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民国江西词人群体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家晨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33-39,共7页
民国时期江西词人以《词学季刊》《同声月刊》《学衡》《青鹤》等杂志为依托,分别形成以夏敬观、龙榆生为领袖以及以王易、胡先骕为首的两支词人群。江西词人群体是以地缘、业缘、学缘为纽带结成,他们早期词学梦窗、彊村,词境质实、词... 民国时期江西词人以《词学季刊》《同声月刊》《学衡》《青鹤》等杂志为依托,分别形成以夏敬观、龙榆生为领袖以及以王易、胡先骕为首的两支词人群。江西词人群体是以地缘、业缘、学缘为纽带结成,他们早期词学梦窗、彊村,词境质实、词风晦涩、情感沉郁;20世纪30年代中叶后标举“苏辛”,以词纪史,书写时事,词风飚烈。民国江西词人群体不仅延续了千年词统,以词记述民国特殊时期的家国史、学人心灵史,更促使时代词坛风会由“梦窗”转为“苏辛”,为新中国培植了大批词学传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词人群体 创作 意义
下载PDF
论民国宋诗派文人群体的抗战词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家晨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57-63,共7页
民国之际,宋诗派文人群体于十四年抗战时所作的以抗战为主题的词作,既有对惨烈的战争场景、过程、结果的书写,亦有对自身飘零、民众流离苦楚的叹息,更有对抗战英模的颂咏。他们的抗战词继承了我国古代战争诗词纪实性的创作手法,擅长刻... 民国之际,宋诗派文人群体于十四年抗战时所作的以抗战为主题的词作,既有对惨烈的战争场景、过程、结果的书写,亦有对自身飘零、民众流离苦楚的叹息,更有对抗战英模的颂咏。他们的抗战词继承了我国古代战争诗词纪实性的创作手法,擅长刻画具体人物以兴发情感,呈现出"沉郁"风貌,彰显出现代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以宋诗派抗战词为代表的旧体诗词在抗战时期呈现出复兴之势,它们不仅鼓舞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抵御外侮的斗志,而且对中国现代文学具有补写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宋诗派文人群体 抗战词 美学特质 文化意义
下载PDF
朱祖谋流寓江南与同光体诗派词风的流变
3
作者 赵家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61-67,共7页
光绪二十六年,朱祖谋应王鹏运之邀参与校注《梦窗词》并开始学习梦窗词风。他四校梦窗词,填词用梦窗韵或和梦窗韵,编纂《宋词三百首》并笺注、评点、诠释梦窗词旨,日益崇尚梦窗词风。辛亥易代后,他流寓沪、苏之间,积极参与文人筵饮、雅... 光绪二十六年,朱祖谋应王鹏运之邀参与校注《梦窗词》并开始学习梦窗词风。他四校梦窗词,填词用梦窗韵或和梦窗韵,编纂《宋词三百首》并笺注、评点、诠释梦窗词旨,日益崇尚梦窗词风。辛亥易代后,他流寓沪、苏之间,积极参与文人筵饮、雅集、诗词社团社课以及交游活动,培养、奖掖后进词人,在民国词坛上掀起"梦窗热"。活跃在此时期的同光体诗派深受其影响,词学也由宗尚浙西、常州二派逐渐转变为推崇"梦窗"及彊邨词风。朱祖谋将晚清四大词人推崇的梦窗词风流播到全国流域,一代词学风会为之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词坛 朱祖谋 《梦窗词》 梦窗词风 同光体
下载PDF
同光体词人群体考论
4
作者 赵家晨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7-122,共6页
同光体词人群体的形成得益于亲缘、地缘、学缘、业缘、宦缘等五种缘分的交织,清遗民群体寓居沪上组织诗词唱和以及由此引发的群体效益。该群体呈现出活跃时间跨度大、成员众多、身份复杂且词学活动社团化、刊物化的特征。词学主张由早... 同光体词人群体的形成得益于亲缘、地缘、学缘、业缘、宦缘等五种缘分的交织,清遗民群体寓居沪上组织诗词唱和以及由此引发的群体效益。该群体呈现出活跃时间跨度大、成员众多、身份复杂且词学活动社团化、刊物化的特征。词学主张由早期推崇梦窗彊邨、工于词艺转变为崇尚苏辛、以词纪史,创作上由独自哀吟转为家国之叹。同光体词人群体是一个由清遗民及中华民国高校教授为主体、松散的业余性词人群体,并未形成特定的词学流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学创作 同光体 词人群体 群体特征 清遗民
下载PDF
论同光体诗派的词学观——以晚清四大词人为参照
5
作者 赵家晨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71-76,共6页
清末民初之际的同光体诗派在词体观念上一方面主张词体要上通骚雅,蕴有寄托,要能反映风人之旨,起到教化民众的作用;另一方面保持词体的独特性,要能蕴藉含蓄,清空骚雅,以最大程度彰显词体言情功能。他们注重词的音乐性,主张按乐律校词、... 清末民初之际的同光体诗派在词体观念上一方面主张词体要上通骚雅,蕴有寄托,要能反映风人之旨,起到教化民众的作用;另一方面保持词体的独特性,要能蕴藉含蓄,清空骚雅,以最大程度彰显词体言情功能。他们注重词的音乐性,主张按乐律校词、填词,并给出明确的学词途径和研治词学的方法。在词作审美上,他们既推崇南宋词之骚雅,又歆羡五代、北宋词之神穆,既喜爱婉约空灵词风,亦兼容豪放旷逸词境。与晚清四大词人相较,同光体诗派的词学观念更为通达,已明显显现现代词学的雏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光体 晚清四大词人 词学观 清末民初
下载PDF
论辛弃疾在民国宋诗派文人群体中的接受
6
作者 赵家晨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52-57,共6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龙榆生为代表的一批宋诗派文人肆力推崇辛弃疾,欲建立"以东坡为开山,以稼轩为冢嗣"的新词派,取代老套过时的"梦窗"词风。龙榆生编纂《唐宋名家词选》将辛弃疾排名第一、苏轼排名第二,用以标榜...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龙榆生为代表的一批宋诗派文人肆力推崇辛弃疾,欲建立"以东坡为开山,以稼轩为冢嗣"的新词派,取代老套过时的"梦窗"词风。龙榆生编纂《唐宋名家词选》将辛弃疾排名第一、苏轼排名第二,用以标榜自己崇尚刚劲用世的豪放词;夏敬观为午社"四声之争"一锤定音,强调词应为表达内容灵活运用声律。以龙、夏为代表的民国宋诗派文人对以辛弃疾为代表的两宋豪放词派的推崇其最大价值在于转移一代词学之风气,笼罩词坛长达数十年的"梦窗"词风逐渐为"苏辛"豪迈词风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民国 宋诗派 接受
下载PDF
论同光体词人群体的抗战词
7
作者 赵家晨 《中国韵文学刊》 2018年第4期91-96,共6页
同光体词人群体于抗战时期书写的词作既陈述了战争带来的灾难及自身流离之苦、思乡之切,也歌咏抗战英模人物,抒发杀敌报国之志。词作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诗史传统,呈现出沉郁、慷慨、悲壮的美学特质。他们的抗战词不仅与同时期... 同光体词人群体于抗战时期书写的词作既陈述了战争带来的灾难及自身流离之苦、思乡之切,也歌咏抗战英模人物,抒发杀敌报国之志。词作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诗史传统,呈现出沉郁、慷慨、悲壮的美学特质。他们的抗战词不仅与同时期新文学作家抗战旧体诗词一起汇聚成抗战文学大潮,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正义行动摇旗呐喊,鼓舞中华儿女斗志,也为中华爱国主义史诗增添一页华丽的篇章,对现代中国文学史具有改写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光体词人群体 抗战词 美学特质 文化意义
下载PDF
论胡先骕的词学批评——兼评其文化民族主义倾向
8
作者 赵家晨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93-98,共6页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提及胡先骕多集中在批判其保守的思想观念方面,他在词学上的成就及其以词学观念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民族主义倾向却少有人关注。胡先骕的词学批评从词体源流及创作、风格、审美等几方面着手构建出一整套词学批评体系,然...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提及胡先骕多集中在批判其保守的思想观念方面,他在词学上的成就及其以词学观念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民族主义倾向却少有人关注。胡先骕的词学批评从词体源流及创作、风格、审美等几方面着手构建出一整套词学批评体系,然其词学批评依旧徘徊在传统文学批判范畴之内,且与当时社会文化民族主义思潮暗合。从家学渊源、教育经历、社会交游及时代风气等方面探寻胡先骕文化民族主义的缘由可知,胡先骕是一个坚定的传统文化捍卫者及传承者。这对于当下大力倡导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先骕 词学批评 文化民族主义
下载PDF
居住小区更新改造规划设计--以太原市丽华苑居住小区为例
9
作者 赵家晨 李彬 《艺术科技》 2022年第1期166-168,215,共4页
随着国家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多方面的需求,许多老旧的居住小区由于使用时间过长,出现了配套设施老化、环境条件达不到要求以及外界新小区造成视觉冲击等问题,亟待更新改造。基于此,文章对太原市丽华苑居住小区... 随着国家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多方面的需求,许多老旧的居住小区由于使用时间过长,出现了配套设施老化、环境条件达不到要求以及外界新小区造成视觉冲击等问题,亟待更新改造。基于此,文章对太原市丽华苑居住小区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并提出改造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小区 更新改造 规划设计
下载PDF
论同光体诗人龙榆生的诗歌
10
作者 赵家晨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50-56,共7页
目前学界研究龙榆生主要集中在词学方面,对龙榆生诗歌及其诗学交游的论述甚少。龙榆生与活跃在民国诗坛上的同光体诗人交游甚多,其诗歌风格多效同光体。他的诗歌从内容上除了继承旧体诗主要吟咏的题材之外,又增添了时代新气象;诗歌特征... 目前学界研究龙榆生主要集中在词学方面,对龙榆生诗歌及其诗学交游的论述甚少。龙榆生与活跃在民国诗坛上的同光体诗人交游甚多,其诗歌风格多效同光体。他的诗歌从内容上除了继承旧体诗主要吟咏的题材之外,又增添了时代新气象;诗歌特征既秉承了同光体诗派特有的求新、求涩、求异的特征,又有着自己质朴自然的气质。对龙榆生诗歌及其诗学渊源的探讨,不但有助于全面、准确地还原龙榆生形象,也为学界研究民国学者旧体诗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榆生 交游 诗歌 意义
下载PDF
论陈衍《朱丝词》及其词学观
11
作者 赵家晨 《闽台文化研究》 2020年第4期91-98,共8页
清末民初之际同光体诗派领袖陈衍以论诗而博得盛名,然其亦涉倚声。其早年所作《朱丝词》以唱和赠答、闺情、闲愁、咏物为主题,词作情感真挚缠绵,形成婉约清丽词风。这种词风的塑形来自于陈衍与林葆恒、叶大壮、李宗祎、曹元忠、夏承焘... 清末民初之际同光体诗派领袖陈衍以论诗而博得盛名,然其亦涉倚声。其早年所作《朱丝词》以唱和赠答、闺情、闲愁、咏物为主题,词作情感真挚缠绵,形成婉约清丽词风。这种词风的塑形来自于陈衍与林葆恒、叶大壮、李宗祎、曹元忠、夏承焘等倡导五代、北宋词人密切交游,也与陈衍词学渊源导源柳屯田、周美成,推重情真、词美的审美趣旨息息相关。透过陈衍与当时词坛名家交游所遗留的词序、词跋可知陈衍词学观:一、擅长以诗论词,在晚近词坛调和南北宋词大势中明确表明自己取法北宋;二、陈衍虽为"闽人作词不协"极力辩护,然内心终究因不善音律而少作词;三、论词兼收并蓄,能取常州、浙西二派之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衍《 朱丝词》 词学观
下载PDF
陈三立与近代江西诗风的演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家晨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5-101,共7页
光绪十六年(1890)陈三立漫游武昌,结识张之洞幕府文人群体,诗风由早岁寓居湖湘时的浪漫绮丽转向严谨涩硬。后来陈三立避居苏沪,研磨诗艺,其宗宋之风得以确立。因祭扫祖茔之故,他每岁必往返苏赣数次,江西籍诗人借此契机多向其求益诗学,... 光绪十六年(1890)陈三立漫游武昌,结识张之洞幕府文人群体,诗风由早岁寓居湖湘时的浪漫绮丽转向严谨涩硬。后来陈三立避居苏沪,研磨诗艺,其宗宋之风得以确立。因祭扫祖茔之故,他每岁必往返苏赣数次,江西籍诗人借此契机多向其求益诗学,其亦乐于大力奖掖后进赣地诗人,掀起清末民初江西诗坛诗学创作新高潮,晚近江西诗坛诗风遂由崇尚汉魏六朝转而推尊杜、韩、苏、黄。陈三立以其不囿唐宋的诗学思想指导后进赣籍诗人,开启了近代江西诗坛新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三立 江西诗坛 诗风 演变
原文传递
吴湖帆与现代“学人之词”的实践
13
作者 赵家晨 《中国诗学研究》 2021年第2期146-158,共13页
活跃在民国艺坛的吴湖帆以其精心撰述的词作彰显出现代考古学、美术学和书学的知识,其词一改传统"学人之词"以含括经史为主的面目,堪称现代"学人之词"典范。究其因由在于现代学科体系的建立、现代学术范式的推衍以... 活跃在民国艺坛的吴湖帆以其精心撰述的词作彰显出现代考古学、美术学和书学的知识,其词一改传统"学人之词"以含括经史为主的面目,堪称现代"学人之词"典范。究其因由在于现代学科体系的建立、现代学术范式的推衍以及学堂教育的普及促使成长于民初的吴湖帆完成了由传统之"士"向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转型,其价值观念、知识结构、生活方式以及社交模式与古人完全不同。吴氏《佞宋词痕》所开创的现代"学人之词"折射出的现代知识虽不如王国维"哲思词"、饶宗颐"形上词"那般精深,然代表了"学人之词"这一类型词作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后新的发展趋向,在现当代引发巨大回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湖帆 现代“学人之词” 实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