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二膦酸盐对大鼠正畸源性牙根吸收及牙移动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邹亚楠 林聪 +3 位作者 王旭霞 陈佩佩 赵姝亚 张君 《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865-870,共6页
目的探讨第2代与第3代膦酸盐类在正畸过程中对大鼠牙齿移动距离和牙根吸收的影响,为临床正畸牙齿移动中预防牙根吸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6只6周龄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级Wistar雌性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正畸牙齿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随... 目的探讨第2代与第3代膦酸盐类在正畸过程中对大鼠牙齿移动距离和牙根吸收的影响,为临床正畸牙齿移动中预防牙根吸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6只6周龄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级Wistar雌性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正畸牙齿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帕米膦酸钠组与伊班膦酸钠组各48只;分别于上颌左侧第一磨牙近中腭侧黏骨膜下注射50μL帕米膦酸钠、伊班膦酸钠,每3天1次。正畸加力第3、7、14天时每组分别处死16只大鼠,随机选择其中8只测定牙齿移动距离并制作牙周组织学切片测定牙根吸收指数,另外8只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牙根吸收情况。实验数据用PASW statistics18软件进行处理。结果第3、7、14天,两组牙齿移动距离均逐渐增加,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帕米膦酸钠组牙根吸收指数在第3、7、14天比伊班膦酸钠组相对较大,但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注射第2代膦酸盐类与第3代膦酸盐类对大鼠正畸源性牙齿移动和根吸收的影响大致相同,两者均可减缓牙齿移动的速度和减轻牙根吸收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膦酸盐类 帕米膦酸钠 伊班膦酸钠 正畸牙移动 牙根吸收 大鼠
下载PDF
雷奈酸锶对大鼠快速扩弓过程中腭中缝B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徐超 王旭霞 +3 位作者 王英姿 杨盼盼 赵姝亚 张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6年第6期647-651,共5页
目的:研究雷奈酸锶对大鼠快速扩弓过程中腭中缝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2只,其中,A组为对照组。将机械扩弓装置置于B、C 2组大鼠... 目的:研究雷奈酸锶对大鼠快速扩弓过程中腭中缝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2只,其中,A组为对照组。将机械扩弓装置置于B、C 2组大鼠上颌两侧第一、二磨牙之间,并加力100 g,A组不做处理。C组大鼠每天灌服600 mg/kg雷奈酸锶溶液,B组灌服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加力后4、7、10 d分批处死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腭中缝组织中BMP-2的表达,并利用Image-pro plus粘结对切片吸光度进行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B组大鼠腭中缝组织中BMP-2的表达量在第4天时显著高于A组(P<0.05),而在第7天和第10天时与A组无显著差异(P>0.05);C组大鼠腭中缝组织中BMP-2的表达量在各个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结论:雷奈酸锶能够促进大鼠快速扩弓过程中BMP-2的表达量和表达时长,可能促进了快速扩弓过程中腭中缝的新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奈酸锶 BMP-2 上颌快速扩弓
下载PDF
包含颞下颌关节的颅面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世雄 王旭霞 +4 位作者 张文娟 刘宛鑫 赵姝亚 陈云 张君 《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811-814,共4页
目的建立包括颞下颌关节在内的颅面三维有限元模型。为日后通过前方牵引矫治力的加载,探讨前牵引矫治力及反作用力在颅上颌复合体、下颌骨、髁状突和关节窝内的应力分布。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正常志愿者颅面部,将所获得的DICOM格式的图... 目的建立包括颞下颌关节在内的颅面三维有限元模型。为日后通过前方牵引矫治力的加载,探讨前牵引矫治力及反作用力在颅上颌复合体、下颌骨、髁状突和关节窝内的应力分布。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正常志愿者颅面部,将所获得的DICOM格式的图像导入Mimics软件,对包含颞下颌关节的颅面部进行网格划分。结果成功建立起包括下颌骨颞下颌关节在内的颅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所建立颅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共包含110 770个节点和28 740个单元,其中中上颌骨由76 892个节点和20 387个单元构成,下颌骨由33 878个节点8 353个单元构成。该模型结构相对比较完整,网格质量良好,与生物实体真实结构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结论成功建立了包括颞下颌关节在内的颅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所建模型具有很高的精确性,为日后进行模拟加载试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三维有限元模型 颅颌面
下载PDF
雷尼酸锶对大鼠上颌快速扩弓影响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孔超 王旭霞 +3 位作者 汪倩倩 韩媛媛 赵姝亚 张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6-340,共5页
目的探讨雷尼酸锶对大鼠上颌快速扩弓的影响。方法 36只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A)组﹑扩弓(B)组﹑扩弓并给药雷尼酸锶(C)组,每组12只。A组不扩弓,也不给药雷尼酸锶;B﹑C组用双眼圈簧扩弓器扩弓,力值1 N;C组扩弓开始... 目的探讨雷尼酸锶对大鼠上颌快速扩弓的影响。方法 36只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A)组﹑扩弓(B)组﹑扩弓并给药雷尼酸锶(C)组,每组12只。A组不扩弓,也不给药雷尼酸锶;B﹑C组用双眼圈簧扩弓器扩弓,力值1 N;C组扩弓开始即每天定时给药雷尼酸锶(600 mg·kg-1)。实验第4﹑7﹑10天分批处死大鼠,测量上颌宽度,并对大鼠腭中缝进行组织学观察和成骨细胞计数。结果扩弓结束后,A组大鼠上颌宽度无明显变化(P>0.05),B﹑C组上颌宽度较扩弓前均增加(P<0.05),而B﹑C两组间的上颌宽度无明显差异(P>0.05)。组织学观察,A组腭中缝见少量红染的纤维组织,可见间充质样细胞、软骨细胞及成骨细胞。B﹑C组腭中缝处见较多红染的纤维组织,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增多,腭中缝近骨边缘处多见成骨细胞;C组成骨细胞计数多于B组。结论上颌快速扩弓可开大发育期大鼠腭中缝,增加上牙弓及上颌宽度;雷尼酸锶可以促进大鼠上颌快速扩弓时腭中缝处成骨细胞分化,加速新骨形成及骨质沉积钙化,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尼酸锶 上颌快速扩弓 成骨细胞
下载PDF
第二代与第三代二膦酸盐对正畸源性牙移动及牙根吸收的影响
5
作者 张体勇 王旭霞 +2 位作者 王胜林 赵姝亚 张君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6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第二代与第三代二膦酸盐对大鼠牙齿正畸过程中移动距离和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 96只正畸牙齿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二代组与三代组各48只;分别于上颌左侧第一磨牙近中腭侧黏骨膜下注射50μL帕米膦酸钠、伊班膦酸钠,每3天1次。正畸加... 目的探讨第二代与第三代二膦酸盐对大鼠牙齿正畸过程中移动距离和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 96只正畸牙齿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二代组与三代组各48只;分别于上颌左侧第一磨牙近中腭侧黏骨膜下注射50μL帕米膦酸钠、伊班膦酸钠,每3天1次。正畸加力第3、7、14 d时每组分别处死16只大鼠,随机选择其中8只测定牙齿移动距离并制作牙周组织学切片测定牙根吸收指数,另外8只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牙根吸收情况。结果第3、7、14 d,两组牙齿移动距离均逐渐增加,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二代组牙根吸收指数在第3、7、14 d比三代组相对较大,但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米膦酸钠与伊班膦酸钠减缓正畸牙齿移动和减轻牙根吸收的作用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膦酸钠 伊班膦酸钠 正畸牙移动 牙根吸收
下载PDF
帕米膦酸钠和伊班膦酸钠对正畸牙根吸收影响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姝亚 王旭霞 +3 位作者 刘宛鑫 董瑞 李静 张君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23-528,共6页
目的比较抗代谢性骨病药物帕米膦酸钠和伊班膦酸钠对大鼠正畸牙根吸收的影响,为正畸临床预防牙根吸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72只6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健康雌性Wistar大鼠建立正畸牙齿移动动物模型,按随机... 目的比较抗代谢性骨病药物帕米膦酸钠和伊班膦酸钠对大鼠正畸牙根吸收的影响,为正畸临床预防牙根吸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72只6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健康雌性Wistar大鼠建立正畸牙齿移动动物模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帕米膦酸钠组与伊班膦酸钠组,每组24只,分别注射生理盐水(0.9%NaCl溶液)、0.5mmol/L帕米膦酸钠溶液和0.5mmol/L伊班膦酸钠溶液各50μl。实验第3、7、14天时每组分别处死8只大鼠行组织切片观察,进行破牙骨质细胞计数、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 factor,ODF)检测及牙根吸收指数分析,使用PASW Statistics18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比较。结果各组第3天破牙骨质细胞数、ODF表达及牙根吸收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和14天破牙骨质细胞数、ODF表达及牙根吸收指数帕米膦酸钠组[(2.675±0.002)个、(0.1683±0.0007)、(0.103±0.003)和(3.886±0.048)个、(0.1873±0.0014)、(0.283±0.001)]和伊班膦酸钠组[(2.601±0.001)个、(0.1634±0.0010)、(0.099±0.002)和(3.754±0.019)个、(0.1818±0.0016)、(0.281±0.001)]均显著小于相同时间点对照组[(2.810±0.001)个、(0.1792_-±0.0008)、(0.120±0.001)和(4.800±0.001)个、(0.2060±0.0007)、(0.401±0.001)](P〈0.05);相同时间点帕米膦酸钠与伊班膦酸钠组各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米膦酸钠与伊班膦酸钠对大鼠正畸牙根吸收的影响基本一致,均可减轻牙根吸收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齿移动 伊班膦酸钠 帕米膦酸钠 牙根吸收 动物实验 Wistar大鼠 NACL溶液 抗代谢性骨病药物
原文传递
错颌畸形对成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曾婧 郑德华 +3 位作者 王旭霞 赵姝亚 徐超 张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4-97,共4页
目的了解错颌畸形对成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正畸医师对成人正畸患者的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1例成人错颌畸形患者(患者组),在其进行正畸治疗前1周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进行调查。另外选取70例非正畸成人门诊患者为对照... 目的了解错颌畸形对成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正畸医师对成人正畸患者的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1例成人错颌畸形患者(患者组),在其进行正畸治疗前1周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进行调查。另外选取70例非正畸成人门诊患者为对照组,使用SCL-90问卷进行心理状况测评。结果患者组人际敏感、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对照组(P<0.05);男、女成人错颌畸形患者相比,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7.15%的成人错颌畸形患者至少一项因子分≥2,提示有亚健康心理状态;6.59%的成人错颌畸形患者至少一项因子分>3,提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结论错颌畸形由于严重影响患者容貌美观和口颌系统功能健康,对成人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正畸医师在对成人患者的诊疗过程中应重视其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适时给予必要的心理辅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颌畸形 成人正畸 症状自评量表 心理健康
原文传递
前方牵引反作用力对颞下颌关节区受力状况影响的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静 王旭霞 +3 位作者 李涛 刘宛鑫 赵姝亚 张君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3年第9期519-523,共5页
目的:建立并使用颅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前方牵引反作用力对颞下颌关节区以及整个下颌骨的应力分布和位移变化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1例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采用薄层螺旋CT扫描获取其颅颌面复合体二维图像原始DICOM数据,利用Mimics、... 目的:建立并使用颅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前方牵引反作用力对颞下颌关节区以及整个下颌骨的应力分布和位移变化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1例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采用薄层螺旋CT扫描获取其颅颌面复合体二维图像原始DICOM数据,利用Mimics、Magics、MSC.Marc等图像处理软件建立颅颌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10.0软件,在下颌骨颏顶点处施加与牙合平面成37°角,大小为5 N的力并分析其受力状况。结果:①获得了精确细致的颅颌面复合体三维几何模型,其网格划分准确合理,与重建生物模型的形态相似性好,力学特性体现准确性高。②下颌骨的应力集中区域位于髁突顶部及颈部,髁突表面最大受力区域位于髁突前斜面。上颌骨表面应力集中区域位于关节窝,其中关节窝表面受力最大区域位于关节结节后斜面。③下颌骨的位移图显示位移大小从颏部至髁突逐级递减,其方向与施力方向一致。下颌骨位移变化最大处位于节点力加载部位,髁突部位位移变化量最小。结论:成功建立了包括颞下颌关节在内的颅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具有很高的精确性,可用于前方牵引反作用力的相关研究。前方牵引反作用力会对颞下颌关节区以及下颌骨的应力分布和位移状况产生影响,但其是否会造成颞下颌关节紊乱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方牵引 颞下颌关节 三维有限元 颅颌面复合体
原文传递
前牵引矫治方向顺时针变化反作用力有限元分析
9
作者 雷印涛 王旭霞 +3 位作者 董瑞 赵姝亚 陈云 张君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467-472,共6页
目的建立颅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前牵引角度顺时针增大时其反作用力在颞下颌关节(TMJ)和颌骨的应力及位移变化,为正畸临床更好地治疗骨性Ⅲ类错,避免对TMJ和颌骨的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0—2012年在山东大学机械工程... 目的建立颅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前牵引角度顺时针增大时其反作用力在颞下颌关节(TMJ)和颌骨的应力及位移变化,为正畸临床更好地治疗骨性Ⅲ类错,避免对TMJ和颌骨的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0—2012年在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实验室完成。选择1名健康青年男性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完整的包含TMJ的颅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前牵引矫治器反作用力,直接在颏部施以一定大小的力并顺时改变施力的方向,测定TMJ和颌骨应力及位移的变化情况。结果 (1)应力方面:从不同角度加载节点力之后产生最大应力点出现在加载部位颏部,关节窝、髁突头颈部等部位应力也比较集中;从不同角度施加相同载荷时,上下颌骨均产生接触应力,40°时最小。(2)位移方面:以一定力值不同角度施加节点力后,该模型产生微小的位移变化,位移最大部位产生在加载部位;下颌发生了顺时针旋转。结论 (1)前牵引矫治器在牵引上颌向前的同时,确实对TMJ及颌骨产生反作用力,临床上在保证上颌牵引效果的同时,要考虑将其不利的反作用力降到最低;(2)传统加力方式中的角度(37°)似乎并不是最佳的选择,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两方面考虑40°要优于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牵引 矫治方向 反作用力 颞下颌关节 三维有限元
原文传递
STA牙周膜注射麻醉在乳磨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姝亚 朱顶贵 +2 位作者 阙音恺 高朗 邢向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664-667,共4页
目的:比较STA牙周膜浸润麻醉与卡具芯注射器行骨膜上浸润麻醉在乳磨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例下颌双侧第一乳磨牙牙髓炎患儿,两侧随机进行不同麻醉,分为牙周组和骨膜组。SEM量表和WB量表分别评价两组注射时疼痛程度、根管... 目的:比较STA牙周膜浸润麻醉与卡具芯注射器行骨膜上浸润麻醉在乳磨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例下颌双侧第一乳磨牙牙髓炎患儿,两侧随机进行不同麻醉,分为牙周组和骨膜组。SEM量表和WB量表分别评价两组注射时疼痛程度、根管治疗中麻醉效果以及治疗后24 h软组织情况。结果:注射时骨膜组SEM量表和WB量表平均得分均高于牙周膜组(P<0.05);根管治疗过程中骨膜组SEM量表和WB量表平均得分均高于牙周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回访发现牙周组较骨膜组术后软组织不适情况较少,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儿童乳磨牙根管治疗中,STA牙周膜注射麻醉较传统骨膜上浸润麻醉注射时疼痛程度更轻,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 牙周膜注射麻醉 乳磨牙 根管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