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傅山对《庄子》是非观的诠释——兼论其对郭象的批评
1
作者 赵娴京 《人文天下》 2023年第1期59-66,共8页
明遗民傅山基于时代关切,立足现实世界,对庄子的是非观重新作出诠释。不同于庄子之“泯是非”,傅山提出“是非顾在”,认为人当去除坚执私己立场的“成心”,因任各物当下本然之是非以成就其独特的价值,使“物各自是”。他倡导人置身世间... 明遗民傅山基于时代关切,立足现实世界,对庄子的是非观重新作出诠释。不同于庄子之“泯是非”,傅山提出“是非顾在”,认为人当去除坚执私己立场的“成心”,因任各物当下本然之是非以成就其独特的价值,使“物各自是”。他倡导人置身世间,在本有的良知上遣除私意分别,明辨是非,“取其是而去其非”。傅山因而不满郭象顺任成心以齐是非的观点,批评其否认事物客观的是非差异,缺乏道德操守,对主观执持之“是非之心”的消极因循取消了人向上一机的工夫努力。傅山的是非观凸显其经世济民的客观精神和道义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山 庄子 是非观 郭象 成心
下载PDF
基于先秦道德问题探析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2
作者 魏涛 赵娴京 《人文天下》 2023年第8期33-39,共7页
先秦时期,人们面临的道德困境比较普遍,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道德选择,甚至导致道德问题。人们陷入道德困境的原因以及中国古代哲学家使人脱离困境的方式反映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我国传统思维方式是象形思维,注重辩... 先秦时期,人们面临的道德困境比较普遍,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道德选择,甚至导致道德问题。人们陷入道德困境的原因以及中国古代哲学家使人脱离困境的方式反映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我国传统思维方式是象形思维,注重辩证性和实效性,缺乏逻辑分析和论证。推动传统思维方式向现代思维方式转变,有助于人们走出道德困境,解决道德问题,有助于探寻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和演进方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道德困境 逻辑分析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下载PDF
道本无封,返真通变——傅山会通儒道的庄学新诠
3
作者 赵娴京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1年第1期84-97,共14页
傅山以儒为本,会通儒道来重新诠释《庄子》。他以真善整全的"无封"之道为超越性基础与依归,立本于儒家差异化的人伦实存,并参酌庄子思想中"丧我""无己"的养性工夫,以破除自我封界,恢复人的整全生命本真,... 傅山以儒为本,会通儒道来重新诠释《庄子》。他以真善整全的"无封"之道为超越性基础与依归,立本于儒家差异化的人伦实存,并参酌庄子思想中"丧我""无己"的养性工夫,以破除自我封界,恢复人的整全生命本真,达至"伦与物忘"的人格自由、彼我平等之境。傅山认为,在个人的德性成就基础上,天道中本有的儒家仁义礼制规范亦可去除固化、异化之弊而复归内在精神实质,超越世俗的善恶分界而顺天应人,并在具体、历时性的现实存有中变通践履。基于强烈的儒家现世关怀和道德实践精神,傅山有效消解了庄子超然世外、蔑弃人文、取消是非的消极无为倾向。傅山如此会通儒道重释《庄子》,对于拯救当时的时弊,复兴中华文明、救世济民,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本无封 无己丧我 伦与物忘 至仁无亲 世变治异
下载PDF
诚中形外:儒学工夫论的思想架构
4
作者 李景林 赵娴京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94,共9页
儒学以生命存在的实现为思想的进路,其所言达道,是一种身心上的体证和实践上的拥有,儒家哲学由此而有工夫与工夫论之说。儒家言工夫,包括"成己""成物"内外两面之统一,其思想架构,可用《学》《庸》"诚中形外&qu... 儒学以生命存在的实现为思想的进路,其所言达道,是一种身心上的体证和实践上的拥有,儒家哲学由此而有工夫与工夫论之说。儒家言工夫,包括"成己""成物"内外两面之统一,其思想架构,可用《学》《庸》"诚中形外"的观念来提挈概括。"成己"着重于个体生命整体性的实现,人的实存表现既因内在本体性的确立和贯通而臻于精纯或"纯一性",又在生命历程中展现为一种生生连续的"同一性",获得生命存在之整体性的迁化和本质性的升华,成为道体、天理所依之以全幅必然展现的一种当下性的场域。"成物"着重于君子德化天下的教化作用。儒家讲"诚中形外",是要通过成己以成物的途径,达成人己、物我一体相通和平等性的价值实现,此亦儒家落实其教化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中形外 成己 成物 纯一性 同一性 形善于外
原文传递
学案导学巧复习
5
作者 赵娴京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63,共2页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应该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思考、探索、发现真知。“211三案引学”教学模式之“学案导学”法正是体现“先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应该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思考、探索、发现真知。“211三案引学”教学模式之“学案导学”法正是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辅学”的新课改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案 导学 合作探究 新课改理念 霍姆林斯基 以学定教 教学效果 自主学习 学生主体地位 高中政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