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对儿童生长发育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宁利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7期118-120,共3页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对儿童生长发育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7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78例身体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取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对比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的体重、身高、血红蛋白...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对儿童生长发育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7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78例身体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取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对比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的体重、身高、血红蛋白、白蛋白、锌、铁水平;对比观察组患儿治疗1、2年后的体重、身高、血红蛋白、白蛋白、锌、铁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前的体重(15.65±1.27)kg、身高(91.37±4.76)cm、血红蛋白(98.53±6.43)g/L、白蛋白(33.54±3.76)g/L、锌(52.48±7.47)μmol/L、铁(7.26±2.36)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20.53±2.64)kg、(117.54±8.47)cm、(118.95±9.76)g/L、(37.47±3.65)g/L、(69.64±8.48)μmol/L、(9.73±2.65)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2年后的体重(23.76±3.26)kg、身高(132.54±9.57)cm、血红蛋白(125.36±9.54)g/L、白蛋白(41.26±6.46)g/L、锌(72.67±7.48)μmol/L、铁(9.93±2.37)μmol/L均高于治疗1年后的(19.53±3.15)kg、(107.34±8.47)cm、(120.46±9.26)g/L、(38.43±5.35)g/L、(63.76±6.58)μmol/L、(9.21±2.15)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因此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以此来促使儿童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 儿童 生长发育 影响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辅助治疗小儿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宁利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3期82-85,共4页
目的 调查研究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辅助治疗小儿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 80例小儿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辅助治疗。对比两组... 目的 调查研究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辅助治疗小儿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 80例小儿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为(3.01±1.27)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3.62±0.83)d,退热时间为(2.36±0.73)d,住院时间为(8.32±1.91)d;对照组咳嗽缓解时间为(5.62±1.51)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5.27±1.39)d,退热时间为(4.54±1.16)d,住院时间为(12.09±2.39)d。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 PG)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使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辅助治疗更具有可行性,治疗整体效果更好,患儿恢复更快而且不会增加患儿的身体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小儿糖尿病 重症肺炎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宁利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5期154-157,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小儿多动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盐酸哌甲酯控释片(商品名:专注达)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吡贝地尔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患... 目的 探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小儿多动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盐酸哌甲酯控释片(商品名:专注达)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吡贝地尔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行为问题评分、多巴胺水平、多动指数、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心理问题、品行问题及学习问题评分分别为(0.78±0.21)、(0.62±0.18)、(0.75±0.26)分,低于对照组的(1.34±0.57)、(1.13±0.39)、(1.33±0.6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多巴胺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动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多动症患儿采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进行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行为症状、多动指数等,同时还能够降低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吡贝地尔缓释片 多动症 多动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