的主次,6月降水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提出了丰产的降水分布为4月23.8~32.3mm,5月50.6~58.7mm,6月9...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降水的季节分布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因素的主次,6月降水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提出了丰产的降水分布为4月23.8~32.3mm,5月50.6~58.7mm,6月94.7~103mm,7月161.2~172.8mm;分析了边际产量效应,各月均是在干旱时灌水边际产量效应高,超过适宜水分后为负效应。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和节水灌既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降水 季节分布 模型 产量
下载PDF
中国东北部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原生产量与生态因素的关系及其预测模型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昱生 赵妮珊 +3 位作者 徐中儒 李源 侯中田 吴秀清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86-295,共10页
本文报道了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原生产量与主要生态因素积温、降水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关系。讨论了这些生态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草原生产量的影响。采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和双重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贝加尔针茅草原生产量... 本文报道了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原生产量与主要生态因素积温、降水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关系。讨论了这些生态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草原生产量的影响。采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和双重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贝加尔针茅草原生产量的预测模型,经对该模型的检验表明,所建模型可以在草原畜牧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茅草原 生产量预测 生态因素
下载PDF
双重组合设计 被引量:6
4
作者 徐中儒 葛家麒 +3 位作者 侯中田 刘德深 赵妮珊 吴秀清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98-302,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试验设计方法,双重组合设计方法.它采用m个因素的组合阵,在第m+1个因素的组合设计点上布局而扩展为m+1个因素的组合阵,并讨论了这类组合阵的性质.利用这一结果探讨了在建立有关作物生产的回归模型时,用可控... 提出了一种新的试验设计方法,双重组合设计方法.它采用m个因素的组合阵,在第m+1个因素的组合设计点上布局而扩展为m+1个因素的组合阵,并讨论了这类组合阵的性质.利用这一结果探讨了在建立有关作物生产的回归模型时,用可控因素挂接不可控因素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组合设计 组合阵 回归模型
下载PDF
黑龙江省小麦自然生产力的试验研究和预测 被引量:2
5
作者 吴秀清 赵妮珊 孟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13-318,共6页
通过生态网定位试验建立的小麦自然生产力数学模型,综合研究了热量、水分和土壤有机质3个生态因子对小麦自然生产力变化动态的影响.应用模型对黑龙江省不同气候、土壤肥力地区的小麦自然生产力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小麦 数学模型 自然生产力 预测
下载PDF
黑龙江省谷子自然生产力的试验研究和预测 被引量:3
6
作者 吴秀清 赵妮珊 《东北农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109-117,共9页
本试验根据黑龙江省不同气候和土壤肥力分布,采用统一试验方案,进行了11个县29个试验点的谷子自然生产力农业生态联合试验。在此基础上,运用双重组合设计原理,初步建立起该省谷子自然生产力的数学模型。
关键词 谷子 自然生产力 预测 非可控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