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冗余控制系统在300tLF钢包精炼炉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东 赵峰辉 +2 位作者 区兴华 刘向 贾涛 《工业加热》 CAS 2014年第2期66-68,共3页
通过具体实例,介绍了300 t LF钢包精炼炉冗余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西门子冗余PLC网络及工业以太网高速冗余环网的结构。通过现场实际应用证明,冗余控制系统的容错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控制系统的故障率。
关键词 冗余PLC 高速冗余环网(HSR) 系统可靠性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右旋糖酐20氯化钠注射液的含量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峰辉 李新图 +3 位作者 陈建中 陈跃 汪变 文桂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2期402-403,共2页
目的探讨测定右旋糖酐20氯化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右旋糖酐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检查法,在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同时,测定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中右旋糖酐的含量。结果右... 目的探讨测定右旋糖酐20氯化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右旋糖酐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检查法,在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同时,测定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中右旋糖酐的含量。结果右旋糖酐和氯化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5%(RSD=1.2%,n=3)和99.80%(RSD=0.6%,n=3)。结论采用药典中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检查法制备的同一供试品溶液同时测定右旋糖酐和氯化钠的含量,简便、快捷,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糖酐 含量测定 HPLC法
下载PDF
NetLinx和面向对象方法在精炼炉电控系统中的应用
3
作者 焦悦 杨洪音 +2 位作者 赵峰辉 刘向 贾涛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9年第11期31-32,36,共3页
RH精炼炉是一种用于生产优质钢水的二次精炼工艺设备,现已成为炉外精炼设备的主流。针对RH炉现场干扰源多、设备分散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NetLinx网络结构的控制系统,该系统综合运用了ControlNet和DeviceNet等网络技术。面向对象方法... RH精炼炉是一种用于生产优质钢水的二次精炼工艺设备,现已成为炉外精炼设备的主流。针对RH炉现场干扰源多、设备分散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NetLinx网络结构的控制系统,该系统综合运用了ControlNet和DeviceNet等网络技术。面向对象方法运用在PLC程序设计中,将设备和工艺流程独立设计,有效降低了程序的复杂度,提高了框架的复用性,便于后期的调试与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精炼炉 NetLinx网络结构 面向对象 可编程控制器
下载PDF
某矿山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模拟实验的各分段废石混入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峰辉 张晓峰 +1 位作者 宋超 陈琼羽 《现代矿业》 CAS 2022年第1期75-78,共4页
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损失贫化问题,采用三分段多进路放矿模型,研究了各分段废石的混入特征。研究发现:在第一分段下放矿,首先是分段内正面废石混入,随着放出矿岩质量的增加,每铲中废石混入量开始迅速增加,随后顶部废石开始混入;第... 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损失贫化问题,采用三分段多进路放矿模型,研究了各分段废石的混入特征。研究发现:在第一分段下放矿,首先是分段内正面废石混入,随着放出矿岩质量的增加,每铲中废石混入量开始迅速增加,随后顶部废石开始混入;第二、三分段下每铲中废石混入量呈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趋势,由于出矿进路上方的上一分段脊部残留体矿石被放出,顶部废石混入较少,正面废石是贫化的主要来源;第一、二、三分段的最终贫化率分别为30%、46%、42%,差异性原因在于第二、三分段放矿时,上分段中脊部残留体矿石被放出,减缓了废石的混入速度,增加了放出矿岩总量,同时提高了正面废石放出量,贫化率随之增加。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提高崩矿步距、增大进路口宽度和边孔角角度等措施,可以延缓正面废石的混入,降低放矿贫化;提高放矿截止品位、降低分段高度等措施,可以提高顶部矿岩的下降速度或时间,降低该分段内残留的矿石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废石混入特征 物理模拟实验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盐酸曲马多葡萄糖注射液中盐酸曲马多的含量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峰辉 李新图 +3 位作者 陈建中 陈跃 汪变 文桂芳 《中国药师》 CAS 2013年第3期393-394,共2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盐酸曲马葡萄糖注射液中盐酸曲马多的含量。方法:色谱柱:Bondysil-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醋酸-冰醋酸钠缓冲液(pH4.5)-甲醇(65:35),流速:1.0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71 nm,进样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盐酸曲马葡萄糖注射液中盐酸曲马多的含量。方法:色谱柱:Bondysil-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醋酸-冰醋酸钠缓冲液(pH4.5)-甲醇(65:35),流速:1.0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71 nm,进样量:20μl。结果:盐酸曲马多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0~140μg·ml^(-1)(r=0.999 0),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80%,n=9)。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曲马多葡萄糖注射液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天然气长输管道节能设计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峰辉 王驰 +1 位作者 关旭辉 彭方辉 《轻工科技》 2021年第7期18-19,共2页
天然气通常采用长输管道的传输方式,在实际的传输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到各种各样的设备,在实际输送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大量的能耗。要想提高天然气的传输效率,尽可能避免损耗,就需要开展科学的设计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天然气在长输管... 天然气通常采用长输管道的传输方式,在实际的传输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到各种各样的设备,在实际输送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大量的能耗。要想提高天然气的传输效率,尽可能避免损耗,就需要开展科学的设计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天然气在长输管道传输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节能水平,为长输管道使用寿命延长及工作性能优化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就天然气长输管道节能设计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长输管道 节能设计 能量损耗
下载PDF
波浪作用下的海底管道溢油扩散运移规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驰 梁法春 +2 位作者 何振楠 赵峰辉 王梦琦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21年第3期172-179,共8页
为了最大程度减少溢油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及经济损失,对海底管道溢油扩散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利用流体力学软件建立了波浪条件下的二维有风模型,并进行了验证。其次,通过二维有风模型进行溢油模拟,分析讨论了原油密度、海浪... 为了最大程度减少溢油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及经济损失,对海底管道溢油扩散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利用流体力学软件建立了波浪条件下的二维有风模型,并进行了验证。其次,通过二维有风模型进行溢油模拟,分析讨论了原油密度、海浪波长、水面风速等因素对溢油扩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建立的二维有风模型模拟结果比现有文献中模型更符合实验值,可靠性更高,可用于海底溢油情况的预测;2)原油密度会显著影响溢油到达海平面的时间及横向漂移距离;3)海浪波长对溢油上升速度有轻微影响,而对溢油横向扩散区域有显著影响;4)水面风速在溢油抵达海平面前几乎没有影响,但会加快抵达海平面后的扩散过程。研究结果可为溢油事故应急处理方案的制定及溢油的回收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工程 海底管道 溢油 数值模拟 波浪 二维有风模型
下载PDF
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的改进
8
作者 赵峰辉 李新图 陈跃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4期408-409,共2页
目的用纯化水代替含甲醇的流动相作为稀释剂测定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色谱柱:Amethyst C18-H,150mm×4.6mm,5μm;流动性: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水(20∶80);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10nm。结... 目的用纯化水代替含甲醇的流动相作为稀释剂测定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色谱柱:Amethyst C18-H,150mm×4.6mm,5μm;流动性: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水(20∶80);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10nm。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结果一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用纯化水代替含甲醇的流动相作为稀释剂方便、安全,测定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氯化钠 含量 有关物质 测定 改进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海底原油管道溢油扩散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驰 赵峰辉 +3 位作者 常清 董静 李紫薇 张烁 《当代化工》 CAS 2021年第10期2495-2500,共6页
海底原油管道的泄漏会对自然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破坏,快速获得溢油扩散路径、油滴分布及泄漏浓度等参数对减少损失至关重要。基于此,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建立二维有风模型对水下溢油行为规律进行研究,并将该模型模拟结果与ZHU的实... 海底原油管道的泄漏会对自然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破坏,快速获得溢油扩散路径、油滴分布及泄漏浓度等参数对减少损失至关重要。基于此,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建立二维有风模型对水下溢油行为规律进行研究,并将该模型模拟结果与ZHU的实验值对比证实了模型准确性。模型选用VOF方法(volume of fluid method),结合标准k-ε湍流方程,研究了溢油速度、破口尺寸、环境水深对溢油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溢油速度、破口尺寸的增大,相同时间内溢油扩散范围及海域内体积浓度增大,到达海平面时间减小。泄漏点处水深增大对溢油的扩散范围影响不大,但会延迟溢油达到海面的时间,降低海域内体积浓度。最后通过无量纲分析法给出不同工况下溢油横向漂移距离计算公式,为处理溢油事故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泄漏 数值模拟 二维有风模型 VOF方法
下载PDF
温度对超磁分离初沉污泥水解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峰辉 于德爽 +2 位作者 刘杰 陈光辉 张帆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74-1381,共8页
以超磁分离后初沉污泥作为研究对象,在维持初始pH在7.4~7.8的条件下,分别控制温度在20、25、30和35℃,探究温度对超磁分离初沉污泥厌氧水解酸化产物及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加速了超磁分离初沉污泥的水解酸化。35℃时,SCOD在... 以超磁分离后初沉污泥作为研究对象,在维持初始pH在7.4~7.8的条件下,分别控制温度在20、25、30和35℃,探究温度对超磁分离初沉污泥厌氧水解酸化产物及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加速了超磁分离初沉污泥的水解酸化。35℃时,SCOD在第3天即达到峰值970.32 mg·L-1,VFAs也达到峰值295.9 mg·L-1,此时,VFAs中含量最高的为乙酸217.1 mg·L-1,乙酸占比为73.3%;而25℃时,其占比为68%。超磁分离初沉污泥水解酸化获取内碳源的同时还伴随着N元素的释放,且温度越高,TN和NH4+-N的释放越明显。由于系统中聚合氯化铝((Al2(OH)nCl6-n)m,PAC)的存在,所以并没有P元素的释放。在30℃的反应温度下,超磁分离初沉污泥水解酸化即可以获取更多的碳源,又可以避免产生过高的N、P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沉污泥 超磁分离 水解酸化 内碳源
原文传递
基于反硝化除磷的低温启动与稳定运行的中试试验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帆 于德爽 +4 位作者 刘杰 王晓霞 宋新新 李传举 赵峰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136-4142,共7页
为了解反硝化聚磷菌(DPAOs)的脱氮除磷特性,以实际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在低温(6~16)℃下采用改良UCT工艺开展了中试规模(20m^3)的反硝化除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T为6~12℃,HRT为20h,SRT为35d改良UCT工艺可成功启动并稳定运行.稳定运行... 为了解反硝化聚磷菌(DPAOs)的脱氮除磷特性,以实际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在低温(6~16)℃下采用改良UCT工艺开展了中试规模(20m^3)的反硝化除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T为6~12℃,HRT为20h,SRT为35d改良UCT工艺可成功启动并稳定运行.稳定运行时,系统能保持60%±5%的脱氮率,80%±5%的除磷率,其中COD、NH4^+4-N、总氮(TN)和总磷(TP)出水浓度分别为20、5、11和0.5mg·L^-1,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为进一步考察该系统脱氮除磷特性,增大好氧池到缺氧池回流比至150%,待系统稳定后,系统可获得较高的脱氮除磷率,其中脱氮率为80%±10%,除磷率为90%±5%.其中,缺氧池反硝化除磷的作用占总生物除磷的80%±4%,COD、NH4^+-N、总氮(TN)和总磷(TP)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为19.55、0.1、7.8和0.15mg·L^-1,可达到京标A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UCT工艺 低温 中试试验 城镇污水 反硝化聚磷菌(DPAOs)
原文传递
超磁分离污泥与剩余污泥协同水解酸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杰 赵峰辉 +5 位作者 于德爽 林甲 陈光辉 李传举 张帆 王钧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6-95,共10页
以超磁分离污泥作为研究对象,用2种不同的剩余污泥作为接种污泥,维持温度在30℃,探究了剩余污泥对超磁分离污泥厌氧水解酸化产物及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剩余污泥接种量的增加,混合污泥SCOD的析出量也逐渐增加;接种剩余污泥量的增... 以超磁分离污泥作为研究对象,用2种不同的剩余污泥作为接种污泥,维持温度在30℃,探究了剩余污泥对超磁分离污泥厌氧水解酸化产物及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剩余污泥接种量的增加,混合污泥SCOD的析出量也逐渐增加;接种剩余污泥量的增加促进了混合污泥VFAs的生成;各种污泥产VFAs中,乙酸均具有明显优势,并会促进丙酸的累积;混合污泥较之于超磁分离和剩余污泥具有快速、高效的产酸优势,且随着剩余污泥接种量的增加,加快了水解酸化的速率并且加深了酸化的程度,但会延长其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污泥产酸发酵获得内碳源的同时,还存在着N元素的释放,且随着剩余污泥接种量的增加,这种伴随现象更明显。对比2种剩余污泥(W1、W2)发现,W1作为接种污泥时,并没有明显的P元素的释放;当W2作为接种污泥时,伴随着比较明显的P元素的释放。综合考虑剩余污泥对于超磁分离污泥水解酸化效果的影响发现,当剩余污泥接种量W1为12.2%,W2为13.6%时,既可以为系统提供更多的SCOD,又可以避免过高的氮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分离污泥 剩余污泥 水解酸化 内碳源
原文传递
圆形分布法分析甘州区2000-2011年麻疹发病的季节性和长期趋势
13
作者 李顺承 薛华 赵峰辉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6期765-767,共3页
目的分析甘州区2000—2011年麻疹发病的季节性和长期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甘州区2000—2011年传染病监测系统上报的麻疹数据,用圆形分布法分析麻疹发病的高峰日和高峰期,用相关分析法分析麻疹发病的长期趋势。结果(... 目的分析甘州区2000—2011年麻疹发病的季节性和长期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甘州区2000—2011年传染病监测系统上报的麻疹数据,用圆形分布法分析麻疹发病的高峰日和高峰期,用相关分析法分析麻疹发病的长期趋势。结果(1)甘州区麻疹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其季节分布特征是全年均可发病,2—3月份发病人数逐渐增多,4~5月份达高峰,6月份以后下降,8月份一次年1月份最低。(2)甘州区2000—2011年麻疹发病均存在明显的高峰日和高峰期(P〈0.01),各年发病高峰日不相同或不全相同,总高峰日在4月29日,总高峰期为3月29日至5月30日。(3)甘州区2000—2011年麻疹发病呈现一定的周期性,一般4~5年出现一个发病高峰。结论应围绕甘州区麻疹发病的季节性和长期趋势,在麻疹发病高峰期到来之前,积极采取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分布法 麻疹 季节性 长期趋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